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

黃帝內經從醫學上在告訴你中醫怎麽用。神農本草經就告訴你這草吸收了什麽能量,就是秋天的能量。這**秋天開放,行了,他就是治肺。其實中醫不是去做化驗,你可以去用化驗證明。比如你化驗用阿膠,證明裏麵有一種止血的成分在裏麵。或者有一種能使肌肉收縮的成分在裏麵。古人肯定不知道。古人什麽儀器都沒有。古人怎麽知道呢?他就是觀察自然,他為什麽能治墮胎呢?人是十月懷胎,但是現在墮胎是不到10個月的時間。古人觀察自然,一看發現這驢11個月才生呢,他固的能力更強。比人還強。就像借錢一樣,需要問比我有錢的人,比我還窮的是借不到的。為什麽不用阿膠,不就是驢皮麽,皮是收斂狀態,皮一破就流血。肺主皮毛,你隻有把他收斂住,他才能不掉下去。

所以古人完全是從能量的運動,動植物的習性出發的。化驗室隻能證明,化驗室也得到了一部分突破,但是呢這不是古人的思想。你要是能掌握了這能量的運動規律,拿著這個規律去學易經,拿著這規律去學中醫的陰陽五行,拿著這規律去農業中應用,離開這個你就是空洞的。

拜自然為師。所以最後我們解決的問題是把誰當成老師?自然。我們可以這麽說,佛學很高,道學也很高。但是佛經和道經在怎麽說呢,道經在不遺餘力的翻譯沒有人的自然規律,佛也是這麽做的。

所以啊,他說的就是這些宇宙中的能量的運轉規律,你如果把哪位專家當成老師了,他畢竟有很多人為的色彩在裏麵。自然沒有偏見。現在那位老師說了,春天應該播種了,應該這樣那樣了,好,那你就去自然界驗證吧。隻要自然界認可。那他就是對的。

雖然佛經也是不斷地在翻譯自然,但是你別把學佛當成標準,而應該把自然當成標準。而翻譯的過程當中,佛學。道學,醫學,武學,翻譯的是比較多的。更貼切於能量是怎麽運行的。

所以一定要把自然當成老師,另外一個就是對自然偏信的理解,為什麽理解不全呢,這從很多人學易經可以看出來。很多人都是從書本上去學,這是一條路,但不是一條大路。

實際上很簡單,拿一塊石頭往水裏一扔。你會看到水波紋。能量確實在運動,往裏麵一扔,他會濺起很多水花。說明什麽,能量在往上運動,水麵以下呢。看不見了。實際上我們的能量還在往水下運動,不信你可以做一個試驗。那斜下方有一條魚,隻要往那扔一塊石子,他馬上就跑了。為什麽,能量在運動,不是單方麵的。是全方位的,東西南北。上下,他是像一個球體一樣擴散,這是能量運動的規律。

很多時候我們是被肉眼所欺騙的,因為肉眼看到的隻是結果。

有一個法師修行了多年,苦於修不出來,突然有一天念經。發現一隻蒼蠅。古人沒有玻璃,是窗戶紙,因為有光就不斷地去撞,可是怎麽也出不去,可能是最後灰心了。就往黑的地方飛,結果一飛飛出去了,那邊是門,結果在以為是黑暗的地方找到了光明。

法師一下開悟了,寫了首詩: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般,忽然尋著來時路,始覺生平被眼瞞。因為你眼睛所看見的都是後天的東西,是結果。

前蘇聯專家研究出一成果,植物生來有一個外場,燈一開了,甭管燈照到哪,他就有外場。植物不僅有一外場,而且有一外形。好了,這顆植物有了它的形體,有了它的外場,這棵植物就會順著他的外場長。一直長,就像給輪廓填上元素。一直長到和他外場一樣,他不長了。最後再衰老,再死亡,這麽一個過程。所以這是古人說的道,道在先,道走到哪,生物就跟到哪。

所以人肉眼能看到的,隻是這些實體。現在古人用易經,用種種手段,揭示了那個共同的規律。西醫揭示的都是結果,能看得見,摸得著的規律。人是一個空體,一個綜合體,你會發現。植物人神經係統都爛掉了,但是他不死,他還是活著。他還在正常運轉,你喂他,他也能正常消化,吸收。為什麽呢,就說明人賴以生存的不是神經係統,也不是肌肉係統,而是宇宙的能量係統。你隻要能得到能量,你就能活著,說明了人更重要的是這能量係統。

