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翎和大家一聽廬州府來人了,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趕緊出去迎接,王雁翎一看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好朋友陶源,後麵跟著個女孩正是玉兒,後麵還有很多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什麽樣的都有;
與此同時,陶源和玉兒也看到了王雁翎,兩個人見麵雙目對視,四隻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想說話,但是先看到的是眼淚。。。
後來王雁翎一看,不能這樣啊,趕緊往裏請吧,大家前呼後擁來到院中,可是陶源等人一看就是一愣,一看院裏停著十一口棺材,裏麵的人的表情都是十分的沮喪,陶源急切地就問啊,“這是怎麽回事兒啊?”
王雁翎就把事情的經過講述了一遍啊,陶源一聽,也掉了眼淚了,因為五真人中的兩位也是死在陶源之手啊,換句話說這些人也都是為了他在七星擂上失去了生命,所他也很是難過,大家也都出來相見,金子玉和剩下的幾老和廬州府的人們見麵,雙方都彼此的見過,王雁翎向這邊的人介紹了陶源和玉兒,也向他們介紹了陶源和玉兒,陶源一聽這都是山東十老啊,也過來見禮;而後陶源把後麵的人叫過來了,先給眾人介紹古墓老人穀四方,還有他的孫兒穀小義,紅筆先生孟九宮,大家也都彼此見過。。。
那麽陶源怎麽來的呢?咱們還得從紫雲山小漁村說起,那日陶源與王雁翎分手之後,李魚琅帶著兩名村民劃著小船,逆流而上把陶源和玉兒送往商丘,一路無話,到了晚上掌燈時間就到了商丘碼頭,陶源和玉兒登了岸,李魚琅說自己還有事情,就和兩位村民回奔小漁村,他們走了,陶源和玉兒一商量,咱們得找個客棧休息一宿,明天早晨早點起床,正好趕路趕到天黑之前能到東京汴梁城,但是天色已晚,不知道這城門關閉了沒有,他們來到這裏一看,還真是僥幸,今天也不知道是什麽日子,城門還沒有關閉,裏麵的人出來進去的比較多,陶源和玉兒就進了商丘城,商丘自古一來就是個大城市,裏麵非常的繁華,另外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離著汴梁城比較近,商業十分的繁榮,兩個人一進城一看,真是熱鬧非凡,萬家燈火啊,他們靠著城邊就找了一家李家老店,小店不大,但是很幹淨,也比較肅靜,掌櫃的五十多歲,麵帶忠厚,十分的和善,主動上來搭訕,“二位,住店啊?”
陶源點了點頭,“二位要幾間客房呢?我們這裏相對比較偏,所以住店的人不是很多!”
玉兒說,“我們要一間房,兩張床就可以了!”
掌櫃的答應一聲叫夥計去準備了,陶源就問掌櫃的,“您貴姓?”
“免貴姓李,在家排行在五,人家都叫我李五。”
陶源接著說,“我看今天的熱鬧非凡啊,是不是有什麽事情啊?我看今天的城門都還沒有關呢?”
李掌櫃一樂,“其實聽口音就知道你們不是本地人,今天晚上有好戲看啊。”
玉兒一聽趕緊接過話茬,“什麽好戲?快快將來!”
李掌櫃一樂,“今天是我們商丘的花燈節,雖然正月十五才鬧花燈,但是我們這裏每個月都有花燈節,今天你們來的還真是巧,正好趕上,一會兒吃完飯,到街上走一走,一定會很好玩兒的!”玉兒一聽是心花怒放,這一路來是打打殺殺,差點兒把命都弄沒了,也是該好好放鬆一下的時候了,她回頭看了看陶源,“陶大哥?晚上我們出去走走怎麽樣?”
陶源和正有此意,於是很爽快的答應了,“好啊!”
兩個人吃完了晚飯,一起來到街上,看著人們好像都朝著一個方向走,其實那裏就是商丘的紅十字大街,也是最熱鬧的地段,兩個人也順著人流趕往紅十字大街,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到了紅十字大街,好家夥,一座高大的燈籠牌樓首先是映入眼簾,真是壯觀啊,幾百盞燈籠齊齊地掛在上麵,最頂上還有一個大紅花,上麵掛著繡球,但可不是新娘拋的那個繡球,前麵是一座台子,不是很高,大概有五尺左右,全是紅顏色的,大紅的欄杆,大紅的地毯,紅色的綢子條兒隨風飄擺,甚是漂亮,陶源和玉兒就擠到了人群的前麵,有一些小朋友在前麵玩耍,每個人手中都提著一隻燈籠,嬉鬧著,陶源和玉兒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時代。。。
他們不經意間就走到一排猜燈謎的地方,那裏掛著一大排的燈籠,上麵掛著一些字條,上麵有字謎,有歇後語,什麽都有。。。
這是一位老者看了看他們,“二位,猜個燈謎吧!猜中還有獎呢?”
