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信濃風雲 第三百三十七章 血戰

越中。

大雨剛剛止歇,本是烏雲密布的天邊,亮了半邊。

黃泥混著的濁流沿著泥濘的坡度,唰唰而下,瞬間形成了一道道溪流。

隨著濁流的卷動,山坡下不時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不用猜想,這又是屍體從山坡上順著水流墜落山下的聲音。

在山坡的某個角落,十幾具屍體以各種姿態堆積在一起。

由於大雨衝刷,又浸泡了段時日,所以屍體聞起來已經發出一股惡臭。

不久之後,十幾名雜兵打扮的人,各自推著一輛馱車,來到這裏。

而兩名戴著陣笠的足輕,則手持長槍在旁押後。

為了抵抗這股屍臭,這些雜兵麵前皆用布將口鼻唔得緊緊的。

這些人放下馱車之後,隨即就兩人服侍一個,搬運著屍體,將之放上馱車。

他們優先搬運是穿著黑甲的屍體,而這時一名雜兵含糊不清地喊道:“是不是連武田軍的人,也要搬上車。”

持槍佇立一旁的足輕,亦對這惡臭厭惡不已,不耐煩地言道:“混賬,剛才禦館大人不是說了,不論是本家武士還是敵軍之人,一律予以安葬。”

“喔,可是車子不夠。”

“那能搬多少就搬多少。”

“是。”

足輕看著堆疊在馱車上的屍體,不由長歎一聲,隨即又揚起頭看向半山上武田軍的城砦。

山坡之上,武田軍的城砦已被越後軍攻破。

在城砦下方溝掘,被雨水灌滿,每間隔一段溝掘的上方都漂浮著一兩具屍體。

城砦的木製的曲輪之上,好似箭靶一般,密布著箭羽,以及鐵炮射擊過後的孔洞,箭櫓歪歪斜斜地半倚在一邊,同樣數具屍體伸出在外。

而戰事最激烈的城砦大門處,木製大門早已被攻城時的火攻燒成焦炭。

而大門堆積著二十多具屍體,武田越後兩軍將士屍體橫七豎八地交疊在一起。

眼見爭奪一個城砦就付出了如此代價,這名足輕麵部不禁一陣抽搐。

“快些吧,起碼還有上百具屍體,要搬運呢?”

