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太上皇
哦,官家一登基。就有了新人忘舊人,咱們這些老東西都該自己挖坑自己埋?再說了,徐衛領著一群鄉兵就擋住了女真人,這不是打禁軍的臉麽?他要像姚平仲那樣竄起來,你看現在那班帶兵的會怎麽整治他。所以有意打壓徐衛。”
何夫人用心聽完,又撇嘴道:“這些軍國大事,我們婦道人家不懂,也不想知道”說罷,起身向外走去。
“夫人,那事情……”何灌趕緊追問道。
何夫人腳步未停:“至少也等他升個六品再說吧。”
何灌一聽,這事可拖不得!現在徐彰進京,做了步軍司副都指揮使,徐衛又有‘帶禦器械’的頭銜,那托媒說親的指定少不了。官家大肆清洗太上皇舊臣,必然將起用一大批青年才俊。像徐衛這種入仕不久,沒有山頭的年輕人,正是官家網羅的對象,那前程簡直就是鐵打金鑄的,你還猶豫什麽?
正想開口叫住,卻聽夫人在外頭嚷了起來:“書瑩,你在這作甚?”
心中一動。跑去看時,卻發現女兒神情尷尬,滿臉通紅的立在外麵。垂著頭一言不發。莫不是在聽偷父母談話?
“沒規矩,回去!”何夫人拉長著臉,大聲訓斥道。
何書瑩哦了一聲,低著頭轉身離去。何夫人在後麵看著,忽地歎了口氣:“這丫頭,最近神神叨叨的,前幾日也不知哪根筋動了,竟勸我替九月找個婆家,趕緊嫁了。”
何灌牙疼似的咂巴著嘴,看著老婆的後背,左思右想,試探著說道:“我說夫人呐,九月到府中已經有些年頭了,二十多歲的老姑娘,還不嫁怎地?還是替他尋個好人家嫁了吧,莫耽誤了她,也算對你死去的妹妹有個交待不是?”
知妻莫若夫,何灌十分清楚自己的老婆為什麽遲遲不肯將九月嫁出。當年,自己那連襟戰死在征方臘的沙場上,他是個六品武臣,按製度朝廷給了相當優厚的撫恤。姨妹死後,將女兒托付給夫人,當時便派人去接。接來的不僅是九月,還有那筆撫恤金。姨妹生前留有遺言,這錢。拿出一半待九月出嫁時作嫁妝。就是這句話惹了禍……
“我還要你教?那丫頭也要嫁得出去才成啊!你什麽意思?合著我虐待她了?這些年養在府中,吃我穿我,若不是我們收留她,現在還不知道在哪當餓殍呢!”何夫人像是被人踩住了痛腳一般,突然發飆!一張本不光生的臉扭成一團,猙獰可怖!
堂堂何步帥,朝廷二品大員,被夫人這一聲吼,嚇得縮著脖子連聲稱是。心裏卻是不以為然,九月會沒人要?那丫頭懂事,聰明,善良,又生得標致。而且按規定,她父親為國捐軀,除了巨額撫恤金之外,還允許一個兒子作官。可九月是獨女,所以要等到她出嫁後,讓她的夫婿來補這個缺。也就是說,誰娶到了九月,誰就撞大運了。
何夫人又數落一陣,這才氣鼓鼓的離去。隻留何灌在後頭連聲歎氣。夫綱不振啊……
大宋靖康元年四月,趙桓在講武殿召見軍中大將。種、姚、折三家西軍豪強盡數出席,因攻遼之戰兵敗被貶的劉延慶也被征召。而讓人意外的是,新任步軍司副都指揮使徐彰也在。此次召見,官家毫不吝惜讚美之詞,大力褒獎了將領們曆年來衛國之功。並說國難當頭,正是帶兵之人血戰報國之時,要求將領們不可大意。
太上皇趙佶南逃江淮,朝中許多身居要位的大臣追隨而去。諸如童貫等輩,掌軍政大權數十年,勢力盤根錯節,難以清除。黃河以北,各路、府、州、縣都有這些人的故舊。曆史上,金軍入侵,北方各地原來依附於童貫等人的守將就因為搞不清楚朝中局勢,擔心被新君算計,幹脆棄城逃跑,或是倒戈投降。因此,趙桓極力拉攏西軍。一來,西軍戰力為宋軍之首,這是毫無疑問的。二來,童貫當年在西北主持軍事,重用宦官,分化西軍,引起了種師道等人的反感。現在,他接連提拔升賞,就是希望西軍能一門心思地支持他,而不受太上皇趙佶,以及那班老臣的影響。
此次召見大將。被文臣們視為官家決心對金強硬的前兆,引起了他們強力反彈,就在召見的第二天,便有李邦彥等人上書,雖然沒明確將矛頭指向日前召見大將一事。但卻說以如今局勢,與金人議和方為上策,建議皇帝盡快答應女真人的條件,奉上巨額歲幣,並割讓三鎮土地向金示好。否則,惹怒了女真人,怕是會再度舉兵南下。大宋製度,武臣不能過問政事,因此,種師道等軍中元老雖然十分氣憤,但也無可奈何。幸好此時,李綱張所等人為他們發聲,痛斥李邦彥之流喪權辱國,丟盡大宋臉麵。建議皇帝,立即布置抗金大計!李綱更是根據當日徐衛所陳之策上奏趙桓,建議集合京師、陝西、山東之兵,防守各處要害,堅壁清野,以防金軍再來。
趙桓並沒做出任何反應。讓大臣們互相去爭吵不休。此時,他的主要精力放在請太上皇回京一事上。江淮荊浙諸路發運使宋煥,是蔡攸的死黨,趙桓本來打算撤掉他,改派自己的心腹,原開封府尹聶山頂替,並交給他一個秘密任務,處死童貫。可後來李綱緊急上奏,指出這麽搞風險巨大,萬一失敗,那班老臣挾持太上皇在南邊另立朝廷怎麽辦?
