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助理美琪看到牧思思,忙上來問道:“請問趙院長在嗎?我們這手術……”

牧思思拿著一張知情同意書:“你們先看下這份知情同意書。”

“你們所在的地方,是我們醫院的醫療科研區。”

“這也意味著,給病人所用的手術術式,有科研性質,其風險是比一般手術要更大的,具體細節,在同意書上都有詳細寫到。”

“有什麽疑問,你們盡可以問我。”

孟蓓妮問道:“是趙院長給我手術嗎?他已經知曉我的病情了嗎?他答應給我做手術了嗎?”

牧思思的點點頭:“我們趙院長這幾天就在研究你的病案,放心吧,他說手術能做。”

這句話,一下給眾人吃了個定心丸!

手術能做!

這台手術,他們從這家醫院求到那家醫院,從國內求到國外。沒有一個醫生敢打包票,敢給動刀的。

因為給她這種具有重大禁忌症的患者動手術,需要承擔莫大的風險,誰都不願意拿自己的職業生涯和名譽來開玩笑。

總算有一位醫師,敢站出來給她動刀了。

這種冒著巨大風險,還敢治病行為,讓孟蓓妮心裏很是感動。

“那……手術成功率高嗎?大概是要怎麽手術?”

知道可以手術後,眾人的關注重點立馬轉移到了手術能否成功上。

牧思思耐心解釋道:“任何手術都是有風險的,況且是這種具有科研性質、之前沒施行過的新術式。”

“不過,我們趙院長說,隻有這種新術式,才能避開禁忌症,才能更好的保證您在手術中的安全。”

“手術成功率,這誰都不敢作保證。”

“至於手術的大致流程……等趙院長他們細化好手術方案,在給你做術前準備時,我會告知你的。”

對於這種危重複雜手術,病人的術前心情建設,也是很重要的。

告知其大致手術流程,讓其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心裏有個底,會讓其心裏踏實許多。

等牧思思走後。

一家人的心情,開始變得忐忑。

在沒人給做手術時,他們是絕望、焦急。

渴求能有一位醫師能站出來,給孟蓓妮做手術。

而現在有人願意給她做了,他們又開始擔心手術能否順利做好。

看著一家人擔憂的樣子,孟蓓妮笑著道:“你們別擔心了。”

“我這手術如果不行,大不了繼續保守治療就是了。”

她拿著筆,就要準備在通知書上簽字。

女助理美琪再也忍不住了,一下攔住了孟蓓妮。

“妮妮,你知道走了這一步,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嗎?”

“剛才那個女醫生也說了,手術是可能會發生風險的,萬一……”

“到時候,你連保守治療的機會都沒了!”

她終於把這一點,點明了出來。

如果接受手術,要麽繼續好好活,要麽死在手術台上,而且發生危險的風險概率,恐怕還不低。

而保守治療的話,起碼能保證好好活最後這幾年……雖說會受一些罪,但起碼是活著的。

家人也都在剛才牧思思講解時,意識到了這點。

這台手術,如果做失敗了,是有可能死人的!

“要不,這手術,咱再好好考慮考慮?”

“剛才那女醫生也說了,這手術有科研性質,還不成熟呢,成功率說不準的,要不,咱再好好想想。“

家人都很害怕失去孟蓓妮。

所以一聽到這麽大的風險,一時間都猶豫了。

孟蓓妮倒是看的很開,笑道:“你們不用為我擔心。”

“我的人生,其實已經相當圓滿了,我已經收獲了很多人收獲不到的快樂,見過了很多笑臉。我的人生道路,其實已經比很多人都走的順了。”

“所以,我不擔心。“

“我願意手術。”

孟蓓妮是個豁達樂觀,看的很快的人。

她覺得,如果活著,那就活的快樂、精彩。

與其讓她每天難受,數著最後的日子痛苦的活,還不如讓她有一次向命運搏鬥的機會!