足輕出聲催促言道。

眼下越中,武田軍與上杉軍的會戰已拖延至九月底。

待上杉謙信會合了甘粕景持的援軍之後,兵力已經在武田軍之上。

於是上杉軍當即向對峙中的武田軍發動攻勢。

而在武田軍一方,亦沒有閑著。

自從對陣之日以來,李曉的武田軍似乎隻做著一件事,就是挖壕溝,修城砦。

於是越後軍將士,每日還未晨起時,就可以聽見對麵山頭的乒乒乓乓地敲打聲。

原來武田軍,早已經起床,並似土撥鼠一般開始忙碌了。

武田軍到處在陣地四麵,挖壕溝,修城砦。

而且武田軍並非是一天兩天的幹,而是起早貪黑,持續作業,大有一股在此地蓋出數座新城的氣勢。

越後軍對武田軍這不進攻,轉而是修築工事的戰法,感到十分詫異,在戰國之中,沒聽說哪一國大名,有用此戰術的。

而越後軍待武田軍修築工事報給上杉謙信之時,對方沉思了一陣,卻沒有說什麽。

上杉軍也就放任武田軍如此下去,也不對對方修築工事,進行襲擾。

事實上亦無法襲擾,武田軍在得到馬場昌房,以及本願寺的援軍後,總軍勢已經達到九千人。

於是經過近三個月的時間,當甘粕景持的援軍到達之後。

準備進攻的上杉軍這才發現,武田軍本陣,以及各備隊的所在區域上,一共被他們修築起十二座臨時的城砦。

將四麵修築得猶如鐵桶一般。

並且武田軍還沒有停下,他們的工程還在延續,戰線繼續向四麵延伸,三座未修築好的城砦,還在繼續搭蓋之中。

對此情景,上杉軍武士足輕至上而下,一副十分無語的樣子。

所以上杉軍最初的攻勢,盡管占據了兵力的優勢,但是一時之間,就陷入了苦戰。

武田軍的城砦由戰力相對較弱的飛驒,越中豪族入城屯守,而李曉的三大備隊,作為機動遊走的兵力,以為相互支援。

並且武田軍城砦修築十分有技巧,彼此之間相互呼應。

攻擊一個城砦必然會遭到其他城砦的側擊,使得越後軍往往無法單獨攻擊一個城砦。

而攻打城砦之時,越後軍還必須提防武田軍的三大備隊的側旁襲擊。

在開戰的頭三日,上杉軍盡管占據兵力優勢,但是攻勢十分不順利。

在攻打武田軍城砦之中,越後大將天神山城城主小國賴久隊,遭到李曉的神岡備,蛇尾備聯手伏擊。

小國賴久戰死,首級被討取,而此役斃命戰死的上杉軍亦超過三百多人。

小國賴久是上杉家宿將,從第一次川中島合戰起,參加過上杉家多次合戰,其本人亦名列上杉二十五將之一。

此人戰死之後,上杉謙信聞之大怒,隨即命令停止攻擊。

事實在頭三日之中,上杉軍在武田軍城砦之下傷亡近千人,這足以證明武田軍三個月建立的防禦網,如何之有用。

上杉謙信停止進攻,正是重新尋求攻擊手段。

上杉謙信駐馬山頭,觀察武田軍陣地,足足看了一日,終於為他找出破綻。

次日上杉謙信集中三千多軍勢,擇其猛攻武田軍一個城砦。

而李曉派出的各路援軍,遭到上杉軍拚死阻擊。

上杉軍激戰一日,終於攻破了李曉防衛圈中一個城砦。

駐守城砦的是李曉麾下與力,飛驒高堂城城主廣瀨宗城。

而廣瀨宗城戰死,其下兩百人或死或降。

城砦缺了一環,防禦力減弱,上杉軍沿缺口陸續攻略,在接下來七日之中。

武田軍城砦又為上杉軍攻破三座。

李曉麾下越中豪族,赤丸城城主中山次郎兵衛戰死。

神保家白鳥城城主神保長住,在守城戰中,被弓箭射中右目,幾乎貫腦。

而上杉軍名將,有越後鍾馗之稱的齋藤朝信,在攻城時,為武田軍鐵炮流彈擊中,身負重傷。

在爭奪城砦戰的期間,李曉的旗本備,蛇尾備,神岡備輪番上陣,與上杉謙信的旗本軍親戰,兩軍激戰數日,彼此皆是傷亡慘重,所戰之地一片死傷狼藉。

不過交戰之中,對李曉而言有個意外驚喜,李曉旗本備大將藤堂高虎在追擊之中,不顧身上負傷七處,硬生生將謙信養子,上田眾之總大將上衫景勝生擒。

能將這位曆史上上杉家未來家主生擒麾下,確實是李曉意料之外的事。

不過李曉也並沒有為難此人,命人好生看押起來。

但總體戰事,對李曉而言,是不利的,已有四座城砦被攻破,導致防禦網崩裂,而李曉防線的缺口越來越大。

此刻李曉心底亦是沒底,若戰事持續下去,他不知還可以支撐幾日,能不能拖延至他計謀生效的一刻。

而就在李曉擔心之時,一場豪族卻及時解救了李曉的困境。

這場豪族下得極大,在雨水衝刷之下,山地之中泥濘難行,兩軍無法再繼續激戰,隻能各自收兵。

李曉好容易得此機會喘息,一麵休整軍勢,一麵清點傷亡數字。

而這十日激戰下來,武田軍死傷接近兩千人。

這樣的血戰,盡管戰前大家都有了預料,但是事情發生到當前,眾人還是坐不住了。

當然壓力最大的還是李曉,他麾下越中豪族此戰損失不小,眼下這幫人已經是吃不消了,聯合起來數次三番向李曉請求撤退。

當然借口各種各樣,比如家裏遭了盜賊,秋收在即,人手不夠等等。

不過他們統一的口徑是,反正被攻打的椎名家,彼此又非什麽親密同盟,為椎名家流血犧牲值得麽?管他們去死呢。

李曉理解這些小豪族的立場,他們更關心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自己家名能否存續,領地的秋收如何,石高能否增加。

但是李曉不同,他必須從大局來考慮,椎名家與李曉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蚱蜢。

鬆倉城一旦被攻陷,下一個就輪到李曉,暴露在上杉家的兵鋒之下了,眼下隻要李曉撤兵的消息一傳出,椎名康胤肯定二話不說,投降上杉家。

所以這戰事進行到現在,即使再艱難亦要繼續。

李曉亦何嚐不辛苦,這幾日激戰,他的常備傷亡巨大是眾所周知,戰場上與上杉軍精銳旗本軍,兩軍拚得是屍骸壘壘。

李曉可沒有將越中豪族當作炮灰來使的,所以也是越中豪族甘心為李曉效力的原因之一,否則他們早就腳底抹油,各帶軍勢回家了。

相對於武田軍這邊傷亡巨大,上杉軍亦不好過,作為攻擊一方,他們現在傷亡更大。

越後有三千將士傷亡,這是迄川中島合戰之後,從未有過的,堪稱最為慘烈的一戰。

齋藤朝信眼下重傷,生死不知,大將小國賴久又為武田軍討取,甚至連謙信的養子上衫景勝,都被武田軍生擒了。

想到這幾日激戰之中武田軍的奮勇,越後軍上下皆是不寒而栗。

果真如上杉謙信之前所言,李曉的三大常備攻勢淩厲,堪稱少見的強軍。

以上杉謙信之能,親自指揮旗本軍作戰下,亦隻能勉強與李曉的常備打成平手,若換作他人指揮,或者戰力一般的越後軍,結果將不容設想。

在如此大的傷亡之下,越後軍亦不是鐵人,事實上眾將亦不知武田家當前的處境,心底皆沒有把握戰勝之。

他們現在已開始向上杉謙信遊說,退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