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曆史會記住他所做的一切的

洛陽,上陽宮,政事堂的議事廳。

尚書省在洛陽的官衙位於上陽宮內,這也是新的政事堂議事廳。在長安時候,政事堂的議事廳位於門下省內,宰相們商議重要事務皆在門下省,主持會議的是門下省的主官侍中。賀蘭敏之被委以尚書左仆射後,尚書省的兩位主官左、右仆射慢慢取代侍中成為百官之首,隻是議事地方依然在門下省。舊製並不是那麽容易改的,但百官隨武則天來到洛陽後,隨著許多製度的變動,議事的規則也隨之改變,賀蘭敏之在得武則天同意後,將政事堂的議事地點改在尚書省。

此舉是遭到了一些人的微詞,但武則天支持,門下省的兩位主管裴行儉和暫攝守侍中的裴居道都沒表示反對,中書令裴炎雖然持不同意見,另一名中書令李敬玄也與裴炎持相似意見,但其他宰相如狄仁傑、張柬之等皆讚成,這事就這麽定下來了,自此以後,政事堂議事皆到尚書省。

今日賀蘭敏之剛剛召集了政事堂的眾宰相們商議朝事,討論了一些重要的大事,主要是下一年初將要施行的一係列新政。這些事已經討論了多次,經過不少改動後,取得了共識,大夥基本都沒意見,可以下最後的定論了。今日討論結束,也做出了決定,並準備擬定規程,報稟皇帝李旦和太後武則天審議後,在元日大朝會上,以朝廷詔令的形式頒布實施。

做出決定後,賀蘭敏之宣布散會。他自己再留下來,準備把今日政事堂議事的記錄再校對一遍,再寫一份詳細的奏本,呈給武則天,並當麵向武則天稟報這些事的最新進展。

剛剛讓其他人散去,賀蘭敏之提筆隻寫了兩個字,戶部尚書駱賓王就急匆匆地跑進來。喘著粗氣向他稟報:“武仆射,好消息,驚天的好消息!”

提著笑的賀蘭敏之驚異地抬起頭。壓低聲音喝問道:“駱尚書,發生了什麽事?”駱賓王一向沉著冷靜,極少會有這樣失態的情況出現。賀蘭敏之知道這家夥手中接到什麽特殊的大事了。

隻是這是在政事堂議事廳,不能大聲喧嘩的地方,駱賓王還不是當朝宰相,雖然他是尚書省的六部尚書之一,但還是沒資格到這裏來的。這家夥公然闖到這裏來,也可說明他遇到了大喜事,或者撿到了什麽寶貝。

賀蘭敏之的預料不差,駱賓王真的撿到了寶貝。

“武仆射,下官派出去的人搜集到了占城稻的種子,”駱賓王喘著氣。非常興奮地說道:“他們已經搜集了一定數量的種子,已經有很多種子運回到嶺南一帶,還有一批種子通過驛道送到長安來,已經送達戶部,下官剛剛親自驗看了。你要不要去過目一下?!”

“真的?!”賀蘭敏之聞之大喜。

在開始準備這些改革措施時候,賀蘭敏之就和主管戶部的駱賓王細細談過作物種植的事,除了討論改良種植方式,推廣精耕細作,製作能深耕的犁具等事外,還重點討論了作物種子的事。

後世時候賀蘭敏之對曆史還是挺感興趣。屬於那種在外行人麵前是專家,在內行人麵前隻有半壺水水平的人物。雖然曆史知識不是很豐富,對一些曆史事件的細節不是很清楚,不知道哪年發生了什麽事,哪個人物的最終命運如何,但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還是略微知道的。就比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武則天奪位,李隆基從兒子手中搶女人並開創了開元盛世等比較著名的事件,當然那些有劃時代的改良事件他也大概知道,占城稻的引進就是其中之一!

占城稻是出產於印支半島的高產、早熟、耐旱的稻種,以林邑國境內占城命名,這種水稻成熟周期極短,從種植到收割隻需要五十天左右。占城稻不隻生長周期短,而且其產量高、耐旱、又不容易有病蟲害,不擇地而生,可以說是非常適合種植,並能獲取豐收的一種稻種。

據賀蘭敏之後世時候所知道的曆史載,占城稻很早就在南亞一種氣候溫暖的地方種植,但直到北宋時期才被引起到江南一帶,並經朝廷之手大範圍地推廣種植,並帶來了田地的豐產,為有宋一代經濟的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兩宋的富庶與此稻種的引進有非常大的關係。

