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華盛頓條約
北美落基山脈西南的方圓四百公裏範圍內,這片被陸基離子炮轟擊過的土地,現在是滿目瘡痍。離子炮的威力真不是蓋的,比任何風暴都要強得多,所過之處,不論是房屋還是樹木,人類還是動物,統統被離子流夷平了。到處都是殘垣斷壁,GDI部隊的破銅爛鐵散落在原野上,落基山脈的森林也被削去一片。至於人員傷亡,初步估計有上百萬!一炮之威,乃至於此!
戰爭進行到這裏,也應該結束了,謝旭並未發動什麽進攻,而是有點意興闌珊。擁有這樣的大殺器,還真有種獨孤求敗的感覺。另外,他也接到上麵的命令,讓他等待GDI的反應。
而GDI的人們,從領導人到民眾,得知這一慘案後先是震撼,然後是驚恐,天知道中國人什麽時候會拿這種離子炮來夷平“帝國主義的堡壘”。
“停戰!——”麥肯錫尖叫一聲,隨即暈倒過去,似乎心髒病發作了。根據小道消息,紐約華爾街的某些大財團已經對麥肯錫這個代理人不滿了,看來這個狐假虎威而且經常幹政甚至阻礙執政官行使權力的政客很快就要下台了,GDI首席執政官麥克尼爾重新獲得了權力,而那些大財團們也準備躲藏起來一段時間,暫時不會幹政了。
“戰敗了……求和吧,早就應該這樣了!”麥克尼爾苦笑一聲,他這個軍方上來的領導人,鷹派總統竟然也無可奈何地做下這個決定。當他知道軍隊和民眾傷亡上百萬,無數座城市遭到嚴重破壞之時,已經明白這場戰爭不可能獲勝,也沒有必要繼續下去,而應該停下來重建並恢複元氣了。
“GDI承認戰敗!——”當這個消息傳遍全世界之時,所有西方人都垂頭喪氣,而全體華人則歡欣鼓舞。雖然大多數人看來這場戰爭很無厘頭,中國本沒有理由發動戰爭,但勝利者始終是勝利者,沒有中國人會譴責中國自己“非正義”,如果有的話,那他不是叛徒就是腦殘。就像當年的鴉片戰爭,雖然所有中國人都說這是非正義的,但英國人肯定認為這戰爭正當得很,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嘛。隻有弱者才會用“譴責”、“憤慨”等詞匯。所以,西方媒體立即炸翻天了,譴責謾罵之聲不斷。
“慘無人道!——中國違反國際法使用大殺器,屠殺數百萬無辜民眾!”這是CNN的頭條。
“中國人釋放了地獄的惡魔!他們使用了一種叫做‘死光’的武器,危害更甚於核彈,世界有滅亡的危險!”這是路透社的評論。
“自由世界不會屈服於暴力,任何邪惡帝國終將失敗!”這是BBC的宣傳口號。
總之,西方世界的媒體已經把中國看成堪比蘇聯的邪惡帝國,罪惡的根源,使用大殺器就是中國的罪證。不過,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媒體卻不這樣看,他們的新聞標題甚是有趣。
委內瑞拉電視台報道:“惡有惡報!GDI曾經用離子炮殘忍殺害數百萬黃區民眾,如今中國人反過來用離子炮對付他們,可謂因果報應。雖然大殺器的手段略顯殘忍,但殘忍的手段來對付同樣殘忍的帝國主義,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至於中國官方的報道,又是另一種口氣。外交部發言人秦鐵解釋道:“這場戰爭完全是由GDI引起的,中國軍隊隻不過去美國取回失物(塔西圖斯曾經在中國公開出現,所以中國宣稱塔西圖斯的所有權,但並未向公眾說明這是什麽物件,隻說是一份神秘資料),而GDI悍然發動攻擊,甚至使用離子炮與核武器來對付我軍。迫不得已,我軍奮起反擊,最後建造了離子炮來還擊。用我們中國的話,這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我們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GDI用離子炮攻擊我們,那我們也用離子炮回報他們,結果的不同,隻是因為他們的離子炮攻擊失敗,而我們成功了而已,我認為從道義來講完全是正義的……”
不管中外媒體如何打口水戰,中國和GDI的高層已經開始停戰談判,中國外長唐謙提出五個條件:
一、割地,GDI割讓阿拉斯加給中國,這樣的話阿拉斯加就和西伯利亞領土連成一片,整個白令海峽都將屬於中國。阿拉斯加雖然是一塊貧瘠之地,而且其擁有的石油、礦產等資源在泰伯利亞泛濫的今天也沒那麽重要了,但這片土地的戰略意義和政治意義依然很重要。如果阿拉斯加屬於中國,那麽中國的兩百萬陸軍就可以直接攻擊北美本土,不受海軍投送能力的製約。而且割讓領土的端子一開,GDI將顏麵掃地。
