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進退

佐野忠義狼狽不堪的逃跑半路碰到正步行西進的師團主力,也不等上司命令就下令後隊改前隊、火速撤回赫維灣港口;此時港口裏已經亂成一團,大量日本船隻紛紛升火拔錨準備逃命,而駐紮在港口附近的日軍後勤人員則散亂擁著擠上各種船隻。

救日軍性命是天氣,一陣大風突然將戰場上空的雲層吹走,而正好日本航空母艦群離赫維灣不遠,100多架艦攻和艦爆在50多架零式戰鬥機掩護下飛臨正在火速東進的盟軍上空,擔任掩護的p39和p40戰鬥機立即撲上去攔截,但有精銳的艦載戰鬥機隊掩護,大部分艦載攻擊機還是成功投下炸彈,幸好日機為製止盟軍進攻,將絕大多數炸彈扔進衝在前麵的裝甲部隊,才是跟隨戰車的機械化步兵損失不大,但上百輛戰車還是被炸毀炸傷,導致盟軍攻勢頓挫。

日軍艦載機隊飛走後盟軍飛機重新掌握天空,杜聿明也將後續的幾個戰車營調至一線,在榮譽師和第200師機械化步兵伴隨下再次發起進攻,大軍一路向東,一直衝到離赫維灣海邊不足十裏才止步,打的日軍為數不少的後勤部隊、航空隊地麵部隊和第38師團部隊潰不成軍逃到岸邊甚至逃到船上,依仗緊急開入港區的重型巡洋艦等海軍大中型艦艇穩住陣腳。港口是保住了,但問題是位於布裏斯班一帶的十幾個師團被盟軍三麵包圍,似乎僅剩朝海這一條退路了。但日軍顯然不準備就這麽灰溜溜的不敗而退,反而重修被澳軍撤退前炸毀的布裏斯本港及北麵的桑蓋特港,海軍主力也接踵而至,大有和盟軍再決雌雄之意。

就在雙方短暫對峙澳洲東海岸的同時,借著德國潛艇戰績下降,拖延已久的大批軍火也終於運抵緬甸戰場,我匆匆忙忙飛到已經搬遷到達西的盟軍總司令部、準備再大幹一場,可以當以**為主的威力搜索幕前推開始後,日軍突然全線狂撤。是真正的瘋狂撤退,除仰光及以南沿海一帶還保留一個海軍主力艦掩護下的集團外,其餘全部退入泰國,並且繼續一路東撤,一直撤回印度支那才停頓下來。

未等盟軍主力攻入泰國,意外發生了,泰國居然無恥的宣布永久中立(曆史上二戰初期從事過許多親日活動甚至直接進攻駐印度支那法軍的泰國的確宣布過中立,直到42年1月對英美宣戰。),並邀請中立國和國際組織前去視察,明白無誤的確證泰國境內已經沒有日軍一兵一卒;相反,北部邊境地區還有部分盟軍還在活動。之後泰國的所謂中立在英國的支持下拉攏美國成為事實。(曆史上45年8月泰國無恥而搞笑的宣布42年1月的宣戰不算,但很快得到同樣無恥的美國的承認,隨後美軍長期駐紮泰國,直到越南戰爭後期,史實。)這事弄的國民政府乃至史迪威等美軍將領都很尷尬,仗著和馬歇爾關係鐵,史迪威還專門發密電去質詢,也不知馬歇爾怎麽回的,反正接到回電後史迪威的情緒低落了許久。

美英軍對泰國派遣軍事觀察員監察泰國中立狀態後,南轅北轍的盟國商討無果後隻能分兵兩路,部分**回撤準備再進印度支那攻擊日軍,其餘則和英美軍一起準備強攻留守在緬甸南部背海列陣的日軍。在中方拒絕直接強攻後,又等了一月,英美雙方調來蘭開斯特和b17重型轟炸機隊開始高空地毯式轟炸。

就在這一月當中,莫斯科終於被德國不惜代價打的奄奄一息了,外圍百裏防區幾乎全部失守,隻剩下數十萬俄軍孤守殘磚爛瓦的大半個城區。

就在美英戰略轟炸機群開始威力偵察日軍防禦後不久,日軍突然利用夜間將所有部隊撤出緬甸南部僅剩的據點,使盟軍不戰完成收複緬甸全境之第一階段戰略任務。

隨著宋希濂率領**歡欣鼓舞的進駐**各地的同時,中英就由美方擔保、戰前約定的中印邊境線正式按簽署協定完成轉交和確定,在另一個世界中被長期侵占的近十萬平方公裏國土終於在未成為嚴重問題之前正式收歸國有;駐緬**除中緬印公路上的運輸和基建部隊外,全部撤回國內或轉至寮國。而我也迅速拿‘錢’走人,因為三姐將出訪美國(因戰局變化,比曆史上晚了近一年),還要順路赴澳洲勞軍,我不得不做些準備,以免。。。

