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之爭與怡和“真麵目”“在百慕大首都哈密爾頓的怡和洋行漂亮的殖民地式大廈內,到這家國際大公司總部去的人首先看到的是兩幅風景畫。一幅是色調好看的以天空為背景的哈密爾頓的輪廓,另一幅同樣生動地描繪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從這裏可以看出香港和百慕大之間的關係:兩個相隔遙遠的聯合王國領地通過國際經貿漸漸靠近了。”

香港《南華早報》1991年12月18日刊登的一篇名為“在極其幹淨的百慕大尋求安全”的文章這樣寫道。

就在怡和遷冊百慕大以及其旗下各公司開始加大海外投資的同時,怡和在香港則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風波和紛爭:1987年掀起發行B股風波,1990年製造回購自身股份事件,1991年要求上市豁免……

1992年彭定康(ChrisPatten)走馬上任掀起的政製改革,怡和更是主動或被動參與其中,成為輿論關注和人們爭議的焦點。

事實上,港督衛奕信的離任已經預示著中英關係新變化的開始。1991年12月31日,英國政府突然宣布衛奕信將會在1992年中退休後離任。

“衛奕信被換掉不僅僅因為新機場事件,怡和等財團狀告衛奕信,說他對中國太軟,讓步太多。其實衛奕信是‘中國通’、外交官,真正了解中國的,知道硬來不行,但這些人就不滿意了。衛奕信走時很不愉快,他本來準備一直延續到九七回歸的。”多年以後,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原主任魯平回憶道。魯平口述,錢亦蕉整理:魯平口述香港回歸,三聯書店,香港,2009年。

衛奕信的“軟弱”,使英國國內的一些強硬派深感不滿,怡和等在港英商更認為衛奕信出賣了香港利益。在這種背景下,1992年7月9日,英國保守黨前主席彭定康作為最後一任港督走馬上任。

彭定康一上任,就大幅度地修正英國對香港的政策。10月7日,彭定康在立法局上發表上任以來首份施政報告,並在未和中方討論的情況下,單方麵提出重大政製改革。當中最具爭議性的地方,是有關1995年立法局選舉的安排。按照彭定康的提議,1995年的立法局議席將會取消9個功能組別的委任議席及10個選舉委員會的議席。為了填補這些議席,彭定康建議將香港的絕大多數工作人口劃分為九大行業,使每個行業均可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選出各功能組別的代表。另外,彭氏又建議由直接選舉產生的區議會組成選舉委員會,並由他們選出原屬選舉委員會推舉的10個議席。

對此,中國政府隨即發表聲明,中方不會接納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如果政製改革建議不與《基本法》銜接,1997年後的特區政府將會別無選擇地“另起爐灶,重新來過”。

中英兩國圍繞香港政製發展方向的分歧,很快就演變成新一輪公開而嚴重的較量。

10月22日,彭定康訪問北京,希望遊說北京接受政改方案,但結果可想而知。雙方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彭定康事後說自己在北京受到輕慢冷落的例子不勝枚舉。彭定康著,蔡維先、杜默譯:東方與西方:彭定康治港經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台北,1998,96~98頁。有備而來又作風強硬的彭定康,更讓港澳辦主任魯平憤怒不已,他嚴厲地批評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是“三違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違反《基本法》及違反中英兩國過往的外交協議和諒解備忘錄。“他這樣做,實際上是蓄意在破壞這個談判,是對香港采取了極不負責任的態度,根本不考慮香港的利益。”

對於不斷緊張的中、英兩國關係,怡和自然而然地站在了港英政府一邊,況且強硬而親民的彭定康,也符合一向主張對中國采取強硬路線的怡和的口味,因此怡和集團作為在港英商的代表成為港英政府的堅強後盾。

11月14日,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聲明,表示絕對不會接受港英政府單方麵提出的所謂政改方案,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在會見英國首相梅傑(JohnMajor)時也明確表示,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有可能影響中英兩國的經濟合作。

1992年11月,港英政府對九號貨櫃碼頭招標。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係采取協議招標的方式而不是公開招標,即不以價高為中標唯一標準,而看競投者的綜合條件。結果,綜合條件甚佳的李嘉誠旗下的國際貨櫃碼頭公司敗北。港府將九號貨櫃碼頭批給了以怡和為主的財團興建經營。由於港府放棄傳統公開招標的做法,改以私人協議方式批出合約,令社會懷疑港府與英資財團之間有“利益輸送”。

月底,中英聯絡小組中方首席代表指出,九號貨櫃碼頭合約有違兩國的聯合聲明。中國政府明確表示港英政府所簽訂或批出的合同、契約和協議,有效期隻能到1997年6月30日,中方絕對不會承認英方單方麵簽署而跨越“九七”的任何合約。

對於彭定康在政改問題上的“一意孤行”,怡和“在倫敦和香港,幕前和幕後大賣其力”,12月17日,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發表題為《請看一家英資財團的真麵目》的評論文章,對怡和進行了不點名的猛烈抨擊:

