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上旋發球實用化
何為新秀牆?這個說法來自於職業籃球nba,選手進入聯盟比賽一開始順風順水,無往不利,可是到了一定時間,突然一下子感覺全無,投籃投不進,比賽也打不起精神。
網球不同於籃球,不過卻有同樣的問題,不過同籃球的牆不同,網球的強更多也更加實在。
top200、top100、top50、top10,每一個實力級別,都有眾多實力優秀的選手身在其中,你的進步意味著超越他們,戰勝他們,每一次都將麵臨極大的挑戰。
範舉從參加比賽後可以說是一路順風順水,初期取得的成績更是在新人中十分耀眼,而當他的排名達到接近50位時,這堵牆自然而然地就出現在眼前。
“巡回賽牆”,不同與之前的比賽,實力足夠就能獲得冠軍,這是頂尖的世界,你達不到頂尖的位置,發揮不出頂尖的狀態,想要窺覷冠軍的頭銜,那是癡心妄想。
現在的範舉卻陷入了苦惱,他的排名還在上升期,可是他的比賽卻麵臨不是輸球,就是前幾輪淘汰的結果。
這和他爭冠的心態完全背道而馳,特別是幾天前和納爾班迪安的比賽,更是讓範舉遇到了第一次被對手針對打法的比賽。
體力上範舉跟得上,狀態也有團隊的輔助調節的不錯,可是唯獨獲勝卻是別人幫不了他的。
“要贏得比賽,就隻能去參加更多的比賽。目前的你在大師賽這個級別還看不到機會,很多排名達到前十的選手,也未必獲得過大師賽冠軍的頭銜。”拉斯切特知道範舉在煩惱著什麽。他開解道。
追求一場勢均力敵的精彩比賽?這何嚐不是想和那些頂尖選手站在同一個層次上交手的欲望呢?
範舉的實力還不足以達到那個級別,卻想著更快的進步,哪怕範舉的成熟,也會忽視彌補其中落差所需要的時間。
某些時候戰勝頂尖,並不意味著達到頂尖,普通的比賽未必沒有意義,範舉對普通的比賽厭倦。並不是因為對手不夠強,隻是戰勝對手讓他產生不了戰勝頂尖,和頂尖選手較量時的興奮和**。
這是臨場型選手的通病。對手越強狀態越好,範舉在打排名第四的卡洛斯莫亞,在和費德勒在網前激戰時,表現出的狀態和實力。和其他比賽完全不同。
範舉何嚐不鬱悶。自己老是輸,都看不到贏的時候,不過這也怪他自己,什麽非大師賽非大滿貫不參加,更是直接斷絕了他獲得冠軍的途徑。
在遇到高手前需要忍耐,羅迪克打法簡單,但最少實力上不錯,不過之前還得先幹掉沙爾肯。這根擋在範舉麵前難啃的硬骨頭。
辛辛提那第二輪,依舊是一人孤獨的應戰。或許感到寂寞也是因為沒有朋友陪伴的原因,拉斯切特等人更多的在忙著工作,不同於納達爾和莎拉波娃,更多的青春和歡笑,讓範舉想鬱悶都鬱悶不起來。
來到賽場,今天總算不再是那種場邊圍著觀眾的小場地,12號種子畢竟還是種子選手,分賽場的規模不小,歡呼的觀眾和高昂的場內氣氛,讓範舉不由得找到了一些賽場上的感覺。
“還是要贏比賽才行呢!”握住球拍,甩開了那些煩惱。
集中到自己戰術上,範舉看向了對手,沙爾肯一臉嚴肅,193的身高依舊比範舉高了小半頭,纖細修長的身體依舊讓範舉感覺到僵硬的感覺。
沙爾肯看到範舉也頗為意外,在不久之前的女王杯,他便遇到了範舉,那時的範舉無論是世界排名,還是賽場表現,已經大不相同。
戰術有了調理,打法有了重點,在他的團隊分析中,範舉的發球和正手很有威力,比起之前遇到他時更是提升了一個層次。
“年輕人進步的速度真快。”沙爾肯不由得感歎,哪怕他自己現在也不過27歲,可是對於職業競技選手而言,他的技術已經不可能有太大的變化,打法定性,就算去鍛煉肌肉力量也很難去增加自身的實力。
範舉先發球,他這周的發球狀態很不錯,上一場比賽的一發進球率更直接達到了62%,在比賽中這絕對破了他的最好記錄,不過幾次雙誤也著實讓他在發球局上吃了些虧。
“好球!”範舉球一打出就有不錯的感覺,他知道這一球肯定有了!
