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哪去了?
自然是去了明教——光明頂。
去之前還收了個徒弟叫‘方臘’,別人以為他是看在方蓉、鍾靈的麵子上,卻不知他是看中了曆史書上的記載。曆史上的方臘,是宋末農民起義中最著名的領袖,也是浙西明教的教主,曾打下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的統治。
現在的方臘還隻是個孩子,是方蓉最小的弟弟,比她小了整整十歲。兄妹倆的生日是在同一日,這使兩人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好過其他兄弟姐妹,到現在仍是最好。出生是貧苦,但他爹可不一般,隻可惜英年早逝。又因家中兄弟姐妹太多,叔伯爭家產……
秦朝懶得管後麵那些,最近的所見所聞中太多太多!最鬱悶是遊坦之,沒做二弟子,成了二師弟。方臘成了大師兄,卻還不是大弟子。至於大弟子是誰,秦朝比別人還想知道,或許是小柳。
或許不是。
如果小柳很願意跟他姓秦,那就越來越接近義兄義妹的關係了。大弟子的身份當然也沒了。那麽,遊坦之和方臘的大師姐會不會也跟著沒了?多半是。
小半不是。
沒小柳當初送的那一盤饅頭,便不會有這麽多麻煩。
遊坦之不服方臘的排名,於是秦朝安排了一場比賽,教了一部分《九陽真經》,看兩人修煉的效果,分五種情況比五次都是方臘勝。遊坦之比不過一個小孩,不服又能怎麽樣?
第一種情況是從白天正午開始同時修煉半個時辰;
第二種情況是從晚上子時開始同時修煉一個時辰;
第三種情況是在半天內隨便兩人怎麽修煉;
第四種情況是在一天內隨便兩人怎麽修煉;
第五種情況由他倆自己商量後確定。
遊坦之五戰五敗,更加不服了。
秦朝不管了。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當遊氏雙雄發現,秦朝不但不像是想象中最好的師父。反像是最懶的師父,想後悔都來不及了。也因而屢遭鄰居和親友笑話,越嫉妒,嘲笑得越狠。光後悔沒用。
難道還能將這師父逐出師門?換個普通師父都不能這麽做呀!何況是即將在八月中秋少林大會上爭奪天下第一的武林第一人。不知這是走了什麽極品好運。
唯遊坦之因此而更看不慣父母叔伯,硬要說是找了個好師父。至於大師兄。還是選擇性遺忘比較好。對大師兄的姐姐方蓉,卻是說什麽都不能忘,怎麽也忘不了她的拳打腳踢。
說實話,自己也知道。自己這是在替師父受罪,方蓉可不把自己放在眼裏,要拳打腳踢的對象是師父,可那也要她打得中才行呀!沒辦法,隻好自己受。
自己也不知自己怎麽這麽賤,不但不遠遠避開她,反而老是找上門去找罪受。難道是見她長得漂亮?不對呀!看幫主鍾靈的漂亮就知道。丐幫中大部分年青的幫眾都舍不得。
當然舍不得。
這幫主多好!
秦朝不知自己轉了運還是怎麽,在路上順手救了個重傷快死的中老年,不料他便是明教的上一任教主。那人連姓名都不說,卻硬要傳位給自己。不接受都不行。鬧到最後也隻接下他那寫在一卷羊皮上的七層‘乾坤大挪移’,說是要代他培養出一個新教主。
那人走得倒瀟灑,自己卻麻煩了——他這人情是不欠不行,不還也不行。
說不定自己還是借了徒弟方臘的光,如同某些天命之主。《尋秦記》中便有秦始皇,書中主角項少龍多次借了他的光。或許他不是原來的秦始皇,隻是小盤,但那又怎樣?
或許這方臘也不是原來的方臘,現在也說不清是自己借了他的光,還是他借了自己的光,但隻要他以後能學得‘乾坤大挪移’,坐上明教的教主之位,其它又何必在意那麽多!
明教或許會因此而分裂成兩個,同時有兩位教主。可那也不一定得歸自己管,不如叫方臘去解決,順便鍛煉鍛煉他。這是太負責,還是不負責?
管他娘!
