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陽縣,武平鄉,承安裏。
裏魁手持大鼓,站在立木之下,正在大聲的叫嚷著。
在他的身邊,則是站著三位縣卒,皆抬首挺胸,頗為氣派。
裏內頓時熱鬧了起來,百姓們滿臉無奈的朝著立木的方向走去,裏魁這麽做,顯然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給大家宣布。
這會耽誤他們的很多事情,他們也隻能默默在心裏期待,希望這次不會拖延太久。
當諸多百姓們垂頭喪氣的聚集過來的時候,裏魁還是在不斷的擺弄著他那破鼓,不斷的叫嚷。
大概有百十人聚集在了他的麵前。
這些人都很清瘦,放眼望去,各個都是骨瘦如柴,有不少人的衣裳都是破爛的,是用好幾種不同的布縫製而成,泥土幾乎都染黑了那些衣裳。
他們大多穿著短衣,這更方便他們耕作,那衣裳也都不合身,甚至能看到他們那凹進去的腹部和排排的肋骨。
有人扛著鋤頭,有人則是抱著孩子。
裏魁再次數了數麵前的眾人,這才放下了手裏的鼓。
他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今日我去了鄉裏,鄉嗇夫宣布了一件大事!!”
“我奉命回來告知你們!”
“都給我仔細來聽,倘若哪日有上官來詢問,你們說不知,我非不饒你們!”
聽到裏魁的話,眾人也隻是有氣無力的回了一聲唯。
裏魁卻很是滿意,他抬起頭來,再也藏不住臉上的笑意,“今日要說的乃是一件好事!!”
百姓們死氣沉沉的站在他麵前,卻沒有一個接茬,也沒有一個人的臉上有什麽期待。
他們每日的生活基本就是在生死線上反複的跳躍,不敢怠慢一天,大早上起來,吃了一頓飯,然後就幹到天黑,再吃一頓飯,然後去睡覺。
很多時候,可能就是連兩頓飯都吃不起。
這兩頓飯並不是說吃飽兩次,而是吃兩次,大多時候可能是早上一口晚上一口。
曹魏的稅賦較高,且徭役頻繁,實際上三國百姓都差不多,每一國的百姓都被折騰到了這種地步。
甚至曹髦這邊可能還好一些。
裏魁大聲的說道:“陛下仁慈!心係天下百姓,特意下令,從今年起,廢除口算!!往後再也不需要繳納丁賦啦!”
裏魁這麽一叫,原本還死氣沉沉的百姓的臉上終於出現了波瀾。
他們仿佛一下子就清醒了過來,那本來昏沉沉的眼神變得明亮了起來。
一時間,他們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
“不收了??不要繳人頭稅了?!”
大家互相詢問著,場麵頓時變得亂糟糟的。
裏魁氣呼呼的吹起了胡須,這些人怎麽不聽自己說呢?
裏魁自己對這個政策都很開心。
裏魁雖然勉強也算在大魏的官員體係之中,但是吧……這基本就是底層裏的底層了。
裏魁的俸祿很低,還需要耕作來養活,做不到脫產。
當然,生活質量肯定比麵前這些泥腿子們要好,但是,也好不到哪裏去。
他生氣的說道:“聽我說!!”
眾人頓時安靜了,紛紛看向了他。
看到他們的模樣,裏魁繼續說道:“陛下仁義愛民,這件事,是天下人都知道的,這次陛下赦免爾等的人頭稅,這是天大的恩賜!!你們應當感激才是!”
裏魁剛剛說完,底下便有一個人大吼道:“陛下萬歲!!!”
隨著他的歡呼,其餘幾個人也紛紛高呼了起來。
裏魁大怒,“得我來領著喊啊!!停下來!我得帶著你們喊!!”
可此刻,麵前隻是陛下萬歲的高呼聲,有人趕忙轉過頭,朝著北方叩首行大禮,高呼萬歲,其餘人也紛紛效仿。
裏魁是又急又氣,“錯了!錯了!洛陽在那邊!那邊!!”
