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崢本以為昨天的狂歡過後,家裏多少能清淨一點。

誰知轉過天麻煩事兒更多,昨兒來的大多是平頭百姓,至多是城市中產或者小資,可第二天找上門的卻都是城中有名有姓的人物。

前者你還能閉門謝客,後者多少總要見一麵聊上幾句,這就讓趙崢越發不堪其擾了。

好在很快府衙又傳來命令,說是讓提前把行李坐騎送到未名湖畔——因為通天河太容易引發聯想,所以被官府暫命名為未名湖。

趙崢立刻腳底抹油,陪同隔壁馮管家出了真定城。

等到了湖邊,就見百十米外的湖麵上正橫亙著兩艘平底兒戰船。

怪道府衙突然吩咐讓把行李送來,這兩艘戰艦雖然比三家島的漁船大上不少,但要說連人帶貨一股腦送到對岸,多半是力有未逮。

趙崢很是好奇,這戰船是怎麽開到湖裏來的。

可惜用小船擺渡的錦衣衛旗官口風甚嚴,任憑他怎麽套關係也不肯透露分毫。

趙崢的行李簡單,不過一頭驢兩個包袱,但高家的瓶瓶罐罐可是不少,引得那擺渡旗官頗多抱怨。

就在馮管家一邊賠不是一邊塞銀子的時候,湖岸邊又陸續來了兩撥人。

其中一波應該是趕考的秀才,對方認出了趙崢,趙崢卻並不認識人家。

另外一波則勉強算是熟人,乃是武舉第五名馮倫。

也正是聽馮倫說起,趙崢才知道這次隨行的護衛,其實隻有籍貫在府城的新科武舉,下縣的武舉早都各回原籍了。

算上趙崢和劉燁,攏共也就七個人。

秀才們則有二十來個,包括城裏的和下縣的。

而高家勉強湊了個整數——出身真定的和不願意北上京城的,這兩天都被陸續遣散了,若非帶著棺材不方便,估摸著還要再精簡幾個。

馮倫本來帶了兩頭驢來,一頭托運到了對岸,另一頭預備著回去時騎。

但見趙崢腿兒著往回走,他索性也下了驢步行。

半路上,馮倫看看左右無人,悄聲問:“趙兄,要不要提前聯絡一下兄弟們,半路上給那劉燁些顏色瞧瞧?”

據趙崢所知,這馮倫應該和劉家並無仇怨,之所以這麽說,估計是想借機討好自己。

不過趙崢卻並沒有路上發難的想法,搖頭道:“他已是敗軍之將,咱們又何須再多此一舉——與他不遠不近,公事公辦就好。”

劉燁這回兒是形單影隻,但人家在京城可是有靠山的,若是因為路上的事情被大漢奸惦念上,可不是鬧著玩的。

“趙兄恢廓大度,馮某不及也!”

馮倫誇張的一挑大拇哥,阿諛的心思溢於言表。

他是五年三進宮的考生,實則今年已經二十二歲了,自然不比那些年輕氣盛的。

雖然都是同科舉人,但馮倫心裏清楚的很,別說他這個第五名,就算是第三名和前兩位比起來,那都是天地之別。

如今趁著人家沒參加春闈,還能勉強攀得上交情,等到明年春闈,想攀附隻怕都摸不著門路了。

故此這一路上極近殷勤之能事。

若換個年輕識淺的,多半早被吹捧的找不著北了。

但趙崢畢竟多了後世幾十年的記憶,應對起來熟稔至極,一邊與馮倫有來有往的互相吹捧,一邊還能分出精力欣賞路旁的風景。

約莫行到半途,趙崢忽然聽到路旁林間,傳來些許不和諧的聲音。

初時還以為聽錯了,細聽果然是有人在野合。

嘖~

這青天白日的,當真是世風不古啊!

…………

轉過天,到了永曆二十五年八月初一。

換上剛發下來的玄色飛魚服,趙崢一大早辭別了母親妹妹,提著兵刃水囊出了巷子口。

高家的隊伍早已經準備好了,馮管家見趙崢出來,立刻滿麵堆笑上前招呼,卻見趙崢懨懨的,有些神思不屬的樣子。

馮管家便有些緊張,小聲問道:“趙公子,可是此行有什麽不妥之處?”

