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一箭雙雕
“娘,不要傷感了。既然我家兄弟如此厚情,咱們記在心裏就是了。”蕭十三郎在一旁勸慰著自己的妻和小姨。
張秀秀哽咽無語。
李蘇蘇卻猛然一抬頭,抹了一把眼淚,鄭重其事地道,“夫君,奴家姐妹能有今日,我們夫妻能有今日,全是陛下所賜。如今與往日不同了,你身為朝廷侯爵,陛下乃是天,你需要緊守君臣本分。”
“若不然,陛下縱然不怪罪,也會引起言官彈劾,招惹禍災。”
“陛下對咱們家恩重如山——夫君,你且陪奴家進宮去向陛下當麵叩謝皇恩浩**!”李蘇蘇立即站起身來。
張秀秀也起身幽幽道,“姐姐,奴家也要回崔府去了。明日奴家也會進宮拜謝皇太後和皇兄。”
張秀秀向蕭十三郎點了點頭,匆匆帶著自己的侍女從人離開蕭家回了崔府。而她還沒有進門,宮裏撥來的長公主儀仗就送到了崔家。
而聽說張秀秀回府,崔琚夫妻帶著府中的親屬下人一起迎了出來,拜了下去,“臣迎寧國長公主歸府!”
張秀秀雖然是張瑄的義妹,但義妹與親妹妹卻不是一回事。本來崔琚夫妻以為,張瑄能給張秀秀一個郡夫人的稱號就不錯了,但不成想,卻直接封了長公主。這個封號一定,張秀秀皇族公主的身份就徹底確定,在崔家的身份也就隨之大漲。
崔琚和鄭氏不敢怠慢。
見自己的公婆朝自己下拜,張秀秀大吃一驚,趕緊避了過去,顫聲道,“父親大人,母親大人,二老如此。讓兒媳如何敢當?”
“禮不可廢。長公主請!”崔琚笑吟吟地起身讓張秀秀先行,但張秀秀怎麽敢。崔琚讓了片刻,也就不再讓。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兒媳婦,如果當真要按照禮製來,恐怕也就沒法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了。
崔琚現在是無比的春風得意馬蹄疾。
嫡崔煥是朝廷大員,一方巡撫。庶長也在朝為官,深受皇帝器重。而兒媳婦是當朝長公主,女兒崔穎又是當朝皇後。母儀天下。
可謂是萬般榮寵和榮耀都集於崔家一門,令天下人豔羨萬分。
接連兩日,登門祝賀者紛至遝來。尤其是同為士族高門的鄭家、王家和盧家中人,更是絡繹不絕。
……
……
宮裏。
自打張瑄冊封了一後六妃之後,崔穎和諸女同居的現狀就不得不打破了。皇帝的威儀不可廢,宮裏自有宮裏的規矩。
後苑被分為了十八宮,崔穎居中宮。蘇扈冬居左側的景秀宮。萬春居右側的延平宮,李騰空居祥和宮、楊三姐居永福宮、楊玉蓮居戌坤宮、鳳鳴居長春宮。
舉行完永寧二年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大朝會,張瑄邁著輕盈的步伐,帶著一眾太監宮女去了後苑中宮。
無論如何,崔穎都是皇後,他得先去看看她,還有兒張乾。
“陛下駕到……”小太監尖細的嗓門在中宮的宮苑中久久回**著,中宮的太監宮女聞報,慌不迭地列隊跪拜迎接。
崔穎如今貴為皇後。也不敢失禮,趕緊穿戴整齊鳳冠霞帔,盈盈迎了出來,“臣妾拜見陛下。”
張瑄哈哈一笑,幾步過去扶起崔穎,捏住她的小手伏在她耳邊小聲笑道,“穎兒。今晚我住你這裏。”
崔穎大羞,臉色一紅,尷尬地掙脫開手去,正色清了清嗓,“陛下!——請陛下進宮!”
