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投奔部隊
他再次持續敲打門環,當裏麵人拉開門縫準備破口大罵時,魯寧趕緊將手伸進去,食指和拇指中間,捏著兩塊光洋。
門打開了,門房將魯寧迎了進去,客氣地說:“請稍等,我去請老爺!”
麵對這個不速之客深夜突然登門,朱源興顯然沒有思想準備。尤其看到魯寧滿身汙垢、狼狽不堪,背著一個肮髒、腥臭的布袋,一時顯得不知所措。
魯寧先開口,直截了當:“朱老爺,魯家遭了大難,我家老爺太太都已蒙難,屍骨無存。我身受主家重托,尋找魯家少爺。想在你府上住上幾天,慢慢查找少爺音訊”。
朱源興早已知道這一切,魯家的遭遇已經傳遍了雷江。
當然,畢竟朱家和魯家交情不淺,朱源興能有今天,魯家也功不可沒。朱源興盡管惴惴不安,但還是收留了魯寧。雷江是忠義仁孝之地,在魯家落難之際,再落井下石,一但傳出去,會讓世人不恥。
在提心吊膽留了魯寧十多天後,朱源興終於在一次飯後,吞吞吐吐地說出了他的擔心:“魯管家,這麽多天,我讓家人到處打聽,附近都沒見到魯家少爺身影,如果魯少爺不回雷江,不知道您有何打算!”
魯寧早已心知肚明。馬上說:“朱老爺,感謝你這麽多天的盛情款待,我想我該離開了,去繼續尋找我家少爺~”說罷,起身就要離開。
看到魯寧神情落寞的樣子,朱源興也大為不忍,於是問道:“魯管家準備去哪裏?”
魯寧淒然說道:“還能去哪裏?天涯飄泊吧。我這把老骨頭葬哪裏都沒關係,隻是我還身負主家重托~”
朱源興遲疑地說:“有一個安全去處,不知道魯管家意下如何?”
魯寧眼晴一亮:“朱老爺請講!”
朱源興屏退左右,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對魯寧說:“前段時間,有一夥神秘人拿著貴府老爺的印信來我這裏提糧。雖然不清楚他們具體是什麽人,但肯定是軍人。而且是中國人。按照約定,這兩天他們會再來提一次糧,如果你願意,還請你到時候和他們見一麵。既然他們有魯家老爺的印信,想必肯定和魯家有關聯。如果他們肯收留,魯管家你就安全了!”
魯寧想了想,實在也是走投無路,無可奈何地說:“既然對方手中有我家老爺的印信,想必不是什麽壞人。我就在貴府再等幾天吧!隻是給朱老爺添麻煩了。”
朱源興連忙解釋道:“按照我們兩家交情,留您老常住本來也沒什麽。隻是兵荒馬亂,我又樹大招風,各色人等都到我家要糧,我就是怕鬼子~唉!”
“朱老爺不必多說。能收留我這麽多天,我已是非常感激了!”魯寧誠懇地說。
第二天的後半夜,朱家主人輕輕喚起魯寧,說提糧的人來了。
魯寧連忙起身,在朱家客廳,他見到幾個精幹的漢子。頭發清一色剪得短短的平頭,身上盡管穿著老百姓的衣服,但個個腰板挺拔,眉宇間流露出的那種剛毅和英氣,魯寧一眼就看得出來是軍人。每個人目光警惕地四周逡巡著,雙手都插在衣兜裏,不用問,每個人手中都牢牢握著短槍。
朱家主人為雙方介紹。為首的是40左右的中年男人,高大魁梧,肩膀挺寬,兩道又寬又黑的眉毛下,一對堅毅的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一個練家子。他就是此次來朱家提糧的負責人。
朱源興遞過來人帶來的票據。魯寧一看,票據上寫著:“憑此證付於來人白米100擔。錢貨兩訖。此據。魯家糧行。”是自己熟悉的瑞萱字跡和曉林印鑒,睹物思人,在魯府的一幕幕往事湧上心頭,眼淚再次從混濁的眼眶中噴湧而出。
那個中年人事先已經聽了朱源興有關魯寧情況的介紹,見此情此景,他也知道這個老人走投無路了,於是說道:“魯家掌櫃的一直和我們有秘密聯係,給部隊提供了大量急需的糧食;魯家為政府和軍隊做了很多好事,我們不能忘記。今日魯家落難,我們不能坐視不管。老管家,你就跟我們一起回部隊吧,我們負責你的安全。”
黎明時分,當魯寧結束了糧車上一夜的顛簸路程,被人摘下黑布眼罩,卻發現自己已經身在一處山高林密、戒備森嚴的軍營。
昨晚的中年男子將魯寧帶進一座小廟。一位中年軍官迎上來,熱情接待了他。“魯管家,你的情況和魯家的遭遇李連長已經和我說過了。你們魯家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糧食,解決了我們迫在眉睫的危機;還寧可犧牲,也不和鬼子同流合汙。這種民族大義,值得我輩軍人學習。請放心,我們一定會為魯家報仇雪恨,消滅鬼子,直到把他們全部趕出中華大地!”
魯寧這才知道接他來部隊的那個精壯漢子姓李,是個連長。他小心翼翼問對麵的軍官:“請問長官您是?”
對麵長官自我介紹道:“敝人姓孫,名裏仁,是魯管家是同省鄉親”。
魯寧不覺一驚。孫裏仁的大名如雷貫耳,早就聽說過。是赫赫有名的國軍將領,和鬼子打過不少硬仗惡戰,沿江老百姓稱他為“活關公”,來到他的部隊,魯寧頓時心安了很多。
通過談話,魯寧才知道他所在的是國軍十一遊擊縱隊第一遊擊支隊,曉林最後出城,就是辦好了購糧手續,再通過秘密渠道,將提糧印信交給了這些周邊的抗日抵抗組織。
鑒於魯家在遊擊隊最為困難的時候,接濟了大量救命糧草,孫支隊長破例留下了魯寧,讓他充當錢糧副官,並應魯寧要求,通知偵查人員注意打探魯雪華的下落。
魯寧總算可以踏踏實實地過日子了。這些天,無論在梅家,還是在朱府,他都是提心吊膽。自己遭遇不測是小,耽誤了主家的重托事大。同時,也從心裏感激曉林的未雨綢繆、思慮周密,沒有魯家以前暗中支持這些中國軍隊糧食,他們也不會接納這麽他這樣一個毫無用處的老頭。也不會派出偵查人員區查訪魯雪華的下落,也不會有那天泊湖邊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