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誠忙扶起了劉伯溫:“公切勿如此,久聞潛溪先生,公乃大才之人,早就恨不能遣人來招,隻是聽潛溪先生說,公已無心入仕,故不敢來招,怕打擾了公清淨。”

劉伯溫聽後看了宋濂一眼。

敢情章誠沒派人來請我,也有你宋濂從中添堵的原因?

宋濂則頗為冤枉地看了章誠一眼。

因為他記得他自己沒說過這話。

但他現在又不敢否認。

劉伯溫這裏也不好深究,隻笑著說:“本是有意不問世事,但未料天降聖賢,使天下蒼生有得救之征兆,我華夏更是有再興之望,故伯溫雖智拙才疏,但亦甘願獻犬馬之勞,以求能參與救天下百姓、興中華文化之偉業中,而不敢苟安求逸林下也。”

“早聞公是心懷天下蒼生社稷之人,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章誠則笑著說了一句。

劉伯溫則笑著回答說:“章先生謬讚,伯溫慚愧!”

“伯溫可是想來我大同社為官?”

章誠則直接問了一句。

劉伯溫再次一拜:“非為官,而是欲加入大同社,還請章先生引薦,伯溫自己亦願按照大同社規矩接受大同社考察!”

章誠再次扶起了劉伯溫:“公欲加入我大同社,首先鄙人是非常歡迎且願意看見的,也願意做公的介紹人,但想必公也知道,我們大同社現在實行的是社政之製,具體而言,就是社、政、軍三個體係,兼以司法、監察並立,而統以主君吳國公,而這裏麵,以內閣為首的政府則實行的三三製,非大同社的人亦可為政府官,主要負責監督、清查、文化管理、對外聯絡諸事。”

“而現在,我們大同社雖然還未統一中華,但卻未敢就因此把興盛文教之事置於將來,留於後人。”

“畢竟我們都不知道後人會不會也跟如今的胡元貴胄官僚一樣,要麽安享尊榮,要麽專於斂財兼並,而忘記了興盛文教、以啟民智、使我中華文脈長盛不衰的責任!”

“何況,恢複中華,顧名思義,就是要恢複中華文明本該有的風采與興盛,不使天下官士軍民受胡風影響,而視殺人斷肢如兒戲,更視吃人剝皮如正常,而這裏麵,就需要重視文教。”

“隻是現在我們倒是重視了教育,文化上還力有不及,如今公既來,我倒是有意讓公掌文政司,招攬天下文士編史修書、廣建集書之館,組織各類文化活動,集中批判各種文化陋習,包括胡元在文化上所做的倒退之事。”

章誠說後就問劉伯溫:“不知公意下如何?”

劉伯溫聽後不禁一怔。

聽章誠要啟用他為郎中級的官,而不是去地方辛苦熬政績,劉伯溫心中還是很欣喜的。

但想到,章誠是要讓他在內閣負責文化,還要批判文化陋習,擺明了就是要借他在士林中的號召力,讓他來整頓士林,讓士林中的文化人士根據章誠的意誌來革新文教,徹底把現有的禮法推翻,劉伯溫就有些不願意。

他本質上來大同社就是不得已,為的也隻是讓自己劉家在眼下的曆史大變局中繼續穩住地位,繼續富貴下去,而不是真的想做什麽興盛中華文明的大事,乃至去得罪他人。

劉伯溫也就沒有立刻答應。

他這時注意到了宋濂。

所以,劉伯溫接下來就對章誠拱手笑著說:“章先生說的是,文化之事不可忽視,興盛文化,革除陋習,亦乃讀書人應盡之責,然而,若論興盛文化,革除陋習,其實潛溪先生比在下更為合適,天下人皆知潛溪先生文章乃是一絕,更有左右士林文風之能。”

宋濂聽劉伯溫這麽說後,嘴唇微微一抖,內心不禁火起。

你們都欺負我這個老實人嗎?

章先生故意說我在阻止讓他征辟你。

現在你劉伯溫又故意把這燙手的山芋推給我。

這世道還有沒有良心道德可言?