張瑄這醒悟過來。崔穎如今是皇後,後宮之首。自有威嚴,時時處處都要講究禮法,否則無法統禦後宮。
張瑄暗暗歎了一口氣,知道從前那種夫妻舉案齊眉耳鬢廝磨的日恐怕是一去不複返了。最起碼,當著宮裏這些人的麵,是不能了。
張瑄淡淡笑了笑,“好了。你們先回去,朕今晚留宿中宮。”
張瑄牽著崔穎的手進了宮室,示意崔穎屏退了貼身侍女。但有兩個侍女一直垂首站在內室,沒有動彈。
張瑄皺了皺眉,剛要說什麽,卻見那兩個侍女悄然抬頭向他望來,眸光如水且非常複雜——
張瑄一怔,旋即認出這是之前自己身邊的侍女如煙和如玉。幾年的功夫,這兩個丫頭已經成熟起來,雖還是那般嬌俏可人卻又增添了幾分韻味。
張瑄正待笑著跟如煙和如玉打個招呼,卻見崔穎麵色肅然跪拜在了他的麵前。
張瑄吃了一驚,俯身攙扶崔穎,皺眉道,“穎兒,你這是作甚?以後不許在我麵前跪來跪去,聽見沒有?”
“陛下,臣妾叩謝陛下隆恩,陛下對臣妾、對臣妾娘家如此封賞,讓臣妾受寵若驚,寢食不安。臣妾奏請陛下將冊封臣妾父親的國公封號收回……”崔穎堅持著跪拜在那裏,柔聲道。
張瑄笑了笑,“你父也就是我的嶽父,當朝國丈,冊封一個國公也不為過。”
“不,陛下。陛下對於崔家已經是極盡恩寵,若是再封臣妾父親爵位,崔家實不敢當,亦會引起朝野非議,損及陛下清譽。”崔穎叩首下去,“請陛下收回成命!臣妾父親疏學淺,不足匡扶社稷,留在府中做個安樂翁足矣了。”
張瑄猶豫了一下,點點頭道,“好,朕聽你的,此事就作罷。”
“好了,穎兒,起來吧。”
“陛下,臣妾還有事求陛下恩準。”崔穎輕輕道。
“你說。起來說吧,何必如何?”張瑄苦笑著扶起崔穎。
“陛下,空兒妹妹跟了陛下多年,亦從軍為陛下平定天下立下大功,臣妾以為,空兒妹妹的親眷還在長安,請陛下下一道詔令……”
崔穎的話還沒有說完,張瑄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崔穎這是提醒他,該提攜一下李騰空受打壓的家人了。自打李林甫死後,李家的族人或死或流放。平安活到現在的已經不多了。
張瑄點頭笑道,“好。朕這就讓陳希烈安置他們。”
“陛下,還有一人,陛下似乎忘記了。”崔穎眉梢一挑,眸光裏投射出一絲光彩來。
張瑄楞了一下,“你說的是……裴徽?”
張瑄猛然醒悟過來。
張瑄沉吟了起來,片刻後點點頭道,“好,穎兒啊。你幫我轉告三姐,若是裴徽願意入朝為官,可留在朕的身邊,若是不願為官,朕就封他一個閑散侯爵,或居中京,或居長安。或居蜀中。都任他選擇。”
崔穎歡喜地拜了下去,“臣妾多謝陛下。”
張瑄望著崔穎,眸光中柔情越來越重。他心裏明白,崔穎之所以當麵向自己替李騰空和裴徽說話,無非是覺得自己和崔家獲得恩寵太盛,而其他諸女則相對比較“冷清”,有心想要平衡一下,免得破壞她們之間的關係。
崔穎還是像以前一樣大度和識大體。有這麽一個雍容大度的皇後掌控後宮,他心裏很踏實。
張瑄感慨萬千。一把就將崔穎擁在了懷裏。一時忘情,就不管不顧地吻住了崔穎的櫻唇,同時上下其手,崔穎雖嬌羞不已,卻還是依偎在張瑄懷中任君親吻愛撫。
兩人親熱了一會,張瑄眼角的餘光突然發現如煙和如玉猶自俏臉緋紅地侍立在一側,不由大窘。尷尬地幹咳兩聲,輕輕推開了崔穎。
崔穎抬頭掃了兩女一眼,眸光一閃。
這個時代風氣開放,主人家夫妻行房甚至會有通房侍女隨時侍候,崔穎倒也沒覺得尷尬什麽。況且。這兩個丫頭侍候她很久了,很得她的寵信。
“陛下。如煙和如玉跟了臣妾這麽久了……當初陛下可是答應臣妾要收她們兩個入房的,如今她們也到了嫁人的年紀,陛下若再不給她們一個名分,臣妾就隻能將她們嫁出宮去了……”
其實崔穎不過是故作此言,同時也有幾分暗示之意。
隻是如玉還是像從前一般心思單純,並沒有聽出女主的意圖。她垂首在那裏,心中惶恐不安,緊緊捏著小手,生怕崔穎會真的將她倆嫁出宮去。
而如煙的心思則玲瓏剔透。
聞言立即盈盈上前,跪在張瑄和崔穎麵前哽咽道,“陛下,娘娘,奴婢不願出宮,奴婢願意侍候陛下和娘娘一輩!請陛下和娘娘開恩啊!”
