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太子李承乾
淩筱筱在現代的時候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是講李承乾的,以疑問句開頭。“李承乾,大唐最尊貴的繼承者,這樣一個先天後天條件都近乎十全十美的男孩,有什麽理由能讓他墮落變質?”
看古今中外曆史上失德敗事、死於非命的皇太們,究其根源,大概有以下幾種:
一、政權的問題,代表:那些亂世餌王朝的繼承人;
二、父母的問題,生母不是父親正妻、父母感情不好;
三、朝中大臣的問題,權臣當道又一心跟太子做對;
四、自己身邊近臣的問題,不斷挑唆教壞了太子;
五、本身的問題,比如智商太低、或者有才卻不用於“正道”,政治才能差;
六、不是*無能,是共軍太狡猾——對手太強大的問題,其中你能想到的自然就是康熙年間的九龍奪嫡了;
以這六項來審視李承乾,似乎,一項都不符合。
他生在蒸蒸日上國運雄強的唐初治世,他的父親是正直剛強的明君,母親是明理溫婉的賢後,父母感情自始至終牢固穩定,他自己是名份上無可爭議的“嫡長”,從小就被重點培養。
當時朝中也是絕對的正臣當道,沒有哪位大臣出來跟他做對。父母派到他身邊的臣也都清正忠直,勇於進諫。他的近身侍從中當然有唯唯諾諾的小人,但也沒見有誰“主動教他學壞”,大不了都是隨波逐流聽之任之罷了,頂多是宇文士及那一類的,要到趙高的級別還差得遠。
至於李承乾的政治才能,那是連勢利眼的史官們都不得不承認“裁決庶政,有大體”的——李淵死後李世民為父守孝,在近三個月的時間裏,他隻處理最要緊的政務,其餘全都交給李承乾。而李承乾在這一時期的表現羸得了朝廷上下生前身後的一致稱讚,那年他十八歲。
再說對手太強大的問題,雖然李世民偏心李泰,李泰也善於“收買人心’,不過看朝中上下一擁而上氣勢洶洶地指責李世民偏心李泰不對勁。就知道李泰這人心收買得怎麽樣了。
李泰他固然拉來了劉洎、岑文本站在自己一邊(還是在父親的明顯暗示支持下)。但對於影響力最大、父活信任的親舅舅長孫無忌,簡直就看不出來這甥舅倆之間有任何關係,天知道他都做了些什麽。才讓無忌一頭栽到李治身上萬死不悔吧。
長孫無忌不喜歡李恪,那是因為兩人之間沒有血緣關係,是天意人力不可挽回,但李泰身上的長孫家血液成份可是跟李治一模一樣半滴不少……當然,長孫無忌一心扶持李治,也有他希望將來能控製這軟弱小、把持朝政的因素,可是考慮到他一直以來緊跟領導、順承聖意的行為習慣,如果他不是真的特別不喜歡李泰,那麽在李世民非常明確地提出來要立李泰的時候。很難想像他有勇氣去當麵硬抗,畢竟順水推舟作人情要容易得多。
至於他的其他兄弟,李恪身份尷尬,李祐不成氣候,李愔名聲太差,李貞無意皇位。李治軟弱無能,李慎膽小如鼠,這樣看來李世民真的沒康熙會生兒子。
所以說,李承乾的失敗,簡直是給那些堅持“父死繼、立嫡以長”理論的封建禮教家們的一記響亮耳光。因為他具備了當一名優秀太、守成之的所有條件,卻偏偏沒有變成人們期望中的那個樣。
當時後世人評這段曆史時,也隻能含糊說什麽“弟愚(指李佑)兄庸(承乾)《舊唐書》”“承乾悖逆”,以結果來代替原因,沒辦法解釋這個人為什麽會變成這樣,一切都隻能歸於天性、天意。
但是從多麵分析,這一切又不止是天意,李世民雖然是好皇帝,但他真的不是一個好父親,在這一點上他還趕不上康熙,雖然康熙的兒子們最後也是下場淒慘,但前期他待兒子們還是很好的,太子更是養在身邊親自教導的,不像李承乾他生於承乾宮,見到父親第一麵的時候他都兩歲了,接下來的幾年,李世民要麽出去打仗,要麽留在長安跟兄弟爭權,反正過的都不是太平日子。
父子倆相處的時間自然比以前多了,李承乾應該也終於認識了自己的親爹,可是考慮那個時期的狀況,恐怕李世民真的沒有太多心思和精力去享受當爹的樂趣。
現代的學說認為,小孩子特別是男孩,幼年時期跟父親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那是他獲得安全感、認知自己性別特征、初步架構起心理平衡的時候,而且這種認知和關係隻能通過直觀感受來獲得,也就是說,無論他的母親和奶娘丫鬟什麽的跟他說過多少次“你父王是大英雄、真男人、國家棟梁、萬眾崇敬”之類的話,也遠遠比不上父親張開雙臂給他一個簡單擁抱來得有效。
