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源還沒等說話呢,玉兒又說了話了,“今天是什麽日子?怎麽潁州的客房都滿了!?”

掌櫃的笑著說:“你們是外地來的吧?”

陶源:“不錯,我們是去京城走親戚的!”

掌櫃的:“怪不得聽你們的口音不像本地人,你們可能還不知道潁州發生的事情,明天可熱鬧了,是潁州王的女兒研廷公主要來個比武招親的第一天,你們可算是來著了!這店裏住的都是水旱兩路的江湖豪傑,武林義士,明天都準備登台比武呢!”

兩個人一聽,原來如此,那現在怎麽辦呢?隻剩下一間房了,陶源下意識地看了看玉兒,玉兒說話了,“那好吧,那我們兩個就委屈一下,那個房間就讓給我們吧。”

夥計答應一聲去準備去了,陶源一聽,不由得十分的尷尬,但是攔已經攔不住了,你說這孤男寡女的晚上睡在一間屋子裏麵成何體統!

兩個人來到房間一看,小屋不算大,但是很幹淨,桌椅板凳都比較簡單,唯一讓陶源感到不能接受的是僅有一張床,這可怎麽得了,但是看玉兒的表情,悠然自得,沒有什麽異樣。

到了晚上,陶源可就有些不自在了,如果不知道她是個女孩子的話,還說得過去,可是現在知道她是女孩子,這要是傳揚出去,可怎麽辦呢?

吃晚飯的時候,玉兒看著陶源樂:“你怎麽了?怎不吃飯呀?是不是還想著晚上怎麽個睡覺法?我有辦法!”

陶源一聽趕忙問:“什麽辦法?”“當然是我睡**,你睡地上了!”

陶源一聽什麽?讓我睡地上!這。。。

玉兒接著說:“我是不是你的救命恩人啊?”

陶源說:“是!”

“那我一個女孩子家,你還不得憐香惜玉呀?況且我們一路都以兄弟相稱,你就是我哥哥,哥哥還不得讓著弟弟點!”

陶源無言以對,隻好默許!吃了一會兒,陶源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就問:“玉兒姑娘,我有一事不明,當麵領教!”

玉兒看了看陶源,“你說!”

“那夜晚間,我聽到哭聲來到一家院落,在房上倒掛,探聽虛實,忽然有一人在房上大喊‘你二人不必擔驚害怕,陶源來也!有我陶源在,你們定會平安無事!’,請問那個人是不是你?”陶源剛說完,玉兒就繃不住了,“哈哈哈”笑個不停,把陶源笑的心裏直慌,後來玉兒把筷子放下,擦了擦嘴,“不錯,那個人就是本姑娘!”

陶源又問,“那又是誰,將我從房坡上推下?”

玉兒並不避諱,“也是我!”

陶源心中有些生氣,但是又無可奈何,誰讓人家救了自己呢?“那你怎麽知道我假扮新娘進了螳螂寨?”,

玉兒不以為然,“本姑娘若是沒有兩把刷子,怎麽在江湖上混?你可以假扮新娘,我就不能假扮家人?”

哦,陶源恍然大悟,原來她是一起送親的家人,玉兒接著說,“為了救你,我可是煞費苦心啊,在後院給他們放了一把火,這你才能脫險,如若不然,恐怕你我二人都難逃離螳螂寨。”陶源心中不禁佩服,此女子果然是有勇有謀,於是又借燈光再次打量玉兒,玉兒一看,“看什麽?快吃飯!”

她吃完了,什麽事兒沒有,陶源也吃完了,玉兒推開窗子往外麵看,穎州的夜景十分的迷人,深深地吸引住了玉兒,她看到亭台樓閣,滿街的錦繡,一片繁榮景象,自言自語道:“若是每一天都能過上這樣的生活,該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兒啊!”

回過頭來看了看陶源,“陶大哥,不如我們出去走走?”

陶源沒有什麽心思出去,隻想好好休息,等著明天趕路,但架不住玉兒折騰,說的他心活了,於是兩個人出了店房,就來到潁州城最繁華的一條街叫紅寶石大街,這條街又寬又長,人也是最多,他們就順著街邊往前走,走著走著忽然被一座建築給吸引住了,兩個人往前湊了湊,看見不遠處有一個牌子,上麵寫:比武台。

左右兩側有一副對聯;上聯寫:迎三山五嶽英雄,以武會友;下聯配:盼五湖四海豪傑,煮酒論劍。

擂台不算高,大概有一丈三尺,雖說不高,一般的人如果不走梯子,恐怕很難上去,非常的寬大,都是用硬木製成,非常的堅固,兩邊是看台,彩旗飄揚,不少人還在下麵指指點點,陶源攔住一個本地人就問他:“這位小哥,借問一下,前麵這座擂台是因何而立呀?”

這人看了看,“你們不是本地人吧,一看就知道,本地人誰不知道這擂台是做什麽的呀?明天是我麽潁州王的女兒研廷宮主比武招親的第一天,這熱鬧誰不看啊?”

陶源這才明白。逛了那麽一圈兒,玉兒有些累了,“陶大哥,我們回去休息吧!”

兩個人回到店房,掌櫃的迎上來了,“怎麽樣?二位,玩的還開心?夥計,給兩位客官端兩盆洗腳水!”

一切就緒,玉兒還真是不客氣,脫掉靴子,和衣而臥,往**一躺,被子一蓋,她睡上了,陶源一看,沒辦法,自己打了張地鋪,往地上一躺想心事,迷迷糊糊進入了夢鄉。。。

到了半夜三更天,突然從外麵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然後就有人砸店門,但是聲音都不大,陶源一驚醒了,看了看月亮,又判斷了一下時間,心說這麽晚了,怎麽還有人來住店?這店房不都滿了麽?以此同時,玉兒也醒了,從**坐起來,低聲對陶源講:“我好像聽見了什麽聲音?”

陶源衝她點了點頭,兩個人輕輕地把東西帶好,就隱藏在屋門的左右,以防萬一,如果說沒有事情,自然是好,如果有就要做好防範。大概過了有一炷香的時間,就聽見樓板有輕微的“嘎吱、嘎吱”的響聲,好像不止一個人,兩個人趕緊提高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