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海中采礦

此時,該進行年終總結了,農曆戊戌年裏,滿清已經覆滅,中國也走上重建的道路,重工業和輕工業在快速發展,輕工業剛剛開始發展,而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其中川漢鐵路和廣漢鐵路已經通車,京漢鐵路到年末時已經接近完成,京哈鐵路則正在施工。這些鐵路都是雙軌鐵路,單軌鐵路效率太低了,即使現在火車不多,兩個方向行駛的火車總得有一輛要停車等待,等另一輛過去後,這輛才能繼續開,效率太低,而雙軌鐵路就可以讓兩列火車相向而行互不幹擾。後世,雖然京廣線等大型鐵路線都已經是雙軌,但人流太多,運力仍然達到飽和,特別是春運期間,簡直就是乘客的受罪日。劉雲的觀點是,鐵路不夠就多修幾條,火車不夠就增加幾列嘛,單軌不行就雙軌,雙軌不行就四軌,如果四軌還不能滿足鐵路運輸?我靠,哪有這麽多人?再不行就八軌!如果還不行,天哪,火車就該淘汰了,地球也人**炸了!劉雲的觀點就是數量壓倒一切,咱不差錢……咳咳,是現在他們不差錢,但地球上的中國還是挺差錢的,想要多修幾條並行鐵路,那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還要考慮投資與回報的比率,問題很複雜。

農業方麵,在李鴻章的帶頭下,一些開明地主把大部分的耕地賣了,轉而投資實業,留下的土地則由國家低價收購了,或貸給農民,或賣給紅星農業公司搞什麽“高科技農業”。就全國來說,在政|府的強製下,絕大部分地主都已經減租減息了,還有一部分人不肯減租,被處理掉了,呃,是被送去勞改了,除非發現他以前有足以判死刑的罪行,一般是不會隨便殺人的。不過,農業方麵的增長率不大,其實也是,以舊的農業技術,就算農民的租稅減輕了,也隻是農民本人的收入增加而已,整個國家的農業產值並沒有怎麽增加,所以,劉雲決定在新的一年裏推廣高產作物了,這才是農業增長的根本途徑。至於土地所有製,劉雲會逐步把地主手裏大量的耕地收購回來,進行土地改革,不說什麽主義,起碼讓耕者有其田才是正理,不過這一點不能太急,急了容易出亂子。

工業方麵倒是增長迅速,這也得益於大量的國家投資建設,帶動了工業的發展,其中紅星企業仍然是全國工業的領跑者,帶頭大哥,其他“民族資本家”隻是小弟而已。城市化進程開始,全國大部分城市的現代化程度都不高(這個現代化指的是十九世紀末的水平),還有非常大的建設空間。由於工業增速快,工人緊缺,所以工人待遇有了提高。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一方麵國家規定了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以及勞動強度的上限,另一方麵紅星企業的工作強度適中,待遇好,這就迫使其他企業也不能太過苛待工人。劉雲私下說了一句話,沒想到被各個媒體引用:“企業的勞動強度適中,待遇不錯,這樣的企業就是造福社會,反之,勞動強度高,工資又低,這就是**裸的剝削,是要被專政滴!”所以,基本上沒人敢違反工資和勞動強度的標準。和當今世界其他國家比起來,中國的勞動環境算是最好的,因為十九世紀末這個時代,各國資本家還是那些“殘酷的資本家”,“壓榨”工人的資本家,直到二戰之後,勞資關係才得到改善。

