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請軍入甕

當年跟李靖分道揚鑣後,隻知他去了長安,卻一直杳無音信,沒想到今天竟會以敵對將領的身份相見。

裴行儼在一旁看著兩人,眼中閃過一絲好奇。

好一會,兩人才放開彼此,李靖問:“甄兄弟怎麽會在此處?”

甄命苦笑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可否到李大哥帳中一敘?”

“請!

……………………

三人一同回到李靖的營帳。

營中無酒,李靖以茶代酒,讓人準備了幾樣簡單的家常小菜招待,菜式簡樸,都是些山間野菜。

甄命苦向李靖介紹了一下裴行儼,沒想到李靖與裴行儼的父親裴仁基竟是舊相識,一番寒暄之後,李靖得知自己軍中的一舉一動都盡在這名年紀輕輕的將領掌握中,不由地大為震驚,他哪知道甄命苦有望遠鏡這種超越時代的東西存在於暗衛軍中。

甄命苦也不說破,將自己這些年的遭遇大概說了一下,並把自己皇泰朝的暗衛大將軍,護送南陽郡主出使南陽,招降朱粲,無奈卻被朱粲用毒物控製要挾,隻能效命於他,還被朱粲任命為先鋒前來探查唐軍的事跟他說了。

李靖聽他說起這些年來的種種遭遇,驚歎不已,對甄命苦娶了張氏這件事他倒不怎麽驚奇,在他看來,世上能配得上張氏的男人並不多,甄命苦勉強算是一個,隻是當他聽到張氏就是南陽郡主,被楊侗派往南陽招降朱粲,結果卻被朱粲下了可怖的屍蠱毒後,忍不住拍案而起,怒道:“我非斬了朱粲這廝的狗頭!”

接著又一臉擔憂地問:“甄兄弟,這屍蠱毒如此陰毒,你這樣冒然來找我,若被朱粲得知,你和鵝妹妹豈不是有危險?”

聽到甄命苦說他和張氏的毒幾天前已解去,張氏也被他著人送回了洛陽龍門鎮後,李靖這才放下了心中擔憂,問:“甄兄弟來找我莫非是為了替那宇文姑娘報仇?”

甄命苦眼中閃過一絲厲色:“我和鵝鵝受她如此深重的恩情,不為她做點什麽,我和鵝鵝這一輩子都於心難安。”

李靖目光熠熠地盯著他:“看樣子甄兄弟心中已有定計,不妨說來聽聽……”

………

日落時分,甄命苦與裴行儼兩人才從李靖的軍營中出來,出了唐軍鎮守的關隘,回到暗衛軍營中。

一番整頓之後,裴行儼帶著兩名暗衛隊員從暗衛軍朝鄧州的方向急馳而去,而甄命苦則領著其餘的暗衛軍,回了朱粲軍營。

朱粲聽著甄命苦匯報這些天收集來詳盡情報,跟他所得到的情報一一吻合,而且更加詳盡,不由大為興奮,急忙向甄命苦問計。

甄命苦獻策說:“據臣這幾天的觀察,唐軍背水駐紮於內鄉堡的湍河岸邊,楚王若與臣三萬精兵,連夜趕造竹筏,臣率軍乘竹筏順水下,以尖刀刺心之勢,攻入內鄉堡中,楚王再率兵攻打內鄉關隘,裏應外合,定能破了唐軍五千精銳先鋒,大挫其士氣!”

朱粲聞計大喜,不疑有他,將三萬楚軍精銳交由他統領,在甄命苦的指揮下,連夜趕造竹筏。

與此同時,甄命苦還令楚軍在楊營鎮的一處峽穀建築防禦工事,以防萬一兵敗,啟動機關,石塊從峽穀之上滾落,既能傷敵,也能阻斷追兵。

朱粲對他的考慮周到甚為滿意,將甄命苦的英雄事跡寫成詩文,軍中大加傳唱,一夜之間,甄命苦在朱粲軍中的威望陡然提升到了除朱粲之外的第二把手。

………

幾日之後,幾千簡易竹筏在連夜趕工下造好,乘著夜色,甄命苦一馬當先,率三萬楚軍乘上竹筏,率軍下水,三萬大軍雄糾糾氣昂昂地劃起槳,在朱粲的預祝功成的祝詞中,甄命苦豪情萬丈,揮軍朝內鄉城的方向而去。

朱粲也當即率另外的三萬精兵,由陸路出了楊營鎮,與甄命苦約定的時間裏,裏應外合,攻打唐軍駐守的內鄉關隘。

……………………

甄命苦所率領的三萬楚軍逆流而上,劃著竹筏到達內鄉城堡時,入城的水路竟沒有設任何障礙。

甄命苦對朱粲的眾多將領說:“對方一定是以為楚軍不可能順著水路逆流而上攻入城中,所以在水路疏於設防,我們乘夜襲營,今晚一戰,成敗在此一舉,功勞將是各位將軍的!”

眾位將軍無不喜形於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甄命苦一聲令下,三萬楚軍奮力劃槳,湧入城中,唯恐不及,功勞被人搶奪。

待三萬楚軍進入城中,楚軍眾位將領紛紛回過頭請教甄命苦下一步行動,卻哪還見甄命苦的人影,隻見身後的江中一圈圈的漣漪,漸漸行漸遠……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怎麽一回事,來時的水路突然一道鐵閘從城牆兩邊推出,嘭地一聲巨響,將撤退的水路完全封堵,兩岸出現敵軍的影子。

楚軍的將士這時終於明白了過來,大喊一聲:“我們中計了!”

隻是,此時反應過來,已然遲了,河的兩岸突然湧出夾帶鐵盾的步兵,身後緊跟著幾千弓弩手。

頓時間,箭聲呼嘯。

三萬楚軍如一群甕中之鱉,防無可防,退無可退,紛紛中箭落入了江中…

哀號遍江,三萬楚軍連短兵相接的機會都沒有,紛紛被射殺,死的死,傷的傷,受傷的落入河中,沉重的盔甲讓他們根本無法遊到岸邊,被不會水的抓著,一起沉入了江中……

唐軍的箭支卻冷酷無情,一直到楚軍最後一個士兵落入江中,才停止了射擊,拉開閘門,任由滿江的竹筏和屍首順流而下,滿江的血水變成了紅色。

唐軍的將領一聲令下,所有唐軍雷厲風行地收兵回撤,轉眼間消失在了湍河兩岸,仿佛剛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夜色依舊,湍河的水轉眼間變得湛藍如昔,一如既往地朝南流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