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莫言講座
莫言老師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為網絡文學大學講授的第一堂課題目是:作家的成長與文學的發展方向。
莫言:
在這個地方講課,真是犯上作亂,封建年代是要砍頭的。國子監,天子講壇。當然了,我想天子也是象征性的講一課,太傅講的可能性比較大。在這個地方也讓我們產生了很多的聯想,我們可以想到曆史是多麽的無情,時光是多麽樣的不可挽回,現實是多麽樣的豐富多彩。關於文學,剛才我說了,可講的東西還是很多的。但是每一個人在走上文學道路的時候,所感受到的,所經曆過的,未必完全一樣。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很獨特的個體,他的生活環境,個人的經驗都不一樣。所以他們所從事的文學創作道路,肯定也是不盡相同的。當然也有很多共同點,好的文學都有一些最基本的特征是一樣的。好的作家,他很多的個人經驗,也有很多的相同之處。
但是在文學創作當中,既要看到作家的共同特點,更要研究作家個性獨特之處。因為文學跟別的東西不一樣,我們生產產品,它越標準化、越統一越好,這樣便於更換,維修和製造。但是文學最應該強調的是它的個性。我們為什麽需要存在這麽多的作家?我們為什麽看了一本又一本的作品,還要繼續看?我想就在於每一個作家的共性特征不一樣。每一個作家發揮自己的個性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不一樣的,這就使我們的閱讀就可以感受很多新的東西,可以不產生重複感。
像我這樣寫作幾十年的作家,當下麵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怎麽樣進一步的強化突出自己的個性,避免自己的作品重複自己以前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重複別人的作品。
先從文學的共性說起,這是老生常談的。我是寫小說的,詩歌、話劇跟小說有很多相通的東西,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我最熟悉的還是小說。一部好的文學作品,有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應該有非常豐富的,非常新鮮的思想。
好的作品往往不是一灘清水,一眼就可以看到底。好的文學作品應該是一眼看不穿的,渾濁的。比較渾濁的,像長江大河一樣,小溪一眼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黃河是看不透的,長江也是看不透的。正是因為它的看不透,它的渾濁,所以它包容了很多的東西。
作家要在作品裏表現出的思想,好的文學也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思想特征和內涵。文學的思想跟理論家的思想不一樣,他應該在作品裏表現越含蓄越好,表現的相對朦朧比較好。也有一些情況,我們讀一些古人的作品,比如曹雪芹《紅樓夢》,蒲鬆齡的短篇小說,依然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很多的會心之處,仿佛講述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事,我們身邊的事,他很多的思想依然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就是作者的思想和創作,具有某種超前的意義。
這些作家未必是先知者,但是他們有敏銳感受的人,他們感知到了時代生活當中包含的一些新的思想特質,他們感受到了,但是未必很清晰的表述出來。他們感受到了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人身上包含別人不具備的思想,但是也未必能夠很清楚的把這些人的新思想的萌芽給很理論化的表述出來。但是他們把它形象化,把這樣的人寫出來,把這些人身上一些看不透的東西用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這就使得他的作品包含了超前的思想,就是他作品的人物具備了吸引人的特質。