與此同時,澳洲方麵日軍突然加強,強大的陸軍第6方麵軍和同樣強大的海軍第1航空艦隊(該‘艦隊’實際是海軍的陸基航空部隊主力集團,史實。)迅速完成在澳洲北部的作戰部署;險峻的局麵迫使布萊米上將調整部署的同時再次向華府和國府請求增援;但在日軍大舉反攻之前僅僅得到來自美國的陸軍航空隊增援而已。

戰鬥於是首先在空中爆發,當盟軍的p39、p40戰鬥機和日軍的零式(隸屬海軍陸基航空隊)、一式、二式戰鬥機混戰在一起後,雙方不約而同打出了王牌!日海軍的紫電式和陸軍的三式、600公裏/小時一級的日本新銳戰鬥機雙雙殺入戰場,然未等日軍高興片刻,美軍投入同樣剛裝備不久的p51戰鬥機、以700公裏/小時的那個時代瘋狂的高速接踵而至。航空機槍、大口徑機槍、乃至20毫米航炮,雙方數百架戰鬥機密密麻麻的往來穿梭,將子彈和炮彈散滿天空。雖然p51戰鬥機明顯技高一籌,但盟軍大部分裝備的是較老式的p39和p40戰鬥機,遠不是紫電和三式的對手,空戰依舊陷入相持不下,隻看見雙方的戰機不斷從空中墜落或者臨空爆炸;迫使雙方司令官不斷投入預備隊,空戰從10月4日一直打到雙方空中力量精疲力竭、而大規模地麵部隊進入交戰的7日才告一段落。

地麵上,日軍第11、第20軍向北路盟軍後方發動進攻,一馬當先的還是大批97改和新型的一式戰車(17.2噸,比97改重2噸,主裝甲增加到50毫米,但和97改使用相同的47毫米速射炮),南方軍的第3、第4戰車旅團和剛從本土調來的第5戰車旅團呈3個箭頭直撲**和澳軍組成的盟軍防線。由於追求速度,日軍笨重的重炮沒有跟隨,隻有各步兵師團的野戰炮和山炮在轟鳴,密集的炮彈掃過盟軍陣地後又打了一波回頭,而後按常態延伸火力。代替重炮的日陸軍和海軍陸基航空隊的各種轟炸機和攻擊機,尤其是後者,這些被艦載機部隊淘汰的海軍飛行員駕駛著海軍俯衝轟炸機、極其精確的將一枚枚炸彈擊中一個個盟軍火力點和移動目標,但擔任防禦的**第14、第50師和澳軍3個常備師之一的第7師都絲毫不亂。雖然陣地前的雷區被炮彈和炸彈摧毀大半,雖然的坦克和大炮不戰就損失頗多,但隨著日軍戰車群衝入雷區,較小便於掩蔽的美製37反坦克炮紛紛推出掩蔽所,在後方榴彈炮群的火力支援下,反坦克炮彈紛紛擊中不斷前進的日軍戰車,但出乎盟軍預料,炮彈居然無法有效擊穿一式坦克的前裝甲!於是,暴露的反坦克炮就成為日軍的重點攻擊目標,數十門炮來不及掩蔽就被日軍紛紛擊中摧毀,而跟隨戰車的日軍步兵則乘機突擊上前,盟軍以大量輕重機槍掃射,日軍也以戰車炮和車載機槍還擊,掩護步兵推進;乘著盟軍火力暫時不濟衝破盟軍第一道防線。

盟軍的反攻很快發動,國澳軍步兵群跟著美澳軍裝備m?3輕型戰車的裝甲營冒著日軍野戰炮群不斷轟擊衝出盟軍第二道防線,炮彈不斷在反擊的盟軍當中炸開,縱使以疏散隊形前進,僅僅千餘米的距離還是造成盟軍步兵千人以上的傷亡及數十輛坦克的損傷。隨後兩軍進入坦克時間,盟軍的37炮和75炮以絕對優勢火力掃過日軍進攻部隊,日軍的47坦克炮雖能有效擊穿m?3中型坦克的次要部分,但糟糕的觀瞄設備使缺乏實彈射擊訓練的日軍坦克兵在槍林彈雨中命中率遠不如盟軍坦克兵,這場坦克戰以日軍1比3以上的劣勢完敗。隨著日軍坦克大部分被擊毀、少量開倒車逃之夭夭,剩下的步兵就好對付了。雖然不少勇敢的日本步兵還在以手中的武器頑抗,但在缺乏防禦工事的澳洲大平原上,絕大多數都是徒勞的;所以大部分日軍還是在後方炮群火力掩護下很快撤回進攻發起線附近的掩體裏;戰場上隻餘雙方損毀的數百台冒煙的裝甲車輛及數以千計的死傷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