合理的薪酬,才能提高人們的購買力,否則隻會讓貧富分化加劇,對經濟發展也是不利的。

至於1898年全國的總產值,原本預計是二億兩白銀,現在用銀元券結算,那就是兩億元,不過,因為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增大,以及新貨幣的發行,所以總產值竟然達到三億元!這個增幅,實在是非常巨大。如果是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可能有這麽高的速度,除非是通貨膨脹搞出來的假數字,而現在又沒有發生通貨膨脹。其實,是因為現在的中國有劉雲的支持,還有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嗯,對這個時代來說都是新技術。要不然,紅星企業這麽大一個壟斷企業在中國是沒法出現的。這就相當於劉雲這幾個玩家在給中國輸血,不僅輸血,還喂營養餐。曆史上,建國之初的恢複性增長,工業增速也很快,不過那個增速有很大程度是因為犧牲了農民的利益,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結果,那時候是很無奈的,因為資源有限,不能所有方麵都同步發展,必須有所側重,有所犧牲。而現在,劉雲本身不差錢,原料?可以賣。技術?可以賣。這就不需要壓低農產品價格來發展工業了。至於貨幣緊缺,劉雲都提供了一億兩白銀,然後再發行貨幣,一般國家的發展哪裏找來這麽好的援助?

不過,劉雲覺得,現在實行銀本位製,中國的經濟越發展,他就得提供越多的白銀。即使發行銀元券可以讓他注入一兩銀子當成三兩來用,但總得讓白銀不斷增加才行,他不能總是養著中國的貨幣吧,那他自己收集的貴金屬豈不是越來越少?

其實,金本位、銀本位製度都有這個問題,使用貴金屬當貨幣都是這樣,如果金銀總量不增加,那麽社會產品價格會不斷下跌,雖然社會產品總價值在增加,財富在增加,但人們的積極性就調動不起來。說起來這也是商品交換留下來的毛病之一,老馬都說過,“商品交換從物物交換發展到以貨幣作為媒介,是一個驚險的跳躍”,嗯,原話記不清了,但老馬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人們總是要看到金錢數字的增加,做起事來才有幹勁。如果今年我有十塊錢,過了十年還有十塊錢,雖然十年後的一塊錢能買到十年前兩倍的東西,但人心理上覺得錢沒有增加。很奇怪的想法。但是,當人們在算過去的物價時,對於過去一塊錢值現在的幾塊錢又算得很清楚,人的想法還真是奇怪。

所以,“經濟學家”們就根據這個來給濫發貨幣找理由,說是金本位製度的終止,是因為黃金不足,而經濟增長過快。實際上,這雖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也隻是次要原因,曆史上金本位製度的終結,更多是因為各國的貨幣都大量發行,大大超過經濟增長的速度,隻是一般人沒有意識到罷了。結果,濫發貨幣就成了“一小撮人”集團斂財的工具。

從“貨幣增長要跟上經濟增長速度”這個觀點來看,經濟越發展,物質財富越多,就得增加越多的貨幣,現在,劉雲就被這一條背上了包袱。先前投入一億兩白銀,現在眼看著兩億元就快全部進入市場了,如果要維持這個儲備率,就得繼續投入白花花的銀子。一億兩可是五千噸呐,雖然這反映了中國在快速發展,可劉雲看著他巨額的白銀儲備不斷減少,心裏也相當不爽。現在,劉雲擁有五萬多噸黃金,九十多萬噸白銀,這些都是在各時空裏不斷開采的結果,雖然完全夠用,但他心理上不能接受錢不斷減少這個現象,所以,他正在想法子弄點金銀回來。

地球上哪裏才有最多的金銀呢?大海!大海裏有五百五十萬噸黃金,一億八千萬噸白銀!可惜,全球的海水總量太多了,所以金銀的含量十分稀少,這可是一個超級大難題。曆史上,德國在一戰戰敗後,協約國要求德國賠償巨額賠款,但德國當時十分缺錢,連自身建設都拿不出錢,談何賠款?因此,一名德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不記得了)哈柏就向政|府提出從海水裏提煉黃金,隻要提煉其中的十分之一,就有五十五萬噸之巨,那麽德國不僅可以一舉擺脫戰爭造成的貧困,還能得到極大的發展,變得極度富有(一國擁有大量黃金,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可以從別國購買大量物資,但若其他國家都害怕了,對其封鎖,那這種貨幣就沒用了,淪為國內膨脹的通貨)。不過,德國人忽略了黃金含量的稀少,以及提煉的難度。全球海水總共有140億億噸,也就是10的18次方這麽多的海水,而黃金隻有五百五十萬噸,濃度是兩千五百億分之一,銀的濃度高一點,也不過一百億分之一,是黃金的二十倍。所以,哈柏努力了幾年,隻得到十分稀少的黃金,十分沮喪,最後痛哭著向德國人道歉。

