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華夏秘史

我瞪大了眼睛,望著周圍,然而仍然沒有任何反應,大奎就好像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一樣,徹底不見了。

幾個人的眼睛都盯在了我的身上,我不由無語,這都看著我幹什麽,好像是我把大奎弄丟了似的......

不過,好像還真是我給弄丟的,我抓了抓頭:“呃,這個,這是......”

我忽然想起來,這鎮魂石的作用是能夠將時間出現轉換,難道是這轉換的時間出現問題,把大奎弄到別的地方去了?

我想著想著,忽然就是一身冷汗,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兩個不同的時間,兩個不同的時空?

不過,想想我又迷糊了,從先前的經曆來看,比如那青龍之魂消失又重新出現,還有我在那巨鼎裏的時候,抬頭看見張野和何小晨消失了,但過了片刻就又出現了,這應該可以分析得出,我們還是處於同一個時空的,隻不過時間段出了差異。

也就是說,大奎現在可能回到了和那金毛吼搏鬥的時候,可能回到了被張野追殺的時候,也可能回到了他殺阿生的時候!

當然,任何一種可能都是存在的,隻不過我還無法分析出,這時間差異最長是多久,要萬一大奎回到了黑水妖窟,那可就坑爹了......

我隻想了一會就頭疼不已,這問題似乎連科學家都沒弄明白,我就不想那麽多了,我轉身往神殿外跑去,但那廣場上空空****,並沒大奎的身影。

眾人不知道我是在幹嘛,我便對他們解釋了一番,眾人也都很不解,張野想了想突然說:“按你這個說法,如果大奎回到了殺阿生的時候,要是他沒有殺掉阿生,那麽,阿生會不會複活?”

我不由震驚,這個問題更是複雜,在同一個時空的人,已經死了,卻因為殺他的人回去,放了他,那麽這人能夠複活嗎?

何小晨眼睛一亮:“這個好辦,我們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她說著跳起來就往外走,我忙拉住她說:“你急什麽,這裏的事還沒辦完。”

陸海空也道:“沒錯,這件事說起來的確太過複雜,如果不是親眼看見,誰也不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麽。”

“可這鎮魂石到底是什麽東西,怎麽會有這種神奇的能力?”我疑惑的問,陸海空說道:“這塊鎮魂石,其實是我在那王者墓地裏找到的,來曆不詳,但應該是萬年前的一塊神石,若非要詳細問,我猜測應該是一塊天外隕石吧。”

他說著便抬頭看了一眼那通天柱,和上麵仍然發出的白光,點頭道:“黃帝玉冊已經歸位,華夏龍魂將重新獲得新生,總算不辱使命。”

老潘沉聲道:“你的使命,難道就是為了將這玉冊歸位,讓那龍魂複活,可是現在那龍魂又在哪裏?”

陸海空淡淡一笑:“說起來,這是一段曆史,也是一個秘密,現在既然已經成功,告訴你們也是應該。”

他轉身看著我說:“你不是一直都想知道,你那古玉裏麵的魂魄,對你所說的秘密是什麽麽?我這就來告訴你,其實在千年前,武則天女皇在封禪時發現的秘密,就是那黃帝玉冊......”

隨著陸海空的講述,時光再次回到了千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神秘曆史之中......

那是在武則天第一次隨唐高宗泰山封禪之後,心細如發的她,發現整座泰山似乎都隱藏著一種巨大的能量,在封禪之時,更是發現天道感應,地有異象,便相信果然有神明在泰山。

但那位國師袁天罡,後來有一次卻秘密對武則天說,封禪祭祀的禱文,雖然古往今來都是大同小異,但實際上,另外還有一篇禱文,是秘密進行的,那禱文晦澀難解,甚至少有人認識那種文字。