所以你看樹沒有神經係統,踹樹一腳,樹不會死也不會疼。可是樹活著呢,樹有壽命。他會生長。像蚯蚓這些更低級的動物,全是直接來自宇宙係統,他沒有後天的這套神經係統,不會分析,他不知道那個是黑的,哪個是白的,哪個是好的,哪個是壞的。說明他比較低級,他吸收的自然能量少。你看鳥,吸收了自然能量中的火氣,所以他會飛;魚,吸收了自然界中的水氣,所以在在水中遊。人隻要一出生,就注定了你吸收了五種自然的能量——金木水火土。而這個一年當中,可能是火氣偏多,這個能量在不斷的運動。也許你生下來這個年份,火氣偏多,水氣偏少,那水是什麽呢?水是腎吧,那這個人年輕的時候不顯,壯年的時候不顯,一到老了,你會圍繞著水來得病。缺水,也就是你會圍繞著腎來得病。而易經是幹嘛呢,提前給你算出來,你的命運裏是水氣補足,你要提前補水。把你的陰陽平衡,這樣你才能健康。

所以易經不是用來主要算你發財不發財(古人不為了這個),而是揭示生命規律。他是未卜先知,之前就給你想好了該做什麽,這一切都離不開能量的運行規律。你隻有把握了能量的運行規律,你才能保證在農業上有所收獲。怎麽在醫學上能有所收獲,在研究易經上有大的突破。所以我們說的核心就是把自然當成老師,因為自然不會欺騙你,最後就是要說,要相信慧眼,不要相信肉眼。

五行中能量互生,木屬於萌芽狀態,也就是春;火屬於擴張階段,也就是夏;金屬於收斂階段,也就是秋;水屬於下沉階段,也就是冬。而土乃為孕育四者。從能量的角度他不存在,但是他長養萬物,是一種變化規律。組成人最小的單位是由氣組成的。最能體現說明的是dn。這是宇宙規律體現在微觀上。中醫所說的金木水火土其實是一體的。人的人體就像這杯水一樣,不可能隻有兩點生病了,要一病就全病了。隻是表現在哪。如果隻分析到點對點,就像拿著漁網等魚來,什麽時候有療效的提高。你沒有主動出擊,在守株待兔,就像電池的重要在於裏麵的能量,他的外型不重要。

易經、中醫和我們生活的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根據易經之道調節養生是天人合一的一種追尋。道先動而萬物跟,古人是這麽定義的。自然界最重要的是開始,醫學的開始應該是秋天,秋乃降,收斂,這就帶了謙虛,是一種狀態,是氣的下降狀態,氣隻要能下降,人想發脾氣都發不起來。下降產生的一種狀態就是謙虛狀態,不是學來的。能量下降,也會上升,他是在隨著天再走,如果真能做到天人合一,那就是心不為外物所牽動。永遠隨自然再走。儒家揭示:喜怒哀樂憂思未發謂之中(不是忍著,是未發)。有一種很順的氣存在,他不會很輕易浮起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個遠離了基礎,有些人事業越成功,身體越糟糕。大家,都是虛懷若穀。有一句話,一般的人是心隨著物來轉,聖人正好相反。

中醫就是從道家裏分出來的。人一旦有了不好的情緒,就會有一個興奮點。我們很多時候是沒有刪除興奮點,隻是把不好的情緒排除。心病還需心藥醫。重在調氣。用藥,用針,用血,用氣包括自己之氣和宇宙之氣……古人說:怒則氣上,恐則氣下,悲則氣消,思則氣竭。一旦五行之氣散了,那人也就消散了。心態的修理,不是為了解決這件事,而是讓你遠離這件事,跳出這件事。萬事隨緣,心無增減,心平氣和。

有這麽一個故事:老和尚讓小和尚去買些草籽來播種。結果小和尚第一次播下引來了麻雀,他擔心就告訴了老和尚,老和尚說草籽多鳥少,讓他吃吧;第二次撒了被風吹走不少,他又擔心,老和尚說被吹走的除了空殼,也有更適合他的地方;第三次撒了又被雨衝走不少,他又擔心,老和尚這次還是心平氣和地說,水到哪,草就能在哪長起來。不久,果然在很多沒有撒過的地方也長出了草。這是順其自然(不是任其自然)放下小事。

人,每一天都應該當做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這是從我們已經度過的日子來看。換個角度,從我們剩下的來看,是不是又應該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一天呢?所以角度很重要。得出的東西也不一樣。私有製導致的一個問題是我們把自己的心閉合了,而我們是用心和自然溝通交流的,我們的心原來是打開的,現在心關上了,我們跟自然的交流少了很多。其實,不同的宗教和信仰,反應的都應該是自然,人應該是在沒有私心的情況下和自然溝通,恬淡虛無真氣存之,精神內守病安之來?人是適應了自然好幾百萬年,一直靠自然之氣生存,如果你過度喜怒哀樂,就背離了自然對你的支持。