“香港有一家老牌英資財團,靠販賣鴉片起家,經過一個半世紀的發展,已成為一個以香港為基地的大型跨國洋行。它的業務盡管遍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香港和中國內地的業務,這家公司經理曾得意揚揚地說:每個香港人每天都在向他付錢。

“按理說,這個大財團應對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並珍惜同中國內地的互利聯係。但它自從香港進入政權交接的過渡時期以來的一連串表演,卻並非如此。1984年,它成為香港公司遷冊海外的帶頭羊,1987年掀起發行B股風波,1990年製造回購自身股事件,1991年又要求上市豁免,雖然每次受到香港社會的普遍指責,但它依然我行我素。它不但在謀取特權、損人利己方麵表演得淋漓盡致,而且在政治上為敵視中國、破壞香港平穩過渡的勢力幫忙幫閑,唯恐天下不亂。在港督彭定康上任前、上任後推銷政改方案的過程中,它更在倫敦和香港,幕前和幕後大賣其力,用心可謂良苦。”

彭定康認為政改方案沒有任何不對,並堅持在1993年將之刊登憲報(展開正式的立法程序),然後提交立法局審議。

“1994年6月,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在香港立法局通過。彭定康要通過他的政改方案,到最後一刻還少一票,他通到(英國首相)梅傑那裏,找來怡和,對它在香港立法局的代表下了死命令,要他對彭定康的方案投讚成票(他原來是反對這方案的)。結果方案在立法局以一票之差強行通過。”魯平事後遺憾地說。

在此情況下,中方宣布取消原先的“直通車”(throughtrain)安排——即原港英時期在1995年選舉產生的立法局議員,不可以順利過渡成為第一屆特區政府的立法會議員,取而代之的是“另起爐灶”,即成立“臨時立法會”,確保主權順利移交。

彭定康在離開香港後出版的著作中,對怡和如何在私底下甚至公開支持他時寫道:“當怡和洋行(香港最大的英資洋行)這麽做的時候——尤其是以為其在香港之眾多員工著想為理由,因為他們認為這些員工有權替自己的前途說話——所遭遇的下場就是被嚴厲抨擊並警告他們在中國大陸將會接不到生意。他們打算在香港港口再蓋一座貨櫃轉運站的計劃,就在中國的堅持下橫遭阻礙,因為中國認為這項計劃勢必跨越一九九七,沒有他們的批準是不行的。盡管遭到這些打擊,怡和洋行並沒有屈服,雖然在有關選舉政策問題上和我們保持距離。怡和洋行的香港大班李舒(NigelRich)仍然擇善固執地為我辯護。怡和一位資深董事鮑維爾爵士(SirCharlesPowell)以前是位舉止優雅的外交官,曾在唐寧街首相官邸擔任佘契爾夫人(即撒切爾夫人——引者)的私人秘書,在我整個五年港督任期之內給我很多睿智和堅定的支持。”彭定康著,蔡維先、杜默譯:東方與西方:彭定康治港經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台北,1998,100~101頁。

07

加速海外投資:國際化第二波1989年3月,置地宣布遷冊百慕大,成立置地控股有限公司(HongKongLandHoldingsLtd)。至此,怡和控股、怡和策略、牛奶國際、文華東方、置地均已遷冊百慕大。怡和通過遷冊、結構重組,擺脫香港的法律管製,建立起攻守自如的集團內部架構。同時,通過加快海外投資步伐,達到贏利來源和資產的一半以上分散到海外,從而最大限度地減低集團在香港的投資風險。在分散風險的基礎上,使怡和集團從一家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蛻變成一家業務多元的跨國公司。

早在1984年3月,怡和主席西門·凱瑟克在宣布怡和遷冊百慕大時便明確表示:為配合遷冊,怡和必須對旗下的業務作相應調整,怡和希望改變大部分贏利來源和資產集中在香港及中國大陸地區的現狀,將贏利來源及資產分散,達到香港及中國大陸地區占一半、其他國際地區占一半的目標。

與20世紀60~70年代四處投資新業務,以致海外投資處處觸礁,最後多數收購又被迫出售不同,怡和此波海外發展的浪潮,以集團內各子公司的核心業務為基礎,如置地以地產、牛奶國際以食品製造及批發零售、文華東方以酒店業、怡和太平洋以綜合貿易等為基礎,大力向海外拓展。

香港置地

在實施結構重組、分拆出牛奶國際和文華東方後,置地重新成為一家單純的地產公司。在保留和鞏固中環核心資產的前提下,置地開始拋售非核心物業,套取資金收購海外業務。

1987年,置地將銅鑼灣的皇室大廈和灣仔的夏愨大廈,以238億港元的價格售予華人置業,同時將價值135億港元的一批土地儲備售予新鴻基地產;1988年,置地將半山區的地利根德閣豪宅賣給澳洲的奔達集團,套現20多億港元;1990年,置地再將銅鑼灣的世界貿易中心出售,作價17億港元;1991年,又先後向新鴻基地產出售4項商場物業,向華人置業出售怡東商場、新港中心商場等。