一家人聽了這段話,都沉默不語了。

母親、妹妹等幾個女眷,卻是扭過頭去,偷偷抹著眼淚。

對她們來講,這就是一次,有可能會失去至今之人的時刻。

……

江新醫院緊鑼密鼓的做著手術準備。

得益於消息沒有走漏,至今,媒體們還不知道孟蓓妮已經到了江新醫院。

但東南地區各省醫學會的高層們,都知道了這則消息。

“聽說孟蓓妮已經到江南省的江新醫院了。”

“趙培儒院長,真要給她做手術了?”

眾省都暗暗吃驚於趙培儒的膽子之大。

整個醫學界都公認的禁忌症,趙培儒竟然敢直接無視!

這萬一手術出了什麽問題,那時可就麻煩了……

“但話說回來,大家也都知道,趙培儒院長是個什麽樣的人。”

“他會打無準備之仗嗎?”

“他不是那種人。”

東南地區的這幾個省份,多多少少都和趙培儒打過交道,有的和趙培儒競爭過,打過擂台。有的和趙培儒合作過。

他們太清楚趙培儒這個人了!

其肯定是胸中有了筆墨,才會開口把活兒攬下來。

肯定是腦中有了成熟的想法,才會把一個項目接下來!

於是……

洛省的胰腺一流專家項欣榮,向醫學會大會長楚會長提出了申請。

申請去江新醫院,觀摩這台手術。

項欣榮認為,趙培儒多半是找出了繞開艾滋病禁忌症的新方案。

這次去觀摩,肯定能學到好東西。福省、關洲省的幾名一流胰腺專家,同樣向各自的省醫學會領導申請去觀摩。

甚至連老對手蘇省的董元恒教授,都提出了申請。

這麽好的機會,一定得去。

如果趙培儒成功了,那這就是一次珍貴的、難得的、甚至是有曆史開創性的偉大手術,非常有學習價值!

而如果趙培儒手術失敗了,那他們也樂意看到一次難得的趙培儒失敗案例。而且即便光看趙培儒的那些高精度的細節操作,也值得一看。

各省醫學會領導,都去聯席組委會。

請組委會的藺主任出麵,和江南省江新醫院協調,看看能不能讓他們各省的專家觀摩。

……

江新醫院的院長辦公室中。

趙培儒正和省醫學會的葛建明,以及院長宋校文等人開會。

葛建明把各省想來觀摩學習的想法說了。

“除了各省想來,咱省內各家醫院,包括胰腺專項組裏的郝西華、單鴻琪他們,也都想來觀摩你這台手術。”

他對趙培儒笑道:“你這次,是成功的把所有人的胃口,都給吊起來了。”

“說實話,連我都十分好奇,別人都不敢做的禁忌症手術,你到底有什麽辦法?”

他眨眨眼,看向趙培儒:“趙院長,你實話和我說,翻車的幾率不大吧?”

他葛建明心裏也在擔憂。實在是因為,這次鬧的動靜太大了。

不僅是社會、網絡上的關注度特別高。

更重要的是,各省醫學會,乃至上麵的聯席組委會領導,甚至是全國各省的醫學界同仁,都在關注著這裏。

都想要看看,這趙培儒到底會用什麽辦法,來繞過艾滋病這個禁忌症。

都想看看,這個說能手術的趙培儒,會不會翻車。

宋校文、潘明德也看向趙培儒。現在即便是他倆,都不知道趙培儒到底會用什麽辦法。

趙培儒淡淡一笑:“葛主任請放心,這次我的把握很大,我用了一種新術式,新的評估方法和治療方案。”

新術式、新評估方法、新治療方案?

全都是新的。

眾人心裏一動,都生出了濃濃的期待。

這也就意味著,這次的創新率,將會是全方位的創新,完全不同於之前的壺腹部癌切除術。

趙培儒在開創方麵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難道這次,也會給他們帶來驚喜?

葛建明:“趙院長,病人同意了嗎?”

