第113 手機材質的思考(下)

金屬材質呢,它的優點是質感及觸感更好,缺點則是信號接受能力差、表麵容易留下使用痕跡、良品率低導致成本較高。

但是,我們發現從手機的外觀,手感和製造工藝難度綜合考慮,金屬依然是手機材質的最佳選擇。

從功能機時代,金屬材質的手機便是高端的代名詞,到了智能機時代依然如此。我認為金屬對於手機的意義,大抵相當於珠寶對於‘女’人的意義。

金屬材質的手機之所以“高貴”,並非因為材質本身的成本,而是在製作過程中對工藝的要求非常高,良品率相對於塑料來說會更低一些。既然這樣為什麽還會有這麽多廠商使用金屬材質呢?因為使用金屬可以給手機提供很好的質感和握持感,在外觀上相對塑料材質更顯高檔。

金屬是目前最火熱的材質,也是目前最難駕馭的材質。大家偏愛金屬作為手機材質,是因為金屬無論在質感及觸感上,都有著塑料比不上的“高大上”氣質。顯然,金屬材質的手機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逼’格絕對高。所以在不少手機愛好者論壇上,你會發現很多人標榜自己為金屬控,但是從來沒人會說我是塑料控!

金屬材質中的機型,iPhone係列的手機肯定是不得不提的機型。作為第一個在手機上把金屬運用到爐火純青的企業,蘋果發布每一款新機時,關於金屬材質的選擇和設計都會成為業內的風向標。蘋果在設計和做工上一貫的高品質也在Iphone6和6Plus上得到了延續。兩款機器均采用金屬機身打造,看到它們‘精’致金屬機身的第一眼,你就會對其有一種“來電”的感覺,這也是金屬手機的魅力所在。

所以有時候咱們真的不能一味的去噴喜歡蘋果的人,畢竟蘋果真的設計出了獨一無二的產品。每次蘋果出新品,它都會成為業內人士解剖的重點對象,然後你就會發現很多類蘋果的機型出現。

之前說到,金屬與塑料,最大的成本在於製作工藝複雜且成品的良品率較低。無論是iPhone5、還是HT7,都因為采用金屬材質出現過各種問題。

iPhone5的背殼采用陽極氧化鋁工藝,在黑‘色’iPhone5的後蓋用電鍍工藝噴了一層很薄的漆,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造成顏‘色’脫落,這個問題在iPhone5S時才得以解決,以白‘色’為背殼基礎‘色’,在後殼的金屬中摻入一些有‘色’金屬,成品的金‘色’、灰‘色’都是金屬的本‘色’,不會再掉漆。但盡管牛X如蘋果一般,在iPhone5S上也終於沒有再見到黑‘色’,而是改成了深空灰。

而HTe發布後卻遲遲沒有發售,有行內人士曝光:HTe的一體化外殼良品率隻有40%。而且國行版的背部以及機身側麵出現明顯縫隙,幹脆就連基本的嚴絲合縫都做不到。

不過在HT8也已經完全改進:HTC直接用了一整塊金屬做背殼,整個機身使用了90%以上的金屬材質。這期間大致分為以下幾步:C(數控機‘床’)切割加工、注塑、拋光打磨和陽極氧化。從一塊航空鋁合金材料到C切割加工再到注塑到基本成型就將‘花’費50分鍾時間,這還不包括拋光打磨和電鍍的時間。這使得M8,整體看上去更為圓潤,握持時擁有了更舒適的手感,配合上背部的金屬拉絲效果後背,讓M8不僅僅是一台手機,更像是一部可以彰顯品位的金屬工藝品。由此可見,金屬作為手機材質,確實成本高且工藝複雜。物以稀為貴,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家對金屬材質機身更加偏愛。

最後說到信號問題,對於金屬材質的手機,天線幾乎一定要采用外置設計,在機身上開口,加強信號溢出與接收。這樣的情況在不帶手機保護殼的時候沒有區別,但當手機帶上了保護殼,保護殼遮擋住外置天線時,會使手機無線信號接收能力大大減弱。一旦外界信號強度不夠或者不穩定時,手機很容易失去信號。而不帶保護殼時,由於陽極氧化處理,金屬材質表麵更容易造成並顯現劃痕處理。這時就需要用戶自行判斷,美觀還是實用?要選擇哪一個。

