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明內患

不過,這兩個方向也沒有什麽問題,擊退這一波敵軍隻是時間問題而已。此次敵對玩家聯合出兵,實施第一波攻擊,總共耗費的資源不過兩億多罷了,一個普通玩家在這個階段的全部家當也有這麽多,而劉雲他們共有四人,能夠頂得住第一波是正常的。在敵方玩家的預計中,肯定是一波一波兵地出,不斷消耗劉雲等人的兵力,也就是資源,直到他們資源耗盡,然後他們就失敗了。不過沒想到的是,劉雲四人的軍隊竟然這麽強,打了一個月,己方損失不過幾萬人,而進攻方卻損失了七八十萬人,如此下去,怕是這十六個玩家聯合起來也不一定打的掉他們。

盧斯福早早地退卻了,他早就看清了劉雲實力的強大,劉雲擁有衣阿華級戰列艦,這可是機械戰爭時代二本基地才有的裝備,相差了將近一個時代,自然難以抗衡,不必硬碰。而席大林進攻了一個月,毛都沒撈到,剛開始進展還算順利,可後來他們來了一批飛艇,立刻把席大林的火炮都炸掉了,而現在席大林已經損失了四十多萬人,現在傷亡還在增加,現在就算席大林也萌生退意了。

總之,這兩方的戰鬥不是問題,現在劉雲可以把目光投向大明國內了。因為之前一年的時間裏,劉雲隻是匆匆地派兵剿滅了李自成和張獻忠,把國內的動亂平息掉就完了,至於其他政治問題卻一點都沒有解決。別的不說,就說這朝廷,現在根本就沒有朝廷。隻有北京軍政府!而且軍政府也沒有統治全國,隻是控製了一下基地附近的地區,連稅都沒有收,官吏也沒有任命,就這麽任憑舊的官吏、舊的機構這麽自由地工作,隻要不鬧出大亂子就行。現在前線的戰事緩了下來,該把目光放到國內了。

現在國內的情況很糟糕,政治上沒有一個合格的政府,經濟上北方流賊流竄的地區生產破壞嚴重,去年隻有靠著軍隊運糧過去接濟,這些百姓才得以度日,如今馬上就要春耕了,百姓們隻好自己動手安排生產。好在中國人民勤勞勇敢,他們能挺過去,不必擔心。

現在武漢基地的牢房裏關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左良玉。曆史上左良玉是明末大將,明朝滅亡時他率領軍隊在武昌附近當了軍閥,和李自成交戰屢屢失敗,怯於對敵,勇於擾民、掠民。南明小朝廷成立的時候,左良玉虛報他有官兵八十萬,吃了大量的空餉,而實際上不過十幾、二十萬烏合之眾。後來左良玉還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名為討伐奸臣馬士英,實際上隻是為了奪權,最後死在征途上。實際上馬士英也不是什麽奸臣,隻不過和東林黨敵對而已,完全是政治鬥爭。不過,南明小朝廷在國家將亡的情況下還在互相傾軋,真是自取滅亡了。去年,劉雲要在武漢設立基地,卻發現左良玉這個大軍閥盤踞於此,劉雲怎能不怒?於是他調集一萬人,用軍艦送到武漢,直接剿滅了左良玉的部隊,活捉左良玉。基地建立後就把左良玉關在這裏,而十幾萬俘虜就送去勞改去了,讓這十幾萬人做苦力,修路。當然,這些無良士兵也是中國人,沒必要像對待胡人奴隸那樣,動不動就鞭撻致死,現在隻要這些勞改犯幹活就行了。

南邊,葡萄牙人占據著澳門,荷蘭人占據著台灣,劉雲之前沒空管這些家夥,但海軍艦隊肯定會經過台灣,看見荷蘭人的小破船,當然毫不猶豫地轟掉,現在荷蘭人正戰戰兢兢地躲在他們在台灣修建的城堡裏,每天都在算著那些開著鋼鐵堡壘的明軍士兵什麽時候會攻上來把他們統統消滅。至於澳門,為什麽到現在還沒有處理,完全是因為官吏問題沒有解決,打下來還要設立官府什麽的,頗為麻煩,當時忙於和玩家交戰,沒有管這些葡萄牙人,現在終於騰出空來處理了。