為了獲取作物的豐收,引起這種稻種是非常迫切的事。但賀蘭敏之也知道,在唐初時候,內地至少江南一帶一定是沒有的,他在了解情況後,也證實了這種猜想。

大唐境內大多地方都沒這種稻種,想要種植占城稻,需要另想辦法,獲取種子。賀蘭敏之也令戶部尚書駱賓王主管此事,除傳信給交州都督,讓交州都督想盡辦法獲取此稻種外,還派得力人手前往林邑一帶,以大唐朝廷的名義迫使林邑國王敬獻稻種。努力沒有白費,在駱賓王和他手下的努力下,通過交州的官員終於獲取了上萬斤的稻種,已經在運往內地的途中,明年就可以下種。

交州就是後世時候越南的首都河內,如今是在大唐的治下,是大唐直接治理的一個州,還真的幸運,後世的河內現在是中國人統治,通過這地方的官員,非常便利的獲取了占城稻的種子。

聽駱賓王說有種子通過驛站的快馬送到洛陽來,驚喜之下的賀蘭敏之當然想第一時間就看看這種神奇的稻種,這種在雜交水稻出來之前可以說是品質最優良之一的稻種究竟是怎麽樣的。

見賀蘭敏之也如此驚喜,駱賓王更是興奮,在陪賀蘭敏之往戶部驛館去的路上,一個勁地向賀蘭敏之說獲取稻種的經過。獲取的經過雖然並不艱難,但被駱賓王一說,倒成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一般,賀蘭敏之在懷疑這家夥年輕時候有沒過說過書。

兩人很快就來到戶部的驛館,這是用來臨時堆州各地送到戶部東西的地方,通過驛站快馬送來的幾十斤稻種就放在那裏,有多名軍士嚴密看守,沒有命令,尋常人是不可以接近的。

占城稻的稻子形狀與普通的水稻稻米還是有區別的,與後世時候常見的水稻稻米也不太一樣,但從表麵上是看不出太多究竟來的,賀蘭敏之捧著稻種看了一會,在看守軍士的驚異目光中,示意駱賓王跟到他一邊說話。

來到駱賓王處事的地方,賀蘭敏之讓幾名主管農業的戶部官員也一道來說事。

“駱尚書,過了年,你親自帶人尋一塊良田,種植這些稻種,田要精耕,種子要細種,並要育秧,按從占城帶回來的農技術所提供的經驗管理,待占城稻收割後,再種植一季晚稻,或者麥子,統計一下全年總產量是多少,並與鄰近的稻田相比較,”賀蘭敏之非常嚴肅地宣布了他的安排,“待明年年終,將這事向本官稟報,不得有誤!”

駱賓王想不到賀蘭敏之考慮的這麽周到,沒任何考慮就答應了。

“你令幾名戶部官員下到嶺南、江南,在一些水土一般的地方擇幾地種植,這些地方可以種一季占城早稻,再種一季晚稻,晚稻收割後再種麥子,試試一年能不能種三季,再與其他種植單季的田比較一下畝產!”賀蘭敏之說著,嚴肅的眼神在諸位官員臉上掃了一圈,再用更加嚴厲的聲音說道:“這關係到以後我大唐農業方麵政策的製度和修正,萬不可出現失誤,待明年年終,所有的收成情況都必須向本官報告!”

“下官明白!”駱賓王和其他幾名戶部官員齊聲應令。他們雖然滿腹疑惑,但不敢多問。

賀蘭敏之也向其他大概解釋了他這樣的安排。

占城稻是早秈稻,也就是隻能當早稻種植,而民間一般種植的水稻,有早秈稻,也有晚稻,在氣候溫暖的南方,可以早晚稻先後種植,一年兩季水稻,再加一季麥子,以獲取更多的收成。

現在種植的情況基本是一年一熟,兩熟的情況是有,但並不多見,這情況甚至在更南的南方都是如此,這也是導致糧食產出非常低的最重要的原因,要知道後世江南的土地上是可以種植兩季稻和一季麥子的,至少兩熟是絕對可以種的。若所有田地種植情況都能改成兩熟或者三熟,那糧食產量必將翻番。當然,要種植兩熟水稻的話,這對水稻的稻種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管理也需要農戶更加勤快和嚴謹,而且耕作技術的要求也不低,至少現在這樣比較粗放的耕作技術那是肯定不行的。

賀蘭敏之後世時候的老家在農村,自小下過地,種過田,對作物種植還是有點懂的,這些後世時候並不算豐富的經驗,拿到一千多年前來使用,作用不可能沒有的!

一番解釋,戶部的眾官員聽的目瞪口呆,他們怎麽也想不到,賀蘭敏之這位從來沒接觸過農事的朝廷權臣,對農事種植技術竟然這般了解,包括駱賓王在內的所有戶部官員都非常慚愧,他們一個勁地保證,絕不會讓賀蘭敏之失望的!

走出戶部官衙時候,賀蘭敏之心裏可美滋滋的,甚至他眼前都浮現出滿地都是糧食,多的無處堆放的景象,他相信他給大唐帶來的巨大變化正在慢慢展開,曆史會記住他所做的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