這種帶有科研性質的項目手術,一般而言是有很大的失敗風險的。必須得本人和家屬完全知曉並同意才行。

而且病人身份特殊,名氣高,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力大。

趙培儒點點頭:“同意書已經簽了,本人也錄製了同意視頻。”

葛建明等人,都是微微點頭。

趙培儒笑道:“葛主任,你到時看結果就行了,不會讓你失望的。”

葛建明微微點頭:“那觀摩的事兒……”

趙培儒:“可以啊。”

“觀摩可以,不過……”

他看向大院長宋校文:“得讓他們醫院,都付出點交換條件。”

宋校文哈哈笑道:“這事兒我熟,我來和各家醫院談條件吧。”

趁著這次機會,又能為他們醫院,交換到一些資源了。比如和對方索要進修名額、設備支援、經費支援、對口項目等等。

談完後,眾人就放趙培儒離開了,讓他去為手術做準備。

等趙培儒離開後。

幾人對視一眼,葛建明先開口道:“看樣子,趙院長還是挺有底氣的。“

“不僅不畏懼別的醫生觀摩,甚至都已經開出條件了。”

這些都充分說明,趙培儒對這台手術的把握很大。

宋校文也點點頭,心裏情不自禁的,就開始憧憬……

如果這台手術真能成功,那他們江新醫院,將會迎來一次名氣的巨大提升!

醫療行業的全國各地同僚們,會對他們江新醫院刮目相看。

一例讓全國一流的東方醫院,判定為不能手術的禁忌症病人。

一例讓全國胰腺同行,都認為不能手術的病人。

卻在他們江新醫院,在他們趙培儒院長這裏,用一種新術式、新評估方式、新方案,完成了手術!

這種轟動性,將會是無與倫比的!

能讓四院獲得自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名氣大爆發!

對於社會公眾、網友們,同樣也是一次醫院正麵形象的宣傳。

總之,會讓剛剛改名、合並,急需要重新站穩腳跟的江新醫院,獲得一次絕佳的宣傳機會。

但,如果手術失敗,同樣也會大受影響。

機會與風險並存。

……

趙培儒把孟祥、牧思思,以及這台手術的器械護士、巡回護士,全都召集起來。

小會議室中,總共六人,參與這次會議。

清一色年輕人。

年輕人有個好處,那就是非常聽話,很好指揮。尤其是趙培儒麾下的這批年輕人。

“趙老師還沒到,有誰知道,這次要培訓的內容是什麽嗎?”

護士長笑道:”肯定是關於手術的細節操作唄,還能是什麽?”

眾人都笑著點頭。

他們也都是跟隨趙培儒比較久的老人了,算是比較有經驗了。

正這時,趙培儒推門進來。

剛才還說說笑笑的這群年輕人,立即正襟危坐,目光全集中到了趙培儒身上。

“這次會議,我要講兩個部分。”

“首先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要教你們,如何避免職業暴露。”

“這部分我要你們背得滾瓜爛熟,熟記於心,一點差錯都不能出。”

病人身患艾滋病,HIV病毒存在於各種組織和體液中,傳染性強。醫護人員如果不注意,在術中被針等利器刺傷,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而護士在術後護理、換藥、靜脈注射等時候,也都有可能感染。

所以說,如何避免職業暴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

一眾年輕人聽到趙培儒這話,心裏不由得湧出一股暖流。

本以為,趙院長是來給她們做專業化培訓,教她們術中該如何配合操作的。沒想到,是來囑咐她們要注意自身安危的。

看來,趙院長視她們更重要呢!

趙培儒:“首先,誰的皮膚有損傷,或者有皮炎的,不能參加這台手術。”

“參與手術的人,手術中不論遇到什麽情況,要鎮定有序不亂,器械護士在遞針,刀等銳利物品時,不要直接給我,而是放入彎盤裏,我自己拿。”

“小孟,我破開腹膜後,你要及時用吸引器吸取血液和膿液,注意止血……”

……

趙培儒事無巨細,一條一條的交代給這些年輕人。

這些經驗,全是他腦海中那上萬個案例中,最容易發生術中醫護人員感染的案例情況。

可以說,每一條,都是一次血淚教訓。

在場眾人,把這些都一條條記下來,死死的背在腦海裏。畢竟是涉及到自身安危的事兒,誰都不敢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