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源和玉兒終於來到開封府,見到了現任的開封府引包世榮大人,包世榮聽了他們的經曆,也是感慨萬千,最後陶源一伸手從懷裏拿出鄧九孺大人的信件,當然都是自己人,原本是不能把奏折給別人看的,但是為了慎重起見,也拿出來讓包大人過目,看看有沒有什麽紕漏之處,包大人先展開信件觀瞧,一看確實是鄧九孺的筆跡,上麵大致的意思是說:此番我派人到開封府前去找你,有重大事情相商,紫伯侯在廬州為所欲為,所有的罪狀都在奏折上寫的是一清二楚,我們也有大量的人證和物證,但是我們並沒有這個權利,所以請旨定奪,希望能請皇上下達通緝令或者派個欽差大臣全權查查此事,一舉將紫伯侯這些不法之徒鏟除,替老百姓說話!

包大人看完了信,點了點頭,然後又小心翼翼地把奏折展開,一看上麵列著李昌的罪證,還有很多是人證和物證的證詞,包大人看罷多時,確認沒有什麽錯誤了,就把奏折收好,然後他對陶源說,“陶大俠,你是什麽打算?”

陶源說,“此事,還得您親自出馬,我不好進去,第一,我不是官員,幫助大人懲奸除惡可以,但是我什麽沒有什麽官銜,不好進皇宮大內;第二,怕人家不信任我啊,我乃一介草民,誰會相信一個草民手持一份如此重要的奏折上京麵聖呢?所以還是有老大人親自將奏折呈交給皇上!”

包世榮一聽,陶源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好吧,陶大俠,今天的朝會早就過了時辰,今天是去不了了,盡管此事緊急,但是也不能輕舉妄動,我明日早朝之時,定向皇上請上這一本!”

陶源是千恩萬謝,包大人一擺手,“我們都是自己人,無須多禮!”

因為現在是下午,陶源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他就對包大人說,“包大人,不知道包青天包爺爺現在可好,我能否見他一麵,同時也帶來鄧九孺大人的一點心意!”

包世榮笑了,“好啊,難得你還是有心之人,那我們一同前往!”

幾個人收拾了一些東西,陶源也買了一些包拯最喜歡的土特產品,跟著包世榮一起去見老包大人。

現在的包拯,退到後麵,享福了,他這一生,也該好好休息休息了,都那麽大的歲數了,仁宗特地給他造了個府邸,包拯說可以,但是不能金碧輝煌,越簡單越好,所以這裏確實是鳥語花香,清幽雅致,今天天氣不錯,包拯坐著椅子在外麵曬太陽,旁邊正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今天是他們哥四個當班,其實也不是上班,就是陪著大人解悶兒聊天,另外也要保護大人的安全,不過現在他們的歲數也不小了,雖說武功沒有扔下,但是比以前不能比了,正在這時,門上人來報,“包先生,門外來了幾個人,想要見您!”

包拯在椅子上吧眼睛睜開了,“什麽人?見我何事?”

“有一個是您的侄子,就是現任開封府引包世榮,另外還有兩個人,我不認識,但是聽包大人說,是廬州知府鄧九孺大人派到京城的,他們特地來拜望您老人家!!”

包拯一聽,馬上精神就為之一振,你看同在開封,包世榮經常來看他,他習以為常,但是自己的徒弟天下遍是,尤其是鄧九孺,在徒弟中那也是出類拔萃啊,真想念徒弟的,但是沒有時間啊,自己年歲已高,不便出門,鄧九孺呢也經常有書信往來,但是人始終都是沒有脫開公務,另外官員不可隨意的擅離職守。。。

包先生一聽,是廬州來的人,趕緊吩咐一聲,“快請!”

自己還站起來了,不一會兒,包世榮和陶源、玉兒來到裏麵,包世榮往前緊走幾步,“叔叔,一向可好,侄兒給你問安!”

包拯手撚須髯,“起來吧,世榮啊,最近府裏情況如何?”

包世榮答道,“一切正常,百姓也是安居樂業,一片太平景象!”

包拯點了點頭,“很好,你一定要戒驕戒躁,不可莽撞行事,要多為黎民百姓做些事情!你知道麽?”

包世榮點頭,“謹遵叔叔教誨!”

包拯一轉身就看見了陶源和玉兒,他上下仔細地打量了二人,一看兩個人是相貌堂堂,一表的人才,老大人微微一笑,“你二人近前說話!”

包拯聲音洪亮,別看上了年紀,但是身體非常好,陶源和玉兒趕緊上前,雙雙跪倒磕頭,“包爺爺在上,孫孫給您請安!”

“哈哈哈哈哈!”

