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節 巧妙避橫禍

1929年的夏秋時節,全麵處於大建設大發展中的東北迎來了一絲若有若無的戰爭陰雲。但戰爭的來源並不是被張學良和東北軍視之為頭號假想敵以及對東北最有狼子野心的日本,而是來自東北乃至全中國的北方最大威脅,蘇聯。實際上,張學良在內心裏也一直把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程度絕不亞於日本的蘇聯視為敵人。但此時的蘇聯剛剛在七年前取代了沙皇俄羅斯帝國,也處於建國初期的全麵建設和發展中,且蘇聯當局和蘇聯國內部存在著很多隱患和異見勢力,同時蘇聯的國防重點是在歐洲,因此雖然蘇俄也對遠東有領土野心,但眼下暫時還不會對遠東下手。比起厲兵秣馬、磨刀霍霍就等著下手的日本來說,蘇聯此時對東北和中國的威脅是次要。張學良也知道“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道理,不會讓東北在未來的戰爭裏陷入兩線作戰、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所以他把主要的軍力都用來提防日本,對蘇聯則是采取了溫和的態度,既不在國家利益上妥協退讓,也不主動挑釁,加上蘇聯眼下也無意入侵東北,因此東北和蘇聯的關係基本上是不冷不熱、不好不壞。

之所以東北會和蘇聯隱隱地要擦槍走火,主要是中東鐵路的問題。

中東鐵路是俄羅斯帝國在清末時期為侵略和掠奪中國及控製遠東地區而在東北境內修建的一係列鐵路,這些鐵路與號稱“西伯利亞大動脈”的蘇聯西伯利亞鐵路線是連為一體的。這樣的話,俄國就能隨時通過鐵路向中國境內派兵,而從中國境內掠奪的財富和資源也能通過鐵路迅速運入俄國境內。這些鐵路修建於1896年和1903年間,以哈爾濱為核心,西至滿洲裏,東至綏芬河,南至大連,是東北境內的鐵路主幹線。日俄戰爭結束後,戰勝國的日本強迫沙俄把中東鐵路的南線部分,也就是長春至大連的鐵路線,都割讓給了日本。日本為了管理這些位於東北地區南部的鐵路線,以及為了在原先的基礎上進行擴大以繼續深入控製東北,成立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充當日本在經濟上和交通上滲透及控製東北的工具。而蘇聯取代沙俄後也沒有放棄這段侵犯中國利益、踐踏中國主權的鐵路網。就這樣,東北南部的鐵路網被日本人控製,而北部的鐵路網則被蘇聯人控製。這個局麵自然也是中國的一大國恥。

張學良當然對這個國恥深以為恨,但他是冷靜的,知道東北現在的實力對抗日本都不是很足夠,如果同時和日蘇交惡甚至開戰,那就是自取滅亡的愚蠢行為了,因此他暫時對此采取了忍讓態度。早在1924年,張作霖就成立了“東三省交通委員會”以對抗日本人和蘇聯人的鐵路壟斷,此時的張學良則把東三省交通委員會改組為東北鐵道部,目的是對抗日蘇的鐵路霸權,發展屬於東北自己的交通網。

本來張學良打算東北和蘇聯在起碼五年到十年之內是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的,但東北易幟後,張學良隱隱感覺到,蔣介石似乎在暗中挑撥自己和蘇聯的關係,引誘自己和蘇聯開戰。5月17日這天,蔣介石給張學良發來一道密電,內容大致是“馮玉祥割據西北這些年素來仰蘇聯鼻息且以蘇聯為靠山,已淪為蘇聯在華扶植的傀儡勢力,並妄圖替蘇聯把紅色思想傳入中國以顛覆三民主義。馮玉祥居心不軌、禍亂中華,實則受到蘇聯暗中指示和操控。馮玉祥目前已煽動李宗仁、白崇禧、汪精衛等人反叛黨國,並組建了其所謂的‘護黨救國軍’,這都與蘇聯駐哈爾濱的領事館有密切關係。你務必嚴加提防,謹防蘇聯當局以哈爾濱領事館為間諜窩點,輸送紅色思想進東北。”

張學良接到蔣介石這份神秘兮兮、故弄玄虛的電報後,心裏很不以為然,因此沒有采取什麽措施。他知道自己此時還不能和蘇聯正麵交惡,否則不但會使東北的國防局勢雪上加霜,還會讓日本人趁虛而入。因此張學良隨後命令東北邊防公署的通訊廳副廳長周大文給蔣介石回複了一封官樣文章式的電文,大意是感謝主席的提醒,我一定會在東北謹防赤黨活動雲雲。