武則天便問緣故,袁天罡便說,那種禱文乃是曆代皇帝為了與華夏先祖溝通,期望華夏興起,祖龍騰飛,並解開泰山封印的一種方式。

隻是,自三皇五帝,秦皇漢武以來,少有人得知這件事情,很多帝王去祭泰山,都是為了一種形式,象征四海升平,國泰民安,為帝王誇功所用。

但真正了解泰山秘密的帝王,卻不僅僅是為了如此,因為隻有能夠解開泰山封印的帝王,才能真正成為一代聖君,令華夏基業萬載不變,永世不倒。

這其中的關鍵之處,便是那華夏祖龍。

說到這裏,時間要再追溯到萬年以前,那時華夏大地的始祖,並不是軒轅黃帝,而是另一個被稱做蠻荒異族的九黎族的首領,蚩尤大帝。

當然,確切的說,萬年前華夏大地到底是個什麽樣子,誰也不知道,至於史書,那更是不能相信,因為就連幾百年的曆史,都已經完全被當權者篡改,萬年前的曆史,又有什麽根據可以相信呢?

但這位蚩尤大帝,以及炎黃部落的爭戰,卻是真實存在的,隻不過這中間的過程被扭曲了而已,袁天罡當時對武則天說,當時的黃帝其實才是異族,他們本是西部的遊牧民族,進入到中原地區時,和當時河南山東一帶的九黎族發生爭戰。

那九黎族在當時是非常發達的,無論冶金還是工業農業,都並不是現在人所認為的石器時代那麽簡單,史書有記載,當時的蚩尤統治階段,族人早已煉金為兵,也就是普遍認為的青銅器。

可以說,那時的蚩尤九黎族,比黃帝部落要強大許多,但在那個蠻荒時代,天下並非隻有人類一族在作戰,種種異獸也都被列為戰爭武器,這裏麵,就包括了做為華夏象征的龍。

龍的來曆和起源,其實一種被認為是一種傳說,但所有的傳說總是有根據的,就像華夏的龍,在上古之時便是一種異獸,但它們是天之驕子,是華夏大地的象征,最初的起源,其實便是在昆侖山。

那時黃帝入侵中原,便有這種傳說中的異獸相隨,後來九黎族雖然奮勇死戰,甚至斬殺了許多龍族,但還是被打的節節敗退,一直退守到泰山腳下,這裏,其實也就是九黎族的一處禁地。

因為九黎族曆代王者,就埋葬在這裏。

在最後的一場大戰中,蚩尤率九黎族中的巨人族,擒拿下了華夏祖龍,也就是黃帝帶領的龍族中的首領,將其困殺在泰山地宮之中,以鎮龍木困之。

但後來九黎族也宣告失敗,蚩尤被侵殺,九黎族紛紛淪為奴隸,為了區分九黎族與華夏族,便稱九黎族人為黎民,而華夏族中的有功者,便封賜姓氏,稱為百姓。

這也便是俗語中,黎民百姓的由來,在當時其實是一種階級區分,有姓氏的是貴族,而奴隸是沒有姓氏的,隻不過後來同化嚴重,區別越來越小,從此便混為一談了。

隻不過,那被九黎族困殺的華夏祖龍,卻無法脫困,即便征服了九黎族的黃帝,也不能做到,於是便隻能在這地宮之內,修建龍樓,將祖龍化作的鎮龍木保護起來,並留下玉冊一封,裏麵正是能夠解除祖龍封印的九黎族咒語。

但這件事,當時卻無法做到,因為九黎族人魂念強大,所設封印華夏族無人能解,於是隻能寄希望於後世,怎奈華夏族之後,華夏大地雖然數次統一,但自商代起,便隻奉蚩尤為始祖,並不認黃帝,因此,這個為祖龍解除封印的事,竟然就從此在漫漫的曆史長河中,被淡忘了。

隻不過,也並非完全被忘記,曆史上有記載的那十二位封禪的帝王,其中便有為解開祖龍封印,而付出很大努力的人。

第一個,就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