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二十九章 參禪開悟2

天力靈示:世間很多人不得覺悟,是因為有我相,自己的物質現象沒破除。?再往後走,很多人難以破法相。現在很多學佛的人包括修行的人,他有一個法相在。他不知道法也是虛妄的,而他認為法是真實的,所以往往就死在裏麵。教條主義,僵化主義,往往做什麽都不能做。

所以凡人會怎麽樣?所以叫你不要去學佛,也不要去學道,也不要去學什麽善,因為學了以後不如個正常人。正常人他什麽都敢幹,正好達到了禪的境界,因為禪的境界就是什麽都不住。但凡人的特點他有我執。雖然沒有法執,但有我執。因為有我,而有痛苦、幸福、短暫的煩惱,不斷地糾纏。所以他們了不了生死。但他們好在沒法執,所以什麽都敢幹。這種人往往跟有法執的人相比,他們會幹得很好。這就是為什麽社會上一些不學好的人,什麽事兒都幹得出來,做事業也能做大。

它說一切皆空,我法皆空。所以一定要進入到禪的裏麵。真正可以進入到禪的裏麵,而且必須體驗到空性,否則你的法執會讓人看得一目了然。隻有學禪的人,他不著一門,所謂叫“萬行門中不舍一法,實際理地不染一塵”。他無“法”,他一切皆空。該到什麽時候用什麽法,該到什麽時候用什麽力,都用得恰到好處,而且又無我執,又無法執,因為他為的是這個整體,隻有這樣才能穿透障礙。我們叫做:從“理法界無礙”跳到了“事法界無礙“,從”事法界無礙“再進入了”理事法界無礙“,而從”理事法界無礙“最後達到了“事事無礙”。在他腦子裏什麽都沒有,這就才叫空相,叫空性啊。這種人再回到社會上來,他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他跟那些人就玩了,但是你有我執,我沒有;你沒法執。我也沒法執,就會運用自如,遊刃有餘。所以從一開始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就是有我執,進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是這裏有法執。可是這樣不夠,我反過頭來,我既沒法執也沒我執。所以又進入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種再次回轉。氣象就不一樣的。但是這一點,人很難越過,很難越過。要麽在我執裏,要麽在法執裏。人生啊一輩子,一生就完了。

多少個修行人,在法執裏出不來啊!所以你不見空性,怎麽能出來呢?五祖說過,“不見空性,修法無益”,點的就是這個事兒。法執太重。至於學法有什麽好壞?學法沒有好壞,關鍵是你能不能透過,能不能一心一意。而一心一意也不算什麽。那隻是一個必然的階段。把它也透過,你要真正證得了空性。它是要你真正證得的,和整體融為一體的整個瞬間。所以把這個才叫著大死一次。你不大死一次,你怎麽能見得空性呢?而這些都不是說的,都不在說。都是在你做的。

空性體現,就是心無掛礙,無掛礙就沒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個時候再讀心經看,“世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為這個在心經裏是永恒的,說“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沒有意識,因為你在一心一意這個狀態下,任何東西它左右不了你,並不是真正沒了。如果真的沒了,你在哪裏?你怎麽還動腦呢?你要是不動腦了,那就和死人一樣,還要你幹什麽呢?到了這個時候,禪宗裏,叫:“反過身來”,叫“大機大用”。很多人一用功一下子就用死了,有的人很可惜,本來是個好苗子,入進去,弄得整天在一點上出不來,因為沒有體驗到整個全體,由一點而入全體,實際這個全體指的就是覺照。就是在一點用功的時候有個覺照,這個覺照會在整體之中覺照,所以永遠要在一點上用功,而在整體上著眼。

做任何事情,他就不會執著了。因為執著的人,說明在一點上用功沒有真正用透,隻認為用功就行了。而真正用功的人,在一點上用功的同時有一個覺照是在全體之中把握。他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雖然在一點上非常用功,而在整體上把握得也非常好。所以來回透過,來回都要透過!

如果你覺得這個東西非常玄妙,那就是沒有好好用功。對於用過功的人來說,這個東西根本就是一個現實,就非常平平常常的一件事。做這件事的時候,每個覺都在其中,每一念都能了知,同時大千世界都在整體之中。也就是所謂森羅萬象,無不林立。但你又是一念自在,不為那些名名利利所動。這個時候你用功,才說是用到點上了。

人做選擇,永遠不能用物質和情感做人選擇的標準,而永遠用了生死,了煩惱,也就是道的標準,選擇和決定一切作為你的人生選擇標準。這個主次就分清楚了。有了道,你做什麽都不誤;你有了情,有了物欲,你不但做不了,還受傷害。因為那些東西都是糾纏人的,隻要你入進去,必被其纏身,必讓其煩惱,也活不自在。結果忙了半天,身體都被搞得不行了,其實就是被它束縛,被它粘連了。嚴格意義上講,每個人身體的病都是心性裏麵的障礙,它的反應。

小疑小得,大疑大得。大得就是你得到了。參話頭本身我們是參的是大疑。因為是大,所以得到答案的時間慢。有可能是十幾年,有可能是幾十年,也可能是當下。誰也不能去猜測什麽時候有得,得叫悟。你隻能決定你的方法是正確的,得是自動的。要是為了得不斷去追尋,那已經離開了話頭,永遠不得悟。隻掌握你的話頭能夠抓得住,悟不悟是它的事兒,不是你想不想的事兒。我們人生有時想偏了,總想要悟,其時越悟就是有心了,有心就是你進入有為了,就是有所得。佛說:我以無所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他有所得故,就不能得正知正覺。如果你想有所得的心去猜測,怎麽能得到呢?

中國人與“三”字是有緣的,老子在《道德經》上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代先賢認為,天有三寶。即日、月、星;人也有三寶,即精、氣、神;數理上有三才,即天、地、人。與三有關的成語就更多了,而且無不具有“份量”,比如三綱五常、三足鼎立、三皇五帝、三人為眾等等。

禪宗與“三”也有緣,禪師將參悟的境界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是指苦苦尋求禪的本體而不得的情形。第二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是指已經破除法執我執,似悟道而尚未悟道的情形。第三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是指在瞬間得到永恒,無拘無束。

蘇東坡則用三首七絕來注明“未參禪前”、“參禪時”與“參禪悟道後”的心得。

未參禪前的境界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參禪時的心得是: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參彈悟道以後的心境則是: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宋代青原惟信彈師說得更直白: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人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執迷於世俗外物的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對世俗的否定,對佛法的執著;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卻是他徹底地擺脫了佛法的束縛,否定了對佛法的執著,即否定之否定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解脫,領悟了佛法的真詣。

眾生的三重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辭話》中曾說過的幾句話,與青原惟信禪師的三境界之說恰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自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必經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一境界的一個“獨”字道盡了求索者的艱辛,第二境界則是對奮鬥者努力的真實寫照;而第三境界無疑是對第一和第二境界的否定,你苦苦追求,已有所建樹,到頭來卻發現,真理並不在你所執著的方向上,而就在你的旁邊。道理沒錯,但沒有前兩個境界的經過,就不能達到第三境界的返璞歸真。

“禪”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以佛家感悟人世為核心,但又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華,實質是對人生的哲學感悟。

現在的眾生是處在一個物欲橫流、紛雜錯亂的現實社會裏麵,在**麵前,往往會“霧失樓台,月迷津渡”。參禪可以讓他們靜下心來,認真思索人生的大義,反思己身之過失,以及參悟人生之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