章誠這時倒是幫宋濂拒絕道:“潛溪先生的文章水平,我是知道的,但也正因為潛溪先生文章寫的極好,所以他現在既要負責給上位還有我以及其他資政大夫寫鈞旨祝詞等機宜文字,還要負責學政,寫各類勸學文章,以及負責《中華報》審稿與社論文章撰寫之事,所以他實在是忙不過來,文政之事,就隻能由公來。”

“既如此,伯溫便慚顏受之,盡力不負章先生所望。”

章誠頷首,且笑著說:“如此就好,我帶你去見上位。”

於是,劉伯溫便跟著章誠來見朱元璋。

章誠也在帶劉伯溫去見朱元璋的同時,讓宋濂替自己起草好了薦舉劉伯溫任文政司郎中的本。

朱元璋在得知是劉伯溫來後,倒是沒有那麽激動。

因為現在的他對劉伯溫這些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進一步去除了濾鏡。當然,朱元璋也不至於完全就真的完全輕視他們。

所以,明麵上朱元璋還是對劉伯溫很熱情,且問了劉伯溫一些關於元廷的事。

甚至,朱元璋還主動帶劉伯溫去看自己的地,讓他看自己收獲的土豆和紅薯,還讓他嚐了自己的辣椒。

劉伯溫因此辣得滿頭流汗。

朱元璋則對此甘之如飴,說:“章先生給了咱許多海外新糧,什麽番茄、辣椒還有玉米,咱最喜歡的就是辣椒,不過咱標兒喜歡吃玉米,而總的來說,還是這玉米將來作用最大,能成為新的主糧。”

“堂堂大同社吳國公,還願意行農耕之事,體驗民生疾苦,真正讓人欽佩不已,也難怪上位能成為大同社之首,而如今打下如此基業。”

劉伯溫笑著說了起來。

他內心的確是感到震撼的,畢竟他在元廷為官時,負責過“剿賊”之事,知道許多農民出身的起義領袖會在富有後墮落的特別快,有的別說不再務農,連騎射武藝都懶得再認真操練,而朱元璋到現在竟還在種田,也著實讓他想不到。

“咱可不認為這可是什麽苦。”

“其實百姓也沒覺得種地苦,百姓真正怨的是不公!百姓不願意看見種地之收益遠不如坑蒙拐騙不說,還連溫飽都滿足不了,這才會讓許多百姓拋荒逃難。”

朱元璋則提出自己對種地的看法來,接著又看向了章誠一眼,而笑著對劉伯溫說:“再加上,章先生有功,總是給些新種出來,讓咱對種地這事既不覺得苦還覺得新鮮有盼頭,也就更加喜歡的很!不但咱這樣,連我們樞密院的郭樞密現在也對種地這事都開始喜歡的很,就是因為章先生讓咱們種的那些東西總是能帶來意外之喜。”

章誠跟著笑說:“也是,郭樞密兼任農林院大學士這事,上位還不樂意,為此說要不是因為吳國公身份不宜兼任內閣之職,他是必不讓的。”

“那是,咱現在都還心有不甘呢。”

“老郭種地的本事還是咱教的,結果現在新種都要他先培育,想想都讓人不服。”

朱元璋也笑著說了起來。

劉伯溫聽後隻是微微一笑,並意味深長地看了章誠一眼。

他沒想到朱元璋現在還熱衷於種地,甚至讓郭天敘這位大同社主要人物也熱衷於種地,也跟他有關,是由於他總是讓他們在農業上發現到驚喜。

對此。

劉伯溫對章誠自然是更加佩服。

他不知道章誠怎麽就會發現這麽多或高產或有趣的新糧種。

他甚至也因此不禁開始懷疑,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很多高產的新糧種,隻是因為自己這些士大夫以前真的太注意禮樂教化上的事,對這種具體的實業庶政太疏忽,所以也就沒有發現。

這讓劉伯溫不禁想起了主動通西域的漢朝以及漢朝的張騫,那個同樣帶來許多域外品種的優秀人物。

劉伯溫也就因此不由得說:“承蒙章先生看重,讓鄙人忝掌文政,現在看來,或許鄙人當因借掌文政之機會,讓中華文化變得積極對外溝通,兼采四方之長,而使本族有識之士願意走出去,為華夏帶來解決弊病問題的新契機。”

朱元璋點了點頭:“應當如此,咱在章先生提高這麽多新糧後,有跟你一樣的啟發,你能明白,說明是真適合掌這個文政司,章先生果然是沒有薦錯人。”

“上位過獎。”

於是,朱元璋也批準了讓劉伯溫任文政司的本。

章誠對此也很高興。

他不得不承認劉伯溫到底是劉伯溫,領悟力還是可以的。

而在離開朱元璋這裏,回到內閣後,章誠就因此對劉伯溫說:“公剛才在上位麵前說的很好,就該讓我中華文化重新變得開放包容,要讓國民因此變得敢於走出去,也願意走出去。”

“章先生謬讚。”

劉伯溫謙虛了一下,就說:“隻是在下倒是想說的是,章先生現在這樣做,隻怕會令天下許多推崇舊禮之士對您恨之入骨。”

“這無妨,他們不過是連自己王朝興亡都無法解決的塚中枯骨,恨之入骨就恨之入骨,難道還能再讓天下改回去不成?”

章誠淡淡一笑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劉伯溫聽後猛烈咳嗽了起來,臉紅的不行,訕笑而言:“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