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公園廣場。

熬退休老年隊伍,又吸納了幾名老同誌,隊伍再次壯大了。

但今天,他們談論的,卻不是去哪休閑,去哪打麻將、釣魚。

而是在討論一個意義重大的名詞:863計劃。

尤其是幾個新加入的老同誌,說的是興致盎然。

“真沒想到啊,咱江南省,竟然也有一天,能承接到863計劃這麽重大的國家項目。”

“市四院這個趙培儒,真牛啊!”

這幾個新加入進來的老同誌,看向老李。

“老李,你不就是四院的嗎?”

老李點了點頭。

其他幾個老同誌,也是臉色複雜。

即便他們都是快退休,或者已退休的從業人員,但也都關注著行業內的大事兒。

“這趙培儒,確實是個人才。”

老李等幾個老同誌,即便本身誌不在“奮鬥”,但得知這麽大的喜訊,也同樣感到振奮。

同樣,也感受到了幾分自豪。

……

第二天。

趙培儒剛剛上班打卡,就接到了省裏的電話。

是大會長葛建明打過來的。

“趙主任,有個去西南地區的交流工作,需要你作為江南省的代表過去,大概需要出差兩天。”

葛建明道:“我知道你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863計劃。”

“其他的事情,我能推的,就都幫你推了。“

“但是這個事,代表著咱整個東南地區的臉麵,你看看能不能百忙之中,抽出兩天時間來,跟著去一趟?”

葛建明話裏話外,都生怕這事影響到趙培儒863項目的進度。

趙培儒聽了,心裏一動。

西南地區?

他們東南地區,隻包括東南五省。但西南地區,省份更多,占地麵積也更大,整體醫療實力要略強一些。

這種交流活動,說是出去交流,但各地區也存在暗中對比競爭的情況。

所以,葛建明這才想著,把趙培儒這位863計劃負責人,這塊活招牌,也給叫上。

趙培儒笑道:“行啊。”

他一口答應下來。

葛建明:“你看看項目組的事,能不能給下麵的人交代一下,盡量別給耽誤了進度。”

耽誤進度?

趙培儒心裏一笑。

隻要他願意,分分鍾就能完成整個項目,根本不怕耽誤進度。

趙培儒笑道:“葛會長放心,項目組那邊沒問題,我都安排下去了。”

葛建明:“好,那你準備準備,明天早上八點,我們集體出發,去和蘇省、福省的代表團匯合,由聯席組委會帶隊,一同乘坐高鐵,前往西南地區。”

蘇省和福省,是東南五省中的兩家醫療強省,是優等生。而江南省,本來是沒資格去的,但出了趙培儒這個“變態”,也就有了一個名額。

第二天。

趙培儒照例打卡後,來到省醫學會。

江南省代表團,這次總共有三人,大會長葛建明,副會長王俞,以及專家代表趙培儒。

隨後,眾人抵達了聯席組委會。

組委會總共派出五人出差,其中兩名領導,三名工作人員。

剩下的蘇省、福省,也都和江南省人員配置差不多,各自帶了一到兩名專家代表。

蘇省這次派出的專家代表,是心胸外科的孟教授。福省的是泌尿外科的楊所長。

“趙主任!”

孟教授和楊所長,見到趙培儒後,第一時間就笑嗬嗬的上來握手。

顯然,他們來的路上,也聽說了趙培儒的身份。

雖說不是一個學科體係,但能承接863項目計劃的,無疑是所有人中,名頭份量最重的。

兩人自知,這次趙培儒是主角,他們隻是配角。

眾人匯合後,乘坐一輛小巴,來到高鐵站。

乘坐高鐵五個小時後,抵達西南地區聯席組委會駐地。

這次交流的目的,是兩個就地區各自展現一下優勢項目,其實就是“亮肌肉”的過程。

當然,也有真正交流醫療心得的環節。

之後,兩個地區會根據需要,引進對方的優勢技術,彌補自家的短項,取長補短,逐步提高。

雙方見麵後,進入第一個“亮肌肉”環節。

西南地區的負責人,開始介紹自家的專家代表。

負責人有意無意的,將自家幾名專家的各種優秀成績講出來,頗有種炫耀的意思。

但,任憑他講得天花亂墜,卻發現東南地區這邊的人,都是一副淡淡的笑意,不怎麽在意的樣子。

“怎麽回事?”西南地區負責人心裏疑惑。

之前東南地區這些人,也曾經來過他們西南地區幾次。

每次來時,都特別眼饞他們的幾個突出成績和優秀項目,簡直口水都快要流下來了,每次看到東南地區的這種表情,他心裏就特別暗爽,有種優越感。

但這次,這些東南地區的人,怎麽都是一副淡然自若的樣子?