二、賠款,GDI賠償中國的戰爭費用5000億華元。
三、廢除貿易限製,中國商人可以在GDI任何一處港口自由交易,允許中資自由進入GDI投資和收購。之前GDI製造了一係列中國產品的“醜聞”,雖然最後證實是謊言,中國產品並無任何質量問題,但GDI已經封鎖了貿易,這一次終於能夠全麵打開貿易之門,中國產品將在GDI市場上傾銷,嚴重打擊GDI的製造業。
四、GDI的關稅應與中國商定。
五、中國公民在GDI領土內擁有治外法權。
接到這一紙條文之時,GDI女外交官凱特差點暴跳起來,喪失所謂“淑女”風度,尖叫道:“我抗議!這是**裸的不平等條約!GDI不會接受這樣荒謬的條約……”
唐謙一臉冷笑地看著失態的女外交官,心道:“形勢比人強,你這個瘋婆子在這大吵大鬧有什麽用?不平等條約?哼,這不過是兩百年前西方人逼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報應罷了!”
此時,一名女副官輕輕扯了扯凱特的衣角,小聲道:“女士,執政官有新的指示,請您先去查看……”
凱特這才醒悟過來,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這不應該是外交官的表現,於是她迅速恢複了平靜,道:“唐謙閣下,我去處理一些緊急事務,請恕我失陪……”說罷便和女副官匆匆退下了。
原來,麥克尼爾的指示是:“中國人提出的條件,隻要不涉及領土,都可以談判。”沒辦法,在戰爭中,GDI在幾分鍾內喪失數十萬大軍,這個打擊已經夠大的了,由不得他們在外交上再擺架子。
經過激烈的談判交鋒,GDI外交人員勉強同意了除割地之外的一切條件,但在割地這一條上麵絲毫不肯鬆動,而中國方麵也不肯放低價碼,談判就此僵持下來。不過兩天之後的另一個軍事行動讓GDI迅速同意了這一點:謝旭的兩萬部隊轉移陣地了,他們擁有了足夠多的鳳凰飛船,於是就把陸基離子炮、激光防禦係統之類的關鍵裝備拆了,把整個臨時基地打包起來,部隊開始向東轉移,然後在華盛頓空降。此時華盛頓附近僅有三萬多GDI軍隊,根本不是謝旭這支“殺神部隊”的對手,他們不敢動手,隻得任由中國軍隊占領華盛頓的各處戰略地點,雙方軍隊對峙起來。但是,GDI的中樞、首都就是華盛頓,敵人的大軍竟然直接進入首都!這是何等奇恥大辱,GDI高層幾乎嚇破了膽,最後同意了中國提出的所有條件。
在中國外長唐謙的提議下,這個條約將在華盛頓簽訂,稱為“華盛頓條約”。這個條約,宛如近兩百年前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翻版,真是風水輪流轉,西方人終於嚐到了報應。
“鴉片戰爭中,西方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的大門,近兩百年後,中國人來複仇了,同樣用空天的堅船利炮逼迫西方世界彎下高傲的頭顱。從此,世界不再屬於西方人,而屬於中國……”這是麥克尼爾回憶錄中的原話。
於是,戰爭結束,謝旭及其部隊得勝回朝。
GDI戰敗之後氣焰收斂了許多,再也沒有以前那種不可一世的態度,再也不以世界的領導、救世主、文明的希望而自居了,而是低下頭來慢慢舔舐傷口,重新建造,以恢複實力。這次慘敗,也刺激他們投入更多的金錢和人力到科研中去,試圖追趕與中國的科技差距,雖然不可能追上,但也加速了他們的進步。
至於Nod,則利用中國和GDI交戰,GDI軍隊轉移,中東和北非空虛之際,率領二十萬大軍浩浩****地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最終到達東歐,開始傳播他們的宗教,聚集信徒,重建東歐。因此,東歐漸漸成為Nod的政治核心和軍工基地(在《命令與征服3》中,有一關名叫“阿爾巴尼亞”,可以看到Nod在那裏堆積了成千上萬的坦克,可惜被指揮官摧毀了。)同時,Nod行事也低調了許多,恐怖活動漸漸減少,尤其是美洲、西歐等地用以恐嚇GDI民眾的“例行恐怖襲擊”漸漸消失了,這更讓GDI產生了“Nod漸漸衰落,直至消亡”的感覺。凱恩就是利用這個時機為Nod積蓄力量,為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做準備。
