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東北軍2之龍戰於野 第121節 膠州灣事件(1)

9月9日這天上午,東北資源部地質勘探局局長、著名礦床學家、地質學家馮景蘭幾乎是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張學良的辦公室裏,並且在足足三分鍾內竟然沒有說出一句囫圇完整的話來。張學良嚇了一跳,急忙給馮景蘭泡茶,並安慰道:“馮先生,發生什麽事了?別著急,慢慢說。”他看得出來,馮景蘭正沉浸在極度的情緒波動,不但語無倫次,而且渾身顫抖。這種情況,要麽大喜,要麽大悲。另外,馮景蘭原本在山東負責勘探地質資源,他是連夜坐火車馬不停蹄趕回沈陽的,渾身風塵仆仆,由此可見,他要匯報的事情確實非常是十萬火急。張學良暗暗想道:“究竟怎麽回事?難道他在山東境內發現了恐龍化石?還是從地下挖出了外星人的飛碟?怎麽激動成這個樣子?”

張學良對自己的心理素質很有信心,他認為自己的神經已經被現實鍛煉得非常堅韌了,即便這個時候有人向他報告日軍向東北發動前麵進攻了,他也確信自己不會驚慌失措。但是眼下,當因為過度激動而根本無法控製住自己情緒的馮景蘭把他帶來的報告遞到張學良麵前後,剛剛看了標題的張學良就差點兒讓自己的眼珠子從眼眶裏滾了出來。在竭盡全力把自己的目光從這份科學報告上給艱難地“拔”回來後,張學良的表現跟幾分鍾前的馮景蘭差不多,都是渾身抽風般地劇烈哆嗦,說話也同樣口齒不清、結結巴巴:“馮馮先生,這是真是假?”

“當然是真的!”馮景蘭跳了起來,他容光煥發,整張臉都在放光。

張學良也跳了起來:“你們居然發現了金礦!”

“是的!還是一座世界級的特大金礦!”馮景蘭手舞足蹈。

“快說說!快說說究竟是怎麽回事!”張學良急急地拉著馮景蘭坐下來。

“少帥,我和李仲拱(李四光)等眾同僚這幾個月來在山東境內跑斷了腿,遍地勘探哪裏有石油哪裏有煤炭哪裏有鐵礦,結果在膠東地區,我們竟然發現了一道呈柳葉狀分布的三條特大型金礦成礦帶,儲量之大,讓我們一開始都懷疑計算結果數字是不是多添了一個〇。萊州的寺莊是這片膠東金礦帶的核心,我們在當地已經初步圈定了周圍五個礦區,保守的黃金儲量就在200噸以上,並且有了寺莊的經驗積累,尋找膠東地區其他的礦區就事半功倍了。李仲拱還很有把握地判斷說,膠東地區可能是我國最大的黃金資源集地,膠東的三大成礦帶蘊藏的黃金儲量很有可能超過3000噸,這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也是很罕見的,膠東金礦的儲量甚至都超過全國其他所有地方目前已發現的金礦儲量的總和!”馮景蘭眉飛色舞地道,“少帥!我們可是發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聚寶盆哪!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特大金礦被我們發現了!”

“發發財了!”張學良竭力想保持鎮定,但他的兩個嘴角還是不聽使喚地**了起來,最後聚成了放聲大笑的表情。他拚命按捺住激動得幾乎心悸的心髒,用顫抖的手掏出一根香煙並點上,狠狠地抽了幾口後才勉強定住心神。他暗想:“早知道山東境內有這麽大的金礦,老子還費那麽多事幹什麽,就是跟蔣介石撕破臉,也要幹掉韓複榘和劉珍年,直接吞了山東。”張學良不知道,他吞了膠東半島後,也得到了國最大的金礦產地。國地大物博,各省各地都有各自的特產和風格。提到東北,人人都想到石油和鋼鐵;提到山西,人人都想到煤炭;提到江西,人人都想到鎢礦;而山東,則是國最大的金礦產地(金礦儲量第二名是河南省)。

“少帥,我勸您也別高興得太早。”馮景蘭已經恢複了一個科學家的冷靜,“膠東半島的金礦在儲量上確實異常豐富,經濟價值難以估計,但開采難度十分巨大。沒有巨額的投資和專業的設備,是開采不出來的。根據我們的初步預計,想要挖出那些金礦,起碼要用國際上最先進的鑽探機鑽透五座珠穆朗瑪峰。”馮景蘭給張學良潑了一盆冷水。

張學良也慢慢地恢複了平靜:“馮先生,你就跟我說個實數吧!你們要多少資金?”

馮景蘭慢慢地豎起五根手指。

“五百萬?”

“五千萬。”

“什麽?”張學良吃了一驚,“五千萬?美元嗎?”

“是的,起碼要五千萬美元的資金。”馮景蘭給張學良陡然間從火山口掉進冰淵裏的心情在雪上又加了一把霜(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銀圓和美元的兌換比例差不多是4比1)。

“五千萬美元?”張學良心情變得沉甸甸起來,“確實有點多啊!”他也很清楚,東北政府此時一年的開支差不多是三億美元,東北軍此時一年的軍費則在一億美元上下(日軍此時一年的軍費是1.5億美元,雖然東北軍人數是日軍的三倍,但東北軍沒有龐大的海軍艦隊),而建設民生這方麵所需要的投資項目則是浩如煙海、多如牛毛。如果一下子抽走五千萬美元用來發掘膠東半島的金礦,那很多社會建設項目都肯定會因為缺乏資金而陷入停頓,這對社會的影響肯定很大。

猶豫不決,張學良問道:“如果我給你們五千萬美元,那你們還需要多久的時間?”

“半年吧!”馮景蘭很肯定。

“半年後,膠東的金礦能帶來多少收入?”