不過,海水中金銀含量的巨大,還是讓人類垂涎,不斷有人嚐試用各種辦法提煉黃金之類的貴金屬,但是,海水數量太龐大了,人類的生產力還沒法處理這麽多的海水。

如今,劉雲設想了這麽一種辦法:用納米機器人!首先,製造一個篩狀物,一般用多層篩子,以提高效率,然後在篩子上附著大量的納米機器人,這些納米機器人經過特殊設計,隻對金銀敏感,這一點對劉雲很容易,他現在的納米機器人能夠識別並移動任何無放射性的原子,然後,這些篩子就能從海水中“濾取”金銀了,隻需讓一艘船或者多艘船拖著巨大的“金銀篩”,每天在海裏轉悠,就能濾取相當大量的海水,因而獲取金銀就相當可觀了。以鄭和級武庫艦為例,拖著大篩子不斷轉悠,那麽每天可以濾過26億噸的海水,那麽就可以提取300公斤的銀,10公斤黃金,那麽一年就可以提取100噸白銀,3.6噸黃金,這已經是一個相當牛逼的數字了!如果多艘大船都拖著金銀篩到處轉悠,嗯嗯,大筆貴金屬就這麽進賬了。

想到這裏,劉雲禁不住樂了起來,嗬嗬傻笑,看得梅青一陣心慌,嗔道:“你這家夥,又在想什麽壞事?”

劉雲高興得湊過去摟住梅青親了她一口,弄得她臉紅紅的,劉雲又笑了一陣,才道:“你猜猜,我想到什麽好主意了?我想到一個超級賺錢的好主意!這下子,我們發達了!”

梅青紅著臉,聽完劉雲的想法後,冷靜下來,道:“一艘船年產100噸白銀,3.6噸黃金?看似很多,其實,還不如挖礦來得多。你想想,100艘船,才年產一萬噸白銀,360噸黃金,而這船可是鄭和艦這樣動力強大的巨艦,才能拖動這麽大一個金銀篩,換了其他船隻恐怕要打折扣。而我們現在隻有不到兩百艘鄭和艦,加上以前造的戰列艦,還有各種軍艦,總計才相當於七八百艘鄭和艦的效果,而需要這麽龐大的船隊到處航行,那些舊軍艦不是核動力,還沒法一年365天都在海上轉悠。所以,這種做法的效率似乎不夠高。另外,海水裏麵可不止金銀兩種礦物,嗯,含量最大的是氯化鈉……咦?你想幹嘛?”

劉雲一臉黑線:“你想忽悠我嗎?氯化鈉不就是食鹽了?我要它幹嘛……你笑什麽?”

此時,梅青已經笑得前俯後仰,“嘻嘻,你反應太慢了,我說了這麽久你才知道……唔,登徒子!”梅青俏臉緋紅,而劉雲正回味著雙手的感覺,眼光還盯著她的翹臀,嗯,吃豆腐的感覺真好。

經梅青提醒,劉雲才想到,海水裏不隻有金銀,像鎢、溴、銅、鉬等多種比較稀少的元素,在海水中的總量都很大,比金銀的總量大得多。而海裏的礦物,除了海水之外,還有海底礦脈,錳結核等,礦藏儲量極其豐富!於是,劉雲改變了方法,轉而設計了一種專門的巨型采礦船,排水量高達100萬噸,采用小型聚變發動機作為動力,說是小型發動機,實際上功率比裂變反應堆大得多,這是聚變的牛逼之處。這種采礦船將行駛到洋流經過的道路上,然後投下一些“深潛納米核心”,之後,這些深潛納米核心開始生長,在海底紮根,同時從船上伸出管道與這些深潛納米核心連接,給納米核心提供能源。然後,這些納米核心將四處擴展,形成一個龐大的根係,不斷地采礦,然後用采來的原料建造一個海底采礦基地,接著再次擴張,在更遠的地方再形成一個海底采礦基地。於是,這些海底采礦基地延伸出的龐大根係,將源源不斷地汲取海底的礦物,輸送到采礦船上,這樣,采礦效率將會極高。為了篩取海水中的金銀,采礦船還會放出另一種“海藻式納米核心”,這種納米核心將生長出許多海藻狀物,組成一個巨大的網絡,同時與海底采礦基地生長出來的巨型管道相連,使其不被海水衝走。這樣,隻需洋流經過,那麽海藻式采礦網將會篩取出海水中的金銀,以及其他礦物,這種海藻式采礦網和海底采礦基地結合在一起,形成龐大的采礦係統。一艘采礦船的能量,可以供給數千平方公裏這樣的采礦係統(當然海藻和根係都比較稀疏,不能太密集),就像一個過濾器擋在洋流前麵,但不會減緩洋流速度(影響很小),這樣就可以“提煉”大量的海水,效率比輪船拖著小篩子要高多了。

