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好,徐老師、清清,你再看看宣傳資料,不明白的地方,問我就好了。”

沐川把宣傳材料遞給徐澤、譚清清,坐在師徒倆的對麵。

原來,由瑞華資本和刺桐宣傳部門聯合製作的宣傳短片一經麵世,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聽說融資渠道放寬,產業聯盟也進行了報備,民間資本已經活躍起來,紛紛看好文創產業。

同時,刺桐的非遺傳人們,對入駐文創園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顧小喜的原因,近水樓台先得月,徐澤一早就跟譚清清商量好,要在文創園裏占一席位置。

畢竟,刺桐的非遺項目實在太多,而文創園的體量又隻是中等規模,不可能盡數容納。這麽一來,自然要先下手為強了。

談談合作意向,暫不需要非常正式的場合。因此,沐川選在下班之後,叫上顧小喜,和徐澤、譚清清師徒約在一家家常菜館裏。

趁著飯菜還沒上,徐澤、譚清清抓緊看起資料來。

看到“孵化基地的優惠政策”這條時,徐澤反複看了幾遍,才問:“搭建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平台,為入孵公司企提供貸款資金擔保,這個我懂。嗯,但……這兒,這兒說,園區內的入孵商家,在經專家組認定後,在享受政府提供的租金補貼之外,還能享受一些優惠政策。這裏說的‘專家組認定’,是怎麽操作的呢?秉持什麽標準?”

“細則還在擬定,沒有寫進去,不過,具體內容不會脫離非遺項目的價值轉化。”

“價值轉化?”

“說得再俗一點,就是這項非遺項目傳人的水平夠不夠高,非遺文化產品能否吸引消費者。”

“哦,就是說,看它能不能賺錢。”徐澤唇角微微一扯,噙了一抹冷笑,“看來,扶持歸扶持,扶持的前提卻是看你有用沒用!咳!阿堵物就這麽重要?”

這個“你”,說的自然是非遺項目。“阿堵物”則是魏晉時期的典故,來自《世說新語》,說的正是“錢”這個俗物。

這不難理解。在瑞華資本的主持下,雖說吸引了一些民間資本和海外資本,但政府的投入卻占了大頭,自然希望能對更有轉化價值的非遺項目,提供更大力度的扶持。

沐川見徐澤沉吟不語,一時會錯了意,便說:“徐老師,您大可放心,永春紙織畫,本來就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據以往的數據來看,其文化產品的價值轉化也很高。所以……”

徐澤擺擺手,慢慢道出他的想法。

他雖然將“錢”稱之為“阿堵物”,但徐澤並非不明事理,隻是對這種“認定條件”微覺失望,可這並非是因為他自己。

就人才儲備而言,永春紙織畫在眾多非遺項目裏,頗有值得稱道之處。尤其是,包括徐澤在內的幾位非遺傳承人,不僅廣收弟子,還極力促成“永春紙織畫入校園”的發展計劃。如此一來,才能“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再說銷售這一頭。永春紙織畫,因為獨特的審美意蘊,在藝術品市場上也有較為可觀的銷量。徐澤甚至還設計了一些半成品進行售賣,用以滿足消費者DIY的需求。

“我想說,又有多少非遺項目,能做到人才濟濟,能做到盈利不斷呢?難道說,這些非遺項目,就沒有得到扶持的價值了嗎?那麽,我想問,這到底是獎學金,還是助學金?”

沐川一向自負聰明,但他卻沒想到,徐澤竟有如此胸懷。他關注的,並非一家一業,而是整個非遺文化的傳承大業!

此時此刻,莫說是沐川,就是譚清清、顧小喜,都被這番言論震住了。

飯桌上靜得落針可聞,每個人都在思考。直到服務員送來飯菜,關上包間的門,沐川才回過神來,神色端肅。

“徐老師,今日晚輩受教了。您說的這個問題,我會仔細考慮,屆時希望能給出更好的評定標準或是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