五月底,蔣介石特使、張學良的老熟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吳鐵城親自趕到了沈陽,受到張學良的親自接見。吳鐵城顯得很真誠地對張學良道:“少帥,在去年七月七日,中央政府已經宣告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這自然也包括蘇俄依靠武力搶占中東鐵力的非法條約。況且當年逼迫中國簽約的是沙俄,現在的俄國政府卻是蘇聯,根據國際慣例,蘇聯根本就沒有權力繼承沙俄簽署的不平等條約。因此於情於理,蘇聯都沒有資格繼續擁有中東鐵路的特權。”

張學良點點頭:“這個我知道。”

吳鐵城又接著道:“少帥,收回中東鐵路,不僅僅關係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還關係到東北的切身利益呀!少帥你難道就願意看到東北的鐵路控製在外國人的手裏?”

張學良不解地問道:“那我該怎麽辦?”

吳鐵城顯得正氣凜然地道:“當然是要收回中東鐵路,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了!蔣主席讓我轉告你,你若是收回中東鐵路,舉國上下都會支持你的。南京方麵也會和東北同心同德,共同抵禦外敵,堅決誓貫徹底廢除不平等條約的目的,從而恢複我們國家被損害的主權並收回被國外敵對勢力攫取的利益。”

張學良心裏隱隱有些警惕,感覺這個吳鐵城和遠在南京的蔣介石似乎不懷好意。他警覺地道:“可是,我要是以東北一隅之力,對抗蘇聯的傾國之力,豈不是以卵擊石?況且日本人還在背後虎視眈眈哪!”

吳鐵城正色凝重道:“收複中東鐵路,不僅僅是東北的事情,也是全中國的事情!少帥你大可放心!南京政府會堅定不移地支持你的!”

張學良打個哈哈:“全國的局勢我也不是不知道。蔣主席現在也分身乏術,忙得不可開交開。李宗仁、馮玉祥、汪精衛都在反他,全國到處都是對中央陽奉陰違的地頭蛇。蔣主席整天到晚都忙著剿滅那些不服從中央的地方勢力,哪裏還有能力支援我跟蘇聯打仗?再退一步說,眼下中國是什麽情況?四分五裂、內戰連連,就這一塌糊塗的樣子,怎麽跟蘇聯開戰?”

吳鐵城有些啞然,他發現這個少帥其實並不是那麽容易煽動的。

張學良又道:“上次蔣主席和李宗仁開戰,我堅決擁護蔣主席和中央,支持了蔣主席大量的軍械彈藥,還抽調了一批飛機租借給蔣主席剿滅內亂,眼下,馮玉祥又和蔣主席開戰了。請放心,我張學良始終都是站在蔣主席這邊的,始終都是堅定不移擁護中央的。因此我準備再支援蔣主席一批軍械彈藥,再派遣空軍飛機給蔣主席助戰。當然了,蔣主席的命令我是肯定聽的,蔣主席要我跟蘇聯開戰,也行,那我支援給他的那些武器彈藥和飛機可都要收回了。另外,中央政府肯定也不能在我和蘇聯開戰的時候不聞不問吧?如果蔣主席現在就支持我五千萬元的軍費,再調撥不低於五十軍列的彈藥輜重給我,我立刻就貫徹他的指示,查封東北境內所有的蘇聯人的機構單位,把所有的蘇聯人驅逐出境,強行收回中東鐵路以捍衛國家主權和維護國家利益。”

吳鐵城神色尷尬,半晌後勉強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我馬上把少帥您的意思回複給蔣主席。”

張學良點點頭:“那就有勞吳先生了。”

等吳鐵城離開後,張學良冷笑道:“靠!想拿老子當槍使,沒那麽容易!”

其實事情的真相還真的如張學良猜測的這樣,蔣介石確實是想拿他當槍使,這是蔣介石的首席智囊、國民黨內部政學係的巨擘、號稱“民國諸葛亮”的楊永泰的謀略。北伐結束後,蔣介石成為國民政府黨政軍一把手,並且他的嫡係勢力坐擁最富饒肥沃的江浙華東地區,使得蔣介石的實力是全國各個實力派係裏最強大的。此時中國地方割據勢力裏,對蔣介石最造成威脅的共有四大勢力,分別是盤踞華南的李宗仁、雄踞西北的馮玉祥、虎踞華北的閻錫山,以及占據東北的張學良。這四個地方派係巨頭裏,張學良是最老實的,東北易幟後從來就沒有做過反叛蔣介石的事情,而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則都不怎麽老實。閻錫山是個圓滑的騎牆派,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和蔣介石爆發過正麵衝突,但李宗仁和馮玉祥則已經明火執仗地跟蔣介石幹過不止一次了。對於李馮閻張四人,蔣介石深感棘手。這四人中的任何一個單挑蔣介石,蔣介石還有把握將其擊敗;但這四個人中兩個人聯合起來,就讓蔣介石岌岌可危了;三個人聯合起來,就能和蔣介石分庭抗禮甚至超過蔣介石的勢力;這四個人都聯合起來的話,那就足以徹底顛覆蔣介石了。即便不聯合起來,以他們自身的勢力和影響力,也可以不停地拉攏那些零散的地方小軍閥,從而擴張自身勢力,成為蔣介石的心腹大患。因此,如何除掉李馮閻張四人,一直是蔣介石如鯁在喉的最大困擾。

