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恩怨

最終兩隊的比分是3:1,英格蘭隊在下半場又進了一球,進球的是邊後衛阿什立-科爾,他出場九十分鍾,算是少見的打滿全場的球員,但這也說明埃裏克森需要對他進行更多的觀察。

這個進球算是穩住了阿什立-科爾的主力位置。

有人歡喜有人愁。

發愁的是沃諾克,他和阿什立-科爾踢的是同一個位置,而他沒有得到一分鍾出場時間,這可不是什麽好現象,也說明他在埃裏克森眼中不算什麽,或許隻有瑞典人對科爾完全失望,才會想到他吧。

“別放在心上,你有機會參加世界杯。”

回利物浦的飛機上,傑拉德安慰著沃諾克,“科爾需要一個穩定的替補。”

“可還有內維爾。”沃諾克沮喪的搖頭。

傑拉德也隻能苦笑,沃諾克的處境確實相當尷尬,他第一次被征召進入英格蘭隊,熱身賽卻沒能得到一分鍾出場時間,而他邊後衛的位置可不牢固,像是內維爾、科爾都屬於兩邊都能打的球員,更何況,英格蘭還有許多出色的邊後衛,比如切爾西的布裏奇以及年老的菲爾-內維爾,他們都還相當能打。

沃諾克沒有得到出場機會,除非他接下來在聯賽相當出色,下一次大名單就真沒有他了。

這是事實。

沃諾克和張鐵漢不同,像是張鐵漢這樣的球員,在世界杯名單決定下來之前,都有可能直接進入國家隊,他的實力肯定能通過,唯一的問題是能不能成為主力。

或許克林斯曼不征召張鐵漢,也有這方麵原因。

張鐵漢的進球太多。影響力方麵也很大,不管他進入哪個國家隊,都要給他騰出首發位置,否則輸球就會被球迷歸結於--張沒出場,這樣的壓力下,哪個主教練都會頭疼。

沃諾克則不同。

不管他是否出場。球迷都不會在意,他的影響力畢竟小很多,能否進入英格蘭隊,能否獲得出場機會,完全在主教練的意思。

飛機上,沃諾克一直很失落。

張鐵漢等人都安慰了下他,畢竟是利物浦的隊友,他們也希望沃諾克能進入英格蘭隊大名單,那會強大‘利物浦派’的力量。沃諾克沒進入的話,實際上,利物浦派加上張鐵漢就隻有四個人,其中一個還是租借到西漢姆聯的柯克蘭,除去他就隻剩下三個人了。

沃諾克沒進入名單,切爾西派就很可能增加一人,同位置的布裏奇一直遊走在英格蘭隊的邊緣,他很可能進入下一次大名單。甚至世界杯大名單。

當幾人回到利物浦,大戰的氣氛已經很濃烈了。

英超第十三輪。利物浦在安菲爾德球場迎戰曼聯,這是整個英格蘭,甚至歐洲在月初曼聯和切爾西大戰就關注的比賽。

曼聯目前排名聯賽第三,和切爾西積分都差距,但他們在硬仗中都表現很好,贏下了和曼城的曼徹斯特德比。贏下了切爾西,客場和阿森納比賽也沒有輸球,在硬仗中,曼聯的表現可以說是最好的。

利物浦也不錯,但他們隻剛打贏切爾西。

兩隊曆史上仇怨很深。曼徹斯特深恨利物浦,利物浦也同樣深恨曼徹斯特,作為兩個城市代表性的球隊,曼聯和利物浦的恩怨真是能說上很久很久,兩隊的比賽也是世界足壇具有標誌意義的比賽之一,比曼聯和切爾西的大戰要有意義的多。

這場比賽注定很瘋狂。

會到什麽程度呢?《太陽報》用了個很實際的比喻,“曼聯和利物浦的比賽,將會很瘋狂,這是必然的,就像在馬來西亞都把自己當作在默西塞德看球,在曼穀都能感受像在本特(譯者注:曼徹斯特的最漂亮的一個小村莊)那樣的狂熱氣氛。”

這是兩隊的第145次交鋒,在之前的144場聯賽中,曼聯稍占上風,贏下了57場比賽,利物浦則稍稍落後,贏下了51場比賽。

曼聯在二十一世紀前後,取得的冠軍更多一些,利物浦的輝煌曆史還要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不過上個賽季,曼聯的成績趕不上切爾西,同樣也趕不上利物浦,因為利物浦是歐洲冠軍。

盡管不少曼聯球員指出,“利物浦拿到歐冠冠軍,是最惡心的事情”,但利物浦就是冠軍,他們怎麽說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這讓曼聯很尷尬。

上賽季切爾西是聯賽、聯賽杯雙料冠軍,利物浦是歐冠冠軍,阿森納則是足總杯冠軍,而曼聯,這個被成為英超霸主的球隊,什麽也沒有得到。

夏天裏他們同樣也不是主角,他們經曆了動**,沒能買到什麽好球星,就連和切爾西競爭年輕球星都失敗了,這些來看,利物浦還是占據一些優勢的,在聯賽成績也是如此,利物浦是聯賽第二,而且他們少賽兩場,曼聯隻少賽一場。

