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

唐朝還在回味著剛才楊永泰提供的信息,這兩位老工人回過神來後立馬就雙膝跪地,納頭就拜,嘴裏還恭聲喊道:“草民王德貴、劉繼業,拜見委員長,祝委員長福與天齊,萬壽無疆!”

唐朝見狀,趕緊把王德貴、劉繼業二位老工人扶了起來,顯得那般自然地彎腰幫兩位老師傅撣去膝蓋部位的塵土,不易近人地笑道:“王師傅,劉師傅,現在不是已經民.國了嘛,咱不興前清時代那一套,動不動就跪,咱們漢人的骨氣和脊梁就是被這二百多年的奴才規矩給跪沒了!咱們的老祖宗說過,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之外,咱誰也不跪!在我的治下,這就是規矩!”

“聖君啊!聖君啊!”王德貴老眼中滿是激動的淚花喃喃說著。

“明君聖天子啊!咱們老百姓有福了啊!聖天子明君啊!”劉繼業似乎看起來比老王頭還要更顯得激動不已。

嘿嘿,在老百姓的心中,這皇權思想還是蠻重的嘛!唐委員長心裏暗自得意,臉上卻是裝出嚴肅的模樣,正色說道:“二位老師傅,可不敢這麽說啊!現在是民.國了,沒有皇帝了,更沒有什麽聖上、聖君、聖天子了!”

“唐委員長,我們這些升鬥草民可不管民.國不民.國的,誰能為我們帶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誰能帶領國家走向繁榮富強,誰就是我們老百姓心目中的聖君天子。是千古一帝!”王德貴唏噓不已地感慨說道:“前湖廣總督張南皮搞漢陽鋼鐵廠的時候,草民就在漢陽廠裏當學徒,這麽多年誰都在喊實業救國,工業救國,可真正能做到的,除了唐委員長,再也沒有第二人能比得了!

委員長啊!民.國八年草民一家子都遷到了當時的唐家堡。現在的西京,在西北鋼鐵集團當師傅帶徒弟,西北政府這些年來的為咱們老百姓做的每一件事。咱們老百姓可都裝在這兒啊!”

王德貴邊說邊用力拍著自己的胸口,繼續說道:“現在的西北人,有哪個不說自己是祖上八輩子積德。所以才有幸生活在如今的大西北王道樂土,對比中原和南方的老百姓,我們西北人人人都有的優越感,簡直比洋人還要洋人。”

“嗬嗬,王師傅,這都是我們政府人員應該做的,要做不到這點,我們就都不合格。”唐朝的笑容充滿了親和力,“執政為公,勤政為民。這是每一位西北官員都必須時時牢記的座佑銘。咱們西北人不興說大話說空話,少說多做,是我們西北人最大的優點。

咱們大西北雖然富強起來了,但是我們的國家,包括絕大多數的國人同胞。還都生活在水生火熱的封建奴役和殖民統治之下。所以,包括我本人在內,我們大家現在做的都還不夠,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繼續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奮鬥終生!”

這時候。往這裏匯聚的工人越來越多,沒一會兒,圍觀的人群已經把整條馬路堵得水泄不通。

霍羽林和楊永泰在一旁急得直跺腳,偏生唐委員長明令禁止他們拉警戒線和隔離帶,無奈之下,他們隻能一邊提高警惕,一邊向青島軍區司令員薩鎮冰通報現在發生的緊急狀況。

威海造船廠的武裝護廠隊和守備部隊,得知這一情況後,火速派出了兩支營級規模的輕裝部隊,在工人聚集的現場外圍五百米設立警戒張,許出不許進,對於聞訊趕來且越來越多的工人群眾采取了果斷然的隔離措施,並且對隔離帶以內的所有人員進行了嚴格的身份甄別和登記。

唐朝看到自己已被熱情的工人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廠區交通也被嚴重堵塞,此時離去的話,必定會傷及人民群眾的心,臨機一動,命令手下通知威海造船廠的領導,唐委員長要在造船廠的工人大禮堂與工人代表進行親切座談。

這個消息經造船廠的廠區馬路邊到處都安裝的大喇叭廣播後,得到了全廠所有工人和家屬的熱情擁護,人們紛紛高呼著“唐委員長萬歲”的口號,井然有序地回到各自的分廠車間班組,就參加座談的代表人選進行民主選舉。

