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時代 北方 7 18 五阿哥遊南京

薑戌的名聲再大,官職再高,也隻是一個包衣,所以使團裏必須有一個高等級的人物來撐場麵,尤其是皇族最好。所以大玉兒挑選了一位身份尊崇的貝勒爺擔任名義上的正使,這位貝勒爺名叫玄琪,也是皇太極的孫子,今年才二十出頭,在同輩中排行第五,所以又稱五阿哥,五阿哥生的一表人才,頭腦也算靈活,拉出來總不至於丟了愛新覺羅家的麵子。

滿清使團進入南京的時候,排場弄得很大,玄琪貝勒爺帶領一幹滿漢大員,在正黃旗驍騎營的護衛下,招搖過市,滿清官員們都不坐轎,起著高頭駿馬,穿著藍色的官袍,頭戴黑色的暖帽,驍騎營的士兵們一身黃色的布麵銅釘鎧甲,帽盔上的黃纓子頂的老高,好像頭上插了一根標槍,弓箭佩刀掛在腰間,出於外交禮儀,並沒有攜帶長兵器。這些士兵相當於滿清最精銳的禦林軍,身量武藝都是一流的,派來護衛使團,隱隱含有顯示武力的意思。

明朝派出迎接使團的隊伍也不含糊,清一色的大漢將軍部隊,換上普通禁軍的衣甲簇擁在清國使團的兩側,一為保護,二來也是為了顯示武力,大漢將軍們雖然沒打過硬仗,可是氣勢很足,平均身高在一米八五左右,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絲毫不差於滿清的軍隊。

五阿哥身穿團龍蟒袍走在隊伍的前列,南京的天氣太熱,才四月天就已經熱的戴不住帽子了,明朝官員們戴的是網眼式的烏紗帽,穿的是薄綢子的官服,自然不覺得甚熱,可是滿清的官員們卻不同了,他們一路自北方而來,穿的還是冬季官服,頭上也是黑色的暖帽,被春天裏的陽光一曬,渾身都是臭汗,驍騎營的士兵們軍容嚴整,誰也不敢亂動,可是貝勒爺就沒有那麽嚴肅了,他很隨意的將頭上的大帽子摘下來,露出一個青皮鴨蛋一樣的大光頭,後腦勺上留著一塊銅錢大小的頭發,由這塊頭皮上引出一束發辮來,這就是所謂的滿族標準發型金錢鼠尾了,看到五阿哥帶頭,其他的滿漢大員們也將帽子摘了,驕傲的向南京人民展示他們醜陋的發型。

“前麵那個小哥,生的好俊,怎麽剃了個和尚頭,腦後垂個小辮子,活像豬尾巴?”大路兩邊圍觀的人群中發出評論。

“你不懂了吧,這叫老鼠尾巴,韃子們就喜歡這個調調,要是和咱們漢人一樣留個發髻,那還叫韃子嗎。”立刻有見多識廣的人出來給大家解疑釋惑。

南京城內並沒有多少人親眼見過韃子,以前從北方逃難來的貴族們當時也是望風而逃,沒有見識過滿清的殘忍,再加上最近明軍在山東的戰事還算順利,這種民族之間的對立情緒並不如以前那麽強烈了,老百姓們看著滿清的使團更像是看北方來的馬戲團。

滿清使團卻不這麽認為,自豪的他們以為自己的英姿打動了南朝京城的百姓們,以五阿哥的為首的文官們頻頻微笑著向兩邊的百姓拱手致意,卻遭來一陣噓聲,百姓們再無知,也知道這些人是大明的敵人,都不是什麽好鳥。

五阿哥和薑戌一行先來到館驛下榻,由於兩國的外交關係並為確定,所以朱由校不會急於接見他們,而是由內閣、兵部、禮部聯合出麵接待滿使,鑒於目前兩國的交戰狀態還沒解除,兵部安排了大批禁軍守在館驛周圍,既防止滿清使節到處亂跑,也阻止百姓們盲目的抗議示威衝擊館驛的行為。

對於這次滿清的出使,明朝上下都很重視,因為天下格局又發生了變化,清朝已經平定了蒙古的察哈爾部,抽回了大量精銳的兵力,並且將蒙古科爾沁部落的五萬騎兵也拉了回來,實力已經大大增強,新帝登基,懲處腐敗,減免賦稅,消除民族矛盾,和西夏、朝鮮友好通商,已經不是去年那個似乎一觸即潰的滿清了。

現在的形勢和南宋時期宋金長期對峙的局麵很類似,雙方都虎視眈眈的想將對方一口吞下,但是又都沒有那個實力,所以大家心照不宣的整天和談,談來談去的不過是互相摸底,拖延時間,等自己的實力積蓄夠了再開陣仗。

