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航心裏有一些忐忑不安,畢業之後再也沒有見過麵,這一次還是首次。

當時大學裏都分配了工作,每個人所處的崗位,無論是工資還是其他方麵的待遇都是上上之選。

王遠航是其中的一員,當時擁有所有人都羨慕的工作,可還是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

“遠航,這邊!”

王遠航正在猶豫是否要進門,在門口已經徘徊了好一會兒。

“青山?你也過來了?”

王遠航有些意外,在大學期間基本上很少與人交流,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圖書館,教室,食堂還有宿舍之間徘徊。

除了一個宿舍裏的人還算關係好之外,至於其他的人,基本上連名字都叫不出來。但李青山是唯一一個能叫出名字的人。

後來也聽說,當時分配給他的那個工作給了李青山。

“我還以為我們的學霸連我的名字都不知道呢!”

李青山對於王遠航心情是有一些複雜的,當時是所有人追趕的目標,可無論怎麽追,始終都追不上。

“怎麽可能呢?其實班裏同學的名字大多都叫的出來,隻是沒有過多的交集而已。”

王遠航,有些不好意思,當時出了宿舍有數的那三個人之外,李青山算得上是最熟悉的一個了。

“你可不要不歡迎我,我是跟你宿舍的人一起過來的,聽說他們要跟你聚一聚,我也就趕過來了。”

李青山心裏有幾分嫉妒,也有幾分感激,畢竟這個工作是因為王遠航放棄了,才到了他的手裏。

“怎麽可能呢,都是朋友,而且現在都已經到社會上了。怎麽樣工作現在還順利嗎?”

王遠航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明明隻是畢業半年多,現在感覺恍如隔世,無論是思想還是交流上都有了一些細微的改變。

“工作也就那樣,隻要本本分分的做事,自然一切都好。”

“走吧,我們先進去,裏麵都已經等好了,就等你這個東道主過來了。”

李青山十分的熱情,仿佛徹底放下了之前所有的芥蒂。

“遠航,你這個東道主做的可是不稱職,我們都已經等在這裏。很長時間了,你現在才趕來,這可要罰酒的。”

張斌一向都是大大咧咧的,也是當時宿舍裏最活躍的一個。

“就是遠航這段時間我們也不聯係,有沒有想我們哥幾個?雖然你是一個悶葫蘆,但是我們畢竟是一個宿舍的,我們要是不來的話,你是不是就躲著不見我們了?”

邱明也說了兩句。

“遠航,如果遇到什麽困難的話,盡管開口都是在同一個屋簷下住了四年的兄弟!”

鄭文宣扶了扶眼鏡也是四個裏麵第一個從政的人。

“能見到你們真好看來,大家過得都很不錯,這樣我就放心了。”

王遠航說的是心裏話,這樣看到身邊的這幾個兄弟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比什麽都重要。

“當時你就應該服從分配,現在混的應該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好,要是當時的你走了,那還有李青山什麽事,你說對吧,青山?”

張斌大大咧咧的,雖然說話比較直接,但也是本著為了解決王遠航跟李青山之間的這些矛盾。

“可不是感覺我的心當中失去了一些什麽東西。這些東西說不清道不明,可能就是失去了一個競爭對手吧。”

李青山始終都把王遠航當做追逐的目標,有一天,這個目標突然不見,消失了。心裏隻會覺得空落落的。

“聽說你回到家裏之後就搬了一個磚瓦廠。我們原本的計劃是給你一個驚喜,但想了想,還是在市裏約你見個麵,看看你有沒有時間,畢竟已經變成了大老板。”

邱明他們對王遠航了解的還比較全麵,從各個渠道打聽王遠航的消息。

“哪裏算得上什麽,老板隻是為了建設一下家鄉,發揮一下自己的餘熱。”

王遠航被這幾個兄弟說的臉都紅了。

“當時我們三個人還想著你肯定會順風順水的參加工作,然後出人頭地。哪裏能想到你這個悶葫蘆,竟然一聲不響的就回了家。”

張斌歎了一口氣,無論怎麽看,這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可看到現在的王遠航,他們的心理其實集體鬆了一口氣。

“最後還想著跟你吃一頓散夥飯的,你這家夥直接就溜了。”

邱明補充了兩句。

“既然你們來了,正好有一件事情想讓你們幫我參謀參謀。”

王遠航突然想起養殖場的事,這件事已經壓在心裏好幾天了,始終都讓他不痛快。

“你看我們還沒有好好敘敘舊呢,就開始為自己的遠大前程鋪路了。”

“遠航,你這可就有一點不近人情了。能不能我們吃完飯了再談?”

邱明也抱怨道。

“還是讓他說吧,你們又不是不知道這個悶葫蘆,很少開口說話,今天已經算是說的多的了。既然有時要讓我們參謀參謀,肯定是遇到了困難。”

鄭文宣對於王遠航的了解,比其他人都要多的多。

“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隻不過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有一點重要而已,要把我們先吃飯吧,吃完飯我們再聊?”

王遠航被這麽一說,也有一些不好意思,畢竟這些朋友們都是遠道而來,專門為了過來看他的。

哪有還不讓人吃飯,就先說自己事情的人。

“你還是說吧,剛剛我們也忘了,你就是這樣的人,不把事情說頭,就算吃著飯你也不會吃的心甘情願。”

張斌索性直接放下了筷子,認真的看著王遠航。

“對呀,現在還有什麽藏著掖著呢?我們就是看看你現在過的好不好。有什麽問題可以集思廣益。”

“其實最近這幾天的時間,我一直都在想著另外一件事呢,就是開啟養殖業。你們在外麵見識的應該比我多,你們覺得這個行業有沒有發展前途?”

王遠航也知道現在的情況根本就不允許他們犯錯。

“如果讓我來看的話,這個行業還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畢竟人民的生活在不斷的提高,而且這幾年的速度已經越來越快。

前些年的時候,有一個萬元戶那可是讓人震驚的一件事,可是隨著個體經營慢慢的放開之後,萬元戶已經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了。

這代表著什麽呢?這代表著生活隻會過的越來越好人沒日子過好了,那麽物質上還有生活水平上都會有所提高。”

張斌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堆,但也合情合理。

“我跟張斌的想法差不多是相同的,民以食為天,食物這種東西永遠都是硬通貨,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去擔心未來的發展前景。”

邱明也大概說了一下想法。

“政策就在那裏,國家鼓勵個體戶的經營可不是隨隨便便決定出來的,而是綜合學習國外很多國家的發展模式,再按照我們國家的國情,製定的計劃,如何讓自己的腰包鼓起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鄭文宣說的話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王遠航也是因為鄭文宣的緣故,這才提出了這個想法。

“不過要做好相關的防疫措施,養豬可是一個技術活,必須要有相關的人員配備才行!”

李青山終於找到機會說了兩句,畢竟他從事的行業跟養殖業也有一定的關係。

“現在就在準備相關的人去畜牧站那邊學習。至於更高層次的學習,隻能等到以後了,你們能怎麽說,那我就放心了。”

王遠航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壓著自己,逼迫自己不去想別人不支持,直到現在,自己的這幾個兄弟支持了之後,心裏才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