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秦朝一怒之下請慕容阿碧代筆,沒想她滔滔不絕便是上千言。
“看來李師姐這本領還得加強,還得多跟你學學。”
“嘻嘻!這算什麽,瞎扯誰不會?”
秦朝苦笑,自己就不會!每個字都要反複斟酌,每一句都要反複推敲,生怕有什麽不對。這方麵看來永遠都沒法跟女人比,更難是連甘拜下風都不許,還是繼續強撐著。
隻舞舞筆杆,總比舞到**去動武強。
別說李秋水,就無涯子都寫了三封信,每次都還是由薛神醫快馬加鞭送來。秦朝見他風塵仆仆,連睡覺都睡在馬上,說不用這麽勞煩他。薛慕華反而急了,這哪兒能叫勞煩!
秦朝沒再說客氣話嚇人,知道他是故意這麽奔波,更顯勞苦功高。雖然這隻是送一封信,卻不但可以從自己這兒得好處,還可從他師父蘇星河和師祖無涯子那兒得好處。
至於巫行雲,那可就得看她當時的心情如何了。
薛神醫送信時易了容,卻欲蓋彌彰,漏洞百出。也不見有誰道破,一個個都故作不認識。不再像過去,把他吹得天上罕見,地上無雙。雖然不再那麽露骨,馬屁卻還在拍個不停。
轉過身去,不少人都笑痛了肚子。越是不能說,越是忍不住要笑。薛神醫的醫術是高,易容術卻是想高估都不易。隻說他舍不得刮去那把半黑半白的胡子,就不難不露餡。
唯有秦朝,一個眼神便捅破。
卻也沒說破,一個眼神就夠了。
薛慕華對自己的易容術最怎麽自信,也沒想過要瞞過秦朝,但隻一眼就被他看穿。心裏還是難免感到有不舒服。秦朝雖然不想打擊他對易容術的自信,卻也不想陪他演戲。
王閏之成了薛慕華的師叔,見麵禮送了一套飛刀,名‘七葉蟬翼刀’。
薛慕華當時沒怎麽在意。後來在無人處打開一試。卻是驚呆了!
“蟬翼刀,果然是蟬翼刀!當真比樹葉還薄!半點都沒誇大……”
事實更難在於要保持和其它飛刀一般地堅硬和柔韌。薛慕華試了試,每一柄都足夠勝任。稍不注意,手上便多了道口子,鮮血直流。好在還沒來得及擦毒藥。對敵人越毒越好。
薛慕華沒想有這麽大收獲,對秦朝和王閏之來說卻沒什麽。王閏之親眼看見,秦朝用‘大日印’將一套又一套普通飛刀煉製成‘七葉蟬翼刀’,隨手便送了出去。
事實怎麽可能?
將普通鐵匠的力氣提升十倍,就已大有可能了。武功修煉到高深處,最低也不下於普通鐵醫的技巧。但要具體說,少說都可以說上一年半載。就當是在讀中專。一般也得讀三年。
在王閏之看來,這多少有些不務正業。卻不好說他什麽,隻好眼不見為盡。
據無涯子了解,這卻叫同道中的同道。一年一封信不夠。半年一封還不夠。
但要像李秋水一樣一封緊接一封,有時一天好幾封,掌門人的麵子往哪放?
這方麵秦朝倒還比較放得開,今天向李秋水請教鐵醫的技巧,明天向她討教煉丹的技藝,後天再談談對武學的看法。既不是很在乎李秋水說不說,又不是不在乎她怎麽說。
就這麽,秦朝看似悠閑又很忙,說忙又不忙。但要敢直接公開身份,隻一個張三李都有得應付。說什麽都不會將七娘還他,隻能在其它方麵想辦法,不然怎麽麵對王朝雲!
公開不公開,表麵看沒什麽區別,實質上區別很大。
對秦朝個人而言是這樣,對京中那些大人物也這樣。
就說蘇夫人的大女兒蘇旨,小木婉清兩歲,也一樣蠻橫,表現更無禮,在京城是出了名的無法無天,卻因當眾叫秦朝之名而與小皇帝趙煦在禦書房吵了一架,掀翻了禦桌。
這一架雖然表麵是皇帝吵贏了,蘇旨輸了,有大臣得知內情卻不這麽看。
趙煦對蘇旨的喜歡和容忍,再次被提升到另一個新的高度,卻更難公開。
蘇旨氣趙煦:“你先去爭個武功天下第二給我看看,再大話不屑一顧,不晚就快些行動。”隻說這一句,就氣得趙煦火冒三丈,還無言以對,心知越狡辯隻會越讓蘇旨看不起。
其實這話還有另一層意思,兩人都知道——是怪趙煦氣量小,嫉妒蘇軾文壇第一人。
蘇軾還很年青的時候,隻歐陽修,就有多次公開宣稱他將是未來天下的文章宗師。
趙煦確實很嫉妒,覺得蘇軾更多是因勢而成名,隻論文章,未必就真比自己出色!