“一年起碼三億美元,並且還會隨著采掘規模的增加而不斷遞增。”馮景蘭仍然很肯定。

張學良咬咬牙:“好!我同意!五千萬就五千萬吧!反正以後的收獲會是成本的幾十倍,我幹嘛不投資呢?馮先生,膠東的金礦就交給你去全權負責,但是記住,不能對外公布此事,這麽大的一塊蛋糕,我們肯定要吃獨食了。你就隨便找個借口,挖煤也好,鑽油也行,在當地成立一家低調的公司,暗地裏挖掘那裏的金礦。這件事不需要上報政務委員會或其他部門,隻需要向我一個人匯報就行了。至於這筆資金,我會分批轉給你的,就是勒緊褲腰帶從牙縫裏省,我也會省出這五千萬美元的。”

“請少帥放心!我一定不辜負你的重托!”馮景蘭肅然道。

沉浸在半年後膠東金礦源源不斷采出金砂的美好憧憬的張學良隨後接到了奉命駐守在膠東半島的東北軍第120師師長石華的報告,頓時讓他怒不可遏。

這件事的源頭仍然是陰魂不散的日本人。山東半島是國的第一大半島,海岸線漫長,良港眾多。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擊潰清軍後曾短暫地侵占威海衛,最後靠清政府的屈辱性賠款才換來日軍撤兵;1897年底,德國以“巨野教案”為理由從青島登陸,武力侵占了膠州灣地區,次年三月,清政府被迫租借膠州灣給德國,為期99年。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以對德作戰為借口,取而代之地侵占了膠州灣,繼承了德國在青島地區的特權。實際上,德國在開戰之前就覺察到了日本的陰謀,因此曾主動提議要把膠州灣歸還給國,但北洋政府迫於日本的壓力,不敢接受德國的提議。而在這之後,日本便霸占了青島。濟南慘案期間,日軍直接明火執仗地吞並了整個膠州灣。1928年5月,完成北伐的國民政府在付出很多屈辱性的代價後勉強收回膠州灣,日軍全麵退兵,但日本在膠州灣地區仍然保留著大量的特權和勢力。比如,國民政府因此而不追究日本政府在濟南慘案要負的責任,膠州灣地區的鐵路運輸網由日“共管”,鐵路收入用於國民政府對日本的債務賠償,膠州灣地區的財政機關內保留日籍顧問和日籍官員,等等。

東北軍占領膠東半島後,自然不會像國民政府那樣對膠州灣的日本人低聲下氣。隨東北軍一起進入山東的東北鐵道部的分屬機構和人員接管了包括膠州灣地區在內的山東大部分地區的鐵路。日方人員對此進行了抗議,但東北方麵根本不予理睬,並命令將這些賴在國的土地上的異國外來者直接限期出境。實際上,由於上次東北軍對日軍的作戰勝利,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人心,也掃除了很多國人在心頭的懼日思想,特別是東北地區的軍民,這種自強自信的情緒隱隱然已經有些過了頭,部分青年將領、基層官兵、思想激進的學生們之間甚至彌漫開了一種“求戰”情緒。簡而言之,經過上次的勝利,主要以青少年為主的國人已經不但不懼日,甚至想要主動挑戰日本,擴大國的勝利,因為他們認為東北軍上次的勝利還不夠完美,隻是收回了東北地區被日本霸占的主權及利益,但還沒有洗刷甲午戰爭和濟南慘案的國恥,也沒有對日本進行報複。換句話說,這是一種過於驕傲的盲目自信。客觀上講,東北軍在上次的戰事裏能夠獲勝,是因為擁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就是東北軍的兵力和火力都是關東軍的近十倍,其次就是東北軍打了關東軍一個措手不及,並且在開戰之初就摧毀了關東軍的空力量,另外,日本國內的意見不統一以及裕仁天皇和日本內閣、日本軍方統製派的反對也成為掣肘關東軍的力量。這並不能說明日軍戰鬥力不如東北軍或者日本的軍事力量不如國。比如在鴨綠江戰事和旅順戰事,日本海軍一出動後,東北軍基本毫無招架之力。旅順戰役,日軍有7000人,但正規軍隻有3000人,而東北軍的攻擊部隊則擁有5萬多兵力,並且在飛機、炮兵、裝甲兵上占絕對上風,這才拿下了旅順。可以說,在上次的東北戰事裏,東北軍贏得有些僥幸。但此時,在日本人麵前,部分東北軍官兵、政府官員都以勝利者自居,認為日本人已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從而態度倨傲、盛氣淩人。比如接管膠州灣鐵路網的東北軍和東北鐵道部工作人員,在接管過程對膠州灣的日本人態度強硬,甚至帶著一絲居高臨下的輕蔑,東北軍士兵毆打和辱罵日方人員的事情也比比皆是。本由”””””,”””””””

犬養毅被刺身亡後,接替日本首相職務的是前日本海軍大將齋藤實。齋藤實性格敦厚,主張日本海軍遵守華盛頓海軍條約,是偏向於保守派和主和派的軍人政治家。他雖然較保守,但並不懦弱。因此“膠州灣事件”發生後,他立刻讓外相內田康哉向國民政府提出嚴重抗議。

正在南昌前線為“剿匪”戰事忙得焦頭爛額的蔣介石聽說張學良又去“招惹”日本人,頓時又急又氣。蔣介石有留日背景,知道日本是個現代化的軍事強國,因此也認為上次東北軍能夠戰勝關東軍純粹是僥幸,所以十分不希望自己在全力“剿匪”的時候日關係卻因為張學良的莽撞蠻幹而搞得整個國後院失火。獲知整個消息後,蔣介石急忙命令外交部長王正廷前往青島協調和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