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朱由檢與朱由校對徐光啟訓練新兵時使用的“線膛槍”很感興趣,不禁詢問了一些相關事宜。
“滑膛槍”的缺點也是致命的,除了“準確率”太低外,就是射程太近和裝填火藥費勁,但曆史也不盡然。不過,在十七世紀初期的歐洲大陸,當時明明已經有了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線膛槍”,也就是俗稱的“來福槍”,可當時的歐洲各國軍隊卻還是更喜歡無膛線的“滑膛槍”。這到底是為什麽?因為安全性與性價比。
或許會有很多人會認為,是不是因為“線膛槍”出現的時間比較晚,沒趕上歐洲軍隊更新武器的風口?確實,“線膛槍”出現的時間還真比“滑膛槍”要更晚一點,畢竟“線膛”也是基於“滑膛”的基礎才衍生出來的。
可問題是,早在西元1420年,也就是十五世紀初期時,在德國紐倫堡的一個鐵匠鋪子裏,就已經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把有“膛線”的“線膛槍”,不過,這個時期的“膛線”還是直的,而不是後來的“螺旋形”彎曲線。
因為這個鐵匠當時在製造出“膛線”時,所考慮的並不是提升彈丸出膛時的穩定性,而是為了減小裝填彈丸時的“摩擦力”,從而達到對裝填速度的提升,也就是說他沒有想到“線膛槍”的劃時代意義,隻是隨意。
畢竟,從槍械後麵裝填彈藥的“後膛槍”在十八世紀才出現,而在此之前都是從槍管前麵裝填彈藥,還得用“送彈棍”把火藥和彈丸壓實,極為繁瑣,整個流程折騰下來,一分鍾能擊發一次都已經算是高效了。
直到西元1476年,螺旋型的“膛線”才出現在了意大利的文獻記載上,這也就意味著從十五世紀末期開始,“膛線”提升射程和精度的特性就已經開始凸顯。這正好是東方古國的明朝末年,火器大量使用時期。
而歐洲普遍裝配“燧發槍”的時間更是還得推遲到西元17世紀中葉,即明清兩朝交際時期。那麽,在西元15世紀末期到17世紀中期這將近兩百年的時間裏,難道世上就沒有哪支軍隊大規模使用過“線膛槍”嗎?
不用說,自然還是有的,因為丹麥軍隊就曾於十七世紀初期裝配過“線膛槍”,可最終還是沒有將“線膛槍”在戰場上普及,因為那時候的“線膛槍”還沒有改進成“後膛裝彈”,依舊是用“前堂裝彈”模式,效率低。
按理來講,“線膛槍”明明具備著射程遠、精度高的優勢,應該迅速紅遍歐洲甚至全球才對呀?為何直到了19世紀中葉才逐漸被歐洲軍隊接受並普及呢?因為當初“線膛槍”的劣勢在裝彈速度上不及“滑膛槍”!
雖然相對於槍管結構更為簡單的“滑膛槍”而言,“線膛槍”的精髓就在於槍管結構上,螺旋型的“膛線”也讓其對製造工藝的要求更為苛刻,而且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人工成本都更大。這其實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那麽,最終所體現的,也就是“線膛槍”的造價相對“滑膛槍”要更為昂貴。可是,縱觀歐洲的戰爭發展史,歐洲的這些國家貌似就從來沒有在意過一把武器的造價到底有多高,他們更在意的其實還是武器的性能,或者說是求精而不求多。這就好比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風潮一樣。
歐洲人所追求的是那些所謂的“騎士榮耀”、以及“騎士精神”什麽的嗎?與“堂吉訶德”的精神自戀一樣。
先不管是騎士榮耀、還是騎士精神什麽的,其實都是在騎士出現以後才衍生出來的產物。而“騎士”的誕生,則是一個實打實的戰爭產物。為了追求所謂的“絕對碾壓”,追求更高的防禦以及更高的攻擊力。
歐洲中世紀的貴族這才大張旗鼓的推行了“附庸製度”以及“采邑製度”,不遺餘力的打造出了一個個造價昂貴卻武裝到了牙齒的“重裝騎士”。再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由德國研發的“巴黎大炮”。
此大炮體型碩大且造價極為昂貴,但這些終究都是其次,因為“巴黎大炮”以它那將近120公裏的射程,完美的體現出了德國人當時對“極致射程”的追求!這個射程很遠,但被後世“火箭炮”或短程“導彈”所超越!
而當時的普通火炮,射程能達到20公裏都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如果這麽看的話,那“線膛槍”的造價劣勢若在它那遠超“滑膛槍”的射程和精度麵前,那就屬實稱不上是劣勢而是優勢。肯定是另有原因。
畢竟彈丸出膛後,能夠有更遠的射程以及更高的精度,也就代表著其實際“有效射程”也必定有著飛躍式的提升,連帶著也就提升了命中後的“破壞力”,這可不是單純的“最遠射程”所能帶來的革命性效果啊!