後頭的幾個縣卒一言不發,隻是平靜的看著眼前這一幕。
眾人正拜著,忽然,有一人猛地站起身來,臉色蒼白,他朝著自己的臉上便是來了兩拳,隨即嚎啕大哭。
氣氛頓時安靜,眾人隻是看著他。
然後,又有幾個人抽泣了起來。
因為交不起這口算,他們曾做過什麽,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但是如今,噩夢算是過去了。
各地的宣講情況,都跟承安裏差不多。
一時間,人頭稅被廢除的消息傳到了天下各地,各地的百姓們都是高呼萬歲,欣然響應。
無論高層的那些人怎麽看,在那些生活在死亡線的底層庶民眼裏,這簡直是天下間最仁慈的仁政,這是能救活他們一家人的仁政。
當下的人頭稅分為兩種,也就是所說的口算,其實這是兩種稅賦方式。
算是算賦,繳納者是十五歲到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要繳120錢,例如是一戶之家,丈夫和妻子就得上繳240錢。
另外,這算賦對商賈是雙倍收取的,同時,為了早婚早育,15歲之後沒有成婚的女子,將會不斷的加算,若是熬到三十歲,能加到每年600錢。
而口賦則是被稱為口錢,前漢初是七歲到十四歲的未成年子女,要向廟堂交20錢,一家三口一年要給廟堂繳260錢。
而兩漢到魏晉以來,收稅收的最殘暴的就是武帝了,故而天下皆說口算從武帝起。
他將文帝時的40算賦提升到了120,又將口賦的年紀提前到了三歲……本來是七歲開始交錢的,現在是三歲就得繳了。
無論如何,人頭稅都是一種非常不合理,會加大貧富差距,會給底層百姓們造成巨大苦難的一種稅收製度。
尋常百姓基本是不可能有錢的,家裏的“錢財”就是糧食,故而這錢是按著糧價來換算,負責換算的是官員們,想想就知道,這個換算會是多麽的離譜……
而現在,噩夢終於是結束了。
百姓們對此歡呼雀躍。
這一次,曹髦終於是完全的得到了底層百姓們的支持,到如今,士卒,百姓,中下層手商賈與手工業者,當初曹髦所想要的這三者,都已經完全站在了曹髦這邊。
便是洛陽內的那些商賈們,此刻都恨不得高呼萬歲。
因為他們的人頭稅是翻倍的。
曹髦幾乎每天都能收到消息,說哪裏哪裏的百姓們非常的開心,歡呼雀躍,自發的進行跪拜,長跪不起等等。
倘若現在自己麵前有個麵板,上頭的底層民心應該是滿值了。
嗯,上層這裏大概就是負數了……
如今這一切,都是鍾會來負責執行,鍾會對這件事非常的上心,他走到哪裏,都不忘記告知群臣,這是他所提議並且執行的!
鍾會變得愈發忙碌,甚至都不怎麽來太極殿了。
曹髦此刻竟也有些坐不住了,他當即下令讓滿長武等人便裝,他要在洛陽內轉一轉。
曹髦每次外出,基本都是用大家族子弟的身份來掩護自己。
一般都是用荀家,因為他們家人非常的多,荀氏八龍,各自開花,大概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親戚。
出了皇宮,曹髦就改姓荀,反正這樣的事情他親政之前也沒少幹。
曹髦當然是要去自己最喜歡的那處食肆裏。
果然,民間所談論的都是這件事。
坐在這裏,曹髦就能聽到四周那些行商過客激動的說起他的仁政。
“聖人此番免了我們的賦,實不相瞞,我家裏其實有三個孩子,但是我一年走街串巷的,所得不到兩千錢,我父母尚且不滿五十六,我們四個人便是近五百錢,再加上三個孩子……還有其餘商稅,我這連養家糊口都難,隻能將孩子送給妻兄來撫養……”
那人說著,都忍不住擦起了眼淚。
“如今好啊,我今日吃飯都能多點一盤了!”
隻是在幾天之內,民間對他的稱呼就變成了聖人。
曹髦聽著這些話,眼裏滿是歡喜。
雖然他不是一個聽到別人誇讚就坐不住的人,但是能被百姓這般稱讚,心裏還是很高興的,這一刻,他似乎比戰勝那些邊塞胡人還要開心。
曹髦這頓飯吃的相當開心,心滿意足,轉身離開。
他在幾個人的護送下,走出了食肆,朝著馬車走去。
此刻,一輛馬車從他們的身邊行駛而過,坐在馬車上的人,忽然注意到了身材極為高大的滿長武,他一愣,又看到了一旁正在上車的年輕人。
“停!!停下來!!”
那人叫喊著。
馬車忽然停止,那人從馬車上跳了下來,隻是在那一刻,七八個壯漢直接將他圍住,讓他動彈不得。
他看向了曹髦,點起了腳尖,欲言又止。
曹髦看了他,隨即笑了起來,“讓那廝過來!”
劉路快步走到了曹髦的身邊,笑嗬嗬的行禮拜見。
“你這是準備前往皇宮?”
“是啊,不曾想竟在半路上遇到陛下……”
劉路剛說著,忽然又板著臉,“陛下,請您還是盡快回宮吧,外頭不安全。”
曹髦一愣,“什麽??”
劉路低聲說道:“河內有密探告知,有奸賊欲謀害陛下……”
曹髦不可置信的看著他,“刺殺??”
劉路點著頭,“陛下好外出,這是藏不住的事情……而與陛下有血海深仇的人,又實在是太多了。”
“還是請陛下先回皇宮,我再詳細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