我想曹雪芹的《紅樓夢》,裏麵的賈寶玉、林黛玉,在當時的社會是一種新人,和當時社會所認可的標準的好人是不一樣的,是格格不入的,在朝廷上是反臣,在社會上可能是歪人。但是這樣的人經過時代的考驗,被我們所接受,因為他們思想中、行為上包含了很多我們現在認為是正確的東西。
好的文學作品,自身所包含的思想的豐富性,就是需要有形象化、朦朧的,隱藏比較深的東西,通過時間慢慢的彰顯出來。
作家在作品裏麵,完全可以像教師一樣,像托爾斯泰一樣,暢所欲言,表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表達自己的政治哲學思想,表達自己對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的探討。就像他的《戰爭與和平》滔滔不絕的說教,這也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一種功夫。
我們現在讀《戰爭與和平》感覺他說教比較枯燥,但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是每個人都能寫出來的。因為他也是他那個時代偉大的思想家。當然我想也有很多的作家,沒有像托爾斯泰一樣,而是像曹雪芹一樣,很隱晦的很曲折的通過人物把深含的思想、觀念,人生觀念、思想觀念表現出來,曹雪芹的方式,肯定更加符合文學或者是小說的方式。
我自己分析一下我的語言形成,我是上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回家,在學校裏讀到的書很少,起碼有兩年的時的語言課本是用毛主席語錄代替,是大開本的毛主席語錄。老師教我們讀一遍,自己背去。那時候確實能把毛主席語錄背的滾瓜爛熟。
這樣一種語言後來在我的很多作品裏,西方研究中國文學叫毛文,這樣的文學作品,在我以後的小說裏麵都有所體現,當然是用戲謔的方式來寫的。由於輟學以後,一下子進入了成年人的社會群體,每天跟成年人在一起生活,也經常到集市上聽說書人說書,這樣一種來自鄉土、民間的、蓬勃的毛茸茸的,拖泥帶水的不講究的鄉土語言,口頭文學語言,對形成我的文學語言風格,有很大的影響。
有很多的漢學家抱怨我的作品很難翻譯,就是因為我的小說裏麵鄉土的東西太多。但是我覺得如果不使用這樣一種語言,我就感覺找不到感覺,會感覺筆端被凍住了一樣。一旦使用上這種我熟悉的語言,我就感覺頭腦裏麵靈感不斷,寫作的時候筆都趕不上思維的速度。我想書麵的語言,包括中國的古典文學,和翻譯成中文的西方的小說,都有對形成我的語言個性,產生了非常大的作用。總而言之,一個作家的語言形成,來自多方麵的因素。就像我們一個人長大成人,肯定不光吃地瓜就長大,還要吃玉米、很多的饅頭、蔬菜等東西。
就像一棵植物長成參天大樹,也不能隻吸收一種元素,也要吸收很多的元素,一個作家要通過閱讀、通過生活,通過閱讀古代、西方、同行之間的,甚至你寫小說的也可以讀詩歌、話劇,也詩歌的也可以讀小說,用這樣的一種交叉學習的方式,融入自己的語言風格。
一個作家一旦形成自己很獨特的有個性的敘述的語言,他在寫作的時候,就會勢如破竹。我記得當年也跟很多的同學一塊講故事。有一些同學講的故事非常精彩,繪聲繪色,我們感覺寫出來一定精彩無比。但是他寫完小說以後,我再來讀感覺很枯燥,說他沒有形成語言。後來我們在一起探討,我說為什麽你在講的時候,講的讓我們很感動,我們聽的很入神,一寫出來像中學生作文一樣。
他說這沒辦法,這就是我們的差別,你講出來那麽難聽,但是你寫的還比較好看。作家確實需要錘煉自己的語言,千方百計尋找屬於自己敘述的東西。這樣即便是很一般的故事,寫出來本身也帶有審美的價值。
現在一切都影像化、圖片化,文學是很有價值的,我一直比較樂觀,因為閱讀文字本身就是很愉快,不可替代的審美活動。魯迅的很多小說,我們年輕的時候都可以背。沈從文的很多的作品,很多的經典名篇,我們都非常的熟悉,為什麽可以一讀再讀?拿起一篇魯迅的作品,讀了很多遍,還可以再讀,因為這種反複的閱讀,本身就可以讓你體會到審美逸韻就跟聽京戲一樣,很多的戲迷對老戲文倒背如流,可以唱。為什麽他可以反複的聽,每次聽的很陶醉,在他反複聽的過程中,這種旋律,帶給他一種審美意韻。
我想文學的語言也具有這樣一種審美價值,所以這個意義上來講,小說、詩歌永遠不會消亡。因為語言之美,閱讀來帶給人的審美,是圖片、影像所不能代替的。
