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三十一章 起跑線上的輸贏

夢靈在親子教育宣講會上曾就中國的幼兒教育作了一次演講,主旨內容是說中國有很多家長為了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最小從兩歲起就開始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要上四年,然後小學再上六年,中學讀三年,高中讀三年,讀了這麽多年書卻用之甚少。過早接受教育和過度學習的結果是很多孩子厭學情緒嚴重。

而在德國,憲法禁止學前教育。徳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占總數的一半。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象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1、德國幼兒園沒有年級,所有年齡的都混在一起

2、德國學校都是半日製的,下午沒有課,隻有課外活動

3、英語3年級才開始學習

4、小學4年級畢業,根據老師推薦升學,學習技工,中專或者上以後能上的比例還沒中國高,

5、沒有本科生,要麽就讀到研究生,

6、重視實踐課程,抽象的數學學習進度至少比中國晚2年

7、為什麽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所謂"輸在起跑線上"是偽命題,提早讀的都是沒用的,最多給家長們樂樂,炫耀一下,顯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會外語了、會背古詩了等等,沒用!

原以為在德國隻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象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盡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隻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隻有三個方麵:

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三、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原以為隻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

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麵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隻獲得了剩下的一半。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麽簡單。

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教育,看看他們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鑒借。朋友們,我們要對起跑線和中國的教育體製有重新的認識了。硬盤的後果是毀了孩子一切的未來。

識字、算術都不是幼兒教育的重點,孩子情緒、情感、習慣、行為的培養才是幼兒教育的根本內容。讓孩子死記硬背,早早開始讀拚音、認漢字,顯然是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幼兒應該學習的內容應該是1.學會生活生存;2.學會如何學習;3.學會良好習慣;4.學會協作交往…..

母親被認為是擔任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他們必要鼓勵的角色,母親與父親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數家庭中,母親扮演著幫助孩子們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困難的主要角色,這令許多女士感到無所適從。我所讀過的書告訴我:孩子們需要的是這樣、那樣。這使我感到我永遠都做得不夠,有時我感到自己像一塊洗碗布被擠幹了,但我仍然想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

作母親的必須考慮什麽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母親們有必要向孩子說明親切有禮地待人接物與學業及體育方麵出類拔萃同樣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麵得到一定培養的孩子會產生心理學家丹尼爾所說的情感智商,即協調自己與他人需要的能力,這類人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在生活中遙遙領先。貝爾實驗室所進行的一係列調查表明:那些成果豐富的工程師並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與同事進行良好溝通的工程師。

母親通常培養孩子們的交友技巧。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的會員張先生在一次身心靈成長分享會上向大家介紹說,當他還是個孩子時,他曾在交友方麵遇到困難。當時一位隊友受傷了,張先生的母親堅持要他打個電話,問問那個男孩感覺怎樣。媽媽,張先生反對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誰。他會知道的。他的母親回答道。這個電話標誌著親密友誼的開始。張先生的母親讓他明白了:友誼起源於你對他人所表示的關切而不是要他人對你表示關切。

我們都知道表揚能使人創造奇跡。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孩子過多的自責,使他們貫於為了獲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險。

表揚也有正確的方法與錯誤的方法。大多數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可以細數總總,而在表揚時卻言語含糊──你是個了不起的孩子這種評價會使片刻的光彩頓然消逝。表楊應具體些,與其說你很勇敢不如說我為你摔倒了以後仍然爬上車而感到自豪。這樣明確地說明了為什麽這種行為值得表揚。

每個人都有一個要害區,這個區域一旦受到表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母親,你可能比誰都了解對於你的孩子來說什麽是重要的──可能是音樂、體育或某一課程,如果你不了解,問一問沒什麽不對。

其次,由於孩子們一時間內隻能吸收那麽多的表揚,因此小量而頻繁地給予一些表揚。一分鍾一百次鼓勵勝過一次作一百分鍾的表揚。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危險的世界裏。在這個世界裏。孩子們放眼接觸到的盡是毒品、酒精與性。一些母親擔心談論諸如此類的禁忌行為是在鼓勵他們這麽做。但事實正好相反。調查發現:那些與父母作過坦誠交談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與酗酒。

母親們尤其可以有技巧地與孩子們談論這些敏感的話題。首先。讓你自己對這些現象有所了解,而後詢問你的孩子他們所知道的。六、七歲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場上聽到這類事或在電視上看到這類事。指出你與他們談論這類事是為了讓他們了解其危險性,而不是不信任他們,讓他們明白你願意回答任何問題或與他們談論他們的煩惱。

孩子們需要得到無條件的愛。隻有這樣,自尊自愛的種子才會得以生長。這種無條件的愛並不意味著你不設定任何界限,設定界限是向孩子們顯示他對你來說很重要。當一個孩子越界時,向他們說明你對這種行為而不是他們本身感到失望。

隨著孩子的成長,界限自然要放寬些。尤其是男孩子,他們想與他們的母親保持一定的距離。心理學家埃文索-貝斯索曾描寫道:男孩子們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車時,心裏就響起車子開動的轟鳴聲,這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想冒險並表現他們所見過的男子漢的力量。隨著男孩子的長大。他們的界限也應適當地放寬些,作母親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拋棄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母親是孩子們巨大的鼓勵之源。心理學家埃頓-萃絲在調查了250個學齡兒童後發現:近一半的孩子更想獲得一份母親而不是父親的工作。其中一個原因,貝斯索推測道:孩子們更想了解他們母親所做的事並想參觀他們母親的工作地。

孩子們需要一個道德指南針。這意味著不僅在重大問題上灌輸是非觀,而且在日常瑣事上灌輸是非觀。

一位母親看到她五歲大的兒子騎著他的朋友──鄰居七歲大男孩的車子。湯姆不用這輛車。他兒子說,他在學校。他認為自己這麽做沒什麽不對,因為他的朋友不會介意。但這位母親堅持讓他的兒子把車子送回去:在沒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財物是不對的。

當一位母親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正直、忠誠給予足夠的重視,她們就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價值體係,這將成為孩子的無價之寶。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親自身的行為,如果母親自身逃避責任,無視他人的權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為的向導。

你也許不希望聽到這類話:可是,媽媽,你就是這麽做的。

在短時間內,母親們通常關注所謂重要的事──捕捉孩子們的情況,輔導功課。然而在我們這個生活節奏緊張的社會裏,孩子們渴望的不僅僅是這些,他們更希望與母親一起共度美好時光。

這並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僅需擁有一種嬉耍的態度,一種願意把做功課的時間變成嬉戲或把做家務轉化為遊戲的態度。

一位朋友允許她的孩子們與他們的朋友在廚房打鬧,玩具、顏料與泥土不時地飛落到食物裏。幾年以後,她上大學的兒子帶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飯。我總想能來你們家實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說,我們曾在這裏擁有歡聲笑語──湯裏也飄落著玩具。

作母親是一項責任重大的工作,但並不意味著是一種負擔,有時你需要少一些責任感,與孩子玩在一起更加重要。

起跑線在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按照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教給孩子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保護好孩子的想像力,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讓孩子的大腦成為存儲器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