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節 中原戰火起(2)

戰火一開,全國大嘩、各界震驚。在過去的1929年內,全國上下看到李宗仁、馮玉祥、張發奎、唐生智、石友三等人接連反叛蔣介石,地方實力派係裏隻有閻錫山和張學良沒參加,此時看到閻錫山也反了,自然引起了全國各地的高度關注。另外,在晉綏軍和中央軍開戰後,西北軍、桂軍一起為晉綏軍搖旗呐喊、表態支持,這使得全國上下都明白,這一戰不僅僅是晉綏軍反了,西北軍和桂軍也要一起參加,那麽這次戰事的規模可就是民國以來前所未有了,甚至超過以前北洋軍閥之間的戰事,如果張學良的東北軍也參戰,那半個中國都要陷入空前的戰火了。另外,國民政府和國民黨內部的汪精衛派係也旗幟鮮明地宣布和蔣介石的獨裁政府斷交,最後在3月6日被蔣介石宣布開除出國民黨。各種兆頭顯示,中國不但要陷入內戰,中國國民政府和國民黨也要分裂了。頓時,心急如焚、大驚失色的全國社會各界的名流士紳都拚命四處活動或發表聲明,請求磨刀霍霍、準備開打的幾方能夠偃旗息鼓、化幹戈為玉帛。

東北方麵自然也覺察到了關內又要爆發大規模戰事的征兆,東北的軍政高層們急忙絡繹不絕地上門會見張學良,詢問他的主意。張學良則笑而不語,沒有明確表態,顯得高深莫測。但是在3月1日這天,張學良以“憂國憂民、心係天下”的態度發表了“東電”。在電文中,張學良顯得苦口婆心、真情流露地呼籲“各方保持克製和冷靜,絕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國家大局和民族大義,如果真打起來,不但會使得全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還有可能使得異族外寇趁虛而入,使整個中華都有倒懸滅亡之危急。各方都應該避免這種同室操戈、手足相殘的內戰再度發生,舉國上下應該眾誌成城、團結一致地共禦外辱,為建設富強的中華而同心同德、齊心協力。雲雲。”內容基本都是官樣文章。

張學良的這個“東電”以及全國各界的勸阻當然沒有製止住早已經是怒火中燒的閻錫山、蔣介石、李宗仁、馮玉祥等人,但卻給張學良賺了個好名聲。有了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不顧老百姓死活而不斷挑起戰火的眾綠葉襯托,張學良這朵一直沒有參加國內混戰的鮮花自然顯得鶴立雞群、形象光輝,全國各界都眾口一詞地讚揚“張少帥宅心仁厚,為國為民”。

1930年3月14日,晉綏軍、西北軍、桂軍共57名高級將領聯名發表通電,曆數蔣介石的“十大罪狀”,要求蔣介石立刻下野,還政於民。由於西北軍和桂軍之前被蔣介石各打敗過一次,損失都很大,因此一直做牆頭草的晉綏軍此時是三方軍隊裏裝備最齊全、建製最完整、準備最充分、實力最雄厚的一方,所以三方都擁戴閻錫山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李宗仁和馮玉祥為副總司令。4月1日,閻馮李分別在太原、潼關、桂平宣誓就職,晉綏軍、西北軍、桂軍統一整頓並改稱為“救黨護國軍”,全軍下轄四個方麵軍:第一方麵軍(桂軍)總司令李宗仁,第二方麵軍(西北軍)總司令鹿鍾麟,第三方麵軍(晉綏軍)總司令閻錫山;第四方麵軍(西北軍)總司令石友三。三方軍隊此戰可謂傾巢出動。晉綏軍投入20萬兵力,西北軍投入25萬兵力,桂軍投入8萬兵力,再算上其他小軍閥小派係的附屬部隊,此次的閻馮李三方反蔣聯軍總計總計投入約55萬兵力參戰。

