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六十八章 慈悲喜舍 1
佛陀對愛的教誨豐富而深刻。想要一天24小時生活在愛的境界中是可能的。一舉一動、揚眉瞬目、起心動念、一言一語都可以充盈著愛。
愛之源:婆羅門
佛陀時代,婆羅門教信徒祈禱死後能夠升到天堂,與婆羅門——宇宙之神,共享永生。有一天,一名婆羅門教男子問佛陀:“我要怎樣才能確定在我死後,能與婆羅門同在?”佛陀回答:“婆羅門是愛之源,想與婆羅門同在,你就要實踐四梵住 (brahmaviharas)——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舍無量。”梵,即是 brahma,意思是梵天,亦解作崇高、清淨。住 (vih的意思是住所或宅第 ,梵住的意思是梵天的住處。
通常我們把四梵住也叫做四無量心。如果你能實踐它們,它們就會在你心中每天不斷地成長,直到能擁抱這世界。你會變得更快樂,圍繞在你周遭的人也會變得更快樂。
四無量心:慈、悲、喜、舍
四無量心所包含的四個真愛元素分別是: maitri——慈,願能給予別人幸福快樂; karuna——悲,願能幫助止息別人的痛苦; mudita——喜,願能將喜悅送給周圍的人 ,因為他們的幸福快樂而感到喜悅; upeksha——舍,願能不存分別心地接納一切。當你愛時,是因為眾生需要你的愛。而不是因為他是你的家人、國家或宗教裏的人。當到達這種境界時,你就是在實踐真愛。
當你能安住於這些元素,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麗、最和平、最喜悅的境界。要是有人問你的地址,你可以回答:“梵住。”也就是說。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有些五星級的飯店要超過 2000美元一個晚上,但梵住提供更多的快樂,這是五千星級的飯店,一個我們可以學著去愛和被愛的地方。
佛陀尊重人們實踐自己信仰的渴望。所以,他用能夠鼓舞這名婆羅門教男子的話來回答。如果你喜歡靜坐,那你就修行靜坐。如果你喜歡行禪,那你就修行行禪。要緊的是,要能保留你的猶太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根。這是延續佛陀精神的方法。如果你切斷你的根,你不會幸福。
公元2世紀的佛學家龍樹說:行慈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憤怒。行悲無量,熄眾生心中一切憂鬱和焦慮。行喜無量,熄眾生心中的悲傷和無歡。行舍無量。熄眾生心中的仇恨、厭惡和執著。
慈悲喜舍是覺者的本性
若是我們學會修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舍無量。我們就會知道如何療愈由憤怒、憂鬱、不安全感、悲傷、仇恨、寂寞和不健康的執著所帶來的疾病。在《增支部經》裏。佛陀教導:“憤怒心起時,比丘不妨對帶來憤怒的那人,行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舍無量的禪觀。”
那麽四梵住能夠了結苦難和苦惱嗎?佛陀相信是可以的。有一次佛陀對他喜愛的侍者阿難尊者說:“將這四無量心教給年輕比丘。他們將會感到安全、堅強和喜悅,身心無苦惱。終其一生。有能力行純淨的比丘道。”又有一次,佛陀的弟子拜訪鄰近一個教派,那裏的出家人問:“我們聽說令師尊釋迦教導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我們的導師也是這樣教,這中間有什麽不一樣?”
佛陀的弟子不知道怎麽回答,回去後,佛陀告訴他們:“行四無量心,又行七覺支、四聖諦及八正道者,可深得開悟。”慈悲喜舍是覺者的本性,也是真愛的四層麵,存在我們心中、每個人心中和每件事中。
“真愛”不單單隻是存在於男女之間的“愛情”,還有生活中的每件事,帶著覺知,帶著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去處理事情,或許,你就會看到機緣,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麵。
要發菩提心,首先要修慈悲心,若慈悲心真實不虛,發菩提心也就易如反掌了。
打一個比喻,當一個人的母親生病的時候,如果他對父母很孝順的話,就肯定會把母親送到醫院治療。這時,他是不會求什麽回報的,隻是無條件地付出。他不會對母親提出,我送你去醫院的話,以後你要怎樣怎樣,這是為什麽呢?因為,他對母親懷著強烈的慈悲心,所以不求回報,這叫做無條件。菩薩也就是無條件地付出。
通常,世俗人也有一些慈悲心,但他的慈悲是針對父母親友的,相對陌生人而言,平等的慈悲就難尋難覓。而菩薩的慈悲心就可稱之為無緣慈悲心,也就是無條件、無意識、平等地利益眾生。無論你跟他有沒有關係,無論是經常來往的親朋好友,或是萍水相逢的陌路之人,他都以平等的慈悲心相待,這叫做無緣的慈悲,也可以叫無條件地付出,這才真正是大乘菩薩的行為。
我們可以循序漸進,首先培養慈悲心,雖然慈悲心與菩提心還有一定差距,但如果具備了慈悲心,就有發起菩提心的希望。所以,我們先講慈悲心的修法。
若要廣修慈悲心,那麽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都需要修;如果不願意太廣,就隻修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這是中等的修法;有些人的根基不一樣,希望更簡單,就可以隻強調悲心的修法。
