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尋當下就讓紂王去給殷郊殷洪道歉了,她留在這裏的時間有限,不能浪費,必須抓緊每一分每一秒。
看電視的時候殷郊殷洪出場的時候好像是兩個十幾歲的小少年,衛尋那時沒有概念沒仔細想過,現在一想,紂王今年已經過了五十五歲,兒子才十四五歲,在那個年代,絕對是晚育的傑出代表了。但沒辦法,紂王成親比較晚,快三十歲的時候才結的婚,兒子當然不可能生的早了。
基因這個東西確實是騙不了人的,殷郊殷洪的身上都有紂王少年時代的影子,衛尋看到他們倆,仿佛回到了以前的時光。
殷郊殷洪剛開始看到紂王進門,根本不理睬,兩人對紂王恨的要命,更是時時刻想把蘇妲己給殺了替母報仇。
紂王很是尷尬,他打心眼裏還是很愛護這兩位兒子的,畢竟是自己的骨肉。可他哪裏吃過閉門羹呀,看到兒子賭氣不理睬他,紂王有點生氣,想要發怒,但想起衛尋的交代,隻得忍耐著開口道歉。
兩位王子驚著了,沒想到堂堂君王竟然會給他們道歉,而且還承諾以後不會輕信讒言,會好好愛護他們。兩位王子畢竟年少,就算對父親不滿,還是很愛很尊敬自己的父親,當下父子三人就抱成一團痛哭了半天。
最後,大王子殷郊提出要蘇妲己為母償命,如果說蘇妲己以前是衛尋的代替品的話,那麽現在正主都出現了,蘇妲己對於紂王來說已經可有可無了,他雖然沒有過河拆橋的想法,但蘇妲己畢竟侍奉他已經有一段時間,而且還和衛尋相識,紂王還是有點於心不忍的。
兩位王子看到紂王猶豫,以為蘇妲己徹底迷惑了父王的心智,對蘇妲己的恨意愈發厲害。
衛尋站在門口發現了兩位王子的異常,知曉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仇恨好解決,可他們對蘇妲己的恨怕是沒有那麽輕易能消除掉的,替蘇妲己說話不行,不替求情也不行。
衛尋想了想,最後開口說道:“還望兩位王子息怒,蘇妲己是做了一些殘忍的事情,但實話說,你們的母親也有過錯,蘇妲己因為受了你們父親的寵愛,導致你們母親嫉妒她,所以有點排擠她。我知道你們母親在你們眼中是完美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母親,但不代表她就會對別人也那麽慈祥和寬容。”
殷郊轉頭朝衛尋看了一眼,“你是何人?膽敢在這裏大放厥詞?”
聞太師就在衛尋旁邊,他想要開口介紹衛尋的身份,不料被衛尋給用眼神示意攔住了,“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母親也曾做過傷害蘇妲己的事情,所以逼得蘇妲己下了狠心。”
“你替那個妖女說話,你是不是妖女的同夥?”殷郊見自己的母親被非議,火冒三丈。
衛尋卻是淡淡一笑,“你們這些人是不是有妄想症?還是見個女子就說人家是妖女?”
紂王哪裏容的自己的兒子對衛尋如此無禮,當下嗬斥道:“放肆,不得無禮!”
衛尋又是淡淡一笑,“沒關係,我不介意這個,我能理解兩位王子的心情,要是換做是我,我也對蘇妲己恨之入骨,蘇妲己確實有錯,殺了她也能說得過去。不過兩位王子,你們的母親已經離去,就算蘇妲己死了,你們的母親能活過來嗎?不能夠吧?我覺得,可以讓蘇妲己受到一些懲罰,但必須給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蘇妲己畢竟是你們父親的女人,而且是冀州城蘇護之女,如果被殺了,她父親像你們的外公一樣造反怎麽辦?”
聞仲失了一驚,“姑娘,你怎麽能泄露軍情?這可是朝廷機密。”
衛尋小聲道:“聞太師請放心,我知曉,我這麽做是有用意的,你淡定一點,且耐心等待。”
兩位王子還不知曉他們的外公東伯侯造反的事情,都驚詫連連,大王子殷郊說道:“不可能,外公怎麽可能會造反?那是要滅九族的,外公難道不知曉嗎?”
衛尋接道:“你外公當然知曉了,可你母親這一突然離世,你外公受不了這個打擊,加上又被部下給躥騰了一下,就揭竿起義造反了。你那幾個舅舅全都參加了,他們現在已經出兵了,正往朝歌城趕著呢。”
“外公豈能如此糊塗?”殷郊歎了一口氣。
年幼一點的殷洪也認為外公這次是衝動了。
衛尋繼續說道:“你們從小生在王宮或許不知曉,造反對於你們來說無非是打仗,可對於老百姓來說,隻要一打仗,就會有很多的死亡,國家的生產力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老百姓流離失所生活苦不堪言,我這麽說你們可能不懂。那我換個通俗的,國家是由人民構成的,如果每個老百姓都窮的吃不起飯穿不起衣服,那你覺得這個國家會是怎樣?”