借著工人們在選舉代表的機會,唐朝將王德貴和劉繼業請到了工人大禮堂的小會議室裏麵。有了造船廠的領導和工程師的參與,王德貴的觀點再次得到所有人的讚同,強烈要求唐委員長一定要想辦法把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從日本人手裏奪回來。

王德貴是湖北大冶人,因此對大冶鐵礦的情況非常了解。作為民.國最早的一批鋼鐵工人,王德貴對大冶鐵礦的感情遠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自從親眼看著西北政府一天比一天強大,西北海軍的規模也是一天比一天威風,想向唐委員長進言把大冶鐵礦搶回來的想法自從萌發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今天這個心願總算是達成了,王德貴對偉大領袖唐委員長有著一種盲目的迷信,覺得隻要唐委員長點頭了,大冶鐵礦就肯定已經是屬於西北政府,屬於中國人的了。

詳細了解了清末湖北漢冶萍公司的來龍去脈後,唐朝對小鬼子為謀取漢冶萍公司所做的種種下三濫手段也不由恨得牙癢癢的。

尼瑪的,大冶鐵礦的高品位鐵礦隻能是小鬼子拉回日本冶煉,其他任何人不得開采動用一絲一毫。漢陽鋼廠不得恢複鋼鐵生產,所需鋼鐵可以從大日本帝國購買,這種霸王條款,盛懷宣這個老混蛋居然答應了。

所有的霸王條款,都是因為背後有著強大的武力支持。現如今要論講霸道,咱可得好好論道論道了。

世界海軍軍備大競賽。是唐朝親手挑起來的,對於鋼鐵價格一路攀升,唐朝當然一直都在嚴密關注著,唐朝可以肯定,這種增長還會逐年遞增,直到新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才會慢慢滑落。但這種滑落也不會是長時間滑落。隻要有戰爭爆發,鋼鐵企業還將持續增值。

以當前鋼鐵價格的增長趨勢,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那可都是黃金產業啊!本委員長怎麽可能讓小鬼子占這個大便宜。

得想個辦法從小鬼子手裏把這兩座能下金蛋的母雞弄回來。咱是文明人,可不興用野蠻強搶的手段,咱得做到有理有節。合理合法,讓小鬼子有苦都不能言,有冤也沒去審。

唐朝現在可沒功夫琢磨著怎麽收拾小鬼子,因為威海造船廠的工人代表已選舉出來了,全體工人幹部一千五百四十七名,已經在職工大禮堂裏恭候唐委員長的大駕。

在威海造船廠的廠長、副廠長等人的陪同下,唐朝剛剛走進大禮堂,就聽到裏麵的工人幹部代表們激動熱烈的歡呼起來。

‘唐委員長萬歲,唐委員長萬歲,萬萬歲!‘

‘唐委員長萬歲。唐委員長萬歲,萬萬歲!‘

‘唐委員長萬歲,唐委員長萬歲,萬萬歲!‘

‘……‘

民心可用啊!唐朝暗自感歎著,一邊往禮堂的主席台上走。一邊不時地與走道兩側的工人幹部代表們握手致意。

也不知這一路上跟多少人握過手,上到主席台就座後,唐朝感覺自己的手都快抽筋了。可這事沒法跟人說啊,隻能自己憋著忍著。唉,沒事搞什麽親心活動嘛,這不是自己找罪受嘛!人民群眾真是太熱情了。熱情得有點讓人受不了啊!

稍事調整了一下自己的狀態,唐朝緩步走到主席台的演講席前,看到台下的工人幹部代表們不約而同安靜下來,唐朝聲音格外宏亮地大喊一聲:“工人萬歲!人民萬歲!”

“唐委員長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委員長萬歲!萬歲!萬萬歲!”

“……”

唐委員長的一句“工人萬歲,人民萬歲”頓時使得下麵的工人幹部代表有如火山爆發似的山呼海嘯起來。其狂熱程度,勝過之前數倍。

“我很高興能站在這個演講台前,因為,我看到了我們中國產業工人的隊伍終於成長起來了!”唐委員長的這席話,自然又引得台下的工人幹部代表們把雙掌都拍腫了。

“今天,王德貴老師傅給我好好的上了一課。”唐朝顯得非常誠懇地繼續說道:“王師傅讓我知道了我這個委員長當得還不夠格,因為在中國,還有著許許多多屬於我們中國產業工人所有的礦山、機器和工廠,現在還被洋人列強、封建軍閥們霸占著,充當著奴役和壓榨工人兄弟姐妹血汗的工具。為什麽會這樣?是追根究底,還是我們不夠強大!

