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敗的費德勒
“接受訪問的時候還是那麽古怪,難道對我也不能放鬆一些麽?”艾琳安德魯斯攪拌著麵前的咖啡,非常不滿範舉剛才的表現。
範舉撓了撓頭,沒看到鏡頭前他還挺正常的,可是鏡頭一對著他猶豫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或許他將來的對手想要對付他很簡單,帶著個攝像機對著自己就行了。
“我想我該找時間去看看心理醫生,靠催眠什麽的,或許能解決我的困擾。”範舉挑著眉逗趣著,他可不打算看心理醫生,一輩子都不會。
太多的秘密,範舉可不想在無意中讓別人發現什麽,無論是被當成封建迷信被“走近科學”揭穿,還是成為人類曆史上唯一的重生者,他都沒這個興趣。
現在他唯一想要改變的,就隻是網球的曆史,讓這個世界除了費德勒和納達爾以外,再多一個上一個範舉的名字。
挑戰賽的頒獎不會耽誤太久,哪怕美國人再愛搞商業活動,範舉也沒有義務陪著賽事舉辦方一起繼續耽誤時間。
但凡是非規定的公眾活動,範舉都需要接受img的安排,就算隻是街邊露臉拍照,都必須是路過的側臉,除非是電視台的場邊采訪,範舉基本上不會接受任何的臨時訪問,img早已經把範舉當做未來的巨星那麽要求對待。
咖啡廳不遠處,有幾個拿著照相機的人躲在不遠處的大樓內,窗口正對著咖啡廳。正好能夠看到範舉和艾琳艾德魯斯兩人愉快交談的模樣。
沒有太過親密的動作,範舉偶爾開個玩笑,艾琳會下意識地拍打一下對方的肩膀。
艾琳的性格就是如此。範舉很清楚,也沒有在意,瘋起來就是個大男孩的模樣,毫不在意周邊人的,獲得很自我,也很自在,或許也是這樣的原因。才讓人對她容易產生好感,畢竟比起裝的賢良淑德的女人,這樣的坦誠。更讓人覺得放心。
顏夕慕也是如此,最少對範舉沒有隱瞞的地方,至於卡羅琳的事,範舉情願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解決掉才好。
這丫頭太煩人了。特別是暴露出來後更是變本加厲。就連他和顏夕慕打電話時都恨不得插一腳,用她那蹩腳的中文說著稀奇古怪的成語,範舉恨不得找她的中文老師單獨聊聊,問問那位顏老師,到底要讓這個老外把自家的母語糟蹋成什麽樣才肯放手。
範舉沒有太過在意和艾琳之間的交往,艾琳的事顏夕慕都知道,而多次見麵聊天熟悉了之後,艾琳也知道範舉有個在美國留學的現任女友。
不過自從範舉告訴艾琳之後。就發現這個女孩和自己說話時更自如了,好像卸掉了點負擔。多了一份坦然和自在。
艾琳還需要工作,而範舉則還得繼續完成他的強化訓練,當然在完成訓練後,還有費德勒和對手的比賽錄像等著他去研究和分析。
“費德勒竟然輸了,看來現在的他距離登頂還有些距離,也不知道自己來不來得及追上了……”比賽還沒開始範舉就已經知道了結局,以時差來計算這場意大利時間晚上7點開始的比賽9點41分結束的比賽,其實在下午一點,範舉的比賽還未正式開始前就決出了勝負。
那時候的範舉正在準備比賽,不便觀看,但卻已經知道了比賽結果,他很好奇費德勒是如何輸的,自己是否能夠靠著同樣的方法打敗他,哪怕隻是在紅土場上的比賽。
比賽內容是電視台轉播內部的視頻資料,這是範舉在比賽前特別讓倫勃朗通過img的關係幫自己準備的。
沒有頻繁的鏡頭轉換,甚至連鏡頭晃動都很少,範舉能夠從一個大全景的角度看到兩名對手移動和揮拍的細節。
如果光看電視轉播,或許切換後視覺的效果會比較好,拉近的鏡頭甚至能看到選手的表情。
可這些並非是範舉需要的,他需要的是完整的細節,移動的速度,前後場的預備動作,揮拍時的站位變化,發力的角度。
用切換的鏡頭,可以看到的就會少了許多,而現在範舉看的卻是沒有主持人解說單鏡頭的原始錄像,這才能讓他對雙方的戰術把握的更加清晰細致。
電腦屏幕上,費德勒和對手做著熱身,看似和普通選手的熱身沒什麽不同,透過略有模糊的畫麵,範舉也很難看出其中的細微區別。
