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竹和憶梅心中有些不忿,都勸馮萱兒道:“娘子,您是昭儀娘娘,位分在那個什麽修儀之上。陛下不拉,您也應該主動去請安才對。”

馮萱兒淡掃蛾眉,低頭練字,笑道:“他一輩子不來才好,我這裏不短吃喝,終日如此,沒什麽不好。”

兩個侍女見馮萱兒這樣說,相對無言。

知道自家娘子自小就是個不爭不搶的性格,因此也不再勸了。

相比於馮萱兒的落寞,雲姬這些天可謂風光無限。

因著宮裏的宮女太監們見皇帝接連幾日都留在秀禾宮寵幸雲姬,因此上下對雲姬極盡吹捧侍奉。

畢竟在這後宮中,現在隻有萱昭儀和雲修儀兩位妃子。

雲姬得寵的消息,傳到諸葛鈺耳中,諸葛鈺心裏甚是不樂。

諸葛鈺心裏暗罵皇帝眼睛有問題,那日在凝蝶的生日宴上,自己和淩嵐姐姐盛裝打扮,哪個容貌不勝過那個雲姬。

結果才沒多久,竟然把那個雲姬納入了宮裏。

不僅如此,還日日留宿秀禾宮,弄得宮裏宮女們議論紛紛。

都傳到了瑤華殿裏。

這日,莫興穀終於送來了何正的供狀。

不知道莫興穀用了什麽手段,那何正不但交代了自己陷害楊狗兒的事情經過,還交代了許多其他欺男霸女的事情。

最為重要的是,通過審訊姚朝元。

得知了上次楊狗兒一案之所以能那麽快的結案,就是因為兵部尚書郭同出麵,上下打點。

莫興穀對秦明道:“陛下,此處尚有些疑慮。據姚朝元交代,當時的郭同並沒有露麵,出麵處理這些事情的都是郭夫人。”

秦明笑道:“郭夫人無官無職,所依仗的還不是郭同?不過你這話提醒的對……這件事的確需要核實。”

隨即秦明召來柳三變,道:“這件案子,現在牽扯到了兵部尚書郭同。朕現在命你馬上以刑部的名義複核此案。”

“此案何正謀害人命,姚朝元受賄瀆職貪贓枉法,兵部尚書郭同的夫人賄賂逼迫官員,三人的罪證都確鑿。”

說到這裏,秦明道:“朕現在命你馬上提審郭同的夫人,你知道,朕想要的是什麽……不要輕易對郭夫人動刑,也不要怠慢她。”

柳三變知道,皇帝所想的就是把這件案子攀扯到郭同身上。

僅從這件案子來說,無論郭同是否有意參與,他都因為郭夫人的緣故,被迫參與了進來。

這件案子棘手的地方在於,審理郭夫人上麵。

柳三變恭敬道:“臣明白,馬上就去辦。”

秦明對莫興穀道:“把姚朝元移交刑部,由刑部議罪。”

莫興穀聞言大喜,這些談他雖然被提拔成了長安縣令。

可是原來的長安縣令一直沒有被處置,這讓莫興穀心裏多少有些不安。

如今姚朝元被正式移交給了刑部,那麽他這個長安縣令才算是坐穩了,莫興穀自然高興。

莫興穀和柳三變走後,秦明處理完了奏折,伸了伸懶腰,道:“總算是批完了,這些官員廢話太多了。”

隨著皇帝打壓馮嚴,權力逐漸擴大,下麵官員對皇帝的吹捧也越來越多了。

因此奏折裏的廢話相對多了些。

諸葛優望著秦明,欲言又止。

過去批複完奏折,秦明總是會留下來和諸葛優討教一番。

自從納妃之後,秦明處理完奏折,便早早地離開了禦書房。

三兩日還好,可這會日子一長,諸葛優便隱隱覺得有些不妥。

秦明見諸葛優望著自己,似乎有話要說,笑道:“諸葛先生可是有話要說?”

諸葛優有些尷尬,上前行禮道:“臣並沒有什麽話要說。”

秦明笑道:“既然如此,諸葛先生也勞累了一天了,回去休息吧。”

說吧,秦明站起身就要離開。

正在這時,外麵一個太監忽然進來,道:“陛下,密信。”

秦明一聽便知是淩騰寄來的信。

他喜道:“快送上來。”

接過信看了,秦明的笑便僵在了臉上。

諸葛優和高忠義見皇帝忽然不高興,心下一驚,都想會不會是淩騰在金國遇到了麻煩。

待皇帝看完信,諸葛優道:“是不是淩騰在金國遇到了麻煩?”

秦明神情古怪地搖搖頭,道:“不,是朕遇到了麻煩。”

盡管秦明為了離間馮趙兩家,也為了報複馮嚴。

把馮萱兒和周雲姬納入了宮裏。

可是在秦明心裏,他真正喜歡的,自然是淩嵐。

他的皇後之位就是為淩嵐準備的,不作二選。

可是如今淩騰這封信,讓秦明頓覺頭大。

如果是金國皇帝的女兒,娶了之後輩分矮一截,秦明自然不能答應。

可是現在金國皇帝要嫁的是他的妹妹,那麽娶了之後,和金國皇帝便是兄弟之國。

這樣也不算羞辱了秦國。

同時因此就能化解邊境的危機,對於秦明來說,絕對是值得的。

可問題是,金國的公主來了,那皇後之位呢……

作為一向自詡天朝上國的中原皇帝,秦明要是娶了金國公主為後,恐怕會落人口實。

秦明思來想去,一時不能定奪。

諸葛優聽了皇帝的話,心下一沉,道:“可是那柳奇略不答應?”

秦明把信交給諸葛優,苦笑道:“不,柳奇略不但答應了,還給朕送了一份大禮。”

諸葛優聽得一頭霧水,接過信看後,也是半晌無言。

秦明道:“諸葛先生……你覺得此事如何?”

諸葛優想也不想地回道:“此事於我國有百利而無一害,必須答應。”

他可沒什麽感情包袱,隻權衡這件事對秦國的利弊。

那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秦明聽到諸葛優這樣說,心下也就明白了。

找來許一清、趙德芳那些人來問,應該也是這個答案。

現在還要能讓金國退兵,別說是娶一個金國的公主,便是娶十個金國的公主,這些大臣們也會答應。

何況娶的是金國皇帝的親妹妹,皇帝在名節上也不虧損。

高忠義卻猜到了皇帝為難處,低聲道:“金國公主嫁過來必然是為後的……我們秦國若奉一位胡人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