趙桓深以為然。在宋煥回到東京以後,與他作了兩天長談。這君臣二人談的什麽,無從知曉,但隨後宋煥再次被任命為江淮荊浙諸路發運使,返回江淮。
宋煥見到趙佶之後,極力遊說其返回東京。並說東京現在一片混亂,老百姓惶惶不可終日,朝廷各衙各部幾近癱瘓。那數十萬勤王之師沒有統一號令,官家根本彈壓不住。趙佶一聽到這話,心裏開始活絡起來。
薑是老的辣,自己雖然迫於形勢傳位於太子。可這天下經過自己幾十年英明治理,兒子想完全掌控,豈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現在東京既然亂成這樣,恐怕也隻有自己回去才能收拾殘局。
可趙佶也不是傻子,自己跑到南邊,跟隨自己而來的大臣,多是被民間稱為“六賊”“十惡”之輩及其黨羽,自知不容於新君,所以才選擇了棄京出走。自己要是一個光杆太上皇回去能起什麽作用?這些老臣現在跟自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兒子對他們怎麽處理?
宋煥立即拿出了對童貫、高俅、蔡京等追隨太上皇南逃大臣從輕處理的詔書。在詔書中,趙桓除對民怨實在太大之人作出一定處理後,其他人的處罰根本流於形式,甚至不予追究,有的不但無過,反而有功!貪贓枉法,結黨營私,棄國逃跑,分化朝廷,居然還有功!
在宋煥極力鼓動之下,趙佶終於踏上了回京之路。其實,他不回去也沒有辦法,因為在江淮的日子快過不下去了。
其一、江淮地區曆來是受“花石綱”禍害最嚴重的地區,方臘起義就是這麽搞出來的。在禁軍鎮壓方臘的過程中,爛到骨子裏的禁軍居然殺害平民虛冒軍功。太上皇逃到這裏後,非但沒有出現百姓焚香遮道相迎的場麵,他到揚州石塔院遊覽,寺廟的方丈和尚居然諷刺他。何不將石塔拖走充當花石綱?
其二、不管趙佶身邊有多少權傾天下的大臣,可退位詔書白紙黑字,明明白白,現在趙桓才是大宋天子!因此,趙佶雖然盤踞江淮,但這一地區的地方官對他其實並不完全買帳。比如宿州知州,在接到趙佶命令,要求調錢十萬之後,僅僅給了五千貫。說句難聽的話,趙桓賞給徐衛的錢都不止這點。
其三、也是最要命的一條,此次趙佶南逃,童貫拚著老命保他。而童貫所倚仗的,就是那幾萬常捷軍。當初他為了分化西軍,招募西北高大少年為兵,號為常捷。享最高的待遇,用最好的裝備,戰力非同小可。但這些常捷士卒在江淮地區,水土不服,人心思歸,以致怨言四起,童貫都幾乎彈壓不住。趙佶很清楚,如果沒有了這幾萬精銳軍隊的保護,他在江淮是混不下去的。
因此,趙佶之所以決定返回東京,雖有趙桓苦心布置之功,更多的卻是趙佶自己的難言之隱。趙桓在東京接到太上皇即將返回京城的奏章時,歡欣鼓舞,大喜過望。以為從此之後,南邊無憂矣。到時便可騰出手來,專心應付北方局勢。
可意外就在這時發生了,趙佶走到南京應天府時,突然停下。隻派太上皇後鄭氏獨自回京。而他自己則放出風聲,又用當初逃離東京的借口,“詣亳州上清宮燒香”。可最後,他並沒有去亳州,而是前往洛陽!
趙桓聞訊,大驚失色。急召大臣商議對策,有人建議,軟的不行,不如來硬的!長痛不如短痛,太上皇必須在東京城裏安安分分地待著,絕不能在外麵晃悠了。但如此一來,強敵當前,父子反目。女真人正虎視眈眈,大宋自己倒打起內戰來,豈非親者痛,仇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