楊永泰針對李馮閻張四派係的特點,給蔣介石出了四個對策:“對於馮玉祥,要用財政手段解決;對於李宗仁,要用軍事手段解決;對於閻錫山,要用政治手段解決;對於張學良,要用外交手段解決。”這四個辦法確實堪稱鞭辟入裏、高明至極。馮玉祥坐擁西北,西北土地貧瘠,經濟較為落後,因此馮玉祥的部隊雖然善於苦戰,但跟著馮玉祥時過得都是窮日子,蔣介石隻要花重金收買,就能讓馮玉祥的部隊分崩離析;李宗仁在廣西已經建立一個小朝廷,文武人才都有,根基很深,其部下將領基本都是廣西人,互相之間擁有同鄉意識和親族關係,因此桂係的基礎十分牢固紮實,不容易分化瓦解,但此時的桂係是新桂係,是取代了舊桂係而新成立的,經營發展時間較短,軍隊並不多,隻有十萬上下,因此用軍事手段強行打擊是最佳謀略;閻錫山性格圓滑多變、保守穩重,是個善於見風使舵的牆頭草,因此對閻錫山的晉綏軍,隻要開出條件進行利誘拉攏,就能用政治手段穩住閻錫山不反叛蔣介石和南京政府;至於張學良,他的東北派係源於奉係,傳承了北洋軍閥的基礎,和李宗仁的桂係一樣,根基較為牢固紮實,不容易摧毀,也很難收買分化。東北派係位於關外,對蔣介石和南京政府暫時造成不了威脅,可以鬆緩對待,但也不可以養虎為患,任由張學良發展坐大,因此要利用東北特殊的國防環境,挑撥張學良和日蘇兩國發生矛盾甚至武裝衝突,從而借助外界力量削弱和打壓張學良。

蔣介石聽了楊永泰的分析後,大為讚賞並付諸行動。可以肯定,楊永泰的辦法是正確的,李宗仁和馮玉祥聯合反叛後,蔣介石先發製人、逐個擊破,用重兵鎮壓李宗仁的桂軍,又用重金收買馮玉祥的西北軍將領,同時開出一係列優惠條件,收買和安撫閻錫山。果然,李宗仁和馮玉祥先後敗下陣來,閻錫山則見勢不妙、穩坐釣魚台,沒有參加反叛。最後,就剩下挑撥張學良和蘇聯人大打出手了。

但蔣介石和楊永泰沒有想到,張學良比他們想象的要聰明得多,並沒有中套。另一方麵,張學良表現極好,在蔣介石同李宗仁、馮玉祥、汪精衛、唐生智、張發奎、石友三、俞作柏等人開戰後,他都在第一時間宣布支持蔣介石、維護南京政府,還大把大把給蔣介石送軍火,租借飛機給蔣介石鎮壓內亂,使得蔣介石對張學良慢慢地有了不少感動。畢竟,在所有人都對蔣介石陽奉陰違或圖謀不軌的時候,能有這麽一個“忠誠可靠”的人一直堅定支持自己,自然讓蔣介石覺得彌足珍貴且“患難見真情”。況且,蔣介石要是對張學良以怨報德,逼得張學良跟著李宗仁、馮玉祥等人一起反叛,那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因此這件事到了最後,蔣介石也慢慢放棄了挑動張學良對蘇聯開戰的計劃。這樣,張學良靠著他“高瞻遠矚”的目光和“深思熟慮”的心智,巧妙地讓自己和東北避過了一場無妄之災。而原先的曆史上,張學良被蔣介石挑撥後,立刻像木頭人般被蔣介石操控著向蘇聯開戰,結果被蘇聯軍隊打得狼狽不堪,東北軍死傷被俘近萬人,物資經費損失不計其數。此時的張學良則成功避免了這場飛來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