張瑄嘴角一抽,目光玩味地望著如煙,又抬頭掃了如玉一眼。
這兩個丫頭昔日在張府就侍候在他的身邊,當初若不是覺得她們年紀還小,張瑄說不準也早就將她們吃了。而隨後,他就藩隴朔,又征伐天下,與兩女相處相見的時間越來越少,以至於兩女的身影在他心裏淡了許多。
崔穎扶起如煙,笑道,“傻丫頭,陛下怎麽舍得把你們兩個放出宮去。就算是陛下舍得,本宮也不舍得,是不是?”
崔穎說著向如煙使了一個眼色,“還不侍候陛下寬衣?”
……
……
在崔穎這裏歡度一夜,張瑄第二天上午就回了自己的華夏宮。
但他前腳剛回,後腳崔穎就把如煙和如玉兩個丫頭打發過來了。見兩女在自己麵前誠惶誠恐又滿懷期待的俏模樣,張瑄忍不住笑了。
“你們不在中宮侍候皇後,來朕這裏作甚?”張瑄笑容一斂,沉聲道。
如煙如玉見張瑄拉下臉,畏懼地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囁嚅著也說不出什麽來。倒是片刻後,如煙壯著膽小聲道,“陛下,娘娘說陛下在華夏宮料理國政,非常辛苦,讓奴婢兩人過來侍候陛下起居……”
張瑄望著兩女,突然哈哈一笑,“你們這兩個小丫頭片……好吧好吧,起來起來,你們就留在朕身邊幾日,不過朕這裏朝中大臣往來眾多,你們凡事小心謹慎,不要丟了朕的臉麵。”
如煙如玉猛然抬頭,歡喜得情緒溢於言表,根本無法掩飾。
而就在這一瞬間,張瑄瞥見,這兩個丫頭真的是早已熟透了,那前凸後翹的嬌媚身材,那清秀可人的美麗容顏,都足以勾起一個男人無盡的心火來。
發覺到皇帝的目光有些火熱和異樣,如玉羞澀地垂下頭去,不敢動彈。而如煙則大膽地挺胸抬頭,媚眼如絲地凝視著張瑄,當真是一個心思不簡單的小狐狸精喲。
張瑄笑了笑,探手過去,抓住如煙溫潤而有彈性的小手,“起來。”
“如玉,你也起來。”
張瑄另外一隻手也抓起如玉的手來,然後一手一個,就將兩女都拉起身來。
……
……
“陛下,奴婢……”
“奴婢侍候陛下……”
兩個小丫頭正處在一個思春的年紀,對於男女之事,耳濡目染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幾分不是經驗的經驗。兩女動作專注輕柔地幫張瑄寬衣解帶,赤著身地跪坐在床榻之上,半是羞澀半是火熱地施展著那些從春、宮圖上偷窺學來的“十八般武藝”,幾乎讓張瑄陷入了溫柔的欲、望海洋之中不可自拔。
又是一夜歡愉,道不盡的**旖旎。
這兩個丫頭出身卑微,從小到大,就注定了成為主身邊侍妾的命運。而對於這個主,她們不僅沒有半點排斥,還充滿著強烈的期待和愛慕。她們沒有崔穎、李騰空諸女的矜持,又懷著討主人歡心的心情,心態擺得正,就格外放得開,對張瑄極盡逢迎,自然帶給張瑄從未有過的欲仙、欲死的舒暢感受。
一覺醒來。張瑄微微動彈了一下身,睜開了眼睛,卻發現如煙和如玉早就為他準備好了洗漱用具,隨時準備侍候他起身。
張瑄望著猶自一臉歡喜和一臉柔情脈脈的兩女,心頭浮起一種異樣的溫馨來,仿佛又回到了穿越之初的時光歲月。
那是一段值得回憶和紀念的日啊……張瑄感慨萬千,溫和道,“朕冊封你們兩個為昭儀、昭容,還是隨侍在皇後身邊吧。日後若有嗣,朕再讓你們別立一宮。”
“朕當年答應給你們兩個一個名分,今天終於算是兌現了承諾。”
如煙如玉狂喜,噗通一聲跪拜了下去,顫聲呼道,“奴婢拜謝陛下皇恩浩**,奴婢拜謝陛下皇恩浩**!”
張瑄擺了擺手道,“起來,都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