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此時空的“帖木兒”大軍成功東征,一路過關斬將,如風卷殘雲,給明朝上下造成巨大震動。

在此時空的西元1405年11月,“淇國公”丘福的19萬大軍覆滅於陝西藍田,造成明朝舉國震動。由於“帖木兒帝國”大軍勢不可當,導致北京城中的“明太宗”朱棣(“明成祖”)憂心忡忡,因為他收到了鳳陽、淮安等地的奏報,說“帖木兒大軍”兵鋒已至,頓時城中一夜數驚,求援的急件接踵而來,仿佛大戰即將降臨。

朱棣憑直覺判斷,攻擊淮安府的軍隊不是“帖木兒”的主力,因為這個變化莫測的對手果然最讓人難以琢磨。他到底身在何處?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際,“帖木兒”的一封書信及時送到,卻令“永樂大帝”勃然大怒。

在信中,“帖木兒”對自己的河西、西安兩戰大勝侃侃而談,稱自己獲勝猶如天助,並宣稱自己此次出兵明朝,也是為了討伐叛父殺侄得位不正的朱棣。當然了,這隻是開戰前的心理戰,目的就是激怒對方。

此外,“帖木兒”還宣稱自己已從安徽鳳陽營救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並準備“扶立正主”。“帖木兒”的書信雖有誇大之詞,但“建文帝”的舊臣前來投靠確有其事。朱棣不是三歲小孩,不會輕易上當。

一方麵,信中還講了這些“舊朝文官”帶來了附近州府糧倉的信息,讓“帖木兒”輕易解了大軍補給的燃眉之急,但他仍派皇孫哈裏為前鋒,一路襲擾各地。“帖木兒軍”一路征伐,百姓生靈塗炭,朱棣深感悲憤。

在另一方麵,“帖木兒”的戰略計劃很清晰,其攻打“淮安府”是為了截斷江南漕運,另一個目的則是襲取南京,另立新君。如此,朱棣急忙命令大將朱能停止征伐安南(越南),並立刻率軍趕到南京去布防。同時,朱棣還命令“錦衣衛”盡快查明攻打“淮安府”的是“帖木兒”皇孫哈裏所部,所率領的兵力隻在五萬左右。

更有消息,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熥也在哈裏軍中。很顯然,哈裏的目標是南京城,他極有可能仿效“靖難之役”時朱棣突襲南京的方式。不過,“帖木兒”大軍的主力卻正在向襄陽方麵運動,其前鋒已經攻克了明軍在湖北境內的“洪山營”等六個糧庫,為“帖木兒”大軍的補給做好了長期準備。這讓朱棣心生煩惱,得運糧。

朱棣聞報,知道這時投靠了“帖木兒”的“建文帝”舊臣們在獻計獻策,而“建文”一朝的不少文官們,因在“靖難之役”後逃散四方,同時也帶走了府庫中許多重要的軍政文書。因此,“建文舊臣”們匯集在“帖木兒”帳下獻計獻策,使得“帖木兒”能夠更加了解明朝的內情。如此一來,隨著時間推移,“帖木兒”實力日益強大。

思慮再三之後,朱棣決定禦駕親征,但朝中大臣們聽聞後紛紛勸諫,比如戶部尚書夏元吉剛從南方征調來了300萬兩銀子,皆乃鄭和所管的“廣州市舶司”通番商貿的收入。當他聽聞消息後,也匆忙前來勸諫。

夏原吉說:“天子貴為一國之君,不可輕動,若一旦有失,則國本動搖。征伐之事,宜派大將前往。”

但朱棣聽後卻堅定地說道:“敵酋入侵,百姓塗炭。如今強敵橫行,君王守土有責,朕意已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夏元吉聽後感歎不已,而朱棣“禦駕親征”之事隨之確定下來,於是開始調動軍隊了。

緊接著,“京師三大營”受命調動起來,在長城沿線的北方邊境,除了負責防禦韃靼、瓦拉等蒙古部落入侵的衛戍部隊外,北方明軍中的精銳部隊鬥都已被集中起來,大軍總計有20萬人左右,其中多為步兵。

此時,“帖木兒”親率的大軍主力已經兵臨襄陽城下。“襄陽”是湖北名城,不僅城牆高大,而且塔樓眾多,是一座易守難攻之城。“帖木兒”將周圍的幾座糧庫控製後,便對襄陽圍而不攻,計劃引誘朱棣來戰。

“帖木兒”大軍的兵力在11萬左右,匯集了各部精銳,包括撒馬爾罕重裝騎兵、駱駝載運的銅炮等。這隻大軍在攻克西安時大肆劫掠,且士兵們都收獲頗豐。因此,全軍士氣高昂,躍躍欲試地想要立馬開戰。

接下來,隻要擊敗了朱棣所率領的明軍主力,則平定明朝將指日可待了。這一路過來,“帖木兒”和他的士兵們已見識了“大明王朝”的富庶,使他決心要征服此地,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預示著其人生更完美!