殷郊殷洪依稀有點懂了。
紂王和聞仲聽的都是有些驚呆,滿朝的文武大臣每天都是一些陳詞濫調,可從未有人說過如此淺顯易懂但又是真理的話語,這讓紂王不由得深思起來,聞仲也是受益匪淺。
殷洪慢慢小聲說了一句,“那這位姐姐,你是說,打仗對百姓不好,對國家不好是嗎?”
紂王聽到姐姐這個稱號,相當鬱悶,想要開口罵兒子一句,最後卻是忍住了,從外形來看,殷洪叫衛尋姐姐確實更恰當一點,而自己,實在令人無語呐。
殷洪問的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衛尋思考了一下回道:“在太平年代講確實如此,可在戰亂年代,打仗才能平定內亂,才能更好的讓百姓安定下來。等等,我想想,就拿現在為例子,大商周邊有各個部落,這些部落之間經常打仗,所以子民們的生活苦不堪言。但是你父王早年征戰不斷,收服了這些部落,雖然打仗了,可統一之後這些部落的老百姓卻是過上了安穩的生活,而且不用擔心會被餓死凍死。”
一頓衛尋又繼續說道:“這樣的打仗就是值得的,可是像現在,大商繁華統一,老百姓生活富足,這個時候要是打仗,誠然對老百姓不利。所以不管是你外公造反,還是蘇護要是造反了,對國家對百姓都不好,這麽說你們懂了嗎?”
兩位王子不自覺的嗯嗯點頭。
紂王也是不自覺的點頭。
至於聞仲,雖然沒有點頭,但心裏五味雜陳,覺得自己的見識還不如一個女子,覺得自己這個太師應該退位讓賢了。
殷郊年紀較大懂得多,而且比弟弟智商高一點,他從小就知道大商王朝以後會由他繼承的,所以他考慮問題就比較成熟一些。這位不知從哪來的姑娘說的很對,造反這種事情確實對國家對百姓不好,最起碼萬一他們造反成功了,大商王朝要是被顛覆了,那自己以後還怎麽成為大王?
想到這點的殷郊立即跪在了紂王的跟前,“父王,孩兒代替外公向您認錯,外公也是因為母後驟然離世承受不住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又受到小人的唆使,這才幹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荒唐事,還望父王給外公一個機會,還望父王派使者前去和談,或許外公會棄暗投明。”
跟衛尋知道的差不多,這個殷郊果然很識實務反應超快,如果不用打仗就可以結束掉造反的話,那當然最好不過了。
衛尋趁此建議道:“子,大王,我看大王子態度誠懇,不如讓大王子去當說客,想必東伯侯經過大王子的勸告,一定會棄暗投明重新效力於大王。”
殷郊其實也有這個意思,倘若外公真的造反了,母親又已經離世,那到時候他們哥倆就失去了依托,將在朝中舉步維艱。蘇妲己那麽受寵,還有黃娘娘他們,萬一哪個要是生了兒子,那自己的繼承者的位子就危險了。但是這次要能成功說服外公讓他投降,一是自己還有後援支持者,二是立了功,三是得到了父王的歡心,一箭三雕,對自己以後絕對大大有利。
紂王沒有思考太多,直接應允了,他對自己的兒子還是比較放心的。
見此,衛尋又建議道:“還有就是,大王年紀也不小了,該立下王位繼承者人了,我看大王子就相當不錯。勇敢果斷,又對大王你一片忠心,而且是薑王後所生出身高貴,由他繼承您的位子,我相信這一定是一件眾望所歸的事情。”
殷郊被衛尋這個舉動給震驚了:雖然不曉得這女人到底是何方神聖,但父王似乎很聽這個女人的話。父王也是很聽蘇妲己的話,但蘇妲己那個妖女都是在父王麵前說我們哥倆的壞話,可這個女人不一樣,難道她是上天派下來的神仙來幫助我的嗎?
立儲的事情紂王不是沒有想過,但蘇妲己之前阻攔過他要立殷郊的想法,而且紂王知道殷郊心裏對他有恨意,所以不敢貿貿然立他為太子。但既然現在衛尋說了,紂王就大手一揮應允了,“即刻傳令下去,立殷郊為太子,郊兒,等你凱旋回來,父王親自為你舉行加封儀式。”
“謝父王隆恩。”殷郊十分喜悅的領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