因此,真正導致歐洲軍隊在17世紀到19世紀這段時間裏更喜歡“滑膛槍”的原因,除了相對要更高的造價以外,定然還有著其它方麵的原因,否則隻是在槍管上加工幾條膛線而已,造價又能高到哪裏去呢?
這就要從“線膛槍”的缺陷開始說起了。嚴格來講,其實也算不上是缺陷,因為這個缺陷不是出自“線膛槍”自身,而是出自“線膛槍”的好搭檔,也就是所謂“彈丸”上麵。光說“槍支”而不說“彈藥”就等於白說了。
眾所周知,在現代的“尖頭彈”出現之前,在那個“火繩槍”以及“燧發槍”大行其道的年代,子彈的形狀都是“圓的”小鋼珠或小鉛丸,也就是中西方火器長期通用的“彈丸”形態。
而“線膛槍”在“膛線”影響之下,其槍口並不像“滑膛槍”樣是一個完整的“圓形”,而是一個分“陰線”和“陽線”的圓形齒輪狀槍口。所謂“陰線”就是膛線凹下去那部分的底部,“陽線”則是膛線凸出來那部分的頂部。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采用像現在這樣用“陽線”到“陽線”的方式來計算口徑的話,勢必就會出現黑火藥“能量外泄”的問題,導致槍口密封不嚴,從而影響到“線膛槍”的射程。
從而也就導致當時,其實都是根據“陰線”到“陰線”的距離來判斷線膛槍的口徑,也就是說,“線膛槍”所用的彈丸,實則都要比實際口徑稍微大那麽一點點。
如此一來,也就使得士兵在通過槍口往“線膛槍”裏麵裝填彈藥之時,往往要比“滑膛槍”的彈藥裝填更為費勁,而且還得不停的用“送彈棍”反複敲擊彈丸,否則就有可能將彈丸送不到槍管底部。
這一來二去之下,“燧發槍”本來就慢的裝填速度自然就更慢了。但這不是結束,因為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在來回的敲擊之下,由鉛製成的彈丸勢必就會產生形變,甚至直接卡到了“膛線”的“凹槽”當中,那麽也就經常出現有了“炸膛”的風險,畢竟本身其“口徑”就不匹配。“炸膛”可不好玩,那會立刻要了人命的!
反觀“滑膛槍”,槍口圓潤,口徑是多少就是多少,隻要彈丸不選錯、槍管不變形,那麽基本就不可能存在彈丸裝不進去或者因為子彈形變而“炸膛”的風險,因此安全係數遠超過同時期的“線膛槍”。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線膛槍”射程遠、精度高,但是因為裝填慢,還比“滑膛槍”更容易炸膛,所以普及不起來。而“滑膛槍”盡管是射程近、精度低,但裝填慢比“線膛槍”快,且不容易炸膛,所以暫時勝出了。
這就說明,“滑膛槍”在當時要比“線膛槍”性價比更高,尤其是步兵與騎兵對抗時,射速很重要!畢竟戰爭是群體性的,射程有優勢沒錯,可生命更重要,至於精度,在大規模戰爭背景下反而不如安全性重要!
在步兵對抗騎兵過程中,以“滑膛槍”的精度和射程來說是遠不如“線膛槍”打得準也打得遠,但是麵對數量眾多是大規模騎兵集團衝鋒,雖說或許不能精準的命中預定目標,但保不準就命中了目標旁邊的敵人!
因此,“滑膛槍”在很多方麵超過還未被改進的“線膛槍”,直到19世紀才迎來新生,是因為法軍奧爾良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對於線膛槍的“彈丸”進行改良,發明了一種名為“米涅彈”的新型“彈丸”。
單從造型上來看,其實已非常接近於後世的手槍的“圓頭彈”了,區別就是火藥跟彈頭還是分離的。不過,“米涅彈”的特點就是彈丸口徑比“線膛槍”的口徑略小,但卻不會發生“能量外泄”的情況,且裝填容易。
這是因為在“米涅彈”的彈頭後方,存在著一個類似圓錐體的凹槽,同時還匹配一個橡木的塞子,繼而在引燃火藥以後,火藥產生的瞬間壓力以及橡木的衝擊力就會導致這個凹槽外擴,從而正好跟槍管上的膛線匹配出一個合適的形狀。這其實已很接近後世“兵工廠”裏那種大規模標準化所生產出來的單發“子彈”了。
也正是憑借著對“彈丸”的改良,裝配“米涅彈”的“米涅式前裝線膛槍”也一舉贏得了一個最高射程918米,並且能在500米內精確命中靶標的優良射擊成績。而當時,“滑膛槍”的射程,還在二百來米左右。
至於後世仍在使用的的“滑膛槍”,更是成了“散彈槍”、“獵槍”、以及“防爆槍”或者“信號槍”等不那麽重視“射程”和“精度”的槍械的代名詞了。當然,“滑膛炮”不能算在內,畢竟“火槍”與“火炮”這完全兩碼事啊!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