根據計劃,劉雲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五個區域放置五艘巨型采礦船,周圍自然有軍艦保護,然後每年可以開采100萬噸白銀,3.6萬噸黃金,其他礦物,如鐵、錳、鎳之類,則以億噸計!不過,金銀的產量會隨著時間增長而減少,因為你把海洋中的金銀篩過一次,含量自然就減少了。而洋流本身不能帶動所有的海水,深海和非洋流地區的金銀開采不到,所以,五年左右就可以開采海水中五十分之一的金銀,也就是三百六十萬噸白銀,十一萬噸黃金!再往後收益就比較少了,因為這片洋流帶動的海水裏麵的金銀已經差不多了。不過,金銀還是其次,真正實用的是其他礦物,例如鋼鐵,如此采礦每年可產兩百億噸!海底有鐵,海水中也有鐵,就這麽采礦,一年就比得上澳大利亞那些容易開采的富鐵礦!澳大利亞人,你牛個啥?高科技,比你那點鐵礦牛得多!

劉雲向澳洲人比了千萬根中指,表達無限的鄙視,他決定日後若能返回地球,一定要狠狠折辱那些狂妄的澳洲人。

其實,地球上鐵元素的含量非常多,在地殼裏是含量第二的金屬元素,僅次於鋁。從整個宇宙來看,除了氫、氦這兩種宇宙形成之初就大量形成的元素(宇宙之初鋰也有少量生成),其他元素都是在核反應及恒星爆炸中形成的。氫聚變成氦,氦可以聚變成碳,其中的核反應也可以形成其他的較輕的元素,如矽、鋁、氧等等,總之宇宙中輕的元素含量是非常多的,地殼中含量前三的元素也是氧、矽、鋁。至於鐵元素,宇宙中的大恒星,如果聚變反應能一直進行下去,那麽最終會形成鐵,因為鐵的能量最低,再怎麽聚變都聚變不起來,是核聚變的“最終廢品”,所以鐵也很多。而鐵以後的元素,大多是超新星爆發之時,吸收中子、質子,然後發生一係列核反應而形成的,含量就低多了。

不過,地球上的鐵元素的分布非常分散,例如中國南方的紅土地,其中就含有大量的鐵元素,但這些紅土地是沒法作為礦物開采的,隻有聚集的鐵礦才適合人類開采。所以,目前地球探明的鐵礦儲量僅僅6000億噸,看似很多,但和整個地球比起來,是非常少的。因為整個地殼中鐵元素的含量高達4.75%,總計以百億億噸計,跟海水總量差不多!可見鐵元素十分分散。

不過,現在劉雲擁有納米機器人,以之建造的礦塔,無論是陸地礦塔還是深潛礦塔,都由根係采礦,可以開采地殼中分散的鐵元素,所需的隻是能量而已,給礦塔供給的能量,決定了礦物的產量。所以,五艘巨型采礦船加上采礦網絡,就能形成每年200億噸鋼鐵的產量,相當驚人。

此時,劉雲感慨道:“有了納米技術,就真的不差錢了。”

這些巨型采礦船的製造需要一個月,噸位是航母的十倍,建造時間隻是兩倍而已,這就是指數增長的快捷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