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他們這些保長裏正,最怕的就是自己管著的那一塊兒出什麽事兒。一旦出事兒,縣衙州衙裏的老爺們就會過來查看,而查看的時候他們可不是白查的,吃拿卡要敲詐勒索,那是無所不做。經常是一個村子裏發生了一起案子,然後縣衙裏的捕快衙役等人下來之後,那個村許多富戶就都會被這些人給訛上一筆,家財要給敲詐去好些才能洗脫嫌疑。
而且一旦發生了這種事,裏正還格外的累,在整個破案的過程中,做裏正的都要隨傳隨到,前後奔走,配合這些縣衙裏來的老爺們。
這位裏正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十年前玉皇廟村也是出過一起人命案了,結果那案子辦了整整半年,等案子了結的時候,他瘦了整二十斤,家財散去二三十兩。
聞安臣的名聲他是知道的,但他覺得聞安臣應該跟別人也沒太大區別,至少是在這一點上沒什麽區別。
而且,按照他猜測,現在聞安臣年紀這般輕,說不定是剛當上刑房司吏,剛開始發家,這會兒正是撈銀子得最狠的時候。這一次,說不定要從玉皇廟村得到的好處,要比別人來敲得更多。說實話,還不如換一個年紀大些的來呢,好歹撈的夠多了,說不定這一次下手會輕一些。
他臉上堆滿了笑意:“小的已經備好了酒菜,各位大人一路勞頓,想來也是疲累了,且請先去喝口茶,吃點兒東西墊墊肚子吧!”
聞安臣身後不少衙役捕快都是頗為意動,他們之前下來的話,大致也是這麽一個流程。下來先不做事兒,先大吃大喝一番再說,若是有那知情識趣兒地裏正保長,說不定還會延請幾個附近這一片兒頗有些**名聲的寡婦,來給他們耍耍。
卻沒想到聞安臣一擺手,竟是直接拒絕,道:“且不弄那些,在我這兒,那套行不通。這樣,你讓人準備一些茶水,直接端到這邊來就行,我們就在這兒喝茶解渴。至於吃的,先不用準備,若是傍晚時分我們還不走,便
在你們這兒吃飯,也不用什麽大魚大肉,弄點兒鹹菜,弄幾個饅頭就成。”
此言一出,那裏正頓時大為驚詫,跟官府打了這麽多年了,像是聞安臣這等下來就做事,不先大吃大喝的官兒,還真是少見。
而聞安臣身後的那些衙役捕快書吏之類的,更是心中暗罵,隻不過他們是沒一個人敢說出來的。聞安臣權勢赫赫,聲名赫赫,更得知州老爺看重,誰敢跟他作對?
“走,咱們直接去案發的地方看看。”
聞安臣指了指旁邊的一戶隻剩下斷壁殘垣的宅院,沉聲道:“就是這裏是不是?”
裏正連連點頭,趕緊在前頭帶路,道:“正是這裏。”
聞安臣對跟他一同前來的卓安平道:“卓捕頭,煩請你帶著捕快們把這玉皇廟村圍起來,其間不準讓任何一人出去。”
卓安平點點頭,沉聲道:“好。”
聞安臣又向壯班副班頭道:“你帶著你手下的衙役,在這玉皇廟村中四處巡視,看看有沒有什麽神色慌亂,形容可疑之人,若是有,一概抓來,帶到我這兒。”
“是。”那壯班副班頭兒點頭應是,帶著手下們去了。
如此一來,聞安臣身邊隻剩下他帶過來的那幾個刑房書吏以及隨同前來的一個仵作了。
聞安臣跟在裏正身後進了宅院,他一眼就瞧見了那一具伏倒在井邊的屍體。
聞安臣走上前去,使了個眼色,一旁自然有書吏將屍體翻了過來。眾人看的清楚了一些,頓時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有幾個人將頭側了過去不敢再看。這具屍體,按照後世的標準起碼已經中度腐爛,加上臉上本來就髒兮兮的又有血又布滿了汙痕,都看不清楚本來麵目了,頭發更是板結。
他身上套了一件大紅外衣,但這些這件紅色外衣下麵露出來,裏頭的衣服全是髒兮兮的。
聞安臣瞧了瞧,過去圍著屍體轉了兩圈兒,而後衝著仵
作道:“驗屍。”
那仵作趕緊應了一聲,開始收拾,把他的器具拿出來。這次跟著聞安臣過來的這個仵作,是當初聞安臣在秦州破第一個案子,毒蛇鑽gang門殺人案中,那個驗屍的仵作的徒弟、那位老仵作這兩日病了,請了假在家中休息,他徒弟暫時代替了他的職位。
仵作開始驗屍,聞安臣瞧了孫少鏘一眼,道:“開始記錄吧,記得清楚一些。”
他身邊真正的心腹是卡鞠孝忠和孫少鏘兩人,而現在鞠孝忠儼然是刑房中除了聞安臣之外的第一人,地位也比其他人為高,做筆錄的事情,鞠孝忠就不大願意做了,所以便由孫少鏘來做。
仵作開始分析屍體的死因傷情等等,孫少鏘在旁邊奮筆如飛,等仵作弄完,已是半個時辰過去了。
聞安臣又開始問裏正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問得很詳細,甚至詳細到了事無巨細的程度,又足足問了大半個時辰,才算弄完。
聞安臣讓人把卓安平和壯班副班頭叫來,然後指著井邊的屍體,沉聲道:“我和刑房幾個書吏今日便帶著屍體回去了,嗯,卓捕頭,你派幾個人護送我們回去吧。這件案子,案情頗為複雜,相當難處置,非常棘手,還得回去之後再作計較才是。至於卓捕頭、劉班頭兒,今天晚上就麻煩您二位留在此地了。我估計這凶手很大可能就在玉皇廟村子裏,是這玉皇廟村中之人,還請你們二位多多留神,嚴加防備,絕不允許今晚有人溜出玉皇廟村。”
他說這話的時候,表情很是嚴肅,卓安平和另外那個姓劉的壯班副班頭,都是齊齊點頭,肅然應是。
而後聞安臣便帶著刑房一行人和那三四個衙役,用板車拉著屍體,出了玉皇廟村,朝著秦州方向而去。
聽了聞安臣做出的關於那凶手極有可能就在玉皇廟村中的論斷,圍觀的那些玉皇廟村的百姓一個個心中都是大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是產生了幾分懷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