福建附近有兩夥海盜,一夥是鄭芝龍統領,另一夥是顧三麻子,同樣,他們的船也不敢出海,現在改為做陸上的盜賊了。說起不敢出海的原因,鄭芝龍想起來都有些後怕。去年,鄭芝龍帶著幾十隻海船準備要撈一票,忽然迎麵駛來好幾艘百丈長的超級怪物,這些怪物渾身都是鋼鐵做成的,船上還有一些長長的棍子(火炮),不時地在轉動。這些鋼鐵怪物逼近鄭芝龍的小破船的時候,鄭芝龍的心髒都要嚇得跳出來了。大船開近之後,鄭芝龍才看清,原來上麵也是有人的,頓時鬆了一口氣。不過,上麵的人好像都是官軍,他們向鄭芝龍警告了一番,然後鄭芝龍嚇得屁滾尿流地逃走了,逃回老巢之後鄭芝龍果真老實了幾個月,後來又忍不住了,但有不敢出海,於是就從海盜變成山賊。

當時劉雲沒有讓部隊殺了鄭芝龍,是因為鄭芝龍有個兒子叫做鄭森,也就是後來的鄭成功。因為鄭成功是曆史上的民族英雄,而且後來鄭芝龍降清的時候鄭成功寧死不降,很有節氣,所以劉雲也比較敬重鄭成功。當然鄭成功的後代割據台灣,這就很難評說了,因為割據台灣是分裂中國,但當時中國被滿清統治,鄭氏堅持抗清,是非功過很難說得清楚。而今,鄭芝龍若知道他得以活命完全是因為二十一歲的兒子,那就不知是什麽滋味了。

現在,劉雲要處理國內的事情,首先就要解決中國境內的賊寇外匪問題。賊寇指的是山賊海盜馬匪等破壞社會安定的因素,外匪就是指盤踞在台灣和澳門的荷蘭人和葡萄牙人了。但這個也是簡單,台灣和澳門,隻需派一軍過去,那些十七世紀的擁有火繩槍的外國人根本就沒法抵抗,然後再在台灣放置一個基地即可。至於國內的治安,劉雲開始考慮是不是該建立一支警察部隊了。

無論如何,朝廷首先是得成立的,劉雲雖然身在北京,但身邊也沒有什麽人可用,現在開始召集一些重臣,於是江南的一些官員就趕來了。首先就是馬士英,然後就是高弘圖,王鐸,曆史上,這三人就是南明弘光政權的內閣三成員,三人之後,又來了個史可法,這史可法倒是讓劉雲側目,因為曆史上他就是民族英雄,除此之外,還來了一批其他官員。令劉雲意外的是,這些官員中除了南京的官員,竟然還有個地方官,湖廣總督何騰蛟!嗯,曆史上這何騰蛟也是抗清英雄,是個好官。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官員之中有不少人是東林黨人,以前東林黨是反抗魏忠賢的先鋒勢力,在民間民聲很不錯,但後來閹黨垮台之後,東林黨就漸漸變成一個謀求政治利益的集團,曆史上南明政權內部的政治鬥爭中,東林黨與馬士英等反東林黨人士的鬥爭,就是主要的內耗。另外,文人士大夫還組成了另一個政治組織,就是複社。東林黨的成員大多是在職官員,是朝中的政治勢力,而複社跟東林黨有所區別,複社的成員多是沒有官職或官職較低的中青年,實際上就是一些喜好評論時政的憤青組織。複社的成員有許多都是東林黨人的弟子,所以東林黨和複社的聯係也很緊密。曆史上,在南明政權中,複社成員也參與了政治,不過卻很難說這些複社成員對國家有什麽功績,因為他們大多把精力放在內部鬥爭中去了。

劉雲對東林黨和複社有所警惕,因為他們都是政治組織,而且,他前段時間招的顧炎武、黃宗羲、方以智也都是複社成員,隻是劉雲沒有給他們任何權力罷了,現在他們還隻是一群小孩子的老師。說實話,劉雲對明朝出現的什麽黨並沒有好感,例如閹黨,它本身就是明末政治腐敗的根源之一,而與之抗爭的東林黨,起初和閹黨鬥爭的時候是代表正義的一方,但曆史上北京陷落後,東林黨人在南明小朝廷還在和閹黨殘餘鬥爭,都國破家亡了,還不能捐棄前嫌一致對外,這些“黨人”的行為在實際上已經對國家有害。

