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商李旦

岩瀨湊之中一座修築在半山的教堂。

這是李曉準許葡萄牙人在岩瀨湊修築的兩座教堂之一。

眼下李曉現在站立在教堂二樓的窗簾之後,打量著從港口緩緩一路行來的明國來客。

看去這十幾人老少皆有,身材雖不魁梧,但都十分結實。每一人都腰間都跨刀,最後幾人則手上端著盒子,不知是否是禮品一類之物。

李曉打量著這一行人,首先是為首的兩名年輕人,心底猜出他們才是這一行人的主心骨。

為首一名年輕人,大約二十多歲,正與增田長盛一起彼此‘交’談並緩緩而行,雖是年紀輕輕都是舉止皆透出一股沉穩,並行止老練的味道來。

而另一人雖年紀更長一些,但始終有意識地墜後他半步的距離。

李曉看著這名為首年輕人,心道:沒想到第一個看見的故國之人,居然就碰到這種厲害角‘色’。

李曉並非半仙,看外表就能推斷出一人的深度來,而是因為他知道這名年輕人,就是曆史上江浙一帶赫赫有名的海商頭頭李旦。

李旦之名雖現在名聲不曉,但是其影響力卻足以在曆史留下重重一筆。

李旦是福建省泉州人,其人原來是五峰船主王直的配下,後來王直被胡忠憲‘誘’殺,李旦便成為了繼王直之後,明日貿易間的海商頭目。

好吧,換一個說法,他們更是實際意義上海盜,或者是這個時代武裝海商,從事海上走‘私’貿易,以及打砸搶燒等不法活動。

李旦的厲害之處,並非隻是他繼承了王直的貿易事業,曆史上德川家康一統日本,很大程度上也有李旦的財力支持在裏麵,後德川家康創立幕府,亦給了李旦以回報,給與其朱印狀,允許其在明日之間進行朱印船貿易。

除了進行走‘私’貿易之外,李旦在海上行事作風亦十分彪悍,四處進行劫掠,連當時的西方人亦敬畏地稱呼其為‘captain china。’也就是中國船長的意思,亦或者稱為甲比丹李旦。

在一六二三年,明朝為奪回澎湖,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行的澎湖海戰中,兩邊皆請李旦居中作為調解人,溝通兩邊關係,可以看出那時李旦勢力已如日中天。

隨便提一句,國姓爺的老爹鄭芝龍曾作為李旦的翻譯助手(亦有是李旦義子之說,但作過翻譯是無疑的),李旦死後,鄭芝龍繼承了李旦的武裝船隊,成為了有千艘武裝商船以上的大海盜。

李曉看向這位將來要雄霸海上,大海盜頭子,此刻的李旦還未真正發家,他繼王直之後,於鄭芝龍之前,真正崛起稱雄海上,應該是在十六世紀末的那一段時間。

這時李旦有意無意地抬起頭,朝李曉所在窗簾望了一眼。

李曉對上此人猶如海鷹般銳利的目光,不過李旦並沒有久視,隨即轉過頭去。

不過李曉心知對方已察覺到自己了。

李曉搬張椅子來坐下,閉目等候,在日本許久之後,李曉整日席地而坐,他已久就沒有坐在椅子上的感覺了。

不久之後,房‘門’之外,傳來增田長盛的聲音,言道:“主公就在裏間等候,兩位請進,其餘隨從在客廳休息,已備有茶水。”

“有勞了。”

房‘門’吱地一聲推開,李曉睜開雙目,正對上兩人的目光。

三人對視了片刻。

李旦首先客氣一笑,抱拳拱手言道:“在下李旦,見過李大人。”

而另一人卻言道:“在下王坦之,見過李將軍。”

李曉聽二人這不同稱呼微微一笑,用漢語言道:“請坐”

李旦聽李曉之言,首先一愣言道:“李大人,這是侯官一地的口音麽?”

李旦開口亦用與李曉差不多的語腔,李曉亦對其語言能力,感到佩服,因為其進‘門’問詢之言語,是明朝當時的通用語言南京官話,現在卻轉換成近似李曉的語腔。

要知道李旦是泉州人,最‘精’通肯定是閩南語,至於日語水平他剛才與增田長盛有說有聊的情況來看,亦是不差。

看來這年代當個海盜,居然需要得還是這樣的國際語言人才。

不過聽聞鄭芝龍才是牛人,除了通曉閩南語,南京官話,日語外,還‘精’通荷蘭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否則也不能憑此本事成為李旦的語言翻譯。

但是李曉對李旦之語不置可否地。

而李旦亦意識到自己方才之舉,是冒昧追問他人底細,與同伴對視了一眼,彼此坐下。

之後兩名‘侍’從進來奉茶,用得日本當地的茶湯。

李曉觀察二人喝茶的動作,李旦是十分熟練,明顯是久居日地的緣故,而另一人卻‘毛’手‘毛’腳了一點,並且還對茶湯表示出十分苦澀的表情,看來這王坦之才新到日本不久,沒有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