包拯大笑,“好好好,你們快快請起!讓爺爺好好的看一看!”

說著話,拉著陶源的手不住的讚歎,又看了看玉兒,“你們剛剛都叫我爺爺也就罷了,怎麽都口稱‘孫孫’啊?明明是一個孫兒,一個孫女兒嘛!”

玉兒一看,老大人果然厲害,一眼就能看穿自己的女兒身,趕緊上前還撒起了嬌,雙手拉著包拯的胳膊左右輕輕的搖晃,“包爺爺,人家不是為了出來行走,方便麽?”

逗得大家都樂了,陶源一看,心說:這裏是什麽地方,包青天的府邸,容你在此放肆?

他就給這玉兒使眼色,那意思你得收斂些,但是玉兒假裝沒有看到,包拯還真是非常的喜歡玉兒。。。

後來陶源跟包拯說,“包爺爺,廬州知府鄧九孺大人托我給您捎來一封書信,請你過目!”

說著話把信從懷裏拿出交給包拯,包拯接過信展開一看,不住的點頭,“難得九孺,還是個有心的孩子!”

陶源又把後麵的土特產拿過來了,“包爺爺,這是我等的一點點心意,都是一些土特產品,孝敬您老人家!”

包拯看了看,“好吧,那我就全都收下了!”然後大家都圍攏過來,跟包拯聊天。。。

到了晚飯時間,包拯命人準備飯菜,大家圍攏在飯桌的周圍,一看,包大人還是如此的節儉,今天還燉了肉,以示對客人的優待啊,平時這都不吃,雖然現在的身份和地位頗高,但是仍念念不忘那些窮苦的百姓,平時吃的也很一般,今天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借客人的光了,改善生活,但是大家都感到十分的親切,吃著這樣的飯菜大家心裏十分的舒坦,大家在飯桌上無話不談,但是關於廬州府和紫伯侯府的事情,包括什麽奏折的事情陶源他們沒說,怕老大人擔心,包世榮也沒有講,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幾個人站起身來,向包拯告辭,包拯說,“好吧,你們去忙你們的事情,去做你們該做的事情,如果日後有時間的話,就過來讓爺爺看看!”

他們走了,包拯咱們不說,單說陶源和玉兒,兩個人一商量,我們住哪裏呢?包世榮看出來了,“二位,是不是在想住哪裏的事情啊?我開封府的校尉值班房就可以住啊!”

陶源說,“玉兒是個女孩兒,恐怕住在那裏不方便吧!”

包大人一樂,“玉兒怎麽能住那裏呢?她跟我的女兒一起住在後院!”這陶源的心才放下。

幾個人回到開封府,玉兒到後院和包世榮的女兒包曉霞一起,一到後院,兩個人一見麵,那也是一見如故,攀談到多時才休息;

陶源來到校尉值班室,他和張風、趙雲一個房間,其他的捕快一聽說這位就是江湖上嗬嗬有名的陶源陶大俠,都趕緊上前來,大家坐在一起時無話不談,都沒有了睡意,談論武藝,談論社會,談論各個方麵的事情,也是一直談到深夜才睡去。。。

一轉眼就到了第二天,也是個大晴天,包大人早早地起來,拿著奏折趕奔內城的八寶金殿,上朝麵聖,陶源和玉兒也早早地起來,到院子裏麵練功,一邊練功一邊急切地等待包大人的回音。。。

大概到了快吃中午飯的時候,這時間也不短啊,包大人回來了,陶源和玉兒一看包大人的臉色就感覺到事情應該沒有問題,他們上前就問,“大人,事情怎麽樣?”

包大人一笑,就把經過講述了一遍。。。

怎麽回事兒呢?包大人受人委托進八寶金殿麵聖,四弟仁宗升座早朝,“各位愛卿,有本上奏,無本退朝!”

三班文官,四班武將在兩旁站立,也奏了一些事情,不過都是小事兒,仁宗一一的批複,到後來他一看沒有什麽事情,就宣布退朝,大家紛紛散去,但是隻有包世榮沒走,仁宗先回了內宮,值班的老太監一看,“包大人,大家都退朝了,你怎麽還不走啊?”包大人把老公公拉到一邊,“陳公公,我想請您幫個忙!”

陳公公一看,“包大人,還有事請我幫忙?願聞其詳!”

包大人說,“陳公公,能不能通稟一聲,我要單獨見君,有重大事情相商!”

陳公公這個人不錯,“我說包大人啊,你剛才在早朝之上不奏,偏偏等散了朝的時候有事兒,什麽重大的事情不能再早朝上說呀?好吧,雜家就替你跑一趟吧!”

“多謝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