現在,劉雲要把朝廷重建起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讓這些官員把地方官吏,地方民政管理起來,重新建立稅收係統,再把那些被破壞的地方的生產恢複起來。不過現在軍權在劉雲手裏,而錢財劉雲也不缺,所以沒有什麽需要完全依賴這些官僚的,劉雲可謂大權在握,想怎麽拿捏這些官員都可以。因此,劉雲準備建立一個全新的朝廷,並且禁止結黨,禁止黨爭,他可不想讓大明朝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滅亡於黨爭。

於是,劉雲就這樣開始了第一次早朝,時間嘛,不用太早,就定在辰時三刻,也就是早上八點四十五分,這個時間讓皇帝和大臣都不會太辛苦。以前的崇禎天還沒亮就開始早朝,大臣在下麵打嗬欠,這樣商議朝政,能有什麽效率?一陣“萬歲”之後,劉雲讓諸位大臣平身,現在,他們還都沒有什麽“正確”的官職,因為流賊之亂,北京城的大臣已經去得七七八八,現在來的大多是南京城的大臣,官職上和一些北京大臣有所衝突,是時候調整一下了。

於是,平身之後,馬士英便站出來道:“皇上,如今朝政混亂,朝中六部根本就無人,是不是應該重新任命官吏,以穩定朝政。”

此時,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站出來道:“皇上,如今朝廷缺少銀兩,若要重開六部,首先戶部就要有銀錢才行,若官員無錢無俸,朝廷恐怕難以運作。”

此話一出,朝廷上頓時嗡嗡作響,這什麽人啊,要錢要得這麽直接,雖然這話說得有點直,但也是實話。劉雲聽得又好氣又好笑,心道:“好嘛,我剛剛把這些人叫來,他們什麽事都還沒辦成,就開始要錢了,這都什麽人嘛!”劉雲悄悄問了一下旁邊的近侍,才知道原來剛才發話那人卻是錢謙益,官職還不小,曆史上在南明小朝廷裏,錢謙益任禮部尚書。不過,錢謙益之所以出名,更是因為他娶了一個身為“秦淮八豔”的妾室——柳如是。不過,錢謙益的節氣並不怎麽樣,南明危急時,柳如是勸錢謙益投湖盡節,而入水後錢謙益卻推托“水太冷”,最後沒死成。最後,錢謙益還是降清了,這人既想反清,又想保存自己,想法很複雜。

於是,劉雲便道:“眾愛卿放心,錢不是問題,我可以先出五百萬兩銀子救急,不過,組建六部之後,就得把稅收上來,去年一年我都忙於和外敵交戰,根本就沒有收稅,你們誰也別想推托。”

此時,眾臣聽說劉雲要出五百萬兩,便齊聲道:“皇上聖明。”屁,皇上不聖明,是他出的錢聖明,劉雲暗暗腹誹道。不過,這些大臣都感到奇怪,流賊攻入京城,皇帝出京,而不久後就率領軍隊攻了回來,而且後來皇帝的“私人軍隊”越來越多,竟然有幾百萬之多,先後和滿清、外國入侵者打了幾場仗。不管皇帝的軍隊是從哪來的,總之皇帝能養得起這麽多軍隊,定然有無數錢財,所以這些大臣第一次上朝就讓劉雲出錢。

現在劉雲四人在次元艙裏儲存了黃金兩萬一千噸之巨,而白銀則有三十萬噸之巨,之所以會有這麽多黃金,完全是因為搜刮了兩個時空的黃金,尤其是上一個時空,由於有了現代化的機械,再加上劉雲的心神能夠輕而易舉地發現金礦,所以非洲、美洲、澳洲等地的金銀礦以及稀有金屬被劉雲開采了許多,因此累積了這麽多的金銀。一萬噸的白銀就是二億兩白銀,曆史上甲午海戰失敗之後中國就賠了日本二億兩白銀,如此巨量的一筆財富!現在劉雲要拿出五百萬兩,也就是250噸。對於這一點,劉雲相當肉痛,不過沒辦法,錢還是得花出去的,最多以後打敗那些玩家之後就在外國多挖一點金銀補償回來就行了。

此時,朝政討論到稅收的具體問題,大臣們打算按照大明舊製來征收賦稅,聽到這句話,劉雲大喊一聲:“停!——你們說什麽?你們要按舊製來征稅?這樣的話,今年我們能收上來多少稅?”