如果你用過看過IPhone6plus的話,發在它的背麵上頂部分發現一條帶線,看起來是很影響美觀的,但一向追求時尚觀的蘋果公司,會故意犯下這樣的錯誤碼?答案顯然不是,這條線就是為了引導出接受信號的天線,沒有這條帶狀的線,你用它通話時就會出現信號很差的情況。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也是蘋果為了追求金屬材質而對美觀賞的一點妥協,這也可以看出,金屬材質的魅力是何其大。

不可否認,金屬材質的手機必然是愛好時尚,追求時尚,追求高品位的公司必然追求的一個方向。

那為什麽金屬材質的手機天線信號容易出現問題呢?這是值得特別討論的,隻有了解清楚了其中的原理,才能從原理出發規避它,設計出一款好的金屬手機天線。

造成這種原因是我們理工科男生應該都會有所了解的“電磁屏蔽”原理,電磁‘波’很難穿透金屬圈、金屬殼所包圍的機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基站的信號沒有覆蓋到,而是手機自身問題。你可以想象下,如果你的手機邊框是金屬,而且沒有采取一定阻隔措施,那麽它就容易形成一個封閉的金屬圈,這個金屬圈就會對天線信號形成“電磁屏蔽”。

當年的iPhone4任‘性’地采用了不鏽鋼中框,並用其做了天線,也預見‘性’的在鋼圈上加入了防止其聯通形成電磁屏蔽的塑料阻隔,但因塑料阻隔加入的數量的不足,最後還是出現了天線‘門’。

iPhone4采用的解決方案是直接將不鏽鋼邊框充當兩部分的天線,一部分是WIFI/GPS/藍牙天線,另一部分則是3G天線,而中間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那條握住就沒信號的“縫”。由於蘋果的設計缺陷,一旦用手去握住手機,人體這個良導體就會將兩個原本隔開的“邊框天線”短路,從而改變天線工作長度(天線長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諧振頻率,所以會影響到信號的發‘射’與接受)。並且由於人體直接接觸到了天線,這會讓天線阻抗產生極大的改變,進而產生天線與終端的阻抗適配問題,這也會讓整個天線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所以,“死亡之握”就成為很自然的事情了。

所謂“死亡之握”是iPhone4發布以後的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裏,有抱怨聲稱信號接受差的問題,當你左手握住iPhone4並且用手掌接觸到它兩部外處天線的時候,手機信號就會變得很弱,甚至消失,這種握法被人們戲稱為“死亡之握”。喬布斯在2010年六月給顧客的電子郵件中表示,首先他說這不是一個問題,你隻要不要那樣拿手機就行了,但是在過後一周時候,喬布斯又改口,iPhone4不存在信號問題,請繼續關注此事。

蘋果方麵的一個官方聲明是說手持任何手機都會對天線‘性’能造成一定影響,而基於電線安裝的位置,手持特定部位造成的影響會比其他部位更嚴重,這是任何一款手機都必須麵對的問題,如果你在iPhone4上遇到了這樣的問題,那麽請在持握手機時避免接觸左下角的部分,尤其是避免同時接觸金屬邊框黑‘色’分界線的兩側,或者幹脆選擇市麵上任何一款手機保護套。

IPHONE4的會出現“死亡之握”的根本原因就在塑料阻隔沒有設計好,所以不要小看那條醜陋的線帶。

後期蘋果在新品上加入了更多的塑料阻隔,並且在iPhone6的身上放置了被多數人認為是醜陋的天線阻隔條,以保證信號接收。同樣的情況在HT7的身上也有出現,T字天線殘念。

所以到這裏你就應該明白iPhone6背麵那根紮眼的線帶樣的東西是幹什麽的,它就是天線阻隔條,以實現天線信號的良好接收的。

目前其他廠商有采取的一種解決方案是直接將天線內置,不讓人體接觸到天線;但外部天線則更是未來的主要方向,就要對金屬表麵進行陽極氧化處理,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層以消除人手的幹擾(氧化層是絕緣的)。當然,也有其他的做法,比如蘋果的iPhone4S就是采用的雙天線智能切換和改變“隔斷”位置來解決的信號問題。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采用金屬外殼對於手機的天線設計是有很高要求的。這樣的設計成本與風險,有很多廠家是不願意去承擔的。

現在還是2001年,即使是到2005年發布第一款Bphone,陳非凡也不打算就引入全金屬材質的概念,好東西不能一次全抖摟出來,但是金屬材質的手機是必須攻克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