山東沿海地區這些年以來的變化,可以用四個字來總結,日新月異!這些變化,不是某個人的功勞,也不是政府的功勞,而是我們全體產業工人的功勞!我們的國家雖然屬於大陸國家,但卻有著綿延萬裏的海岸線,有著廣闊無限的海疆,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發達的造船工業,造不出比洋人列強更先進的戰艦船舶,我們就沒有辦法來保護我們的海岸線,沒有辦法去捍衛屬於我們的海疆!

今天,在這裏,我要鄭重地對你們說,偉大的造船工人們,你們辛苦了!我代表西北政府,代表西北人民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沒有你們,就沒有西北海軍的強大艦隊,就沒有中國海軍的未來!因此,我要再次向你們高呼,工人兄弟姐妹們萬歲!”

“唐委員長萬歲!萬歲!萬萬歲!”

“唐委員長萬歲!萬歲!萬萬歲!”

“……”

待現場所有工人幹部們的心情稍許平複,唐朝繼續說道:“因為我們不夠強大,所以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勤勞動、努力工作。隻到有一天由我們中國製造出來的艦船,遙遙領先於全世界所有的列強國家。五大洲四大洋都飄泊著我們中國製造出來的艦船,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才真正地站起來了!

艦船工業,屬於高技術高標準高要求產業。質量,是工廠的生命,也是工人的生命。更是我們海軍將士們的生命!因此,我鄭重地懇請你們,不論你們身處何種崗位。從事什麽性質的工作,都要時刻牢記,質量等於生命。未來的世界,是屬於質量領先者的世界!請大家務必建設有質量文化的質量體係,創造有生命有靈魂的高品質質量!”

唐委員長在威海造船廠的講話,第二天便登上了西北所有媒體報紙的頭版頭條。所有西北政府治下的大大小小的工廠企業公司,由此重新掀起了一場比品質比標準的生產質量大競賽。

唐委員長提出的“建設有質量文化的質量體係,創造有生命有靈魂的高品質質量”成了所有生產製造企業,包括服務行業,提高市場核心競爭的指路明燈。

早在西北工業剛開始起步的時候,唐朝就把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係當成了戰略方針落實到每一個生產製造企業。經過八年的發展,《中國西北質量管理標準》。早已經成了當今世界唯一的一套質量管理標準,被所有國家的工業製造企業引進使用,每年光向全球各國收取標準管理費,都不低於十億美元。

不得不說,《中國西北質量管理標準》。對全球工業現代化進程起大了無比巨大的促進作用,更進一步地帶動了歐美列強國家的工業發展和產能的提高。

對於這些的副作用,唐朝自然顧不上,西北政府要做的就是利用這個時代中國老百姓的純樸老實的本性,為未來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標準高技術產業工人。

後世都知道德國工人是全世界最嚴謹的工人,也是對技術要求最高的工人。而今。西北政府的產業工人,就是這樣的工人。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高端產業工人,才使得西北在發動機、精密機床等機器設備製造方麵走在了列強的前麵。

西北製造出來的機械機器,是當今世界公認的精度最高的設備。對於精密機床和儀器,唐委員長自然也學會了針對西方世界進行嚴格封鎖的管製政策。後世的中國,可是受足了這方麵的憋屈,現在唐朝當然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英、美、法、意等國家雖然引進了一部分西北製造的先進發動機,但無論他們如何仿製,哪怕是使出了各種辦法,也沒法達到原型機的輸出功率,不是材料不過關,就是加工精度不過關,這方麵就連西北政府的戰略合作夥伴新俄羅斯帝國也存在這方麵的問題。

現如今各國海軍都在設計製造六萬噸以上的巨艦,對於柴油發動機和傳動軸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了,無可奈何之下,隻能從西北引進整機和整軸。

但這樣一來,誰都知道最好的東西當然都是留給自己用,西北政府能對外出售的,肯定不是最好的,這種技術上的差距,不知道使得多少歐美專家急白了頭發,急壞了心髒。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得西北境內的各國特工們無不八仙過海,各展神通,時時刻刻都在緊盯著西北的各種核心技術和精密加工設備。

反間諜,反滲透,曆來都是唐朝特別重視的大事。為此,唐朝不惜動用了格爾木基地特別製造出來的一係列先進監控、偵聽和竊聽特種裝備,讓內務部門和警察部門的工作效率大為提高。