蘇旨雖是女兒身,一身傲氣卻勝過不少沙場老將,因此很得高太後喜歡。但這麽一來,也使她更無法無天,眼高於頂,至今找不到半個可嫁的對象,就連小皇帝趙煦也隻有小半。
別說沒男人被她相中,有都還得過趙煦那一關,後麵還得過高太後那一關。
秦朝的《尋秦記》,蘇旨也有看,看了也欲罷不能。趙煦也知道,也看了。
“哼!最好也不過是個說書混飯吃的小人。”隻說趙煦這一句評價,蘇旨聽了便極不順耳。想到跟父母一起挖野菜度日那段特別值得懷念的歲月,心中就更不是滋味了。
蘇家這些年起起落落,大起大落,蘇旨不怎麽怪高太後,主要是怪皇室趙家。要說怪趙煦,卻也不好怪。具體不知怪誰好,反正怎麽怪都怪不到高太後,蘇家可說是高太後一黨。
現在又多了個怎麽怪都不好怪的人——秦朝。
難道怪他隻教母親武功,不教自己武功?
這是太羨慕和嫉妒母親變回二八少女樣嗎!
對秦朝一身武功,蘇旨心裏再沒半點懷疑了。或者該說往低再無半點懷疑,反而覺得他這武林第一人最喜歡扮豬吃虎,還不知藏了幾手,沒給大家堂堂正正亮出來。
很難說是希望他一絲一毫都不隱藏,快些亮出好,還是繼續隱藏下去的好。在武功方麵,蘇旨有太多話想說想問,不好直接找秦朝,隻好找慕容阿碧。兩女很快便成了閨中密友。
也成了玩友,越來越習慣在一起逛街。反正可以拿秦朝的錢不當錢花,蘇旨心裏多少有些報複的痛快——誰讓他年齡大不了自己多少,輩分卻平步登天,高自己足足兩輩!
這天,蘇旨逛了半天街,回家見母親在修煉丐幫‘降龍二十八掌’,不由好奇道:“娘不是說,隻對這‘降龍二十八掌’還有點感覺,特別是其中的十八掌嗎?”
問是問母親,等卻是在等父親的回答。蘇軾放低了聲音道:“是有點感覺,是微不足道,但你說,要找到這點感覺,是大沙漠裏的一粒沙易找,還是手掌心裏的一粒沙易找?”
蘇旨不知父親在說什麽,百思不解,正準備放棄,忽然靈光一閃,悟了。
雀躍道:“武功懂得少,沙裏淘金更顯真知灼見!”說完才覺得不對,補充道:“武功懂得少是一方麵,但同時必須具體極高的功力,其次是靈感,再次是眼力,缺一不可。”
“不錯!你也知道動腦筋了。”蘇軾道,“你娘現在學的不再是丐幫那‘降龍二十八掌’,而是比程咬金三板斧還三板斧的‘降龍十八掌’……”
蘇旨聽過父親的講解,才知‘降龍十八掌’有眾多版本,母親選的是氣功版‘降龍十八掌’。還借助這特殊能力,與秦朝一起升級‘降龍二十八掌’,新命名‘降龍三十六掌’。
卻不知,秦朝這麽做更主要是想送黃蓉,叫她想拒絕都拒絕不了這份大禮。這套氣功版的‘降龍三十六掌’,威力絕倫,從中隨便拿出一掌都足以媲美密宗‘大手印’。
換句話說,隻學這一項便抵得了學會三十六絕技——雖然隻限於掌法。
直到這時候,秦朝才覺得降龍三十六掌有資格與三十六路打狗棒齊名。
這套降龍三十六掌問世,王閏之功勞不小,卻也不必學會,隻學十八掌足以。湯總鏢頭便是貪多,卻不是全然無知。最後把內力全送給了王閏之,卻還得感激她救命之恩。
‘降龍二十八掌’的招式,簡單易學出了名,真傳難得更出名。秦朝也覺得招式不難,難的是缺少王閏之那一點感覺指正。蘇旨之‘旨’,便是‘指’字缺一‘手’。
蘇軾希望女兒能自己把那一手補上,這對王閏之來說卻像是天生。從小便像是得了人生‘指南針’,不管在什麽情況下都不會迷失方向,最艱難困苦都不怕走不出困境。
‘降龍二十八掌’有眾多版本,蘇旨不是很願意相信,直到父親提起大相國寺的‘降龍掌’,終於不得不相信,心道:“蘇旨便不隻一個,別人也可以用這姓名,但丐幫隻一個。”
“娘怎麽不學‘打狗棒法’?”蘇旨道,“仗著功力高,恃強淩弱非好漢!”
蘇軾知道她這是明知故問,想學了去欺負那些功力高的人,微微一笑道:“你娘本來就不是什麽好漢,我就喜歡見女人恃強淩弱。以弱勝強太冒險,最好是不得已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