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戰初起 第一節 華北肅清戰
1943年對於中國的抗戰來說,說句高大上的話,那叫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有朋友該說了,你說的不對吧,1944年的豫湘桂大潰敗,和對八路軍、新四軍的瘋狂圍剿才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期吧,可是想想看,一個病入膏肓既然死亡的病人,最後掙紮走幾步那是提前耗盡他的體力的要命的舉動!
而在1943年,最起碼日軍和日本的軍國主義還沒有到最後的病入膏肓的時候,此時,日本國內的軍派正在策劃一件幾十年後才揭塵出世的秘密行動。
這個秘密行動用簡單的話概括就是:“一旦日本列島失陷,全體日本人支那再建國。”也就是說,1943年的春天時,日本軍方高層隱約也看到了戰爭可能會讓日本列島失於敵手,準備要在占領的中國領土上再建立日本國,把整個日本搬到中國的東北、華北、華中等地來。
為什麽會有這麽個想法呢?這話還得細說下。
1943年春,太平洋戰爭的形勢對日本日趨不利。日軍在中途島遭到沉重打擊,失去了戰略主動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企圖重新奪取戰略主動權又遭到慘敗,被迫停止了戰略進攻,轉而采取戰略防禦.
盟國雖然挫敗了日軍的進攻,也需要就爾後的戰略和作戰計劃進行協調和準備。因此,太平洋戰場在較長時間裏,雙方均無重大行動。至1943年夏秋,美軍不斷增強太平洋戰場的反攻力量。並開始對日軍實施逐島和越島的反攻。
日本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一年之後。雖然占領了遠東和太平洋的廣大區域。但遠未達到迫使盟國屈服以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戰爭目標。日本在發動戰爭之初,意識到力量不足,難以直接進攻美國本土,因此隻是企圖通過打擊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兵力,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聯係,清除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反攻基地,把戰事拖下去,促使美國最後承認日本在遠東地區的既得利益。
但事與願違。美國並沒有在一擊之下鬥誌渙散,反而舉國一心,決心把戰爭進行到底。日本曾經寄希望於希特勒能在1942年冬的斯大林格勒攻勢中擊敗蘇聯,為日本徹底解決北方之憂,爾後德軍回師西歐,擊敗英國,迫使英國在太平洋地區退出戰爭。這些幻想到1943年春都歸於破滅。
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島戰役中失利,8月,瓜達爾卡納島戰役開始後。日本大本營估計,1943年下半年以後。英美的軍事力量將逐漸加強。因此,必須在此之前主動攻勢。在條件具備時,1943年春將在中國戰場發動積極作戰,即“四川作戰”(5號作戰)。
“這次作戰的目的是殲滅國民黨中央軍主力,並占領四川省要地,摧毀敵人的抗敵根據地,促進重慶政權的屈服或崩潰”。9月3日,日本大本營下達了《5號作戰準備要綱》,準備從日本本土抽出12萬人、關東軍抽出18萬人、從東南亞抽出6萬人加強中國派遣軍。然後集中17個師團、2個旅團的兵力,分兩路出擊,一路由華北經漢中進攻成都、重慶,一路由武漢沿長江向重慶推進,兩路夾擊四川。
在製訂這一計劃時,立案人極為擔心占領區內八路軍新四軍的反攻。沒有後方的鞏固,便沒有前方戰線的擴大。在華日軍竭盡全力,亦未能撼動敵後戰場的根基,豈有餘力進行四川作戰?連日本中國派遣軍參謀長河邊正三中將也認為,四川作戰“完全是賭博行為”,“是窮極之策”。到10月,日本在瓜島戰役中逐漸不支,德意法西斯在蘇德戰場、北非戰場亦處於不利地位。在這種形勢下,日本當局決定把作戰重點放在西南太平洋地區。
日本作戰方針的改變,給四川作戰帶來了新的困難:不僅不能增加在華兵力,反而還要從中國戰場抽調部分兵力支援太平洋戰場;由於船舶不足,無力供應四川作戰所需物資;由於經濟困難,在華日軍必須實現“自給自足”,這樣四川作戰的夢想終於變成了泡影。12月10日,日本參謀總長杉山元在上奏中指出,由於缺乏增援兵力和物資,同時還要從中國抽出兵力,“中國派遣軍隻能按照當前的任務進行作戰,特別要努力提高占領區內的治安”。這就是說,1943年日本對華作戰的重點仍是敵後戰場。
而此時在中國戰場,日本企圖誘降蔣介石沒達到目的,在敵後戰場,八路軍、新四軍渡過了最困難的階段,尤其是在華北地區,雖然冀中根據地的丟失給晉察冀的八路軍帶來了不可預期的遭難性後果,但畢竟還是挺過來了。
反觀日本的30多個師團、140萬人的兵力陷於中國戰場難以機動,要想達成大本營對他們肅清中國占領區的反抗,為日本整體遷國做準備,看著還很困難能完成。
華北戰場是所謂的日軍占領區內最不安生的地區,也是牽製日軍作戰部隊和消耗作戰物資最多和最大的地區,日軍一直想把華北地區變成大兵站和轉進基地的目標始終都實現不了!
岡村寧次的到任,別說,頭三板斧還是蠻管用的,41年對晉察冀的三十萬人的大作戰,42年對太行山的八路軍總部和冀中地區的圍攻,確實給了華北地區八路軍很沉重的打擊,根據地麵積縮小近一半,控製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糧食、布匹、以藥等等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短缺時期。
在此戰果之上,岡村寧次堅信,43年對華北共軍的部隊和根據地可以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從而完成大本營對於他華北肅清戰全麵勝利的任務,也為整體遷國掃清了障礙。
前麵咱們說過日本國內的大陸派,是非常傾向於遷都北平的,那個三笠原親王等一批人到現在還在到處遊走,想說服天皇和軍部,支持他們同中國的國民政府談判,雙方停戰,保持占領地現狀,遷都到北平後,再同英美單方麵議和的建議。
不管是不是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岡村寧次在製訂43年全年肅清作戰計劃時,重點還是體現了四個字的:“南壓北打”。南壓,就是指對太行山中南段的八路晉冀魯豫軍區施行壓迫式的掃**辦法,用鏈式作戰和重兵包圍來進一步的壓縮八路的活動和生存空間,使他們在狹小的山地間不能對平原地區構成威脅。
北打就好理解了,北平周邊的輻射半徑兩百多公裏範圍內,隻要是有八路軍活動的地域全部是以打為主!不僅僅要消滅八路的作戰部隊,對他們的根據地和支持他們的民眾,都必須消滅掉!
這個範圍有多大,看下地圖就知道了,基本上是東到大海,北到山海關、承德一線,西到張家口、大同一線,南到石家莊、德州一線,這麽大的地域內是43年日軍華北方麵軍的重點清剿地域。
冀東、平北、察哈爾、平西、一分區、十一分區、三分區、六分區等等吧,幾乎所有的晉察冀軍區的地盤都被日軍包含在了需要打擊的目標裏,這些目標中又以對北平威脅最大的平西、平北、一分區為重點掃**目標。
而一分區的地盤最大,控製民眾人口也最多,相對整個晉察冀軍區來說,作戰部隊和非戰鬥人員也最多!自然,一分區就成了鬼子43年春季一開始的大掃**時的頭號打擊目標!
這也就是為什麽晉察冀軍區對一分區的反掃**任務下達時,還特別給楊棒子也下的幫助一分區反掃**的任務,軍區擔心這次鬼子對一分區的掃**指定是前所未有的殘酷,一分區得有人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