比賽開始前幾天,兩隊球迷就開始互相詆毀、炫耀。

曼聯球迷炫耀他們的英超聯賽獎杯,他們有八座英超聯賽獎杯,而英超聯賽到現在才經曆了十三屆,他們拿到大半的獎杯,這方麵利物浦球迷也隻能用以前的英甲聯賽獎杯還擊,不過那些畢竟太遙遠了,利物浦有新的‘武器’--歐冠獎杯。

不過,兩家俱樂部之間的恩怨可不是那麽簡單,絕對不僅僅是因為各自家的獎杯成列室裏有多少獎杯而產生深仇大恨。

這段曆史說來話長,這兩座城市之間有太多經典的對決,曆史也都把慘痛的悲劇降臨到這兩家球會身上過,然而這些都源自於最古老時期的足球競爭。

最早兩隊的仇恨源於產業的紛爭。

事實上,英格蘭大多數的足球恩怨都起源於地域上的相鄰或者是球場上發生的那些事。

1913年,槍手搬遷之前在西北倫敦伍爾維奇的落腳點,距離白鹿巷的主場僅僅隻有3英裏的距離,兩家俱樂部主場隻有一河之隔是導致阿森納和托特納姆熱刺之間的矛盾的主要原因。而南安普敦和樸茨茅斯的血海深仇則是曆史遺留問題,兩家球會的締造者和支持者以前分別出自於於商船船員和皇家海軍。二者過往紛爭不斷。

而利物浦和曼聯的競爭則不屬於哪些類別。

19世紀初期的利物浦還依舊是蘭開夏郡的一部分,當時依舊被視為一個重要港口,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那時的利物浦是英格蘭西北部商業中心,對於整個大不列顛經濟而言利物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數十年間,他們的地位因為一個往東30英裏之外的小鎮的毫無征兆的崛起而受到嚴重威脅,而這個小鎮就是曼徹斯特。工業革命見證了曼徹斯特在新興技術推動下的繁榮。紡織工業的劇增以及生產力以驚人的數據爆炸式的增長,到1853年為了表彰這種高生產力,曼徹斯特從那個不起眼的小鎮變身為曼徹斯特市。

大量工人湧入這個新興的經濟中心終於讓利物浦人坐不住了。當1894年通往曼徹斯特的運河竣工以後,高效的運輸使得曼徹斯特作為一個獨立港口的權利得到了保證,這直接給利物浦的海運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打擊,同時整個城市的經濟也因此受到實質上的重創。

連個城市之間爭鬥仇恨的種子就在此時種下。

接下來是慕尼黑慘案的無盡挑釁以及希爾斯堡慘案的無味謾罵。

這兩次意外都令人為之動容,嚴重的慘案甚至使得這兩家俱樂部在球場上取得的一切成功都顯得如此黯淡無光。

1968年2月6日,剛?從貝爾格萊德打完客場比賽返程時,滿載著曼聯俱樂部官員。教練,球員和隨隊記者等44人的客機在慕尼黑裏姆機場停頓加油,等到再準備起飛返程時發生致命事故。這次嚴重的意外事故奪去了飛機上23人的生命,死難者中包括8名曼聯隊球員。?

差不多三十年之後,兩次球場意外事故降臨到了利物浦俱樂部身上。

第一次是1985年的海瑟爾慘案,在當年的歐洲冠軍杯利物浦和尤文圖斯的決賽中,失去控製的球迷暴亂導致39名斑馬軍團的球迷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歐足聯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向了利物浦球迷,並且禁止英格蘭所有足球俱樂部五年內參加任何一項歐洲賽事。但是。比利時法庭最終裁定比賽主辦國的政府警力以及當地足協應該為這次事故負全部責任。

海瑟爾慘案才剛過去四年,利物浦又卷入了另一場駭人聽聞的球場意外。希爾茨堡慘案奪去了96名利物浦球迷的生命。起因是那年足總杯的半決賽利物浦和諾丁漢森林的比賽推遲了6分鍾,期間球迷不斷湧入。除了連續不斷的運動和遊行,一次接一次調查詢問取證,在法律上也沒人為這次慘案負責。

這些慘案除了造成人類生命的流逝,家庭破裂,社會悲慟。但是這些並不能阻止當利物浦迎戰曼聯時,雙方球迷互相往對手傷口上撒鹽,繼續嘲笑激怒對方的這種舉動。

即使在過去的三十年間,人道主義經得到極大的推廣,這種流氓行為已經被遏製打壓。就像緊隨希爾茨堡慘案到了《泰勒報告》一樣,來禁止這種乏味的戲謔和嘲笑,避免互相傷害,不去揭對手的傷疤,不拿失去的生命開玩笑,尊重每位逝者來告慰在天的亡靈,要做到這些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兩家球會球迷之間的仇恨依舊在繼續,不斷增長的隻有滿腔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