於是,秦朝還沒到光明頂,便轉回來了。
當晚,便修煉成了第一層‘乾坤大挪移’。
……手結‘龍象清定印’:
即兩手拇指尖分別掐住中指的第二橫紋處的中心,兩中指第二指節彎曲,兩手相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兩中指在第二指節彎曲處相接,手心向上,兩中指尖並起對準鼻尖,緊挨肚臍放好,閉目凝神用天目觀想,在極樂勝境有一大象像高山一樣巍然聳立,山腳下有一巨龍像大河一樣呼嘯奔騰。把意念係在身處極樂勝境的另一個我上。口誦特音‘雜吽班霍’念七七四十九遍。繼續觀想另一個我雙手把大山托起,大山變成一頭巨象,兩腳踏在大河上,大河變成一條巨龍。身體變得無比的高大,頂天立地,仿佛普天之下唯我獨尊,我就是道,我就是真理,世界上萬物都無法與之比擬。此時觀想手托的巨象化成光從手心進入體內,腳踏的巨龍也化成光進入腳心,全身被光能充滿……
……換結‘六轉蓮花印’:
即兩手手指交互相叉,右手小指抵住左手小指與無名指根縫,右手無名指抵住左手中指與無名指根縫,右手中指抵住左手中指與食指根縫,右手食指抵住左手虎口,右手大拇指與右手食指清觸,左手拇指尖和左手小指尖相結。口誦特音‘雜吽班霍’七七四十九遍。觀想身處極樂勝境的另一個我,縮小成一個白色的亮點又回到自己的天目穴裏,進入中脈到達心輪住於心輪正中心。觀想這白色亮點所發出的光照亮中脈,照亮全身,通體明亮無比,照亮整個虛空,自己的身體亦成中空,逐漸增大,充滿虛空。觀想在自己海底輪下方有一頭巨象在來回奔跑不停地向自己輸送能量,自己也和大象相應,自覺力大無比。最後大象化成一道亮光進入中脈,化成能量充滿全身。觀想自己頂輪上有一巨龍在翻騰,自己不停吸收巨龍的能量和巨龍相應,仿佛隨時都可以象巨龍一樣飛騰於天空海上。觀想巨龍化成一道光進入自己的中脈,化成能量充滿全身。此時龍象和自身完全融合在一起水乳交融。集中心神於此入靜、入定……
就這麽修煉,一般以教主的體質、悟性也得苦修七年始成;兩成火候等同第二層‘乾坤大挪移’,修煉的時間加倍,二七一十四;三成再加倍,等同修煉第三層‘乾坤大挪移’,平均得二十八年;四成又加倍,等同修煉第四層‘乾坤大挪移’,平均得五十六年;五成還加倍,等同修煉第五層‘乾坤大挪移’,得一百一十二年……越往後修煉越困難,連秘笈作者本人也隻修煉到第六層,理論上他在第一層最多也隻得六成火候。反正能練成第一層即有資格當選教主,第七層練不練都無關緊要。
理論上十成圓滿者身具十龍十象之力,這麽說未免太誇張,秦朝覺得事實最多也不過十萬斤力氣。而自己現在,雙手少說也能提上萬斤,跟普通大象的體重差不多。
這還不誇張嗎?
再誇張,說什麽十龍十象,別人相不相信在於別人,反正秦朝自己不怎麽相信。即便現在像是穿越了,說不怎麽相信還是不怎麽相信,覺得太過誇張了。
這才第一層‘乾坤大挪移’,最怎麽打折扣仍不愧是明教的鎮教之寶,也無愧被稱作是西域武林中最巔峰的武功。
力氣都這麽大了,哪還用借力打力?
這‘借力打力’,怎麽說也是‘乾坤大挪移’九大功能中最主要的功能之一,還可說是表麵上最強大的功能,如同姑蘇慕容的‘鬥轉星移’。
第二晚,秦朝修煉成了第二層‘乾坤大挪移’。
這一層名叫‘十訣劍氣’,如同大理段家的‘六脈神劍’。劍氣以一丈為標誌,能用之擊滅燭火便算有一成火候,兩丈是兩成火候,三丈是三成,四丈四成……
理論上十成圓滿者可於十丈外擊滅燭火,劍氣凝聚之最大殺傷力可到達五丈遠,接著才開始分散減弱。如果是一成火候,最大殺傷則隻能達到半丈遠——標誌一丈的一半。
隻一晚,秦朝的‘十訣劍氣’便有了三成火候,可於三丈外擊滅燭火,最大殺傷距離可達一丈多遠。相比掌力,劍氣對內力的消耗要小上許多,至少有十倍以上的差距。
第三層,既名‘逍遙乾坤’,又名‘百步神拳’,白天要練,晚上也要練,缺一不可。
秦朝練成第三層後再使‘降龍二十八掌’,掌力最大殺傷距離最小也可達二十丈遠。如果再碰上蕭峰,再使出全力一掌,不知他見了會怎麽想?很期待。
希望他別被打擊得太狠!
要知道,這可是第三層‘乾坤大挪移’加‘大日印’加‘降龍二十八掌’加‘混元一氣無相歸一北冥神功’的共同效果。要沒這麽強,才覺得奇怪。有這麽強,倒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