如果在一般臣民家,這種父愛缺位的現象還有可能得到補償,畢竟史上父親早死但兒子被單親母親撫養大仍舊成才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承乾他爺爺李淵,或者清朝的康熙,人家八歲就上位了。
這個時候就該考慮一下“單親母親”的問題,也就是“性素嚴”的孤獨和溫婉柔順的長孫的個性差異,無疑,前者的個性更能填補“嚴父”這方麵的空位。
或者,家族裏的近支長輩男子,父親的朋友,甚至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隻要參與到這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並且顯露出了父性傾向,都能或多或少地起到一點作用,但李承乾很不幸,當他父親缺位時,沒有一位男性有能力,或者說,有膽量,以父性的方式對待秦王世子。
其實這個任務理所應當地是應該由他祖父李淵來承擔的,畢竟是你把人家的親爹轟出家門給你去幹活了,可是想想武德年間李淵生下的那二三十個兒子女兒,就知道這老伯“沉浸天倫、享受生活”的最主要方式是什麽了,然後承乾的大伯和四叔又是那個德性,怎麽指望他們發揮愛心照顧小侄子呢?
李承乾長到八歲,玄武門兵變發,他母親是被父親伉儷情深地帶到了玄武門去避難,他自己呢?在那個清早,被父母丟棄在深宮高牆裏,無助地傾聽外麵廝殺聲的小男孩而心酸……當然,對李承乾本人來說,他未必明白這麽多前因後果,也未必就由此感受到了“父母不愛我”,但有一件事他應該是知道的:那些跟他年齡相近、曾經一同在皇宮大內玩耍過的堂兄弟,一夜之間全都消失了,身邊人甚至都不準他再提起那些名字。
所以李世民一次殺十侄,他的其餘兒子對此不見得有什麽感觸,李承乾就難說了,聰明的小孩往往都是敏感的。
貞觀三年李淵遷居大安宮,讓出房子來給李世民,父母走了,那些沒成年的小弟弟小妹妹也跟著走了,十一歲的李承乾跟一大群太監,宮女,屬官一起留在了東宮。從此之後,他要見父母得事先預約,要見兄弟姐妹,或者等到侍宴的時候,或者,就得冒著“結交諸王”罪名掉落的風險,派人專門“傳”他們進來。
他當然是沒有朋友的,他的世界簡單而涇渭分明:祖父、父親和母親是他的“君”,是他要叩頭的對象,其他人,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頭的。東宮的官員和師傅們,都是父母為他精心挑選的正直長者,每天正襟危坐滿口仁義道德,相比之下,倒是那些侍從太監,還有李元昌這種人,要有趣好玩得多——十幾歲的小男孩,你能責備他貪玩好動嗎?
貞觀三年,太子太師李綱因為腳疾隻能乘著轎子進宮,於是李承乾親自將自己的老師引上殿並恭恭敬敬地行禮,又向其虛心請教,態度極為禮敬。李綱病逝後,承乾又親自為老師立碑。
貞觀四年五月,唐太宗下詔令承乾“宜令聽訟”,還說“自今以後,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雖然隻是“聽訟”,不過可見唐太宗已經在有意識地鍛煉承乾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了,而這時候的李承乾不過12歲。同年,尚書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親自前去慰問。
貞觀五年,李承乾原本定於二月行冠禮,不過唐太宗為了不奪農時,將冠禮改在了十月。同年,李承乾生病,而從來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卻請了道士秦英來為兒子祈福;等承乾病愈後,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並特地修建了西華觀和普光寺,還將獄中的囚犯減免了罪行,以此為兒子祈福。
貞觀六年,唐太宗駕幸岐州,李承乾身為太子留京監國,八月李承乾來朝,唐太宗高興之餘大宴東宮官屬,又賜帛各有差。
從字麵上看,這時候的李承乾應該還是聰明又聽話的好少年。然而到了貞觀七年,就傳出了李世民聽說承乾“好嬉戲,頗虧禮法”的消息,於是賞賜東宮官員於誌寧、孔穎達,要他們對皇太子加強規劃和勸諫,並說出了“我十八歲尚在民間,知道民間疾苦,即位以來尤有過失,皇太子生於深宮不明世失,不犯錯才怪”這樣一針見血的話——這比那些將太子變壞歸於他的“天性”“天意”的說法可要高明多了!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