置地在中區以外的物業幾乎悉數拋售,套現資金逾100億港元。

在大量出售旗下非核心資產的同時,到1994年年底置地撤離香港股市時,置地擁有的中區黃金地段高級商廈物業,包括曆山大廈,交易廣場一、二、三座及富臨閣,香港會大廈,怡和大廈,置地廣場(告羅士打大廈及公爵大廈),太子大廈和太古大廈等。該年年底,置地市值為4067億港元,落後於新鴻基地產、長江實業、恒基地產、九倉而名列第五。置地加緊在海外、尤其是在英國尋找收購對象,以配合集團的國際化戰略部署。

1990年,置地有意收購英國大地產公司Hamers而未果。之後,它將目光投向了與其有著長期合作關係的英國上市公司——特法加集團。

1964年在倫敦上市的特法加集團,是英國一家頗具規模的綜合性上市公司,經營的業務包括工程和建築、房屋興建和地產、航運及酒店業等,以建築工程聞名。1983年,怡和曾將旗下的金門建築公司50%股權售予特法加。1992年5月,特法加奪得香港新機場核心工程之一的青馬大橋建造合約,曾經轟動一時。不過,受英國經濟衰退影響,特法加集團此時虧損嚴重,股價急跌,於是成為怡和理想的收購對象。

1992年10月1日,置地在倫敦發起“拂曉行動”,出資約8750萬英鎊(約118億港元),成功購入特法加149%的股份。第二年3月2日,置地根據協議增購特法加股權至201%,成為特法加的最大股東。4月14日,置地行使餘下認購特法加股權,將持股權增至251%。5月5日,特法加董事局宣布改組,西門·凱瑟克出任董事局主席,另有3名置地高管加入特法加董事局。

曆時7個月的收購行動,置地已全麵控製特法加集團,動用資金約2543億港元,在倫敦建立起一個拓展海外市場的橋頭堡。不過,特法加在置地增購其股權後繼續嚴重虧損。1996年3月,置地宣布將其所持特法加股權及可換股優先股股本出售。

牛奶國際

牛奶國際於1986年從置地分拆出來時,是香港最大的食品製造、批發及零售集團,旗下的惠康超市、7Eleven便利店、萬寧藥房遍布港九各地,同時持有美心集團50%股權。

牛奶國際旗下的惠康超市

分拆後,牛奶國際隨即以集團的核心業務——食品零售為基礎,大肆向海外擴張。

1987年,牛奶國際斥資21億港元收購英國第六大超市集團KwikSave25%股權,在歐洲建立陣地;1990年5月,牛奶國際再度出擊,以983億港元收購了西班牙零售連鎖店集團SimagoSA;1990年6月,牛奶國際將拓展目標轉向大洋洲,以1264億港元收購了新西蘭的Woolworths超市集團。同時,牛奶國際早年收購的澳大利亞法蘭連超市連鎖集團也有所擴張。

經過數年的積極拓展,牛奶國際在歐洲、澳洲建立起龐大的分銷網絡,但這些地區連年經濟不振,業務競爭激烈且分銷成本高企。有鑒於此,從1992年起,牛奶國際重新調整發展策略,回到經濟繁榮、發展潛質高的亞洲市場,將發展亞洲業務放在首位。1992年,牛奶國際斥資64億港元收購了新加坡第二大零售集團——ColdStorage零售集團,在東南亞市場建立起一個策略性的發展基地;在台灣地區,牛奶國際旗下的惠康超市和萬寧藥房也日益增多。

至此,牛奶國際已發展成為一家國際性的食品零售業集團。1993年度的營業額達到498億美元,其中亞洲區以外占647%;經營總資產112億美元,亞洲區以外占588%;稅前贏利27億美元,亞洲區以外占493%。

文華東方

先後在菲律賓馬尼拉、泰國曼穀、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以及澳門等地建立了酒店網絡的文華東方,自1987年從置地分拆出來後,更加積極地拓展海外酒店網絡,先後購入新加坡東方酒店、澳門峰景酒店部分股權,並接手管理美國舊金山文華東方酒店及加拿大溫哥華文華東方酒店。

1993年,文華東方集團再購入印度尼西亞泗水公司Majapahit酒店25%的權益。到1993年年底,有著豐富高級酒店管理經驗的文華東方集團在亞太區共擁有9家酒店的權益,經營管理的酒店達到12家,共4175間客房,其中653%在香港以外地區。不過,受世界經濟不振及激烈的競爭影響,文華東方集團的海外酒店業務業績普遍不甚理想,集團的贏利增長主要靠香港的酒店收益支撐。香港文華東方酒店

怡和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