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王士珍執掌參議室,西北軍改革進**

眾將領聽唐朝闡述完畢,紛紛低頭仔細看起被送到他們手上的三份文件。第一份,唐朝將之命名為《新移民軍管安置及保障計劃》。第二份,唐朝定名為《軍管民族自治與宗教管理計劃》。第三份,才是更關鍵性的一份計劃:《重整正編軍隊與定製十年不變計》。

正如唐朝所預料的,除了善於對民政事務多關心的蔡鍔、段祺瑞、劉慶恩之外,其他所有將領全都側重看起了整軍十年計劃。

很快,馮玉祥最先開了口。他拿著整軍十年計劃,望向唐朝:“委座,您這份計劃中關於軍委會的部分,是要重新定下二十五人的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和十一人常務會議體製,對嗎?”

對著他微微點了點頭,唐朝答道:“是的,軍委會改組,重新設定主席、副主席各一人,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兩人。軍委委員六人,與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副秘書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那不知委座,您意欲如何安排我等的工作呢?”吳佩孚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繼續說道:“你這份計劃中,提出了要年紀過了六十周歲、未進過西北軍事學院的高級將領們組成軍委會參議室,退居二線。新華呀,那你心裏是讓誰最先進入參議室呢?”

將目光對象吳佩孚,唐朝淡淡笑了下,也不藏著掖著,直接拋出自己的想法來:“參議室主任人選。唯聘卿兄不可。其他人無法能做好我的高參。當然,這個退居二線,並不是完全退出我西北軍的核心層,而是轉為可以自由出入我總司令辦公室的高參。

在待遇上,隻會比現在在一線的各位高,不會比在一線的各位低。在以後許多戰略決策和軍隊改革上,我也很是需要一些經驗老道的將軍們,來幫助我做好高參,從智囊層次上給予我很強的輔助。

終於聘卿兄的待遇,各位在計劃書上找到參議室主任一欄。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聘卿兄按功績,新軍銜製度執行以後,隻會是特級上將以上軍銜。那麽,獨立、自由和虎賁勳章。也隻會是一級,雲麾勳章也將是特級。

按各種疊加計算,做我的高參一個月將可以拿到三千七百一十塊,現在聘卿兄卻隻有九百塊。前總副總司令,我想各位也很清楚,聘卿兄也很清楚,在真正權利上還遠不如一個軍長更切合實際。高官厚祿,與我的高參,我想聘卿兄也很願意選擇後者吧!“其實昨天夜裏唐朝就已經秘密召見了準備讓其進入到參議室中、逼著他們交出權位、退居二線的高級將領們。

所以唐朝如此一說,王士珍馬上點著頭大聲說道:“我沒意見。我來給新華做好高參,我願意退居二線。”

就連段祺瑞和吳佩孚都沒想到,王士珍竟然如此爽快,看上去還十分開心的立即就接受了唐朝讓他退居二線的主意。

兩個人都將目光緊鎖在王士珍聲上,段祺瑞先小聲對王士珍說道:“聘卿兄,您是不是仔細考慮下,再給新華答複呀?”

搖了搖頭,王士珍堅定地說道:“從滿清到民國,再到新華這裏,自葉公帶我行伍至今日。已五十一載而又餘。咱們西北軍如今技術領先世界,新文化、新知識成為全軍主導。

我一個老朽,看慣了之乎者也,學起來、用起來那些新方法、新知識,根本連個師長都比不了。所以呀。與其慢慢地被人家後輩給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還不如急流勇退,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刻,選擇躲到新華身邊給他做個好高參呢!

跟著新華走,怎樣都必定能夠青史留名。與其落個老不死的賴在位置上不走,最後耽誤時代進步和全軍發展的臭名。還不如趁此時轉到二線去,百年之後還可得個賢名要好得多呢!”

急流勇退,給年輕人讓位。所有高級將領們,從王士珍這翻話裏聽清楚,這位曾經做過滿清陸軍大臣、民國陸軍總長和參謀總長的北洋三傑之首,如今已被唐朝徹底折服,決定退隱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所有將領在聽到王士珍話中露出這句話來以後,也都清楚了一點:唐朝已經事先與王士珍談過,說服了這位軍界泰鬥級人物。

明白了唐朝事先找王士珍談過,必然也會與其他準備讓其退居二線的老將軍們也談過了,所有人不再過多來問這件事。

不過唐朝卻不想熱時不打鐵,等涼了再加柴。在眾人各揣思暗思量時,唐朝對王士珍說道:“聘卿兄,咱西北軍符合我那條件的將軍,可是沒有多少呀!既然您願意做參議室主任這職務,您說說,您都想誰來和您一起給我做好高參呀?”