“這……”劉雲這一問,就把官員們幾乎問倒了,不過不是他們說不上來,而是不敢說。猶豫了一下,馬士英站出來道:“稟皇上,按照往常的稅收,大概能收上來兩百萬兩到三百萬兩的稅,皇上出的那筆錢,可能要好多年才能還回去……”

劉雲一聽,頓時笑了起來:“好啊,很好啊,好個繁華的大明朝,整個國家一億多人口,一年竟然隻能收兩三百萬兩的稅,平均每人繳稅20錢,莫非我大明百姓人人都那麽窮?我怎麽聽說江南大商人的交易,常常以百萬兩計算呢?”劉雲掃了一眼殿下眾臣,忽道,“我聽說,前幾年的商稅不過幾十萬兩每年,而江南商人每年的交易總量,卻以億兩計算!我大明明明如此繁華,為什麽隻收這麽一丁點稅!”劉雲說這話時,幾乎都咬牙切齒,咆哮朝堂了!確實,明朝中期以後,整個中國的經濟總量應該是不亞於南宋的,但這麽大一個明朝,收上來的稅卻不足南宋的十分之一,何也?還是因為明朝的稅務製度,明朝的稅製,可以說是曆朝曆代最失敗的稅製之一。農稅就不說什麽了,一般農民的負擔不重,但也是繳稅的,沒必要在農民身上繼續攤派稅費,但是,明朝的商稅就很成問題了,早期明朝的商稅也是三十稅一,到後來許多地方的商稅幹脆就不收了。明朝工商業發達是沒錯,但再發達也不能不交稅啊,如此一來,跟無政府主義有何區別?

明朝之時大量白銀湧入,通貨略有膨脹,宋朝時一貫錢應該是很多的,而在明朝,一兩銀子隻能買到一石到兩石的糧食(這還是太平的時候,戰亂之時糧價可就不止一兩了)。一石大概是五十到六十公斤,百多斤米糧就要一兩銀子,後世有人估計明朝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200元人民幣,估計起來倒是不差,隻是這銀子也太便宜了。而整個明政府每年隻能收兩三百萬兩白銀,這才是最窮的政府。明朝若要養一支全職的精銳軍隊,四五萬人的規模,那麽每年是需要一兩百萬兩銀子的,按照明政府的稅收,全部收入也就能養個幾萬人,怪不得到後來都沒有可用之兵了,讓滿清幾萬、十幾萬的部隊就能在中國大地上橫行無忌。曆史上,正因為遼東戰事吃緊,崇禎才讓下麵征收“遼餉”,目的是收上來七八百萬兩白銀。這麽點錢如果攤派到全國各地,那麽總體上壓力不會太大,當然陝西等饑荒之地除外。但是,江南等地每年應該上繳數千萬兩商稅的大商人分文不出,zhan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也不出錢,最後這錢隻能攤到沒錢的百姓身上,給人民造成一定的壓力。而當時的滿清,多爾袞正是以“遼餉”作為入關的一個緣由,說明政府壓迫百姓過重,他滿清入關是為了拯救百姓來了。扯淡!胡說八道!明政府根本就沒怎麽壓迫百姓,更加沒有橫征暴斂,如果橫征暴斂了,那麽明政府應該每年能收上億兩白銀才對,養個百萬大軍綽綽有餘,哪能讓滿清入關?

總的來說,是那些大商人、大地主把大明的財富都占了,別說百姓分不到一丁點,就連政府都沒有份,最後就害死了大明,讓滿清入關,然後再把他們手中的錢搶了去,白白便宜了滿清韃子!

現在,劉雲要對付大明的稅務製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