“帖木兒”預選的決戰之地,是襄陽城北的一片平原地帶。此地的地形頗似他之前對決“奧斯曼土耳其”安卡拉的“齊布卡平原”。在這種熟悉的地形中作戰,讓“帖木兒”信心十足,並準備再現“安卡拉之戰”的輝煌。

與此同時,已經攻克了“淮安府”的“皇孫”哈裏也在運河中學築起堤壩,派兵駐守。如此一來,便截斷了南北漕運。此後,哈裏趁“揚州府”不備,南下突襲得手,由此飲馬長江邊,並開始謀劃渡江攻取“南京城”。

“皇孫”哈裏大軍在攻取揚州時,迎來了許多儒生支持,因為他們對朱棣滅殺“建文重臣”方孝孺的“十族”非常不滿,其中還有一個書生頗為通曉中亞語言,並告知哈裏:“現在來投奔他哈裏的都是些‘經世之才’,希望能委以重用,則日後攻取南京時會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哈裏聽後大喜,承諾給這些書生們獎勵。

所謂“獎勵”,便是給這些“書生”們封了一大堆“尚書”等官銜,並命令其督造船隻,限時一個月內完成任務,好讓自己的大軍能順利渡江攻伐南京。這時的哈利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派親信給“帖木兒”送信。

“皇孫”哈裏向自己的爺爺“帖木兒”報告了自己的情況,讓“帖木兒”認為若孫子能渡江攻取南京,則必定能吸引很大一部分明朝兵力,從而減輕自己的軍事壓力,便回複哈利告知不必前來會合,專心渡江即可。

不久,當朱棣得知“皇孫”哈裏準備渡江攻取南京並正在委任一大堆書生和文人們在大張旗鼓地督造船隻時,不由得大笑起來,並斷言對方難有什麽作為,因為腐儒無用,於是親率20萬大軍開拔,前往襄陽。

而哈裏的情形也不出朱棣所料,因為那些口若懸河的書生們隻適合舞文弄墨和編排是非,對於造船渡江,解決軍務則一竅不通,曆時一月,一事無成,後來即便想方設法去征用漁民的船隻,但也隻是弄到幾艘老破小而已,對急於渡江的2萬大軍來說卻毫無用處,完全是空耗時間,讓哈裏無法渡江,心生惱怒。

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腐儒們給“皇孫”哈裏盡幫倒忙,讓哈裏大軍既無法渡江,也無法與爺爺“帖木兒”的主力部隊匯合,於是暴怒之下就連斬了數名書生,讓眾書生驚駭:“此‘色目人’凶殘無道,留在此處過於凶險,不如立即離開為妙。”於是,書生們如鳥獸散,總算是撿回了一條小命,卻盡顯漢奸無能。

西元1406年,“明太宗”朱棣率領明軍主力西行至湖北襄陽附近,與東進的“帖木兒”大軍遙遙相對。“帖木兒軍”則解除了對襄陽城的包圍,並駐紮在城北的平原地帶,打算以逸待勞,與朱棣單挑,一決雌雄。

“帖木兒軍”雖然甲馬精銳,但時值入夏,氣溫驟然回升,導致襄陽地區的氣候溫熱潮濕,讓來自遙遠中亞草原幹燥氣候地區的遊牧騎兵們感覺很不適應。因此,“帖木兒”軍中多有因此而染病者,影響戰力。

不過,“帖木兒”卻憑借自己征伐印度時的行軍經驗,下令全軍配發“伽色尼草”以咀嚼並吞咽,因為此乃生長於中亞山區的一中草藥,可以生津祛熱,果然藥到病除,令士兵們恢複如初,士氣高漲,渴望開戰。

明軍方麵,由於襄陽附近的糧庫已經被“帖木兒”大軍實現占據,所需軍糧隻能依靠民夫運送,但大軍日耗靡費,難以為繼。而探查敵情的人回報說,“帖木兒”大帳中每日都在歡飲,似乎毫無大戰降臨模樣。

此時,明軍的火炮也終於運抵戰場,20萬大軍軍容壯盛,士氣高漲,已到了可戰之時。於是,西元1406年6月19日,一場牽動亞洲命運的決戰在湖北襄陽城北的平原上展開,明軍20萬對“帖木兒”軍11萬。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係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讚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