等西南地區負責人介紹完。

輪到東南地區的聶主任介紹。

他先是介紹了孟教授和楊所長,並沒有花費太長的篇幅。

而隨後,介紹到了趙培儒。

“這位趙培儒主任,是我們目前863計劃項目的負責人,我們東南地區能爭取到863計劃項目,就是靠著他的‘改進式背馱式技術’,同時,他還開創了全國首例‘無疤痕膽囊息肉切除技術’……”

趙培儒的成績實在太多了,聶主任長篇大論了一大段,說了足足十分鍾,這才介紹完。

西南地區那邊的眾人,聽的暗暗咋舌。

難怪東南地區這次,顯得底氣這麽充足。原來是有這麽一尊“大神”在!

這一個人的名頭,都比其他兩個人,加起來都要響亮了!

趙培儒頭上,其他的稱號還不算什麽,關鍵是863項目計劃負責人,這太牛了。

把他們西南地區的專家代表,一下就比下去了。

西南地區的負責人,也暗暗一拍額頭,怎麽把對方有863計劃項目的事給忘了?

他們西南地區,這次可是沒有爭取到任何一個863項目的。

隻能得其他地區無法承接,項目流轉出來後,才能進行第二輪的競標。

光是這一點,就被江南省給比下去了。

到了第二項、雙方交流醫療經驗時。

對方的好幾名專家,都主動來和趙培儒請教。

趙培儒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等到了休息時間時。

更是眾人都過來給趙培儒遞名片。旁邊的孟教授和楊所長,以及其他兩名專家,隻收到了少量名片。

最終,所有交流環節結束後。

兩省的高層領導,也初步商量出了互相引進的技術等事項。

這次交流工作,進行一天半。

等眾人從西南地區回來,各自回各自省份時。

小巴車上,江南省大會長葛建明笑道:“這次,趙主任給咱爭了不少光啊。”

“別看蘇省和福省兩個醫療強省,各自出了兩名專家代表,數量比咱多。”

“可西南地區的那些專家代表們,全是衝著咱趙培儒主任來的。”

“西南地區各省份的領導,目光也都在咱這邊,想要引進的很多技術項目,也都是咱這邊的。”

副會長王俞也笑道:”說明今年的兩地交流會,咱才是主菜。其他人,都是配菜!“

幾人都笑。

說笑了一陣後。

大會長葛建明,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這些風光,其實都隻是暫時的。”

“有這個名頭,別人都要高看趙主任一眼,高看咱江南省一眼。目前來說,確實很風光。”

“但如果到時項目做不出成績,甚至是項目被迫流轉出去,那咱蹦得有多高,到時摔的就有多疼!這些光彩,到時候反而成了給咱的難看。“

王俞也鄭重的點頭:”所以,關鍵還是得項目作出成績才行。“

兩人都扭頭看向趙培儒。

“趙主任,這次辛苦你了,你最近辛苦點,如果有什麽要求、需求,盡管和省裏開口,省裏一定會傾盡全力的幫你。”

“省裏做不到的,我會向聯席組委會申請協調。”

“別的事你都不用管,專心做好項目就行!”

“等這次項目結束後,好好給你放個假,休息休息!”