為什麽稱作“無量”的慈悲喜舍呢?因為修慈悲喜舍的功德不可思議,無法衡量,其善根深廣難思,故叫做無量心;再則修慈、悲、喜、舍時,其對境是普天下所有眾生,因眾生數量無盡。所以也稱作無量心。
四無量心在經書裏依次是慈悲喜舍,舍心列於最後。但是在修法時,舍無量心卻位居第一。因為所謂的舍無量心就是平等的觀念。如果沒有眾生平等的感覺,則修出來的慈心、悲心都將成為片麵的慈悲心。是不完整的。所以首先要修舍無量心。
(一)舍無量心的修法
舍無量心的修法有兩個步驟,第一是觀想,第二是思維(或叫觀察)。
觀想的時候,是以人為對境。無需觀想本尊上師等。在自己的右邊觀想一排人,左邊也觀想一排人。
右邊這一排是現世當中害自己的仇人。如果今生沒有仇人,便可觀想經常害自己的一些魔障,如魔或鬼。如果這樣觀想也感覺困難,就可以想象,在無始以來的流轉當中,我們肯定有數不清的怨敵,就把他們觀想在自己的右邊。
左邊這排人是現世的父親、母親以及兄弟姐妹等親眷,也就是對我有恩的人。觀想他們坐在自己的左邊。
無論是怨敵。或是親友。他們實際的相貌怎樣,就觀成怎樣。觀想就是這麽簡單。
第二是觀察。
首先,對右邊的怨敵象平時一樣發起嗔恨心;對左邊的父母親人。生起愛心、貪心。生出貪嗔心以後,再回頭省察:剛才我於怨生嗔。於親生貪,而且不隻是這一次,長久以來我一直都是如此,但這樣有沒有道理呢?我應該去觀察一下。
具體觀察的時候,可以從過去、現在、未來三個角度來思維。
首先觀察左邊的怨敵:他們不論是人或非人,現在雖然是我的仇人,想盡一切辦法來傷害我,但他們是不是在過去、現在、未來的生生世世當中都是這樣呢?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他們現在不擇手段地加害於我,但在過去世,他們肯定曾做過我的父母。當其做我父母之時,也和現在的父母一樣,心疼我、照料我,為了我寧願舍棄自己的一切,對我的恩德是那麽深厚,給我帶來那麽多利益。
再觀察未來的下一世,當我們再次轉世投胎,改身易形時,他們也不會永遠都是我的仇人。而且,在無有窮盡的來世當中,他們會再次做我父母。再次做我父母時,也會與現世父母完全一樣,要為我克服諸多困難,給我帶來極大利益,可謂恩德巍巍。
也許無須等到來世,在不久的未來,在這一生的下半輩子也隨時可能會發生變化。上半輩子他對我竭力迫害,但在下半輩子我們也有可能成為水乳交融、心心相印的朋友。
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所謂的仇人也是不一定的。我們也曾互為父子兄弟,隻是現在回憶不起了。如果這些仇家能夠回憶我們互為母子的經曆,就絕對不會加害於我。例如,在兩人打架打得最激烈的時候,他們若能猛然憶起前世母子拳拳、手足情深的情景,所有的仇恨就會瓦解冰消,他們會立即扔掉武器,停止打鬥,這是肯定的。使我們相互敵視的罪魁禍首就是無明,是它使我們前世的父母親友們無法回憶過去。所以,即使現在他們害我,我也不能責怪他們。
這並不是精神上虛幻的寄托或安慰,事實就是這樣。什麽叫做仇人?什麽叫做親人?我們在輪回中流轉,你、我、他都經曆了一段漫長的時光,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時是仇人,有時是親人,親怨都是不一定的。這樣再三思維後,修得比較好時,對仇人的嗔恨心會慢慢地淡化,直至最後完全消失。所以,舍無量心的修法極其重要。
之後,便開始對右邊的親屬進行觀察,對他們的觀察與左邊相反。
他們雖然現在是我的父母或者親屬,為我遣除各種違緣,給予各樣恩惠,對我恩重如山。但他們是否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呢?也不是。前世或者前世的前世,在無始以來的六道輪回當中,他們肯定很多次地做過我的仇人,甚至傷害過我的生命,這是必然的。
再看看未來又如何呢?他們會不會在以後的生生世世中,永遠做我的親人呢?結果也是否定的。當我再投生到另一個身體的時候,他們很有可能會成為我的仇人,那時候,就與現在右邊的人一樣,會千方百計地傷害我,甚至掠奪我的生命。即使在今生,雖然此時我們互相牽掛、情意綿綿,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反目成仇、分道揚鑣。這決非聳人聽聞,如果在短期之內不能解脫,長時漂泊輪回的話,這就是確定無疑的。
這一切就像演戲一樣,現在這邊的人扮演我的仇人,另一邊的飾演我的親屬。但是下一輩子就會角色互換,演仇人的扮作親屬,演親屬的飾為仇人。因為現在我們為無明所遮蔽,沒有智慧了知以前的事情,對未來的前途也茫然無知,現在唯一知道的,隻是眼前很短暫的時光。
但輪回卻是極為漫長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能夠回憶前世,或以長遠的眼光靜心觀察,我們就會深深地體會到所謂的親人與仇人,根本就是無常的,確實象演戲一樣。這就是觀察的方法。
這樣觀察後,我們會開始發現,原來我隻是用了一雙異常狹隘的眼光,去看了一個很短很窄的範圍,便指定誰是我的敵人,誰是我的親人,對敵人生嗔恨心,對親人生貪心,因為有了這樣的錯誤認識,所以就產生了這樣不正常的貪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