“如果能實際和對手打上兩拍,或許能獲得更多信息。”範舉知道這其中肯定有些不同,就像他的熱身,除了調整自己的手感狀態,更多是用來感覺對手隨揮的習慣和節奏,能更早一步抓到這個節奏,就能更早一步製定出最適合的打法來。
不過這並非一件簡單的事,如果過多的耽誤在發球上,沒有多拍的回合對抗,想要摸清節奏,範舉最少也要花上幾局的時間。
如果期間對手節奏產生改變,那麽這個時間會變得更加漫長。
而在這之前,如果遇到一名節奏陌生,且對自己以往使用的節奏有克製的選手,那麽就極有可能丟掉第一盤的比賽。
慢熱選手之所以慢熱,並非說他們需要很多拍才能找到自己的感覺,相反,正是因為他們有自己強烈的固有節奏,才需要更透徹地摸清對手的節奏,才能進行有效的反製。
範舉的節奏屬於快熱型,他更喜歡開場就用自己的節奏控製住比賽,所以他在節奏上也更多的偏向於自己這邊,而不是偏向於去選擇對手。
這樣的節奏令他在比賽中很有攻擊性,也極具壓迫性,在對手抓不住他那毫無節奏的打法時,就會變成對範舉極為有利。
同樣的,如果範舉被對手控製住節奏,那麽原本的亂中取勝就會變得毫無章法,這才是讓範舉明白自己節奏的重要性,需要製定自己節奏的原因。
“力量還是不足麽?這樣的正手發力很不穩定啊。”比賽一開始,範舉就注意到費德勒與前幾場比賽不同的地方。
跳躍式發力的正手,很眼熟不是麽?範舉也會使用這樣的正手彌補自己的發力進攻上的不足,但是在之前的比賽中,範舉從未看到過費德勒使用同樣的技術,或許有但卻很少,可是這場比賽卻有些異常。
跳躍式的正手發力好麽?
範舉這位使用者,就能夠做出很公平的判斷。
很有力量,在突襲的第一拍,這樣全身上下集中在一起的發力,無疑能讓拍頭速度變得更快,從而打出更強烈的旋轉和更快的球速。
但同樣,這樣的發力問題也很大,無論你的平衡感再出色,他怕是處在2倍速下的範舉,在跳躍的一瞬間,他就失去了和地麵的摩擦力和平衡力。
回球會變得更加不穩定,同時在回球後,第一時間的動作也會變得比以往更加的遲鈍。
明知有這樣的缺點,但費德勒依舊還是用了,不同於範舉有倍數穩定,實實在在的從第一局,就開始不斷頻繁的使用。
可是範舉卻發現,在這樣發力的擊球下,卻並沒有給費德勒帶來更多的優勢,相反失誤變多了,同時移動速度也變慢了。
“難道對手的回球,讓他不得不采用跳躍式發力來接球麽?”
畫麵的緣故,範舉看不到更清晰的細節,但根據對手的資料範舉想到了一個非常有可能的原因,或許有些站不住腳,但放到眼前的情況卻說得通。
上旋,帶著強烈向上跳躍的上旋球,對手的回球落點並不深,大多書落點的位置都恰恰好能讓費德勒打到那個最高的上升點。
如果放在硬地賽場,這絕對是個漂亮的擊球,可是在紅土賽場這卻是個十足的災難!
高彈跳的球意味著擊球位置變得更高,這同樣也意味著,擊打球時的高度偏離了自己以往習慣的隨揮習慣的高度。
對於高手細微的改變就會造成很大的不同,對手之所以能讓費德勒打出這麽多正手發力,無疑是有十足的把握才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看似跳躍發力,但實際上比費德勒過去的站定正手力量和旋轉都更少一些,作為一名紅土老將,在職業生涯最後的拚搏中,顯然用盡了全力。
精細的控製落點和旋轉,以求能夠讓對手打出最沒質量的回球,讓自己比賽獲勝的幾率變得更高一些!
老謀深算也好,機智聰慧也罷,但這樣的做法的確是把費德勒坑的有些慘了,或許這個教訓會告訴他,再遇到這樣的對手時,需要更加謹慎的去麵對。
意大利的大師賽決賽有些不同,決賽之前都是兩盤製,隻有打到決賽後,才會變成像大滿貫的三盤勝負製度。
不過多一盤的緩衝並沒有幫助到費德勒,第一盤被對手7:5拿下後,第二盤更是大比分6:2輸掉了比賽,直到第三盤,費德勒才逐漸開始反擊,但為時晚矣,被對手在搶七中,拿下了最後一盤比賽獲得了一場大師賽的勝利。
對手雖然沒有一個ace球,但一發進球率高達77%,相比起費德勒不到50%的一發,說對手贏在了穩定的發球局壓製上,占到了絕對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