我想我們作為一個作家,不管你麵對的是傳統的還是比較新潮的讀者,你用美的語言來寫作,有個性的語言寫作,肯定能更多的吸引他們。我讀一個作家的作品,一個新作家的新作品。他留給我的第一印象,不是他的故事,而是他的語言。我讀了一段這個語言很陌生化,這個陌生化並不是我看不懂,我看得懂,而是它這個組詞造句的方式很獨特,是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我就可以讀下去。我們可以往語言的陌生化方麵努力,怎麽樣努力?每個人必定找到自己的方式。無非離不開,第一是閱讀,第二生活,加一條就是冥思苦想,再加一條就是反複的磨煉,如果再加一條就是從模仿開始。
我給很多的中小學生講過這個話題,很多的中學生出手不凡,為什麽一寫東西很老道?我們過去在小學裏寫字的時候,讓我們照著字帖描紅,描的多了對字體就慢慢的掌握了。
一個孩子在初學作文的時候,反複的有意識的模仿經典名篇,名家名作,模仿的多了,自然的發現,就很像。有很多的中學生寫的作文很像魯迅的風格。因為魯迅的作品在中學課文裏比較多。
假如他既熟悉魯迅的風格,又熟悉沈從文的風格,慢慢的會從更多的作品當中發現融入自己的風格,對孩子來講,剛開始模仿,對形成文體很重要。
對有過創作經驗的作家來講,未必用這種比較初級的方式。總而言之,語言很重要,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我們要想從千百萬的網絡作家裏麵脫穎而出,引起別人的注意。使用一套別人不熟悉的拳法就很重要,這個拳法就是你的語法。
講到小說的創作,結構是很重要的問題。長篇小說應該講結構,中篇、短篇也要講結構。如果一個小說平鋪直述未必很好,如果有一種很有匠心的結構組織,可能會產生非常新的,非常令人驚奇的閱讀效果。小說你說它複雜也非常的複雜,概而言之,無非就是小說要有思想,小說要研究人的情感,表現人的情感。小說最終要塑造人物,要追求獨特的文體,小說要研究它的結構。在我個人創作當中感受到的就這麽多了。
作為一個新的作家,肯定剛開始寫的時候,還是應該從自己比較熟悉的生活寫起,這是老生常談的,這樣你寫的時候會感覺到得心應手。熟悉的生活由熟悉的人物構成。有的人說我特別熟悉商場的生活、辦公的生活,或者是軍營的生活。你所熟悉周邊人群的生活,你把他們變成你文學的對象。你把很多身邊熟悉的朋友、親人,變成你的文學對象,描寫對象,經過改造以後,這樣寫起來就非常的順利。先寫自己的經驗,然後擴大,再把別人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經驗。把別人的生活變成自己的生活,這樣創作就能夠比較長期的持續,不會寫完了一部,就沒東西可寫。
有過一些創作經驗的,寫了相當數量作品的作家,要繼續創作,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補救,就是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深入生活、擴展生活。這個生活並不是說我要下工廠,或者是從事很具體的工作才是生活。或者是到哪個地方采風,這都是生活的方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一種與時俱進的態度,要對這個社會發生的一切,對周邊發生的一切給予高度的關注,才能夠保持最新鮮的感受。才能夠與時俱進,才能夠寫出作品,跟當下社會有密切的關聯。
但是這個也不絕對,文學確實需要多種類型,我剛才說的是寫跟現實生活有關聯,跟大多數老百姓所關心的問題有關聯的文學作品。你也可以寫古代的事情,也可以想象外星球的事情,可以寫科幻、也可以寫穿越,但是無論想寫哪一種生活、科幻、玄幻、商場、情場也好,都是建立在作家生活經驗之上。你寫太空人也好、古代人也好,虛構的非人非神、機器人也好,他們的情感都是建立在人的情感之上,我們對當下的生活,對自己個人的情感,不斷的審視,既向外看,又向內看,內心保持開放的狀態,時刻保持自我審視的態度,才能讓我們的作品變得真的像一條大河一樣,滔滔不絕。不至於寫了幾部以後,就難以為繼。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作品不斷的出新,否則總是下一部重複上一部,這樣的寫作不寫也罷。時間有限,根據我個人創作的體會,跟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交流。希望我們的網絡文學作家,在網絡文學大學這個舞台上,大顯身手,寫出驚天動地的力作,能夠讓現代的人,將來的人,中國人、外國人都來閱讀。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