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室中,眾人低聲討論。

“遊離工作,快完成了吧?”

“阻斷帶也放置了,應該馬上要顯露出巨大腫瘤了!”

眾人一想到,馬上就要看到那個被稱為“業界難題”的巨大腫瘤。

都情不自禁的吞了口口水。

下一刻,隨著趙培儒“顯露剝離”的工作完成,一個巨大的、血淋淋、猙獰的、醜陋的腫瘤,逐漸的就暴露在眾人麵前!

一時間,手術室內死一般的寂靜。

良久,眾人都反應不過來。

“這……也太大了!這是我親眼見過最大的腫瘤了!”半晌,終於有人澀聲開口。

“連術中探查的顯示器,一個畫麵都放不下這顆腫瘤!”

眾人看到這顆巨大腫瘤,隻感覺嗓子發幹!

畸形生長,猙獰恐怖,巨大歪曲,壓迫著四周!

將周圍的血管、髒器、全部都擠壓的到變形,甚至擠壓的幾乎要破裂!

“這手術,難度高不說,這工作量也太大了……”

眾人一看這術野情況,感覺頭緒紛雜而繁多!

這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不僅得切除巨大肝髒,還得預防大出血的問題,還得顧及血管錯綜複雜的肝門部,還得注意在切除過程中,不能“觸犯”到被累及壓迫的已經快崩碎的周圍髒器!

做完切除後,還得在巨大殘斷麵隨時會大出血的情況下,修複那些被擠壓的不成樣子的血管、髒器!

整個腔體內,殘破不堪!到處是需要切除、修補、善後的工作!

眾人都感覺一陣頭大!

“難怪這台手術,沒人敢接。”

“這一台手術做的工作量,比其他五台手術加起來都多啊!”

眾人光是看著,都感覺思緒煩亂,不知該怎麽梳理工作。

……

手術室外麵。

家屬大姐坐立不安。

“肯定沒事的,肯定沒事的!”

她不停的說服自己。

可此刻腦海裏,不知道為什麽,總是閃過一個念頭:將來沒有了他,自己的生活會變成什麽樣子?

恐怕再也沒有人,陪自己每天走那條小道了吧?

想著想著,悲觀情緒便洶湧而來!

家屬大姐趕緊止住這個念頭:“不會的不會的,他肯定會好起來的,說不定,現在手術就快做好了呢?再等等……”

她捂住心口,滿眼期盼的看向手術室的門。

……

手術室中,趙培儒開始了“不規則切肝”工作。

開始快速而精準的下刀。

因為有著“金色預演卡”的提前預演,趙培儒對這顆“巨大腫瘤”,已經熟的不能再熟。

甚至周圍每一個被累及的髒器、每一根被擠壓壓迫的血管,趙培儒閉著眼睛都能知道是什麽狀態、處在什麽位置!

於是,這次的下刀,比之前更快,更精準。

而這一幕,落在觀摩室的眾人眼裏……

“趙主任的動作,怎麽那麽快啊?”

“咱該不會是……在看倍速播放的視頻吧?”

“確實比平常快得多啊。”

眾人努力睜大眼睛。

“這種不規則切除,每一刀都需要深思熟慮,反複琢磨如何下刀!並且越是這種巨大腫瘤,越是應該慢才對,怎麽趙主任反而還更快了?”

在這種快節奏下,他們的腦子,甚至都忘記剛才心心念念的“大搶救”,而是得努力跟上趙培儒的節奏,努力去分析趙培儒每一步動作的含義。

“你們快看,現在趙主任不光是在不規則切肝,而且還在同步進行血管精細修複!“

眾人一看,果然!

“這才剛開始切肝,就已經在為後麵的‘保障殘肝重要通道’做準備了麽?”

“可是,殘肝在被對攏之前,趙主任是怎麽知道需要恢複保障哪些血供通道的?”

因為每個病人瘤體不同,累及範圍不同,這就需要在術中一邊探查,一邊切除,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再對攏收束殘肝。

再之後,才會知道,需要為殘肝建立修複哪些重要管道。

一些重要管道還好,是必須修複建立的。但一些細小管道,是每一顆殘肝都不同的。

可此刻,趙培儒才剛剛開始切除,卻就已經在為殘肝的的精細管道做準備了!

“趙主任的提前規劃,已經做到這種地步了麽?”

眾人麵麵相覷。

自己和趙培儒主任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啊。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手術台上,趙培儒通過分時分步阻斷血流,來切除不同部位的腫瘤。

一邊切除,一邊修複累及的髒器。

眾人逐漸發現……

趙培儒的動作,非常有秩序和條理!每一步都非常連貫。

柴寶榮擔心的同時,也看的頗為感慨:“看趙主任視頻,真的有種絲滑感啊!他的每一步動作銜接,仿佛都有內在的章法規律。而如果換成是我……”

“恐怕我會做很多重複步驟,甚至可能會做到後麵時,出現‘返工”操作。”

眾人都點點頭,他們在做手術時,這種“返工”操作都比較常見。

甚至是大外科主任向譚,一生做過無數手術,身經百戰,也不可能完全避免這種“返工”現象。

人無完人。

每次做一台手術,針對不同病人、不同病情,都是麵對一道“新題”,做出的答案,就很難每次都是“最佳解題步驟”。

隨著時間的流逝……

那巨大腫瘤,逐漸被趙培儒分割成一個個小的部分,從肋緣下切口,分別取出來。

當托盤上,那血淋淋的塊狀腫瘤組織越來越多時……

病人體內的重要管道,被擠壓變形的髒器,殘破不堪的斷麵……

也在趙培儒的那雙巧手下,被同步修複修補過來。

眾人看著那越來越小的腫瘤……

“怎麽感覺,好像……沒有多少出血量啊?”

這種巨大腫瘤,在切除過程中,必然要下很多刀,必然要流很多血。

可這台手術,眾人有種“出血量小”的錯覺。

向譚在後麵道:“是分時分段血流阻斷技術,加上血液回收機的作用,讓病人的肝髒部位血供分時減少。“

“尤其是,你們趙主任做到了分布式的阻斷血流,也就是他切除哪一部分,就暫時阻斷那一部分的血流。”

這種技術,說實話,向譚看的都暗暗咋舌!

他心裏暗道:“我記得,這才是趙老哥第二次用這種分布式阻斷血流技術吧?怎麽感覺比第一次時又精進了許多?這次,就連很多細小部位的切除,都做到了精準阻斷。”

這種精細化高端技術,把一台本來“應該術中大出血”的手術,硬生生的做成了“出血量適中”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