正因為這兩大勢力的沉寂,中國也不是愛惹事的國家,所以,世界漸漸平靜起來,這個時空的地球人渡過了一段難得的和平時光,為期十年,直至2046年,凱恩開始謀劃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
中國這邊則注重於國內建設,國內的建設才剛剛開始幾年,還有許多開發的空間,特別是山區、農村,這些地方的建設可謂任重而道遠。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區也常常是貧困落後的代名詞,像廣西、湖南、江西、貴州、雲南等西部地區,都有許多很偏僻的山區,發展進度仍遠遠落後於全國。至於黃土高原,以前因為缺水而限製了經濟發展,現在有了海水淡化工程,情況好轉了許多,交通方麵,黃土高原至少也比桂西北、湘西、雲貴高原這些地方好得多。所以貧困問題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區。
對此,劉雲認為發展交通是關鍵,但是,要在崇山峻嶺之間修路,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就算有納米核心工廠和眾多大型工程機械,這些地方的修路成本也比一般公路、鐵路高得多,但並非不可承受。所以,劉雲決定不惜成本為這些地區修建一種公路——管道高速公路。
管道高速公路並不新鮮,因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裏隨處可見,大城市裏摩天大樓林立,大樓的人口密度很高,光靠地麵那一層公路實在有點難辦,所以就修建了架設在空中的管道公路,用於溝通高層建築。這種管道在各種科幻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而今在大城市裏變成現實。這樣一來,城市交通就完全沒問題了。交通壓力大?那好,再建一層公路,就是如此簡單。
如今山區的公路也用管道高速公路,這是何意?其實很簡單,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碰到高山阻隔,直接挖隧道穿過去,絕不繞道搞盤山公路,雖然打洞成本較高,但節省了日後的交通成本。這種管道就是為了保護隧道內的公路,萬一有地震也不用怕,合金管道抗震強度極高,不會出現隧道坍塌、道路堵塞等現象。另外,管道也隔絕了公路和外界環境,除了抽風機的空氣交換,就沒有別的物質交換,防止垃圾泛濫,破壞公路附近的生態環境。
南昆管道高速公路,這是溝通多山地區管道高速公路的代表。從南寧至昆明,這一路上多是崇山峻嶺,所過之地的經濟也不太發達,盡管之前已經修建了從南寧經過一小段貴州最後到昆明的超導磁懸浮鐵路,但這仍然不夠,因為這種高等級的鐵路中途停站很少,僅在廣西百色和貴州興義各停一站,鐵路線輻射的地區僅是四個城市及其周邊,廣西和雲南這裏仍然需要一條自由度更高的交通要道——高速公路。有了管道高速公路,這種情況大為改善,這時的輻射地區不止幾個點了,而是一整條線。
2036年底,GDI舉行執政官選舉,這是一次政治大洗牌的時機。現任執政官麥克尼爾於四年前因為對Nod的戰爭勝利而贏得選舉,這一次卻因為遭遇中國,屢屢失敗,還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條約,所以麥克尼爾毫無懸念地敗選了,而且他的軍職也無法恢複,隻得“卸甲歸田”了。下一任執政官名叫杜根(《紅警2》的美國總統就叫杜根,當時我還以為是“杜魯門+裏根”呢,沒想到西方人確實有這個名字),但在CNC中並未提到過。杜根運氣比較好,將會連任兩屆,在其任期之內,GDI經濟得到極大的恢複,軍事實力也恢複起來,廣受讚譽。另外,GDI的新型離子炮衛星也在他任期內戰戰兢兢地發射上天,中國方麵隻警告了一次,讓GDI的離子炮衛星不得經過中國領土上空,因此GDI把它們做成同步衛星。杜根的任期直至2044年,他比較幸運,避過了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他的繼任者羅伯特就慘了,上任到第三年(2047),羅伯特登上費城太空站召開年度會議,在新年之際一枚Nod核彈衝天而起,將太空站炸得灰飛煙滅。羅伯特和其他GDI高層的死,揭開了第三次泰伯利亞戰爭的序幕,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