……

回到四院。

趙培儒看著新組建起來的“863專項項目組”團隊。

人手也不算少了。

基本上,全麵覆蓋了這次任務所需要的各個領域的人才。

趙培儒打算……

讓“三駕馬車”的薑啟民、馮正源、舒雲三位教授,負責肝癌領域的任務。

陶江濤院長、孔嚴謹教授、韓主任、陶教授等人,負責肝門部膽管癌領域的難題任務。

剩下的人,則負責胰腺十二指腸器官的病變累及處理。

這些主要負責人,每個人還都帶領著一支團隊。

整個“863計劃項目”的項目組人數,加上趙培儒自己帶領的孟祥、牧思思,總共有近50人,由10支小團隊組建而成。

“這些人,應該足夠了。”

與此同時,依然有無數人,給趙培儒“暗送秋波”。

都想進組。

眾人的小算盤打的很好,都想著……隻要能進組,就能沾上光,自己的個人履曆上,就能多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還有試圖走後門的,給趙培儒真的暗送秋波的,各種暗示的。

也有試圖通過某些領導的人脈關係,試圖遊說,隻求能掛個名的。

各顯神通。

現在趙培儒的863計劃組,就是整個東南地區,最香的一塊香餑餑,誰都想爭著搶著來分一口。

隻可惜……

趙培儒誰的麵子都不賣。

這種人情關係,太劣質了,他根本不屑於要。

他需要的,是優質的人情關係。

他直接,對外公布了最終名單。這也就意味著,不會再吸納其他人進組了。

無數人,頓時黯然失色,徹夜難眠。

而有幸被薑教授、馮教授等人帶入組的團隊成員們,則驚喜連連。感覺自己跟中了大獎似地!但同時,無數人的目光盯向了他們,他們也感受到了山一般大的壓力。

趙培儒確定了團隊成員名單後。

把項目駐地,定在四院的教培科研中心。

旁邊新外科樓的實驗室和手術室,也專門為項目組劃分了專用手術室、實驗室出來。

今天。

整個項目組近五十人,全部匯聚在教培中心的四樓。

大會議室裏,中間設立了一個圓桌。

圓桌隻能坐下十餘個人,隻有每支團隊的負責人,才有資格坐在圓桌這裏。

其他的各組團隊成員,則隻能分散坐在四周的桌椅後麵。

等所有人都到齊後。

被趙培儒任命為項目組副組長的薑啟明教授,開口道:

“趙主任在外科樓那邊,還有點事情沒處理完。”

“讓我們先開始會議。“

他環視了一圈眾人:“今天,是我們全體項目組成員,第一次開大會,以後這種大會,將以周會形式舉行。匯報各自項目組的進度。“

“而各團隊的負責人的圓桌會議,則每天早上都要開一次,總結前一天的團隊進度。”

“這是我和趙主任商量後,共同定下的製度。”說完規則製度後。

薑教授笑道:“首先,我要恭喜在座的每一個人。”

“能進入863項目組,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也是對各位水平實力的一種肯定。”

“當然,完成863項目之後,那才是真正的風光。”

“所以……我希望!”

“大家近段時間,爭取能犧牲一下個人時間,加班加點,把項目進度盡快推進,做出初期成績來。”

“現在,全省人民,乃至整個東南地區的老百姓和同行們,都在盯著我們這,我們隻有以光輝的成績,來回應這些或期待、或質疑的目光。”

眾人都深吸了口氣,感覺到了不小的壓力。

之前的興奮,很快就被壓力壓下去了。

說完開場白後。

所有團隊成員,分散坐在四周的桌椅後麵,他們是沒有發言權的。

而每支團隊的負責人,坐在圓桌旁,正式討論起了項目方向。

馮教授道:“各位,項目的要求,是根治肝癌並肝門部膽管癌,惡性腫瘤累及周邊多個髒器的病情。”

“依我看,這其中最核心的,還是得先解決肝癌和膽管癌。但……”

“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也是我們這個項目方向中,最難的一環。”

“那就是。我們可能得經過兩次,甚至三次手術,才能將病人體內的這些病源,全部根除。”

孔嚴謹教授皺眉道:“可是癌細胞,不會給我們那麽多時間啊。”

“如果先做肝癌,那累計髒器的惡性腫瘤,有可能在第二次、第三次手術時,二次感染正常的肝髒組織。”

“這不就等於手術白做了嗎?”

“咱這,簡直是在和癌細胞賽跑啊!”

“況且,得了器官簇癌症,被累積到多個髒器的病人,已經是病入膏肓,體質差,手術耐受低,能接受這接連幾次手術嗎?”

眾人都麵色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