接著李曉改用閩南語,與他們二人談了幾句飲這茶湯之道。

這一番情景,更令李旦二人對李曉神‘色’大為詫異,其中王坦之猶甚。

實際上,李曉小時候時,曾在閩南住了一年,所以對閩南話有所了解,至少看追看霹靂群俠傳時,已全程不用看中文翻譯的地步。

不過此舉卻消去李旦,王坦之二人的疑慮,他們眼下對李曉身為明國人這一點已經是確信無疑。

李旦笑道:“李大人,能在倭國之地,憑一己之力,封疆拜侯,這一點實在難以置信,李某深感佩服。恰好李某又與李大人分屬同宗,不是是否巧合。”

李曉嘴角一動,心想,謝了,雖是同姓,但我也不想和你鬧出什麽親戚關係來。

李曉溫和地言道:“李當家客氣了,正所謂炎黃之後,大家五百年都是一家吧。”

李曉這麽說三人,二人臉上皆泛起喜‘色’。

這時王坦之言道:“李將軍,請恕我直言,閣下以一己之力,在倭國開疆擴土,到了現在人上人之地步,可見是一位有抱負,有膽識的好漢,但但為何卻出仕蠻夷,要知道閣下本為朝廷將軍,即便不回家鄉,亦可尋其他手段,總比在倭人手下做事要好。”

李旦聽王坦之說話頗不客氣,輕輕咳了一聲,向李曉言道:“我這位兄弟想來直言,請李大人不要見怪。”

李曉聞言哈哈一笑,實際上他對於王坦之直言的個‘性’,頗為欣賞。

而王坦之的觀點,亦是中國人自來堅持的華夷之辨的觀念。

在他眼中李曉即便不為朝廷做官,亦不要出仕倭國,即使如他這般做個海盜,也能在海上逍遙自在。

李曉笑道:“當初出仕此地,亦是為了生存之無奈之舉,後時日長了,國主大人卻對我恩,故而留下相報,到了現今能成就眼下之事業,亦是當初所未料到的,況且我已在此地成家立業,再行離去已是不可能了。”

說道這裏,李曉將話鋒一轉,言道:“更何況,‘亂’世方出英雄,眼下國內四海升平,天子垂拱而治,我等武人並無一展抱負之良機,但此地雖小,卻正逢千百年未有之機,我亦想在此建功立業,將來或許有衣錦還鄉,拜見天子的一日。”

王坦之待要開口,卻被李旦攔住,他言道:“李大人誌向遠大,並非我等可以望之項背。”

接著李旦與李曉直接溝通起了,海貿通商一事。

李曉亦對此早有籌謀,之前歸雲金山,神岡銀山所產出金銀,皆是由鹽屋秋貞負責收購,之後轉賣給另一處商家,之後再由這商家,轉賣給葡萄牙人或者明國人。

因為中途轉了好幾手,所以中間利潤被壓榨,令李曉十分不快。

攻取越中後,李曉有了出海口,直接便讓葡萄牙人來越中收購金銀,但是葡萄牙人店大欺客,給李曉的價格十分不厚道,與原先相較,利潤並沒有高許多。

正好這時,明國海商船隊找李曉搭線,李曉亦十分高興地答允,雙方見麵磋商。

看在都是明國人的份上,李旦給了李曉開了一個十分厚道的,用永樂通寶換購金銀的價格。

並且承諾有多少,收購多少。

李曉點了點頭,心底對此十分滿意,心想憑著自己再攻下佐渡,獲得佐渡金山,鶴子銀山之後,自己的金銀礦開采量將達到一個驚人的地步。

到時候李曉有了這筆錢,正可以用來招募常備,更換武器,成為他將來橫掃天下霸業的基石。

除了達成意向之後,三人都十分高興。

李旦,王坦之顯然是因為,開拓一條商路,財源廣進而欣喜不已,而李曉則仿佛看見了鋪天蓋地,舉著日月雙紋旗印,裝備鐵炮,大筒的新式軍隊。

之後,李曉亦承諾給與李旦他們海商,與葡萄牙人一樣在岩瀨湊居住的權力。

並且劃出了專‘門’一塊地,租借給明國海商的居住使用,同時在岩瀨湊之中,享受治外法權。

李曉的大方之舉,更是令李旦他們心‘花’怒放。

李曉此舉亦是效仿北條家在小田原城的開設唐人町的舉動,如此也算可以更好的招商引資吧。

而李曉此目的,更是為了更好促進岩瀨湊的商貿,讓之成為北陸道平戶港一樣地位。

否則就‘交’通地利而論,岩瀨湊是不如,同樣身為北陸道兩大良港,能登的輪島湊,以及越後國的直江津之町。

所以李曉要想發展岩瀨湊商貿,一定要有他的特殊吸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