球速不快,場邊的時速顯示出192公裏的數字,很異常,在範舉的一發中這個數字很低,可是看範舉的猛擊的揮拍動作,根本不像是一擊普通的收力的發球。
沙爾肯也不這麽覺得,不過他的大腦沒有去思考的時間。
第一時間球拍接觸到了網球,沉重的手感讓他知道這球並非普通的平擊速球,球彈起的高度讓他感覺非常難受,手和球拍呈現出並不自然的角度。
範舉沒有再做第二個動作,網帶幫他完成了最後的攔截,重壓的上旋發球,彈起的高度很完美,就算沙爾肯的身高,這種接近肩膀的高度一樣會讓他非常難受。
上旋發球,這是範舉隱藏已久的殺招,過去因為一發進球率隻能隱藏在平擊速球中使用。
不過現在,不斷提高的進球率,終於上他的上旋發球也能進入50%的合格比例,意味著在硬地賽場上範舉又多了一項可用的武器。
沙爾肯過去也接過範舉的上旋發球,又重又跳,不過現在的發球給他感覺的威脅更大,
不同於高速切發的那種速度和角度,高質量的上旋發球是那種就算你可以接到,卻打不回去的極端發球。
當旋轉帶來的重量和異常的彈起高度,與速度角度結合在一起,這邊成為一項致命的武器。
桑普拉斯時代,他就是靠著這種發球讓對手對他的發球無可奈何,對手接發後留給桑普拉斯的,往往都是些毫無威脅,輕鬆能打出銜接的低質量接發。
這才是他發球後第一拍威脅巨大的重要原因,因為當他在發球時,就已經決定了,這一球最終的走向。
僵硬的沙爾肯,在範舉的發球麵前更顯得無力應對,並非接不回去,但是卻始終打不出效果。
範舉的戰術很明確,當對手回球時,不用考慮直接選擇對角,或者是對手已經改變的重心方向,直接打出回頭球。
隻要發球質量有保證,他不用擔心,對手會打出太多高質量的直接回球,上到網前不用考慮,讓整個發球局擁有極高的效率。
“不可能!為什麽會這樣?”沙爾肯帶著“複仇”的心,可是第一盤的結果,卻讓他找不到複仇的感覺,6:2範舉,在第一盤狠狠地打擊了對手的氣勢,8局比賽,3次破發,除了在4:0大局已定後被沙爾肯反破發一次外,幾乎可以說掌控了整個局勢。
“還有2局!下一盤搞定。”
默默地計算著自己的倍速限製,範舉越發地適應麵對水平略高於自己,但卻不能壓製自己的對手時的節奏。
沙爾肯當然不好對付,範舉的上旋發球和正手底線,甚至連上網在硬地上都未必敢說就能完全壓製住對手。
不過雙方實力並沒有差得太多,甚至可以說,在掌握了對手的弱點後,單靠底線打法,一倍速下範舉也有辦法從對手手中搶到破發的機會。
扣除2局的二倍速,範舉在第二盤還有兩局進入暴走狀態的機會,而暴走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可以把一整局都掌握在手中,而且越是隨著暴走時間的延長,範舉對於球局和球感的掌握也越是準確。
和費德勒的比賽時,連續的4局暴走,幾乎讓費德勒完全失去了反擊的希望。
不過暴走也有缺點,暴走的初期,需要很長的預熱時間,這個預熱並非二倍速,而是持續不斷的在一倍速和二倍速之間的這段過程。
無論是擦汗還是等待對手發球,為了保持大腦的持續加速,都不能離開倍速,這也意味著大量比賽外消耗,對倍速在比賽中的持續性有著不小的影響。
最少也要持續一局,這是範舉在多次的暴走試驗後得出的記過,這也讓範舉對暴走有了新的定義。
“三盤兩勝製的比賽中,麵對比自己略強的對手,暴走將成為破發的常規武器,麵對比自己強很多的對手,暴走則成為突襲的手段,在麵對比自己弱的對手時,暴走隻存在於可使用,但未必使用的範疇。”
沙爾肯比範舉略強一些,範舉在比賽中很清楚,自己如果按照一倍速夾雜兩倍速的節奏去打,未必能夠贏下比賽。
所以他選擇了用暴走破發,用自己的實力配合一倍速去保發,這樣的組合很有效,雖然未必每次保發都能成功,但是暴走的破發,卻直接讓對手,錯誤地對範舉的實力進行了錯誤的判斷。
沙爾肯在自己的發球局中,也一味收縮在底線,這給範舉的進攻帶來的更多的優勢,左右兩邊的調動變得更加頻繁,直接對準了沙爾肯的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