蔣介石當然不甘示弱,一邊全力在報刊輿論上對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人破口大罵,一邊積極調兵遣將,準備迎戰。中央軍的60多名將領也聯合發表通電,要求中央頒布命令,討伐閻馮李等叛逆。此時蔣介石嫡係的中央軍約62萬,總兵力勝過三方聯盟,但蔣介石的地盤較大,因此部隊分布比較分散,同時在戰局上顯得腹背受敵,既要對付北方的閻馮聯軍,又要對付南方的桂軍,因此在戰略上略占下風。雙方緊鑼密鼓備戰,大戰已經是箭在弦上了。

蔣介石和反蔣聯軍大打口水戰以及磨刀霍霍的時候,張學良原本偏安一隅的平靜日子也徹底被打斷了。原本他素來對關內地區的內戰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但為了得到蔣介石和南京政府的信任,也給蔣介石支援了不少軍火武器,卻從來沒有派兵直接參戰。東北軍(奉軍)在張作霖時期曾三次入關參加中原爭霸,最後都以失敗告終;而東北易幟後,東北軍在張學良時期則從來沒有入關過。但現在,張學良想置身事外都不可能了。因為蔣介石和反蔣聯軍都清楚,張學良是此時全國範圍內唯一的一個還沒有表態加入某方陣營裏的地方實力派巨頭,他手上的那三十萬東北軍一旦入關參戰,無論加入哪一方陣營,必定會一舉定乾坤,對另一方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沈陽和張府官邸前迅速變得門庭若市、人流如織起來。

張學良在密切關注關內這場即將全麵爆發的中原大戰時,也沒有放鬆東北建設發展的各項事務。年初的時候,東北文藝部文化局局長王雲五負責主編的《萬有文庫》開始正式出版,張學良親自主持了出版儀式;二月份的時候,東北大學生物學院講師、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向張學良報告:他和他的工作小組在北平市南郊的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裏發現了中國猿人的頭蓋骨,被命名為“北平古猿人頭蓋骨”,這在人類學和古生物進化學上擁有前所未有的巨大意義,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張學良獲悉後立刻撥款十萬銀圓給裴文中作為研究資金。

3月17日,梁啟超的家屬向東北大學圖書館無償捐贈了梁啟超在生前的42180冊藏書,使東北大學圖書館原本就非常豐厚的藏書量更錦上添花(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四庫全書》就藏在東北沈陽大學,九一八事變後,這些都被日軍盡數掠奪)。張學良表示衷心感謝和對梁啟超的尊重,並命令東北大學在學校入口的道路上豎立梁啟超的半身像,以這位清末民國初期的國學大師為榜樣,激勵東北的學子們刻苦學習、茁壯成才。

三月中旬,東北的葫蘆島港灣正式開工。

葫蘆島位於遼寧省錦州縣,隨著大連、旅順等遼東半島的優良港口被日本人控製,東北十分缺少優良的出海口,目前東北最大的出海口是營口,但張學良為了加大東北以後的對外跨國貿易,同時也為了修建海軍基地,因此在征詢了很多專家的意見後,決心在葫蘆島建設新的出海港口。專家們表示,“葫蘆島冬季不結冰,夏季無颶風,並且形勢險要,聯運便利,是具有優良港口的發展潛力的”。張學良正式與荷蘭築港公司正式簽署了“葫蘆島築港合同”,規定五年內把葫蘆島建設為吞吐量超過250萬噸的優良港口,東北方麵總共出資640萬美元。

3月20日,反蔣聯軍正式發表討蔣通電。蔣介石也很快發表了討伐閻馮李叛逆的通電。

4月1日,第四屆全國運動會在杭州舉行。張學良為促進東北體育事業的發展,自然也熱心參加。在張學良的支持下,東北四省均派運動員前往杭州參賽,光是遼寧省就出動了三百多名運動員代表,基本都是東北大學體育學院和東北體育大學的學生。張學良親自給他們送行,並出資承擔運動員們的所有費用。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省份“各自為戰”十分不同,東北四省代表隊是以一個集體的身份參加的,對外也宣稱是“中國東北遼寧省代表隊”這樣,這源於東北人對於省份的區別看得很淡,對地域的區別看得很重,東北四省完全是一個整體。在這場全國運動會中,東北運動員大放異彩、異軍突起,綜合成績位居全國第一。東北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短跑選手劉長春一人便奪得三項冠軍,百米賽跑成績為10.7秒,轟動全國;東北體育大學哈爾濱分校的長跑女學生孫桂雲也奪得兩項冠軍,刷新女子長跑的兩項紀錄。男子的25項比賽裏,遼寧省代表隊就獲得11項冠軍和男子田徑總分第一名,東北的足球隊、籃球隊、棒球隊、乒乓球隊更是傲居全國第一。使得全國上下都對東北的體育事業交口稱讚。