“讓我選嘛,海軍以後肯定要成為我軍發展的重點。”裝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王士珍低頭思忖一下後,笑著說道:“海軍方麵,如今資曆老、年紀符合新華你進參議室要求的,首當其衝是李鼎新。就他了,我第一個選上來,給我做副手的,就是李成梅了。”

高級將領們聽到王士珍這個提名,雖然早猜出他已與唐朝達成某種默契,但還是不由自主地與身邊其他人輕聲私語起來。

微笑著點了點頭,唐朝說道:“行,成梅前輩是海軍元宿,現如今讓他海軍老將代管三軍綜合的戰區,也的確有些為難他。前幾日,他還給我來電報說什麽久於海上帶水勇,掌管陸空實是難。就這樣,按新軍銜製,授李鼎新一級上將軍銜,然後隨聘卿兄入參議室。”

“第二個嘛,我要王占元。他也六十七了,按您說的周歲也六十六周歲了,還在那當什麽集團軍副司令,陪我進參議室給您做好高參,頤養天年得了!”王士珍點出了這第三個人名,在場的眾人卻沒有太多反應。

因為與李鼎新情況完全不同,王占元是在北洋軍閥內鬥中被人擊敗以後,一開始就是作為唐朝的幕僚團、更象食客團成員聘到西北的。

此時因戰事緊張,軍中因為許多可以擔任集團軍副司令級別的將領,都在西北軍事學院學習中,才讓他頂上集團軍副司令位置的。

見眾人沒再發出議論,王士珍馬上說出了第三個人名:“王鎮淮,也六十六了。第三個我就要他了,那麽大年紀了,還跟群娃娃在那急行軍,著實看著他可憐。第四個人嘛,我要林葆懌,那個家夥的艦隊裏有海航師,年紀又符合。讓他進參議室,能同時頂上海軍和空軍兩個方麵,來給新華你做好高參。”

“行,我全批準。王占元、王鎮淮晉中將軍銜,林葆懌晉升二級上將軍銜,隨聘卿兄你一起進入參議室。”欣然笑著點頭說完,唐朝對著王士珍暗使了一個眼色,問道:“聘卿兄還希望誰和您一起來做我的高參,盡管提出來。隻要年紀過了六十歲的,你提出來我就批準。”

“芝泉,你這身體最近每況日下,後勤上那些個事,都開始采用新規矩在辦理。你說你都六十大幾的人了,天天夜裏還那費神熬夜地學習新知識累不累呀?”唐朝話音一落,王士珍直接轉頭頂上了段祺瑞。

笑微微盯著段祺瑞,他繼續說道:“從十七歲你奔你叔叔,到如今也已四十六載,你還沒在軍中勞累夠,非要和那些後輩們一起受累麽?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勝故人。你自己前些天不還總嘟囔,這腦袋明顯跟不上那些小娃娃嗎?

你那身體,也是越來越經不住你那窮折騰了。怎麽樣,跟我一起躲到二線,隻出腦筋不出力,給新華做高參、享享清福吧。”話到最後,王士珍對著段祺瑞做出了一副詭笑之色。

看向王士珍,段祺瑞眼珠子滴溜溜轉了幾轉,迅速想明白這一定是唐朝要王士珍這樣做的。他是北洋舊軍閥,有三造共和的過去。他是北洋政府曾經的掌權人,如今在西北軍中,許多保定係、北洋舊係軍官、將佐還經常遇上什麽大事,都要先給他商詢、探討下。

王士珍也是西北軍中保定和北洋係的精神領袖,這次唐朝既然第一個找他下手,讓他交出實權。

段祺瑞很快便想明白了,不退也得退,唐朝這很可能是要針對西北軍內部的保定係、講武係、西北係進行整頓了。

經過這一場二次西征,唐朝嫡係的西北軍事學院培養出來那些年輕將領們,都已經開始擔當重任。任何一個當權者,都不會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對手下小派係給予包容甚至縱容。

迅速想清楚,段祺瑞點了點頭,對唐朝拱手說道:“委座,最近我這胃病伴生肝病,已漸病入膏肓。所以,請委座批準,讓我也進參議室,和聘卿兄一起為您多出些智謀,讓屬下身體上休整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