陶源還沒等著說話,玉兒就搶先了一步,“好啊,那可以隨便猜麽?”
老者一笑,“當然了,隨便猜,隻要你猜中了就有獎品。”
“什麽獎品啊?”
老者手撚須髯,“有兩種獎品,看你要哪一種了,第一種就是我們這裏的小飾品,你可以隨便的挑,隨便的選,每答對一題就可以選一件;第二種就是可以上到大台子上去和今天的答對題的人一起去參加繡球的爭奪,要是你得了繡球的話,還可以見到如花似玉的商丘名角鄭詩詩呢!”
玉兒一聽,“鄭詩詩,是幹什麽的?”
老者眯縫著眼睛,“哎呀,一看你就是個外地人,鄭詩詩是我們商丘的名角啊,唱戲的名角兒,誰要是有機會聽到她唱戲,那可真是一飽耳福嘍!”
玉兒這才明白是怎麽回事兒。。。
玉兒隨手就撕下一張字條兒,原來是個猜字謎,題目是:一人一張口,口下長隻手,猜一字;玉兒看了看,眼珠兒一轉,拿給陶源,“陶大哥?你猜猜這個是什麽字?”
陶源接過來看了半天,猜不出來,玉兒說,“這不就是個‘拿’字麽?你看‘一人一張口’,‘人’字下麵是個‘一’,在下麵是個‘口’字,就是個‘合’字;‘口下長隻手’,最後下麵是隻‘手’,‘合’字加個‘手’字,不就是個‘拿’字麽?”
陶源這才恍然大悟,晃了晃頭,玉兒很是得意,又把字條兒給了那位老者,並說明了答案,老者笑著點了點頭,“公子答得非常對!你是要選獎品啊,還是要參加爭繡球比賽的資格啊?”玉兒說,“我先選個獎品好了!”
說著話,老者拿了一個籃子,裏麵什麽飾品都有,她突然發現裏麵有一件物品,十分的吸引她的眼球兒,原來是一顆犬牙交錯的心,但是是分開的,她就問,“老人家,這顆心為什麽是分開的呀?”
老者一看,“哈哈,公子有所不知啊,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傳說了,其實它是一件完整的飾品,但是被分開了,要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一半是在新郎的手中,另一半是在新娘的手中,寓意就是合二為一,一心永恒啊!”
玉兒點了點頭,偷眼看了看陶源,然後跟老者說,“那好,老人家,我先拿一半!”
她拿了一半,然後又撕下一張字條,題目是:一大二小,猜一字;她又把字條兒遞給陶源,“陶大哥,你猜猜這個是什麽字啊?”
王雁翎想了半天也猜不出,玉兒一樂,“你看,一個‘大’字,再加上一個‘二’字,左後一個‘小’字,在一起是什麽字啊?”
陶源恍然大悟,“原來是個‘奈’字!”
玉兒又把另外一半的心拿了出來,把其中的一半交給陶源,“陶大哥,給你!”
他趕緊接過來一看,玉兒說,“這件物品雖然不是什麽之前的東西,但是也我們共同的戰利品,希望你能好好的珍惜它!”
陶源看了看,把它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裏,放好!玉兒也把她的另外一塊收好。。。
然後玉兒又猜對了兩個燈謎,換取了兩張登上高台參加爭繡球比賽的名額,陶源說,“玉兒,我就不去了,我也不想看什麽鄭詩詩,我又不認識她,我也沒有什麽心思看她,我就在台上等你吧,你上去爭繡球就好了,我在下麵看著你!”
玉兒一聽也好,就答應了!
到了晚上大概九點左右,突然是一棒羅響,全場都安靜了下來,從*是走上一人,身材高大,來到台上就向後麵的人招手,然後大聲的說,“各位,前來參加花燈會的朋友們,今天這次燈會是不比尋常啊,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們今天搭了個很大的台子,後麵還是一個很寬口的架子,上麵掛滿了燈籠,最上麵是一個繡球,大家往上麵看看,這個繡球今天有著特殊的意義,過一會兒,凡是有機會到這個台子上來的人就開始爭搶繡球,第一個爭搶到繡球的,就可以與商丘城內最有名的唱戲大家,也是如花似玉的鄭詩詩一起共進晚餐,獨自一人聽她唱戲的機會!”
台下人們一聽,都跟著起哄,“哦,鄭詩詩,等著我,我肯定能贏!”
“詩詩,你就是我的,別人誰也不行!”
還有的喊,“詩詩,我們永遠喜歡你!”
喊什麽的都有,陶源和玉兒也沒好意思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