隨後,日本東京舉行第九屆遠東運動會。中國出征日本的參賽選手裏一半都是東北選手。張學良慷慨解囊兩萬大洋給中國代表隊,鼓舞他們為中國爭光。中國隊後來取得了優異成績。

運動會一邊開著,內戰也一邊打著。就在全國運動會開始的第三天,也就是4月3日,碭山戰役爆發,這是中央軍和反蔣聯軍展開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戰役。5月11日,部署準備完畢的蔣介石下達全麵進攻命令。中央軍和反蔣聯軍在隴海線、平漢線、津浦線大規模交鋒。中華民國建國後規模最大的內戰——中原大戰就此全麵爆發。

根本沒參戰的張學良也煩惱不已。因為交戰雙方不同派係的說客猶如走馬燈般不停地上門拜訪。從戰況的整體局勢上看,中央軍和反蔣聯軍勢均力敵、旗鼓相當,打得也互有勝負、難分難解。在這樣的情況下,雄踞關外四省且擁兵三十餘萬的東北軍就成了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張學良也成了此時全國最炙手可熱和眾望所歸的焦點人物。全國各界都呼籲張學良趕緊調停內戰,而交戰雙方也不停地派出特使代表,帶著一個比一個優厚的條件上門拉攏張學良和東北軍。

張學良當然知道曆史上的“中原大戰”是什麽結果,因此他氣定神閑、不慌不忙,完全是要在這場規模空前的內戰中想方設法地撈更多的好處。為了再次證明自己“患難見真情”,張學良在開戰後的第一時間,秘密給蔣介石發去密電,聲稱“主席放心,學良知道該怎麽做。隻要是利國利民,學良絕不含糊。此戰,學良仍然堅定不移地擁護中央政府、維護國家統一”。

雖說張學良又一次“患難見真情”,但他這份密電說得頗為狡猾,並沒有直接說要擁護蔣介石,這讓蔣介石在心頭略安的同時又感到隱隱不大放心。萬一張學良口中的“利國利民”是加入反蔣聯軍打自己,那自己豈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另外,張學良這一次可沒有無償援助軍火給蔣介石了,也沒有租借飛機給蔣介石,顯得微微有些反常,這更讓蔣介石疑雲大起。實際上,這也是張學良的用意,他故意把自己的態度說得既鮮明又含糊,就是為了讓蔣介石感到不保險,讓蔣介石感覺“張學良其實也在左右搖擺、舉棋不定”,從而加大自己的分量,讓蔣介石繼續不惜血本地拉攏自己,“逼”得蔣介石開出更優厚的條件。換句話說,張學良純粹就是在趁機勒索蔣介石。

三月初的時候,晉綏軍重要將領傅作義訪問沈陽,受到了東北方麵的熱情歡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傅作義信心滿滿地聲稱“張少帥表示要支持閻總司令的事業”。其實張學良根本沒說過這句話,傅作義故意這樣說,是想生米煮成熟飯。但在這同時,東北政界要員王樹翰奉張學良命令前往太原會晤閻錫山等反蔣首腦,目的主要是了解更多內幕。結果這使得蔣介石大為緊張,誤以為張學良已經和閻錫山展開合作談判了。蔣介石當然知道張學良站到反蔣聯軍那邊後的嚴重後果,因此急忙加大籌碼,竭盡全力拉攏張學良。可以說,除了蔣介石自己的黨政軍一把手位置外,蔣介石什麽都可以給張學良,簡直是不惜成本、使盡渾身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