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嵐眼睜睜看著秦明的身影消失在了門外,才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

她用手輕輕摸了下臉,老實說,很輕,隻是點了一下。

可是……

淩嵐低頭回想剛才,她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覺得討厭。

玉簫剛才正要進門,看到這一幕慌忙躲到了門外。

待皇帝領著一幫人都走開了,玉簫才進屋。

她見淩嵐坐在**,低著頭,手撫在剛才被皇帝親吻過的地方。

烏黑的長發斜搭在肩膀,滿臉的柔情蜜意。

完完全全是少女懷春的模樣。

“淩姐姐。”玉簫笑道。

淩嵐一驚,抬頭看到玉簫就站在眼前,慌道:“你什麽時候進來的,走路也沒個聲響。”

玉簫笑道:“要是以前,我一踏進瑤華殿,淩姐姐就能聽到,怎麽今日我都走到眼前了,還發現不了?”

她壞笑道:“莫不是淩姐姐有了心事?”

淩嵐不知道玉簫有沒有看到剛才秦明的舉動,心虛道:“我今日中了毒,身體不比往日……哪裏有什麽心事,小小年紀,也敢打趣你淩姐姐了?”

玉簫笑著告饒道:“淩姐姐饒命,玉簫再也不敢了。”

秦明從瑤華殿裏出來,看著滿天星鬥,回想今日發生的一切。

知道自今日起,自己和馮嚴便是徹底撕破了臉。

他原本想回去睡覺,但是心中煩悶。

馮嚴不除,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走,去找諸葛先生。”秦明對高忠義道。

高忠義低聲道:“陛下要是想要見諸葛先生,可以在這裏召見,不必親往。”

秦明搖頭道:“不,朕心裏有些煩悶,正好走一走。”

四月的夜晚還有些微微涼,正好能讓人頭腦清醒,隻是四周蟲鳴一陣接著一陣,有些擾人。

秦明到了為諸葛優安排的住處,早有小太監去先去通報了。

諸葛優慌得出門來迎秦明,道:“陛下有事召臣前去便可,怎麽敢勞陛下親臨。”

秦明擺擺手道:“諸葛先生,你我二人就不用再說這些客套話了。”

他抬頭望天,道:“今日月明星稀,涼風習習,正是散步的好天氣。諸葛先生陪朕走一走如何?”

諸葛優躬身道:“陛下有此雅興,臣求之不得。”

四個小太監在前麵提著昏黃的燈籠照路,秦明和諸葛優走在中間。

走了一會,諸葛優道:“陛下是有什麽煩心事?”

秦明苦笑道:“今日的事情,諸葛先生都聽說了吧?”

諸葛優點頭道:“臣有耳聞。”

秦明駐足,望著諸葛優,道:“朕今日放過了能夠扳倒馮嚴的絕好機會。”

諸葛優聞言,笑道:“臣冒昧,臣不這麽覺得。”

秦明眉頭一挑,繼續走路,道:“請先生指教。”

諸葛優笑道:“陛下覺得,今日有幾成把握除去馮嚴?”

秦明想了想,道:“三四成吧,當時倚翠樓已經被右衛禁衛軍包圍了,如果朕強行要從裏麵殺出來,便是坐實了馮嚴謀反。”

諸葛優反問道:“要是殺不出來呢?”

秦明沒有說話,而且當時馮嚴有備而來,形勢比秦明說得還要糟糕些。

見秦明沒有說話,諸葛優道:“臣明白陛下想要鏟除馮嚴的急迫心,但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急。陛下,您才是大秦的天子。”

他繼續道:“馮嚴算什麽?說破天去,他也是您的臣子。陛下您占著大義和名分,馮嚴可以冒險,但是陛下您不能冒險。”

“隻要陛下堅持住,最後贏的一定是陛下。”

秦明歎道:“朕明白先生的話……隻是……”

諸葛優道:“當年漢高祖也有白登之圍,可最後呢?匈奴被武皇帝遠驅漠北。陛下是天子,當有常人不能有之雅量,更要有常人不能忍之忍耐。”

秦明聽了諸葛優這番勸說,心中才略好受些,道:“先生說的是,馮嚴說他明日要領百官還朝,恐怕沒那麽簡單。”

諸葛優道:“此事臣正要和陛下商議,臣以為,明日有兩件事,馮嚴是定要提起的。”

秦明略一思索,道:“對於朕對裴仁如他們的任命……還有金國?”

諸葛優喜道:“陛下聖名,如果臣猜得不錯。明日馮嚴必定會用金國入侵為由,向陛下施壓,同時要求罷免許一清裴仁如他們的官職。”

秦明冷哼一聲道:“馮嚴和金國眉目往來多年,可惜一直沒有人抓到過證據。”

他問諸葛優道:“如果馮嚴以金國入侵為由,朕該如何麵對?”

說到這裏,秦明憤恨道:“無論如何,朕不會再向金國納貢稱臣了!大不了朕殺了馮嚴,舉全國之力和金國拚個你死我活!”

這當然是氣話。

諸葛優慌忙勸道:“陛下息怒,依臣看,金國並不難對付。”

秦明聽了,眼前一亮,道:“先生請說。”

諸葛優道:“金國建國雖仿效我中原,可是骨子裏遊牧的野性未改。如今金國的皇帝赫連明宇一心想要內部改革,放棄過去金人的遊獵習慣,全盤學習中原。而其叔父右賢王赫連嶽正是因為金國學習中原繼位製度,由兄終弟及改成父死子繼,才沒有登上帝位。”

“赫連嶽對這件事耿耿於懷,所以整個右賢王部,一向與朝廷不合。”

“如今赫連明宇強推改革,更是把朝內許多老臣逼到了右賢王的一邊。”

秦明道:“這個赫連明宇,倒是有意思。”

諸葛優笑道:“大概是受其父赫連鎮的影響,這父子二人都對中原文化甚是仰慕,這也是金國能在北方吞並諸部,快速崛起的原因。”

“隻是到了如今,反倒成了製約他們的鐵鏈。”

諸葛優還道:“赫連明宇的改革,對金國很重要,同樣對我們大秦也很重要。金國本就遊牧出身,士兵善戰,如果他們改革完成,恐怕我們國家所要承受的壓力,就要數倍於現在了。”

秦明之前還沒有來得及了解金國,如今聽了諸葛優的話,不免憂心道:“如諸葛先生所說,那朕絕不能放任金國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