隻不過,要想做到嚴密無縫,滴水不漏,這顯然也是難如登天。

西北王唐朝,現在在山東沿海地區視察工作,這樣的情報,早就被多方勢力的情報部門獲悉,為此,青島、威海、煙台、日照、萊州等城市的秘密戰線處處都是刀光劍影,殺機重重。

早得到內務部示警的唐委員長,為了不使下麵的人工作難做,很自覺地變得收斂起來,再也沒搞類似威海造船廠那樣的親民活動,整天呆在青島軍區的絕對防區裏麵,深居簡出。

曆史的慣性,一如繼往的強大。

第二次直奉戰爭,盡管吳佩孚曾經一度取得了戰場先機,控製了戰爭的節奏,但是,依然敗在了在英日同盟大力支持的東北王張作霖手下。

晉係軍閥閻錫山,與北京警備司令孫嶽暗中合作,聯手在北京發動政變,軟禁了大總統曹錕,成了壓倒了直係大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唐朝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禁不住搖頭苦笑。曆史果真是不容輕易改變的。

這次政變,原本曆史是馮玉祥和孫嶽聯手,在關鍵時刻在吳佩孚的背後狠狠的捅了一刀。沒成想馮玉祥搖身變成了西北軍第18軍軍長後,晉綏係的閻錫山冒出來代替了馮玉祥,使得北京政變的發生甚至連日期和時間都沒有改變。

曆史上的北京政府,促成了馮玉祥統率的西北軍一躍成為北方大軍閥,馮係西北軍最強盛的時期擁兵超過了四十萬人馬。而今閻錫山取而代之,看來晉綏軍的強勢崛起也是不容阻擋了。唐朝暗自感慨著閻錫山還真會抓時機,就不知原本曆史上這位山西王是否也動過活捉曹錕的心思,隻不過是被馮玉祥搶了先手而已。

對於閻錫山主政的山西省,唐朝不是沒有關注過。隻是閻錫山確實是個抓內政搞經濟的雄才,山西在他的治理之下儼然已是鐵板一塊。在山西境內,絕大多數的山西人隻知道有閻主席,而不知唐委員長是誰。

自從西北政府大力發展經濟搞改革開放以來,西北政府與山西省政府之間的合作就沒有中斷過。有了從西北政府購買的大量先進機器設備,如今的太原兵工廠,可不是曆史上的那個太原兵工廠,早就遠遠超過了奉天兵工廠。

太原兵工廠引進了西北質量管理標準體係,仿製出來的衝鋒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等輕重武器,其質量並不比西北政府銷往中東、南美地區的武器差多少。

山西的礦山企業,多數都與西北礦業單位有深度合作,雙方持股,不過控股權被閻錫山牢牢抓著。這麽一來,山西的工業體係也算是相對比較完備的,山西人民的生活水準,也在逐漸向西北人民靠攏,這是當今中華.民.國各個省份中,非西北政府控製區的唯一亮點。

也正因為閻錫山把山西省治理得井井有條,人人安居樂業,加上此前閻錫山的晉軍也從不參和國內的大小軍閥混戰,這才使得唐朝對閻錫山高看一眼,沒對山西動過不良念頭。

當然了,華元是山西境內唯一流通的貨幣,這也是唐委員長放了閻主席一馬的另一個原因。隻要在經濟上對閻老西有所控製,就不怕你這個山西王能翻出本委員長的五指山。

占領並控製了北京的閻錫山,現如今可謂是春風得意馬揚蹄,直奉相爭,我老閻漁翁得利。以閻錫山的政治覺悟和手腕,他當然不會就此稱王,而是非常聰明地高舉和平的大旗,呼譽還在交戰的直奉雙方不要打了,大家有什麽事情可以坐下來協商解決,打來打去最終還是傷了咱們中國.軍隊的元氣。

同時,閻錫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民.國國民軍,在嫡係晉軍為骨幹,在收編了大量的直係敗兵後,迅速擴編為三個軍二十四萬多人馬,有了從太原兵工廠源源不斷運來的槍支彈藥,以及山西省政府雄厚的財力發軍餉,國民軍的戰鬥力那是嗖嗖直往上飆。

等張作霖和吳佩孚回過神來再觀晉係國民軍,兩位軍閥頭子赫然發現,人家已經是兵強馬壯,不僅牢牢地控製了北京城,而且還占據了河北境內多處要地。

心灰意冷的吳佩孚,知道回天乏術了,很明智地帶領二千多嫡係心腹,從天津大沽碼頭乘軍艦,南逃上海,謀求東山再起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