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畢業典禮

學校采用殘酷的末位淘汰方式,盡管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每個月,都有學員默默收拾行李,依依不舍地離開特訓班,這個令他們又愛又恨的地方,被淘汰出局。望著那些淘汰學員落寞背影,留下的學員個個都為自己的未來捏了一把汗,不知道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每個人都咬緊牙關,拚上這半年,積極主動學習。

魯雪華更是一心撲在學習上。幾個月強化學習下來,他已經具備了英語口譯、文件筆譯和偵聽、速記盟國英文廣播的能力,更為難得的是,他也同時具備了偵聽、速記日語廣播的能力,這種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的複合型人才在當時的中國軍隊裏彌足珍貴。

最後一門考試、也是最難的一門考試,是日語、英語現場翻譯。考場上用短波收音機隨機收聽英國BBC電台一段5分鍾的英文播音,然後要求學員在5分鍾後,翻譯成日語;再隨機收聽日本NHK電台3分鍾日文播音,然後要求學員在5分鍾後,翻譯成英語;短波廣播那種時斷時續、時高時低的播音折磨著每一個學員的神經,王聰慧校長親自當主考官,當場決定學員的去留。

每個學員都繃緊了神經,出了考場,都有一種跑完全程,馬拉鬆後精疲力竭、如釋重負的感覺。

畢業典禮在學院小禮堂裏隆重進行。100名學員隻剩下65名,淘汰率達三分之一!

集訓班65名學員,再次精神抖擻的聚集在一起。不同的是,開學典禮時,小禮堂裏坐得滿登登的,而這次,禮堂裏稀疏了不少;更不同的是,開學時,坐在下麵的是一群有外語基礎的青年軍人,而這次,經過180多天地獄般的訓練,坐在下麵的全是外交、情報方麵的精英。

時針剛剛指向8點,值日憲兵一聲大喊:“全體起立,立正!”

“刷”地一聲,65條矯健身軀筆直站立。3名負責人魚貫而入,最前麵的依然是梅光迪,後麵的是鄭雲俠,走在當中的,依然是王聰慧。

沒有了開學時的嚴肅,王聰慧顯得格外高興,滿麵笑容:“祝賀同學們!你們用半年時間,完成了常人需要兩年時間的學習任務,並順利畢業,你們都經受了考驗,是國家棟梁!為褒獎你們努力學習,經軍委會研究決定,畢業學員,每人軍階晉升一級!授光華乙種二等獎章一枚!”

下麵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每個學員眼中都發光。這些青年軍人都懂得,戰爭期間,每一次軍階的上升,都是靠戰場上搏命得來。半年時間,通過學習,就能晉升一級,那是所有軍人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

王聰慧雙手往下按了按,示意大家安靜。然後,他說道:“現在,請梅教育長宣讀優秀學員名單!”

梅光迪走到麥克風前:“綜合考量各位學員的考試成績,並結合平時學習態度,經校委會研究決定,授予1003、2002、2014、2017四名學員為優秀學員!”下麵又爆發一陣熱烈掌聲。

最後,王聰慧宣布,“請鄭將軍宣讀學員分配名單”。

鄭雲俠來到麥克風前:

“2011!國民政府外交部!”

“2012,軍委會聯絡處!”

“2013,國民政府商務部!”

“1011,遠征軍司令部!”

“2024,第三戰區司令部!”

每個學員都分配到重要的位置,足見國民政府對這屆學員班的重視。和王聰慧說的那樣,“貴州外語進修學院”真正是中國外交和情報工作的“黃埔軍校”。

但奇怪的是,四名優秀學員卻沒分配具體工作,隻是最後,鄭雲俠說了聲:“1201、2002、2014和2017四名學員暫不分配,另有重用!”

每個學員都對他們投以羨慕的目光。他們知道,普通學員都分配在這些軍政要害部門,這四名優秀學員,應該更加接近權力中心了。

王聰慧最後說道:“請學員依次上台,領取結業證書!”

一個個學員排著整齊的隊伍,從手上領取自己用六個月辛苦換來的結業證書。梅光迪雙手將每一張證書遞到學員手中,目光裏充滿期待。每個學員接過證書時,都感到不是一張薄薄的紙片,而是一份辛勞和心血。王聰慧為每個學員別上“光華獎章”。獎章中心為日光射出雲層之圖,四周為光芒,象徵榮獲此章者,克服困難,衝破阻礙,終使光明四照。每個學員都無愧這枚獎章。鄭雲俠則親手將新的軍銜和軍官證、派遣證發放到每個學員手上,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王聰慧最後說:“學員們!前方正在抗戰,將士們還在拚命,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候。國家正是大力用人之際,你們下午就奔赴各自崗位,現在回去整理行裝,中午我為大家設宴踐行!”

中午的飯菜極其豐盛,沒有了緊張學習的壓力,同學們都放鬆了很多,每個人胃口都出奇的好,大盆的飯菜很快就被風掃殘雲。

王聰慧說道:“同學們,吃過這頓飯,你們就要奔赴新的戰場了!6個月的相處,我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舍不得大家!當國家在用人之際,希望你們能將在學校裏刻苦嚴謹的學習作風帶到工作崗位上,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作出新的貢獻。這裏,我和梅教授、鄭長官以茶代酒,幾位同學們踐行,更為同學們壯行!祝同學們事業一番風順,早日為國建功立業。一起幹杯!”簡短的幾句話,頓時讓清淡的茶水變得濃烈起來。

下午過後,5輛嶄新的美式吉普開進了校園。盡管汽油和汽車都極為緊張,但“特訓班”還是安排上汽車送學員就踏上新的征途。

六個月的學習,學員們都結下深厚情誼,盡管他們彼此都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不知道他們以前的傳奇經曆,但他們知道,他們會在電報中、會議上再相會,一起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反抗法西斯鐵蹄**做出自己的貢獻。

魯雪華、劉倩雪他們四個尚未分配單位的學員,就充當同學的服務員,一遍遍將同學送上汽車,一次次擁抱淚別,一趟趟目送汽車離去,當揮手告別最後一輛汽車絕塵而去時,已經是暮靄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