“沒什麽,隻是頭回離家,略有些心緒不寧。”

趙崢隨口敷衍著,下意識回頭看向兩側屋頂,也不知青霞是藏在了什麽地方,反正他一出家門就覺得‘壓力山大’。

雖然昨天又極力安撫了一番,但青霞到底還是鬧了小情緒。

這大概就是猶如實質一般的怨念吧。高家的隊伍,比預計中的要大了不少,主要是臨時雇傭了車馬行的人,負責把高家上下送到湖邊。

馮管家本來是打算比照著高夫人母子,給趙崢也單獨準備一輛馬車的,不過被趙崢拒絕了,隻托幫忙雇了頭毛驢。

趙崢路過高夫人的馬車時,原以為高夫人會同自己寒暄兩句,誰知車上靜悄悄的一點動靜都沒有。

好像從那天打擂台回來,高夫人就對自己有些疏遠的意思。

難道是自己哪裏得罪了她?

可左思右想也沒想到有什麽地方不對,總不能是因為自己急著收用了春燕吧?

可人家春燕自己都沒意見,甚至還有些食髓知味。

等趙崢上了驢一馬當先在前,隊伍便緩緩啟程朝著東門進發。

穿過剛被清理出來沒幾天的城門,外麵的封鬼槐也已經重新載好了,但或許是因為印象太深的緣故,趙崢總覺得還是有尿騷味兒未曾散盡。

別看這封鬼槐不起眼,人們還都嫌它醃臢,實則卻關係到了夏秋兩稅,支撐著朝廷的根基。

以前朝廷都是派人下鄉催稅,費力還不討好,自從有了這封鬼槐,每到九月裏各鄉各村就爭著來城裏納糧,因為隻有繳完了夏秋兩稅,官府才會派人去更換村裏的封鬼槐。

要是扛著不交,轉過年再經一次七月半,那封鬼槐可就要變成養鬼槐了。

當然了,以如今的糧食產量,夏秋兩稅的負擔也不算重,否則就是苛政猛於鬼了。

到了東城外,武舉文秀才們已經聚集了七七八八,武舉分為兩撥,一波是以馮倫為主的本地人,另一撥則孤零零的隻有劉燁自個。

趙崢一到,馮倫立刻退居二線,領著眾武舉圍上來眾星捧月。

有城府的都想要結交趙崢,年輕氣盛也多半欽佩他的武藝人品,心甘情願的附之驥尾。

秀才們則對高家母子更為禮遇。

圍著馬車寒暄幾句,又請出了高輿談天說地。

趙崢總覺得,那熊孩子時不時的看向這邊,眼神裏還透著一絲得意。

這什麽意思?

趙崢隻覺得莫名其妙,但也懶得理會這半大孩子的窺探——青霞給的壓力,就夠他受得了。

等人齊了之後,許知行也代表府衙前來勉力了一番,又再三申明,這次北上以趙崢為主,他做出的決定旁人不得違逆。

其實不用許知行強調,這一行也沒人敢得罪趙崢。

開拔上路之後,眾人談興潑濃。

除劉燁默默在前,武舉們大都並轡在趙崢左右,說起開辟氣海之後的心得體會。

因為他們暫時還沒辦法調動體內的龍虎氣,所以主要都在議論身體素質的增長幅度。

其中最為直觀的當然是力氣。

武舉們普遍增長了兩成左右,馮倫是其中的佼佼者,約莫有兩成半出頭。

趙崢則是增長了三成半,劉燁應該比他要稍低一些。

估計現在再抱起那九瓣赤銅錘,應該會輕鬆許多,但距離像青霞那樣揮灑自如,就差的遠了。

那少說得有兩三萬斤的力氣,而若要長時間使用,則非五六萬斤打底不可。

正想到青霞,心頭的壓力陡然一輕。

趙崢暗暗鬆了口氣,他是真怕青霞就這麽一路送到京城去,好在隻送出城十餘裏停了下來。

去了心中塊壘,他正想著集中精神和同年們交際一番,不想前麵林子裏,忽就閃出個衣衫不整的樵夫。

眾人都下意識停了言語,握住了腰間的繡春刀。

那樵夫本來正提著褲子罵罵咧咧,一抬頭瞧見來了這麽多人,其中還有幾位虎視眈眈的錦衣衛,當即也嚇的變了臉色。

忙靠著樹縮著肩膀,低下頭做恭順狀。

趙崢想到昨天聽到的聲音,心道莫非這林子裏,還有專門接客的粉頭不成?

但我大明隻禁止官員進堂子,又未曾禁止民間營業,何必躲到城外的樹林裏做買賣?

他越想越覺得有些蹊蹺,隻是如今北上在即,總不好半路節外生枝。

於是等到了湖岸邊,趙崢就托請車馬行的把式,回城後將自己的疑慮轉告陶千戶,由陶千戶酌情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