禮部負責具體的接待工作,侯詢認為我堂堂大明禮儀之邦,不管對方是什麽來頭都要以禮相待,而且要大禮款待,才能彰顯大國風範,讓爾等蠻夷知道天威,所以對玄琪和薑戌並沒有限製行動,相反還派出禮部官員和隨從護衛,任由他們到處遊走。

五阿哥和薑戌好不容易到了江南,自然要好好遊玩一下,他倆換上了方巾藍衫,在禮部官員和錦衣衛的陪同下遊覽久負盛名的秦淮風光,當然驍騎營的官兵也換上了明朝的服飾跟隨護衛。

漢族文化博大精深,滿人入關以後大力的吸收漢文明,管製禮製都師從明朝,漢文化最發達的地方就是江南,作為漢學高手的玄琪和薑戌穿上漢族人衫,學著南人的模樣拿了把扇子在手裏晃著,倒也有幾分江南才子的風韻,尤其是玄琪,模樣生的俊俏的很,在秦淮河邊一走,引得花樓上的姑娘們一陣陣的尖叫,貌似比當年的江南四公子還要受歡迎。

遊了一陣子,兩人覺得和北京八大胡同差不多,有些無趣,於是沿著秦淮河繼續向東,出了東水關之後又一片建築物,正是名聞遐邇的東林書院,五阿哥和薑戌相對一笑,對陪伴的禮部官員說想進書院參觀一下。

東林書院原本位於無錫,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當時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號龜山)長期講學之地。“東林書院”名稱來曆與楊時遊廬山時所寫“東林道上閑步”這首詩有關。後來到了明朝中期,被罷黜裏居的顧憲成,偕弟允成,及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葉茂才、史孟麟、薛敷教、錢一本等人,為繼承楊時講學遺誌,共同倡導儀捐款重建興複。並相繼主持其間,聚眾講學。每年一大會,每月一小會,會期各三日。在講習之餘,間或指陳時弊,裁量人物,銳意圖新,自稱“東林人”,引起朝野傾慕。當時海內學者多以東林為楷模,影響極大。

閹黨當權之後,枉法禍興,詔毀全國書院,東林首受其難,先毀依庸堂。次年,書院被嚴旨全部拆毀,不許存留片瓦寸椽。東林講學等人亦被斥為“東林黨”而蒙遭迫害。

去年東林黨人奪取政權之後,錢謙益派人重修東林書院,無錫原址上建設一所書院,南京東門外也建造一所,稱為二部,伴池、東林精舍、麗澤堂、依庸堂、燕居廟、三公祠、東西長廊、來複齋、道南祠、東林報功祠等主要建築,和無錫的一部完全一樣,而且由於二部在京城郊外,所以前來就讀的學生比無錫的一部還要多些,整日裏充斥著莘莘學子的身影,書院的大門外就是秦淮河的小碼頭,乘著小舟可以直接遊覽秦淮十裏煙花地,正適合風流才子們居住學習。在這裏學習的年輕人都是全國青年學子中的翹楚,不論是才學還是家世,都不比城內國子監的學生們差,如果說國子監是北大的話,那東林書院就是清華。

一行人棄舟登岸,五阿哥仰望著山門旁的對聯抑揚頓挫的念叨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是東林始祖顧憲成老先生的名聯。老先生真乃天下讀書人的楷模啊。”薑戌賣弄著說道。

“薑兄所言極是,本貝勒對東林的故事也很感興趣,咱們不妨進去一遊吧。”五阿哥一拍手中的折扇說道。

陪他們遊覽南京的禮部官員就是東林書院出身,聽到滿清官員讚揚自己的母校當然非常開心,再加上侯詢交待過,隻要不是牽扯到軍事秘密的地方都可以讓他們去,所以對於五阿哥的要求他欣然允諾。

一行人大搖大擺進了書院,此時正是書院休息的時候,隻見滿院子的方巾亂晃,眾多的年輕人捏著書本搖頭晃腦的吟著走著,看到有官差打扮的人進了書院,書生們並不驚訝,天下人都喜歡到東林書院裏來轉悠轉悠,不管是外國王爵還是封疆大吏,還是尋常的讀書人,隻要是尊崇儒家文化的人,那東林書院就是他們心中的聖地,來個把微服私訪的官員實在是太平常了,他們根本連接待工作部不屑於做,要知道書院的山長可是當今內閣首揆錢謙益。

可是這一次的客人有些不同,尤其是前麵幾個護衛模樣的家夥,一身的腥膻氣味,腦袋後麵還垂了根辮子,蠻橫的推搡著擋在前麵的書生,氣焰極其的囂張。

書生們立刻圍了上來,將這群來曆不明的家夥擋住,隻聽那群人中爆發出一聲質問:“你們大明的讀書人就是這樣招待友邦貴客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